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丫和张老石匠一家子谈好怎么合作法之后,又交代了蔡宝成带着周立新和另一个学员崔民志留在这儿作为他们这一方出钱、记录出入账、名目等,至于怎么管理、怎么制作、补充人手,他们可以提意见,但是最好不要插手。
一段时间过去,第一批新出的水泥终于运过来,因为想到他们那个如同窑坊的窑洞制作出来的水泥,二丫实在没有多大信心,那会是能够用在建筑上的东西。
二丫想想,还是先用在地面上吧!即便质量有问题,也不会伤着人。有了这个决定,二丫便对史景轩说道:“让他们放在新建好的那几个院子里,随便放哪个院子都行,不过一定要在地面上放一个木架子,不能让水泥吸了水汽。”
史景轩应了一声“是!”又说起廖掌柜让他说的事情:“还有一件事,廖掌柜说隔壁的杂货铺子已经按照您的要求装修好了,问您什么时候把毛皮大衣和包包、靴子什么的摆上去?”
二丫忽然之间又不太想急着把那些东西摆上去,就这么无声无息的开张似乎不是很理想。她微微思考了一下,说道:“这个事我再想想,暂且放那儿。你今天来的正好,我这里也有事情要跟你说说!”
“东家娘子请说!”
“是这样的,本来秋收之后,粮食入仓之时我们主家是应当聚集大家饱餐一顿,以庆祝丰收年。只不过我家的情况不一样,我们不只是田地里的庄稼,另外还有牲口、水产这些不是在秋收时节就能收获的产业。所以,我想着干脆在大年三十那天将庆贺丰收和新年欢庆放在一起办。让所有属于我们家的长工以及他们的家属都一起过来吃年饭,吃完年饭就开始出节目。
另外,你是大管家,正好借这个时机让大家都认识认识你。所以,我打算让你来做主持人。那些跟着赵风云学习业余爱好的孩子们。让他们出几个节目。吹拉弹唱说表演,让他们自己动脑子编。需要什么道具、乐器,我这边尽力满足。”二丫一口气说完自己的想法和承诺。然后看着似乎很认真的在思考自己所说之事的史景轩。
史景轩思想半响才开口说话,问二丫道:“东家娘子,您可知道,您的长工以及他们的家人加起来会有多少人?”
二丫微愣、面带疑惑的看着史景轩,不是早就已经让他安排人把自家那些长工做的是什么工种、年龄、身体状况、婚姻状况以及他们的父母、兄弟、姐妹、儿女都做了登记了吗!怎么突然问出这样的话来?难道他这是不赞同自己的想法?
“怎么?你有异议?!”
史景轩摇摇头,回道:“不是!我很赞同您的想法,只是如果在大年三十那天将他们以及家人全部都聚集过来吃年饭。我想咱们恐怕没有办法提供那么多的碗筷、饭桌、凳子,尤其是锅灶。因为他们全部都来得话,老老少少加在一起至少有一千多人。还有那么多的孩子也不是很好照管的、更重要的是他们都走了之后。村庄里一个人都没有,他们家的牲畜没有看管,要是进了小贼可就由着人家偷了。。。。。。。”
二丫一边认真一边点头,表示史景轩说的在理。不过。不能因为这些意外的情况就不办庆丰收和新年联欢的事。毕竟今年是第一年。大家最好还是能够相聚一下,让彼此之间有种家人的感觉。“你说的也对,那就把你说的这些事情都一一解决了,就好了!碗筷锅的事情倒是已经解决,这次盘下的杂货店,那些东西都有,而且还多的没法处理,正好这次用。饭桌的话。多找几家木匠,定做直径五尺的大圆桌板面。做一百台就好。记着,只要两面光滑的板面就行,不需要什么桌腿、桌挡。连材料加手工,不得超过五百文。至于凳子,让他们各家带过来几条。至于村庄没人看守的事情,我觉得可以委派我们家的护卫骑马过去巡逻,反正他们来来回回的骑马也快的很。孩子们的事就更好处理了,让我们家的孩子们一对一或者一对二的帮带,我相信我们家的孩子个个都能做的好!”
史景轩看东家娘子顷刻之间就把自己提出的所有问题都给解决了,自己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只能照着东家娘子说的去早早通知、早早策划、早早准备好。
史景轩这边找不到什么说的,就说起起鱼的事情:“赵来树那边编的竹筐差不多已经够用,是不是该起鱼了?我看这天冷的差不多了,应该可以起鱼送走了。”
二丫摇摇头,她也着急。这几天都不忘制一小碗的冰块放在外面,但是都是存不了多久就化了。所以想要一只保持冰冻状态把鱼送到北边,这样的气温还不行。要是用棉被什么的延长冰冻时间,她还舍不得。到目前这种状况,她是不愿意也不会再增加任何不必要的费用。
“再等几天吧!这事我心里有数,到我认为可以的时候,我自会通知你们。”
史景轩该传话的事情已经传完,二丫要交代的事情也交代了,便让史景轩回去办事。她则去了太爷爷家,因为她听说,被太爷爷派出去处理肉干那件事的堂叔回来了。
这位堂叔是太爷爷二儿子家的老大叫王守松,原本他没有出过门更没有办过什么大事,这一趟根本不该临到他去。只因为大爷爷家老大在刘家岭当着半个东家、老二在家管着肉干作坊、老三领着商队到处跑。
虽然都说是在帮着小虎家干事,但是不能好事全部都让老大家占了去。王守松毕竟也是家里的长子,将来也是要顶门立户做这一房当家人的。要是像以前那样过着那种温饱自顾的日子,他也不奢求什么。但是现在王家显然不一样了,自己若再不想着做点事情,见见场面,那自己这一房很有可能会消沉在自己的手里。所以他不顾自家爹的反对,向自家爷爷提出,这件事交给他来办。(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一章 王守松的成绩
ps: 今天分卷不是内容的分界,内容仍旧接着前章走的。主要是因为进入专栏总是太难,不知道是不是章节太多,加载太慢的缘故。所以分卷!
当然,王守松毕竟是成年人,没有盲目的自信。他为了能够把这次事情做的圆满,特地找了他认为能够给他帮助的二丫。
二丫给他提了一些建议之后,又从家里护卫那里请了一个比较灵活的小伙子跟着王守松。
至于杨成武干的那事不用他去管,他只要带着人去那些受害的客户那里把事情解释清楚、顺带把自家的肉干肉松低价卖给他们作为一部分的补偿。但是二丫却建议他在外多转转,找找新客户,最好能在一个地方找一个总经销,给人家一点差额,让人家帮着推销。
他还真的听进了二丫的话,临走时特意多带了很多的肉干和肉松,给了几个受害的客户要的量之后,就带着剩下的肉干肉松去了富裕的江南。
根据之前客户的特点,他先找的是各家茶馆和客栈。原本他也打算去风月场所推销的,只是不花钱人家就不让他进,让他花钱他也不愿意。这东西还没卖呢!就要先花钱,在他的思想里那是怎么也想不通的,所以他毅然决然的转身就走。之后碰壁多了,再见到那样的地方他自动远远绕过。
毕竟江南是富裕且舍得花费的地方,他在江南才走了一个府城四个县城,就利用剩下的肉干肉松定了上千斤的购货单子。虽然这家二三十斤那家四五十斤。有些零散,但是好在地方集中。只要把货拉到省城。然后在周边县城绕一绕,两天时间就能把所有订单的货都送全了。
他这次回来也算是春风得意了。昨天说了一下午,自己向人推销自家肉干肉松时的丰功伟绩,还没有说够,今天大上午的还在说江南的富裕、江南的民风、江南的奢华、他的智谋。。。。。。
二丫到的时候,王守松正说得起劲:“。。。。我一看这一伙人个个穿的是绫罗绸缎、头上戴的金光灿灿,必定是有钱人。我当即就跟那掌柜的说。您让我把咱的肉干肉松上一碟子去,得来的赏,咱们一家一半。要是啥也没得,就当我今天白送您家客人一个人情。可好!?那掌柜眼珠子一转。就伸手从柜台下面拿出几个,又好看又精致又金贵的小琉璃碟子出来,让我把咱家的肉干、肉松,一样口味的放一小碟子。哎吆!小二送进去不一会儿,就拿了好几个银花生出来。那掌柜乐的当场就跟我要六十坛,辣味的肉松肉干各四坛,其他的各样一十六坛。当时我就欢喜的呆了,明明我是能写字的,可是那笔吧。怎么都是不听我使唤!抖得让人家掌柜的都看不过眼,帮着我写好订单,让我自己看好了再签名字。
咱再说说那客栈的事,我就坐在大堂那看着一队队来投宿的人家。只要有女人、小孩,我就上前介绍咱家的肉干肉松,还不要钱让人尝。怕人家不敢随便吃咱的肉干啊,我就自己先吃一点。然后给人尝。凡是人家尝过的,都会要求买两坛子带着。人家客栈的掌柜明明白白的看着呢!当然也不用我在多说了,就直接跟我要货了。。。。。。。。”
王守松正说的高兴,看到二丫进了院子,忙停下话头,招呼道:“侄媳妇过来了!这趟跑得好,还多亏了侄媳妇的指引呢!”
太爷爷稳坐上沿,面带微笑的看着二丫进堂屋。大爷爷、大奶奶、二爷爷老两口子、还有太爷爷的孙子、孙媳们坐了大半屋子。
除了太爷爷,其他人都站了起来迎着二丫。看到大爷老两口和二爷爷老两口子也站起来了,可把二丫惊着了。“爷奶,叔婶们,你们可得坐着。都是自家人,还用的着客气什么!我也是早晨才听说咱堂叔昨天回来了,这才赶来看看。不见怪我来迟了吧?”
太爷爷还没有说话,二堂奶奶就赶紧接过话头笑道:“瞧你这孩子说的,谁不知道你忙!你能过来看看你堂叔,就是天大人情了,还能怪你?!”
太爷爷自从三孙子把那爱不释手的珊瑚树带回来,失魂落魄的说道:“爷爷!您说的对,今天看到侄媳妇的出手,孙儿的确是个没有大出息的。”他在心里对这个重孙媳妇也有了一个更高的估量。
他的三孙子只是看到表面重孙媳妇的大方,却没有领会到她这么做的真正的深意。她这是已经开始为王家攒家底了!
在任何一个朝代,只要不是犯了谋反必须灭族的滔天之罪,一个家族的祭田祭产都是不得没收、转卖、抵押、非正常占用等。他们王家原本的族产,若不是改朝换代,造成了两个不同朝代的地契、房契,他们家的那些东西随时都能拿得回来。即便人家花钱买来的都没有用!据说这是古时豪门世家为了后代不被无妄之灾灭绝而与朝廷墨守的约定。这个约定被一代代皇室沿用,直到如今。
外人谋夺祭田祭产与杀人同罪,本族人谋夺祭田祭产轻则出族、重则判死!所以,一般家族只要有点实力,都会置办祭田祭产。不过现在的人家大多是防止不肖子孙将家底败落,好有个保命的祭田祭产可以维持生存。
太爷爷不管二丫是不是真的在为王家积攒祭产,他都照着自己的理解去做了。珊瑚树作为王家家族祭产记录在王家祭田祭产簿上的第一笔,后备注:王家妇刘二丫敬上!
除了大爷爷明白他爹的心思,王守成和当时也在场的王守江,两个人疑惑不解的一会儿看看说的郑重的爷爷、一会儿看看写的认真的爹,不过好在两个都没有多问。
太爷爷虽然自己揣测着把珊瑚树记在了祭产簿子上,这会儿见到二丫来了。他也没打算跟二丫问个清楚明白。只是笑着问二丫:“大重孙媳妇,听守江说。你昨天去那边做什么暖棚子,要在冬天种菜。可是真的?”
二丫一看太爷爷把守松堂叔的话头转到她这儿来了。感觉不合适,可是又不能不回答:“太爷爷!那就是简单的挡挡夜晚的寒气,没有多大保暖的作用。最多就能种种一些本身就不怕冷的小菜,像那瓜果、豇豆、青椒什么的还真种不了。守松叔这趟看来收获不小啊!老远就听到守松叔说的可带劲了。”她回答完太爷爷的话,就把注意力又给拉到今天的主角王守松那儿。
大家都很高兴的笑着,说是!太爷爷也笑着说道:“之前听你说的,不管怎么样那肉干肉松先做着。这下可是派上大用场了,这次你松叔卖出去上千斤的肉干和肉松。今明两天让他歇歇,后天他就要出门送货给人家。到时候还需要你帮帮忙,再安排两个护卫给他。”
太爷爷家的生意做得好,二丫也是很高兴的。这证明她当初让他们做肉干作坊是对他们家有帮助的,要是一直像以前那样,平平淡淡的。她的心里也别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