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门鬼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棺门鬼事- 第1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是养病,可是韩云朝自己知道,身子根本就没病,只是越来越虚弱的厉害,自己到底大限将至。

    士农工商,文人自古不屑与商贾之人为伍。

    可韩云朝不在乎,有时候交情这东西,说不清。

    自己这位至交友人,姓方!

    说来有趣,这位友人常对韩云朝讲起祖上的趣事,特别是自己这个宅子祖上曾闹过妖祸,至亲千里托梦一事……

    “云朝兄,你若不信,我家中后园那处屋子还在,除了族长,谁也不能进,等以后我继承了家业,一定带你去看个明白,只是,你要先把病养好才是……”

    或许,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自从听来了那妖祸的事情,韩云朝身子愈发不好的那段日子里,每每闭上眼,映入眼临的,便是那一片巨大的山林,皎洁的明月,那个一身青衫的背影,如此熟悉,却始终不曾转过身来让自己看清他的容貌。

    韩云朝最怕的,便是每次醒来,那从心底慢慢升腾而起的落寞与凄凉,他总觉得,从前,一定有过什么,一定有的吧……

    重阳节,《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

    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重阳糕、菊花酒。

    这些都与韩云朝无关,他唯一不能释怀的,是每次醒后的怅然若失。

    重阳节的夜晚,韩云朝借着摇曳的灯火,轻轻在案上铺开了一张画纸。

    月下笔墨游动,那画上,是刻在自己骨子里的那道背影……韩云朝想画的很多,不止这一道背影,可身子越来越虚弱了……

    方家的人回来的时候,韩云朝趴在案上,似乎睡着了……

    那人叹了口气,轻轻收起那副画。

    后来,那人,哦也就是韩云朝的至交,不出意外的继承了方家的家业,他终于能进到那个湖中屋子里了,可里面什么都没有,除了一尊玉像……

    不知为何,韩云朝的那副画,就被方家的那位族长挂进了那间屋内墙上……

    上面写着:“陌上人如玉,君子世无双……”

322章 一段被藏起来的事

    或许方家老太爷说的对,人不能忘本。

    也可能是由于其他某些原因,总之,方家的香火,起起落落,一直延续了下来。

    而那座宅子,新了破,破了新。宅子里的人,也换了一茬又一茬。

    直到金陵这个名字变成了今日的南京。

    对于这座充满了烟雨色的古老而钟灵秀气的城市来说,却迎来了它最大的一场劫难。

    1937年12月8日,从第一面膏药一样的太阳旗插在这座城市的时候,这座汇集六朝帝王之势的城市便陷入了血海尸山之中,一片焦土。

    这场惨绝人寰的浩劫之后,南京风水大变,王气尽泻,阴气不散,虎气不旺,龙气不盛,“钟山龙盘,石头虎

    踞”之象不复往日。

    那些人性泯灭的畜生,摧毁了这座城市的繁华,也掠夺了这座城市千年的文化。

    方家,也在这一次彻底败落,方家人气尽散,侥幸活下来的方家人,也只能颠沛流离。

    曾有一队日本兵疯狂的破开方家大门,很奇怪的是,不足半个时辰,这队日本兵便如同遇到了极其可怕的事情,面如土色,仓惶恐惧的逃了出来,哇啦哇啦的大叫着:“哦尼……”

    后来才知道,这个词,在日语中,是“鬼”的意思。

    一个日本兵仓惶奔逃中,身上无意中掉落一个晶莹剔透的玉像,汉白玉一样的玉像,双眼处却诡异的是一种腥红色,仿佛蕴含了滔天的怒火,

    玉质雕像落在地板上,竟然一点一点的龟裂,最后碎成一地粉末。

    整个南京城似乎都有若隐若无的怒吼声在回荡……

    后来,那队归营的日本兵都死了,死的诡异而且莫名其妙,据说,为此,当时的日本军部受到惊动,不惜从本土请来了很多阴阳师……

    有老人回忆说,那时候,南京的夜晚,遍地阴兵,不仅如此,曾有人看见无数的冤魂中,两个长着牛头马面的怪物,深夜押解着一个愤怒的眉头倒竖的古人打扮的年轻身影慢慢的消失在了昏黄的月色中……

    1949年,蒋介石兵败如山倒,携溃兵退守台湾省。

    同年,新的纪元开启,也就在这时候,终于腾出了时间来解决困扰南京的冤魂怨气问题。

    那阵子,南京真的不安生,特别是夜晚的江边,山林,荒凉小道,闹鬼的事情,几乎数不清。

    江边无头的男人,树下哭泣的女人,路上咯咯笑的浑身是血的婴儿……

    当时,去南京的一行人兼顾了佛门,道门,以及一些山间正道术士。

    为首的,姓刘,名元青。还有那个浑身打理的异常骚包的老头,他姓杜,一副金丝眼镜架在鼻梁上,整个人显得文绉绉的。

    这一行人在南京具体呆了多长的时间,没人知道。

    只是刘元青曾经一个人去了方宅。同行的杜姓老头问起的时候,刘元青说,方家于他们这一脉有大恩。

    问起具体什么恩情的时候,刘元青却摇了摇头,说方家若有难,必不可袖手旁观,这是他们这一脉传下来的规矩!具体原因,谁也不知道,至少,刘元青是不知道的。

    再之后几年,刘元青和杜姓老头再一次去了南京方家,因为人丁已经略显单薄的方家,终于添了男丁。

    刘元青和杜姓老头为那孩子看了生辰八字之后,就笑呵呵的说:“这孩子是个富贵命,我们俩老头子商量了下,取名方夏,也有放下之意,能放下才是大贵之品格……”

    火车上,刘元青叼着烟锅子蛮不讲理的赶走了阻止他抽烟的女乘务员,翘着胡子冲杜姓老头说:“咋样,咱俩是不是也该寻思着瞅个徒弟了?”

    杜姓老头嘿嘿一笑:“瓜怂,瞅就瞅咧,额跟你讲,额徒弟一准儿比你徒弟长得俊!”

    刘元青吹着胡子把一口浓烟吹到杜姓老头脸上,直到呛得杜老头咳出了泪花子才哼了一声说:“老鳖孙儿,莫说大话,咱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骂额老鳖孙儿?不要脸的,走,出去打一架……”

    两个老头骂了一会,便各自冲对方吐了一口唾沫,一脸嫌弃的各自下车了。

    下了车,两个人同时眯着眼叹了口气:“找徒弟,得撞缘咧……”

    ********************************

    后来,乡里乡间便多了个推着大杠自行车,车把上绑了一个竹筒,每日行走乡里乡间的卖香油的邋遢老头。

    他总是习惯的在腰里别着一个烟杆子,偶尔敲上两下,懒洋洋的吼一嗓子:“梆梆……哦~香油喽~”

    就这样,这个老头一步步的走在人世间,旁眼看着周围的一切。

    偶尔他也会似笑非笑的看着墙上一副副石灰一样的画:“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以及“三年赶英,五年超美”。

    甚至是:“肥猪赛大象。”

    等到看到“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这样的话时,刘元青往往会轻笑一声自言自语的说:“啥子新的旧的,鬼就是鬼,人就是人,是鬼就去投胎,是人就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的活着,整天搞些虚头巴脑的,莫有意思啊……”

    与此同时,是正进行的火热的吃大锅饭,人民公社……

    很多人常常嘲笑刘元青:“卖香油的老头,你是不是傻啊?都人民公社了,家里锅碗瓢盆都被公社了,输给还买你香油啊?”

    这些人却不曾想过,都公社了,一个糟老头为何还能若无其事的卖香油。

    这样的事情,一直持续到那个夏天,刘元青来到了信阳,那个叫东李村的小村庄。

    也就是那个夜晚,刘元青遇到了那个叫冷建国的男人,以及,那个男人怀中,饿的只剩一口气的那个孩子。

    刘元青心里莫名的触动了,他停下车子问那个男人:“老乡啊,都这么晚了,你咋还抱着孩子出来啊?”

    当时的刘元青并没有发现,他布袋里的那口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小棺材,那一瞬间亮的像夜间皎洁的明月……

323章 被藏起来的事 下

    再后来,刘元青牵着那个挂着泪痕却一脸倔强的孩子踏上了前往北京的绿皮火车。

    火车靠窗的座位旁,那个孩子瞪大着眼新奇的看着窗外飞快掠过的景物。

    刘元青剥开手中花花绿绿的糖衣,眼中尽是疼爱之色的递到那孩子嘴边,语气近乎讨好的说:“来来来,七娃子,吃糖,吃糖!”

    那孩子回过头,神色有些动摇,却一巴掌打掉面前这个把自己从爹娘身边抢走的坏老头手中的奶糖,撇着嘴赌气一样说:“我才不会被你的糖衣炮弹收买……”

    说完,还不忘使劲在刘元青下巴上捋掉几根胡须。

    刘元青气的吹胡子瞪眼,哭笑不得的骂道:“屁大个娃子,哪来的这么大倔劲儿……”

    而在那之前的一些日子里,在一个同样偏僻的地方,带着一副金丝眼镜的杜姓老头,也牵着一个眉清目秀的孩子的手,说:“志坚娃子啊,师父要带你去坐嘟嘟叫滴火车咧……”

    那座带着浓浓的老北京味儿的四合院里,刘元青和杜老头黑赤白脸的再一次吵翻了天。

    “鳖孙儿,你那徒弟,秀秀气气的,哪有七娃子看着顺眼……”

    不甘示弱的杜老头摘掉金丝眼睛差一点砸到刘元青脸上:“你社啥?你再社一遍……额打死你个不要脸滴老王八……”

    而院子里,两个孩子呆呆的看着眼前的乱糟糟的一幕,彼此看了一眼,竟然同时咕的笑出了声。

    笑声到底引起了两个老家伙的注意,于是,两个老家伙战略目标达成了一致,抽这俩不尊师重道的兔崽子……

    第一次相遇,便是一起挨揍,不管如何,又见面了。

    “我叫冷七,那两个老家伙可真坏……”

    “嘘,小点声,别被他们听见了……”

    ************************

    北京的日子,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不一样。

    上学,放学,背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直到上学的路上从两个人变成了三个人,那个浓眉大眼一张嘴就停不下来的,叫黄标。

    这样的童年,和大多数人一样。

    直到刘元青和杜老头被一群红袖章的红卫兵拉去批斗,之后,没人管没人问的三个野孩子跑到了一个叫龚牛屯的地方相依为命,点点滴滴。

    接下来的日子,便是遇到该遇到的人,发生该发生的事,一桩桩,一幕幕……

    就像一场无声的电影。

    **************************

    很多年后,那三个相依为命的孩子,终究不再是孩子了,穿喇叭裤,喜欢大皮鞋,屁股后面装着录音机,听邓丽君,他们和所有年轻人一样……

    只是,刘元青和杜老头却老了不少。

    之后,刘元青和杜老头接到文件,随即前往秦岭大山深处调查那件怪事。

    依旧是那些人,曾经去南京处理怪事的那群人。

    为首的刘元青根本不曾想过,正是这一趟,改变了很多事情。

    他们一直深入到秦岭山脉一个荒无人烟的近乎原始的一片区域,终于觉得有些不对劲了,因为在那座山上,杜老头看出了一丝不寻常的端倪。

    杜老头说,这座荒无人迹的大山,竟然有道门极其高深的护山大阵残留的痕迹……

    岁月抹去了一切,沧海桑田。

    刘元青很果断的何众人一起攀上了那座山,他稀奇的发现,这荒山中,竟然有依稀可辨的台阶直指山顶……

    众人气喘吁吁的,总算到了山顶,却楞在原地,吃惊的望着眼前不可置信的场景。他们张大着嘴巴,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尤以刘元青最甚。

    山顶上,破落的山门,荒草丛生的道场,以及成为废墟的三清殿,依稀可见曾经的宏伟辉煌……天知道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而在那坍塌的山门上,残留着一个充满古意的“棺”字,仿佛在静静的诉说着无尽岁月中的凄凉……

    一把年纪的刘元青那一天忽然老泪纵横,于是,他们在那片大山里停留了很长时间,而这件事,就像一个引子,一段被岁月掩埋的往事,断断续续的呈现在刘元青这群人面前。

    在刘元青他们眼中,这无疑是一个惊天大密,而沉浸于其中的刘元青他们却不知道因为他们的毫无音讯,外面闹出了多大动静。

    包括他们的徒弟……后来的种种,自不必说……

    直到最后,在那秦岭大山深处,当那个叫袁屿的孩子在众人不可思议的目光中艰难的破开地脉之后,除了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