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看着他狼吞虎咽的样子问:“你就不想问那纸条后面到底是什么故事。”
他道:“管他是什么故事,只要这烧鸡是真实的,就够了。”
那男子哈哈大笑,看着吃的满脸是油的他道:
“你这没心没肺的脾气和我投缘,不如跟着我吧,虽然危险但有饱饭吃,你待的寺庙迟早要散了,到时候你又没地方去了。”
“能天天拿烧鸡当饭吃吗?”那时候天真,就想着吃。
“有,保证你每天吃撑。”
“干了。”他小小的拳头捶在男子的手上。
之后他才发现自己被骗了,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数载后自己竟然成了个贼,还是偷死人的贼,不过多亏了那男子他才能吃得如此膘肥体壮不亚于猪。
魏启中途又消失了阵子,自己又遇见了别的伙伴,这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老和尚讲完自己走上不归路的故事。
王凡撑着头道:“那户人家是怎么回事,听起来玄乎。”
老和尚道:“后来听魏启不经意间说过,那户人家的王掌柜是个刽子手,杀了一户富人。
那富人的子弟回来报仇了,魏启早年和那个王掌柜的交好,派小和尚去通报。
那王掌柜也不知道走没走,反正和他住一个院子的人差不多都死了,没查过尸体谁也不知道里头的事。”
王凡喝了口凉茶压压神,他对上一代人的纠葛产生了一丝兴趣,这么听下去或许会得到有用的信息:“方丈是最早结识魏启的。”
“何止,魏启对我是亦师亦友的一个人,他从来不对别人讲他以前的事,就算我跟他时间最长,对他的了解也是少之又少。
不过他似乎生了一种病。”
和尚望向窗外:“这种病会让衰老留在体内,他非常痛苦,一直试图用药物延缓体内的疼痛。
所以我和他一起的那几年,他的相貌就没变过。其实我有些怀疑,他到底大我多少岁。”
王凡道:“那剩下的人就这个小朋友我没见过了。”
方丈笑着说:“这就是第二个故事了。”
小和尚长大,因为小时候受过饿,所以长大拼命地吃,就没让自己难受过,等到他长成年,魏启揪住他一张肥脸不禁道:
“小时候那么一个仙风道骨的人,长大就成了一个油腻胖子,真是不可限量,你少吃点,别进墓卡住了。”
“还不是师傅你喂出来的,女大还十八变勒,我也就外表变了,但内心还是无比地热爱师傅您啊。”
胖子挠挠头享受着魏启厌恶的目光道:“所以我这才讨教缩骨功的高阶。”
这次他们要挖的墓穴是潭拓山下面的墓,这个地方有山有水,古往今来但凡是靠山靠水有潭的地方都被称作龙穴,是建造墓穴的好地方,古人觉得把墓地造在这里,自己下一辈子也会飞黄腾达。
这地方埋的非富即贵,将相王侯。
那时候,谭拓山脉还是个土匪窝子,不注意就会被割据的土匪给抓起来,长得好的当压寨夫人,长得不好的做人肉汤给炖了,胖子就是被炖的那种。
这山连接南北两个城市,是一个危险的交通枢纽,这两个城市的人为了走货方便,一般私底下拿钱买通一个山头的山匪,按例缴纳年岁钱,这些土匪就帮忙照看他们的生意。
山匪之间彼此也有界限。
刚开始一帮人都是在外面惹事躲进来的,这个山头有个淘金的在外面杀了人进山成立了帮派,那边一个军官得罪了上级来此处消遣。
大家都是苦难人,一般尊敬山里的长老,就是来的早的人,每年意思意思交年岁供给。
一帮人开始心齐,主要还是抱成一团抵抗外敌,外敌是谁,那时候统一都是鬼子。
到后来鬼子回国了,就开始窝里横了,谁牛逼谁拿帮派的年岁钱。
这时候两党之间矛盾还不激烈,两党都有时间剿匪,这土匪就不太好过,好在山头里卧虎藏龙,山势险要,易守难攻。
在胖子和他师傅魏启进山的时候,还有一个国民党团也进了山,主要目的是剿匪。
那时候地图画的简陋,看地图的看错了,就把这群人绕到山里面去迷路了。
那军官的首领姓李,和李风雅有些渊源。
李风雅这个人,她祖宗辈的就是个名人,在清王朝在的时候就是受重视的汉人,等清王朝完了,他祖宗又在国民党任了职位。
李家下面的子弟也很出息,留洋的,开商铺的,两党里做军官的,这个李团长就是一个。
李团长手下有一个他当排长时就跟着他干的人,叫闻人,没错此是彼。
老李升值当连长,他当排长,老李当营长,他当连长,老李当团长,他当营长,这在现在说叫抱大腿,不过人家也有那个本事。
这个李团长发现走错路掏出枪杆子要毙了这个地图师,闻人就出来发挥作用了,一个熊抱把李团长栓起来夺了枪道:“顺顺气,就算你毙了他咱们也回不去了。”
长话短说,交代了角色,下面就开始阵亡了,毕竟与苗疆的关系不大,老和尚说的较为简陋。
这个李团长带兵在山里遇到了很多艰险,山路难走,山里还有猎人布置的机关。
这漫漫长路不知道通到哪里,山头大,人烟稀少,硬是没遇到一个土匪。
三天三夜他们的干粮也用尽了,士兵疲惫不堪,这时候又碰上了熊瞎子,这玩意厉害的很,舌头一舔,人的半张脸就没有了。
李团长带兵射击,那熊瞎子带着李团长的许多兵一起阵亡了。
走到山腹地,此时是大雪天,山上雪崩了,又埋了一大堆人,人越来越少,走不出山,李团长压力很大。
接着他们又连夜过山脉,在山与山的交界处遇上坍塌,一众人都掉到塌陷方去了。
这时候这害了大伙的地图师发挥了一次功效救了李团长,几句肉麻酸话,地图师也阵亡了,士兵死绝了,留着这团长一个人在山里,最后给土匪救了。
第1143章事出有因(三)
再说这塌方,其实还是胖子和他师傅搞得鬼,两人在山下盗墓结果触碰了机关,这么一搞,大家一块游戏结束。
不过闻人没死,不然怎么会有后面那么多故事,这家伙和李团长走散了,两人自然都以为对方死了,这货正巧和胖子遇上了,而胖子又和师傅走散了。
闻人和胖子就在山里相处了两天,这两天奠定了深深的基情,导致两人现在还是好朋友。
至于中间谁断了腿,谁化雪成水给谁喝,这种救命之恩,雪中送炭就不提了。
两天后,两人在雪山山洞被一个小孩发现了,这个小孩就是照片中的最后一个人。
这小孩自称是猎户,其实是某山头的二当家,有一身绝活,发现胖子和自己一样有倒斗的绝技后两人就交了朋友。
这些人死里逃生,这个小孩跟着胖子一起去倒斗了,他觉得待在山里当大王辱没自己的才华。
往后几年,这三人插队当兵,又去了好些地方,当过逃兵,扮过生意人,林林总总够写一本小说。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们遇上了李风雅,又正好和魏启碰头了,拍了这么一张照片。
再说那个李团长,他在坍塌的地方发现了一些经书,就把经书搬到山头的一个地窖藏了起来。
说起来这可不是李淳风的功劳,李淳风最多把这些经书搬到墓里,是李团长搬到山上面去的,只是不足为外人道之。
团长心心念着那些为他死的兵崽子,满怀悲愤地抄了一石壁的经书。
后来解放了,这山头被**给包抄了,山匪都给拉去枪毙了,闻人这才知道自己团长没死,而那小孩也庆幸了一把,还好自己没留在那里当土匪不然就没戏唱了。
老和尚讲述第二个故事讲述地非常快,省略了许多细节,比如他们怎么在大雪山度过那两天,还有那军官带着人遭遇的困境。
王凡道:“确实够写一本小说了。”
老和尚道:“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我的青春就没了,你们这些孩子是我们当年的继承吧。”
王凡笑道:“一共三个故事吗?”
老和尚哈哈大笑:“你怎么知道,这第三个故事就发生在苗疆,对了。”
王凡回神道:“怎么了?”
“你这次去苗疆,把闻人泽带上吧。”老和尚道。
“这是你的要求吗?”
“算是吧。”老和尚开始讲第三个故事。
这第三个故事主要是关于李风雅和闻人的。
文化大革命开始,闻人的背景被拉了出来,有人举报他当年参加过国民党,于是他便自动请缨去苗疆改造。
在这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小村落里,他遇到了老朋友李风雅,李风雅这时候哥哥被迫害了,自己也选择了上山下乡,结果两人就碰到一处去了。
这时候他俩关系还好,没矛盾,李风雅喊闻人闻人哥哥,闻人喊李风雅小风雅,两人站在一起郎才女貌,简称,虐狗。
他们在这个地方最大的问题是语言不通,不过村民热情地教,一年下来也能积攒不少。
闻人每天主要的工作就是种地,修理茅厕,当木工,忙活一天躺在床上心里想着李风雅,想必李风雅也一样,女子的活动能轻松一些,纳鞋底,做饭,择菜等等。
这天闻人干完活回家,在山路上听到一个男人在一个深谷下用苗语喊救命。
闻人不是多事的人,他本来想一走了之,谁知道那男子叫出来他的名字。
他要是不救,这男子被别人救了一定会把他捅出去,他肯定会被批斗,这么一想,他就下坡去救人。
这时是晚上,圆月当空,月明星稀,这山坡上的植被差不多能瞧得见,闻人是练过武术的,又在墓里头奔腾了那么多年,身手灵活的很。
他拿起锄头架在一边的一个歪脖子树根上,吊着滑下山坡,然后在不陡的地方降低重心佝偻着背,摸着腰倒爬。
他不小心中间的小型灌木磨破了裤子,一看又要加补丁,心里倒觉得欢喜,给风雅补补,正好促进关系。
下了小山坡,那坡下果然躺了一个苗人,这边村落的苗人他都熟悉,这个苗人看起来眼生怕不是村子的,闻人便道:
“你是哪里的,我没见过你,你却能叫出我的名字。”
那苗人道:“你不认识我,我却认识你,你的名字这片庄子谁人不晓,姑娘的梦中情人,男人的公共敌人。”
闻人一听得意的不得了,他年轻力气大,生的一副好皮囊,加上经常修炼武道,身体匀称有肌肉,苗疆很多姑娘都仰慕他,他知道,但他低调,他不说。
闻人蹲下身体,检查他的伤势,这苗人只是腿上磨了点皮而已,根本不是大问题。
“今天你救了我,我会报答你,送你一个秘密,你把我背到我的村子去,我伤好了就来找你。”
闻人拉住苗人的胳膊,一用力,那苗人就躺在他脊背上了,这天闻人按照苗人的指引把这人送回去。
他按部就班地在地里干了半个月的活,心里千想万想都是那苗人的话。
说实话,他来这小村子时间不长,但多年的盗墓生涯告诉他,这山下面是藏着墓的,但他不敢开。
一是开了财宝带不走,二是这墓给人的感觉就是凶,非常凶。
不过凶墓一般宝贝齐全而且价值高。
他打算的是,等什么时候和几个兄弟汇合干一票大的。
但这苗人正好碰到他尾巴骨上了,当时那月亮亮堂堂,苗人清澈的眼睛告诉自己,这秘密和古墓有关。
这天果然有个别的村落的苗人在午后指名道姓地要见闻人,那庄稼田边纳鞋底的婆子嘿嘿地露着没牙的嘴笑着:“这又是哪家媒婆来介绍媳妇了。”
苗人殷勤地笑着,看到闻人放下锄头走过来,不禁笑得更欢快了,他转头对那婆婆道:“我妹妹想瞧瞧他,我就先带人过去了。”
说完搭着闻人的肩膀把他往山头头领。
闻人看了苗人一眼:“你倒是准时,再过一会就开饭了。”
第1144章探宝
这苗人并不是个尖嘴猴腮的长相,脸宽额头窄,模样忠厚老实,他走在前面道:
“我告诉你的秘密够你吃上几辈子的,不是有句老话说,做人不要只顾及眼前的事吗?”
“就怕你糊弄我,让我白出来一趟还损失了一顿饭,要是你骗人,我一定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闻人手指攥紧,骨头咯嘣咯嘣得响起来,他在村里可是最牛的锄地好手,人家锄一亩,他锄三亩,打起架来这头大身子小的苗人量也不是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