到了镇上。学堂里竟然一个闲着的先生都没有,那些在这边没有课的先生,全部都转去刘家庄学堂上课去了。之前在学堂外,为外面的孩子零时办的几个教室都已经撤了,那些孩子全部转去了刘家庄学堂。这些平房已经拆成了平地,二丫看着这块地,脑子里就想着要怎么利用。目前合浦镇围在护镇河里的土地,可以说是寸土寸金。价高不是事,问题是有钱买不到。
找不到海外归来的先生们。二丫就去了财务总部。因为这些财务在算账时,最忌讳有人进去打扰,史大管家便安排了两个护卫守在门口,一个在门外一个在门内。有人来找,门外的护卫拦人,门内的护卫看内部可有人暂时有闲,如果有,就会招招手,让人出来到旁边的接待室接待客人。因此内部的人都有一个习惯,每忙完一个账本就会抬头看看站在门内的护卫。二丫知道这边的情况,因此她每次过来的时候,都是赶在饭后的空闲时候,这样她才能在短时间内了解更多的事情。
今天她虽然来得有些早,但是她没有打算找人,只是站在外面看看里面算盘打得噼啪响的孩子们。这里六十多个的孩子有大半都是属于身体不全的,他们大多都是来自于弃儿和乞儿,有的是在乞讨时,被人厌恶打坏了腿,没有得到及时医治,导致残疾。有的是天生有问题被家里人遗弃的。
其实任何一个人都不要小看,这些身体有残疾的孩子,他们之所以能够被二丫安排在这么重要的位置上,全是他们自身的能力争取到的,并不是二丫人道主义到了没有轻重的地步。这些孩子四肢不全但是脑子清醒,记忆力强,做事注意力相当集中,而且比正常人更加看重公平、公正、公义。所有的账目到他们的手中,就要做好没有错账、漏账、假账等的准备。要不然就会被他们一追到底,没做好账的这个财会自己累个活死不说,整个属于这个财会的部门,上上下下都要跟着倒霉。
财务部的总部长是右手有残疾的张永安,他有一个单独的办公室,但是他很少在办公室里待着。除了偶尔在外巡账,大多时间都是在大财务室里与手下,专门清查账目有问题的账本。
门外的护卫,小声的问东家娘子:“您不进去看看吗?”
二丫笑着摇摇头,也是小声的回答:“不进去了,等吃饭的时候,他们就该停下来。你告诉他们我在厨房等着!”
“是!东家娘子!”
离开财务室,便去车行看看照着她的要求改进过的自行车是什么样的。
这车是三角形支架,没有横梁的自行车他们还没有弄出来,但是二丫相信不会需要太久。这车在外观上来看,基本符合二丫的要求,下面就是看看骑上去的感觉如何。
试完之后,二丫长长的吐出一口郁气,这次终于可以大量生产了。在人家那里只是几句话就可以卖车赚大钱了,到她这儿竟然等了这么长的时间。还不如她和几个工匠做马车时来的快呢!只是孩子们愿意折腾那就让他们一步步的来,要不然他们依旧是不知道为什么有些东西理论上很合理,实践里却行不通。
一直紧张的看着东家娘子试骑自行车的靳老爷子。看到东家娘子满意的笑,心里也踏实了。他这辈子根本就没有想过能够有这么大的成就,纺织方面的机子不能说明什么,那个本来就是祖上的手艺传下来的。自己还一直没有能耐突破祖辈们的技艺,马车却是他从最初就跟着东家娘子后面,一步步琢磨出来的。而这自行车,虽然他没有机会跟那些海外回来的先生们一起研究。但是制作方面一直都是他和女婿一起完成的。
因为四轮马车无法仿制的特性,让他的大名被业界人士传的神乎其神,虽然他内心知道这是东家娘子的本事不可自喜。但是他毕竟也因着这个光耀祖宗之名了,不让他因此而欢喜也不行啊。相信这次这个自行车也一样会如此,虽然真正的制作者是那些从海外回来、懂得很多的先生们,但是他们都跟东家娘子一样。不爱出名。搞不好这名声又要被他靳家白占。
东家娘子和那些先生不需要这名声,但他靳老头子需要啊。当初在那边如同丧家犬一般被迫离乡,如今这名声才能真正的让他扬眉吐气,让他在回到兄弟侄儿们那里时,得以仰起头来说话。
靳老爷子走近东家娘子,满眼希望的问道:“东家娘子!这自行车可能生产了?”
二丫点点头,“可以了!等下学了,把他们都召集过来。我们商量个章程出来,要尽快投入生产。”
不说靳老爷子的激动兴奋。就连旁边帮着二丫抱孩子的史景轩的媳妇也两眼放光的高兴着。她早就想要一辆这种不需要马拉的车子了,都是因为他们老说要等东家娘子试用过了之后,由东家娘子决定可不可以生产,让她眼巴巴的等了这么久。
“东家娘子!这车做好了,第一辆必须卖给我!”
二丫笑着摇头,“小史媳妇!这可不行哦!第一辆已经决定了要给我家文超做聘礼,第二辆送给你吧,不用你花钱买!”
其实第一辆也好、第二辆也好都是一样,只不过是一个抬举陈家的说法。
史管家媳妇听说不用花钱就能得着一辆自行车,乐的那脸立马跟吃了酸死人的山楂似得,满脸都是折子。
中午吃饭的时候,财务部还真有事要跟二丫说。
“东家娘子!现在市面上金银的兑换率是一兑十二,因此我暂时决定不再兑换金子,把银子全部存留,等到金价下跌的时候再兑换。东家娘子以为如何?”
二丫点头:“那是当然!只是这金价怎么涨的这么厉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张永安回答:“从去年年初的时候,就渐渐上涨,直到去年年底的时候一直涨到一兑十二,然后就基本保持在这个兑换率上没动。”
二丫皱着眉头想不通,各地的商贸市场没有发生什么大事,也没有战祸,最近几年的天灾都不是很严重,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金价上涨这么厉害呢?
张永安见东家娘子想得很头疼的样子,就猜测道:“会不会是有人恶意存储金子,导致金价上涨之后,再把金子放出去,赚取差价谋利?”
二丫点头,“很有这个可能!不过这人要有足够多的资金才能办到这事!这样的人可不多。”
说完这话的二丫,立马就在心里一激灵,妈呀!这人搞不好就是自己呢!她明着让财务兑换金子,自己和小虎暗地里也兑换了很多金子。这些金子她光储存起来,从来就没有拿出去消费过,市面上没有了这些金子的流通,可不就导致金子紧缺?我的妈呀!原来我很有可能就是那个罪魁祸首呀。
想到很有可能是自家造成的,二丫就不敢再说这个话题了。便问问各个部门的账务情况,因为账务最能反映一个部门的实际情况,要是好好分析,不论是外部情况还是内部情况,好坏都能体现的出来。(未完待续。)
第五百一十章 李畅的小发明
等到了海外回来的几个孩子都聚集在一起的时候,二丫才知道那个蒸汽机竟然被他们捣鼓成功了。
因为这个属于保密的东西,他们没有跟别人声张,只等着二丫回来。
“真的是铁提炼不够纯的缘故吗?”
“之前的确因为铁不行!只是这铁的再提炼,可是很费钱的哦!东家娘子,您真的打算要做这个没有多大用的东西吗?”李畅一直认为这个东西不实用,很是反对他们费钱费力的摆弄这玩意。因此,别人都是热情高涨的忙着计算数据的精密、修改各个地方的错误、重新制作模具等等,只有他忙着去发明别的小玩意。
蒸汽机在自己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弄成功,让二丫很激动。她还以为原来世界蒸汽机的发明地在哪,这个世界里,仍然要在那里被发现呢!因此她只好让孩子们带着资料过去找那里的人帮忙研究。没想到自家的孩子们还是很厉害的,这蒸汽机的出现,对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会有一个飞跃性的跨度。她也不去细细跟李畅掰扯太多,只说道:“谁说没有大用?它的用处大了去了,它是一个生产落后社会跨到一个生产先进社会的大阶梯,知道不?”
张默坦、李季农几个眼睛瞪得更大:“真的?”
“当然是真的!你们商量一下,由谁带队先把这个做成功的送到南海船厂!告诉他们不用改变咱们定做的那船的原先结构,只要把原先人力转动的螺旋桨再加一个用这个蒸汽机推动的连轴转盘就可以了。最好是派懂得如何使用这蒸汽机的两个人过去。帮助船厂的技术人员,设计这种机械推动螺旋桨的装置。”
刘健和范允中两个同时举手,“我去!”“我去!”
二丫一摆手。“你们各自有什么本事,我不知道,但你们自己知道。因此你们自己商量着来,我不会瞎安排。”说完又对着一脸羞愧的李畅问道:“李畅!他们都说你弄了不少的小发明挺好的,你拿出来我看看,或许真有大用的,你自己都不知道。”
听了东家娘子的话。李畅惊喜的抬头,说了一声:“好!”就跑回宿舍,把他的一些小发明全部装到一个木箱子里。搬到了二丫面前来。
二丫一个个翻看,看到一个很像是钟的东西,她忍着内心的激动,问李畅:“这个圆盘带着指针。你的本意是想做什么?”
李畅看看东家娘子手里的东西。挠挠后脑勺,不好意思的笑着回答:“我本来是根据音乐盒的原理,想做一个可以跟着太阳光线走的活动的指针。这样就是阴雨天,也能知道时辰。可是这个做了以后才知道,与正确的时间相差太远。一点儿用都没有,后来就放弃了。”
二丫一听说李畅要把这么好的发明给丢弃,急的说话语速都变快了好多:“呀呀呀!你的想法对了吆,但是不能完全照搬。还得需要改进。来来来,我跟你好好说说这个时钟应该怎么做才最合理。这个时间盘不能按照阳光指针那样。什么子丑乙卯来定位。要把一个时辰分成两个小时,每个小时再分成六十分钟、每分钟再分成六十秒。
这带动秒钟的需要一个齿轮,这齿轮有可能需要外齿和内齿,带动分钟的也需要一个齿轮,可能也需要外齿、内齿,带动时针的也需要一个齿轮,恐怕也是外齿、内齿都得要。这些齿轮还要环环相扣,秒钟齿轮在转动的时候,还要带动分钟齿轮转动,分钟齿轮转动的时候要带动时钟齿轮转动。时钟的齿轮转完一圈正好就是一天一夜,也就是十二个时辰被分为二十四小时。你就按照这个思维慢慢揣摩,一定能够成功。”
所有人都被东家娘子的一席话说的惊喜连连,这让他们感觉李畅离成功真的不远了。
二丫没管惊喜过度的李畅,继续翻着他的木箱子,又拿出一个小喇叭出来,翻来覆去的看看,说道:“这是扩音喇叭还是立体声喇叭?”
李畅没听懂,不过还是解释道:“就是我们常用的那种喇叭我给改了改,现在听着声音好听多了,不像原来那种那么变音还刺耳。”
人的**真是一步步被引、诱的,这会儿,二丫看着这个改进过的喇叭,就想要个带磁石的喇叭。想到磁石喇叭,她就想着这要是有干电池就好了,就能往各个有关系的村庄上拉铁丝,再弄个磁石喇叭挂到村子的树上,有什么事就在镇上的话筒喊话,下面各个村子都能听到,多先进的消息传达方式啊!
磁石喇叭好弄,只是这干电池怎么弄得来着?好像有碳棒、锌片、电解液,这个好像是属于化学性能的东西了,应该跟化学比较专注的王祝杰说说,或许他还真能弄出来呢!
“祝杰!听说你的化学不错,我这儿看见过一个东西不知道你能不能帮忙做出来。”
王祝杰有点意外,忙问道:“东家娘子想要什么样的东西?您说说,我可以慢慢琢磨!”
二丫想了想,还是说道:“中间好像是石墨、碳做成的碳棒、石墨棒,外部好像是用金属锌做成的金属片,中间有黏糊糊的白色透明的液体。只是这液体是什么我就不知道了,你学过化学想必应该是知道的。”
“东家娘子是从哪儿看到的这个?要是东西还在,能不能拿给我看看?我看了东西或许就能知道怎么做了!”
“应该是在洋人当初留在我家的那些东西里看到的,现在只怕已经没有了!”
洋人那看到的!几个人都在那皱着眉头苦想,会是什么呢?他们是不是也看见过,甚至于使用过?
王祝杰想不出来,又问:“那东家娘子怎么知道那个是跟化学有关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