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烽皇- 第3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他看来,换在前世,随便哪个野战军或者武警部队的新兵,操练三个月下来,水准估计都比这帮人高,只不过这个时代的人从未见过这种将气势和劲道发挥到了极致的齐步正步走以这样一种集体走秀的方式展示出来,这种新颖的视觉体现,绝对是让这个时代的人为之震撼莫名。

    而且这队列走得好,未必就真的在战场上表现好,这一点只有江烽心知肚明,但是这股子气势的表现出来,却真正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威力。

    江烽看了看四周,包括己方的将领们,知道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估摸着,日后这帮人都会对队列训练视若至宝了,就凭能练成这份气势,都值!

    二千五百人一个步伐的迈进,让整个西城墙都为此颤抖,这是实实在在的震动颤抖,而非心理感应了,这种共振甚至可以让一座桥梁垮塌,所以在逼近吊桥时,带队两名军官转换了步伐,一直到最后一个方队进入城门洞后,才又开始变为正步。

    城内的局面比城外更为不堪,全城士绅民众都被这一场齐步正步走秀给彻底征服了,沿线的所有大街小巷,挤满了人,他们都争先恐后的想要来看一看号称淮右第一军的风采,而他们也绝没有失望。

    江烽也知道,这个时候混迹在庐州城里的各方探子斥候也绝不会少,像越国、蚁贼、蔡州、南阳、徐州,甚至像更远的闽地、镇南军、潭岳都肯定有人,他就是希望达到如此效果。

    而更好的效果则会随着庐州城里的这些商贾旅人的离开而四处传播,这也是江烽极为乐意见到的,这种信息的扩散,甚至可能还会有推波助澜的扩散,将会极大树立起淮右军坚不可摧的形象,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战斗意志上,对己方,对敌人,都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整个“走秀”持续了接近半个时辰才完成。

    毫无悬念,全城轰动。

    随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庐州城里的士绅民众茶余饭后讨论的话题都是淮右军的强大威力,都在寻摸着这支军队是如何“铸就”,为什么会有如此凶悍狂霸的气势,甚至连庐州的治权易手,连李的大军撤离返回,都难以勾起士民们的兴趣。

第一百四十四节 融合

    不得不说杨堪的第一军展现出了自己的无敌雄风,尤其是在进城时流露出来的骁悍气势,真正征服了见到这一场景的任何人。

    而后的牙军和骑军,虽然不及第一军,但也算差强人意,倒是刚刚完成换装的第六军和第八军则是赵文山和罗邺亲自带队压阵,这两军都是来自卢龙和成德的老军,在抵达寿州之后,正式更名为淮右第六军、第八军,几乎而第七军和第九军则因为储存的武器和盔甲不足,无法完成全面换装而押后。

    第六军和第八军几乎把淮右这一年来好不容易通过购买、制作储备起来的军用后备物资一下子消耗精光,当然,在完成了换装之后,第六军和第八军也是士气大振,虽然在士卒年龄结构上有些偏大,但是其表现出来的暴烈剽悍气势却是一望可知,所以这两支军队也被江烽拉到了庐州,用作镇场子用。

    只不过在看完了第一军的进城仪式之后,李及其麾下众将的心态就已经有些失衡了,甚至直接就离开了城门楼返回了自家营房,大概也是不愿意再看淮右军的表现。

    牙军的表现丝毫不亚于第一军,但是骨子里的那种铁血味道却欠缺了一些,无论是江烽,还是杨堪、丁满都知道,这是就是差距,队列走得再好,不意味着你上阵就能表现优异,第一军那是真材实料,而牙军则只能说是训练刻苦,基本战斗力形成,真正要想达到第一军的水准,还差得远。

    骑军和第六军、第八军都只是远远的绕城一圈便在西门外扎营,这也是和李那边商议的结果。

    “君上,我估计谈判的进度会比我们想象的更快。”丁满和秦再道心情都很复杂,既高兴,又有些嫉妒。

    在看了第一军的表现之后,他们都很清楚各自与第一军的差距,这种差距别无他法,需要通过生死搏杀方能凝练铸就。

    “哦?何以见得?”江烽坐在胡椅中,示意大家随意入座,含笑道。

    “君上没见着李和他麾下众人那种神色表情?嗯,不好形容,那是一种有些迷茫怅惘的模样,大概是被第一军的表现给震得不轻,想不通第一军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吧?”丁满很少有这么多话的时候,不过今天显得有些兴奋,“他们肯定会掂量一下,交恶咱们会带来什么后果。”

    “别把许文稹他们想他们简单。”杨堪摇头,“这些人都是久经沙场的宿将,不是光凭一点虚架子就能唬住的,或许当时他们有些发蒙,震慑住了,但只要下来细细回味,就会回过味来,气势足并不代表一切。”

    “七郎,你这就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了,难道说第一军就只有气势?”丁满不满的道。

    “也不是这个意思,但是他们只要仔细品味,肯定悟得出其中门道来,尤其是像许文稹、马仁裕这些人,都是见过世面的悍将,他们明白战斗力的确和士气有很大关系,但是却不是绝对,而第一军也的确表现出了强悍的气势,但要说就真的就天下无敌了,他们肯定会有一个评估,我们也不能妄自尊大。”

    杨堪今日的态度倒是让其他人都有些意外,这家伙以往都是霸气四溢的,今日却格外谦虚啊。

    “哟,七郎,今天你像是变了一个人啊,不妄自尊大,但也不能妄自菲薄吧?”秦再道也笑着插话:“说实话,看了第一军的表现,才觉得我们骑军和第一军还有差距,对了,君上,骑军只有我们骑军第一军,要真正发挥出战力,远远不够,之业和文山他们两位剥离出来的骑军也有两千来人,而且尽皆是精悍老卒,以某之见,完全可以组建二军骑军,而且此事宜早不宜迟,还请君上早作决断啊。”

    江烽讶然,瞥了一眼坐在秦再道下首的罗邺和赵文山二人,他没想到秦再道居然会主动提出要新建二军骑军。

    成德军和卢龙军抵达寿州之后就马上进行了整编,这也是成德军的军头赵文山和卢龙军的军头罗邺、张寅等人提出来的,既然来了淮右,那么他们也就一门心思要在淮右博个出头,这么多兄弟,携家带口都到了淮右,也就是要在淮右生根发芽了,那当然要博个封妻萌子,所以接受整编,尽快形成战斗力,就是正份儿。

    卢龙军比成德军数量要略多一些,加上伤兵归队的大概在五千多人,而成德军略少四千多不到五千人,加上随家眷而来的一些子弟也有意要入军,除开一些的确年龄和身体状况已经不适应军队生活的,算下来,居然有一万一千人左右。

    按照惯例,淮右将其中的步卒大概在六千多人左右,淮右为其补充了接近四千后备兵,组建为第六军、第七军、第八军、第九军,另外四千多骑兵则只有两千多不到三千匹战马,而且不少都是老弱羸马。

    因为战马欠缺数量太多,加之时间紧迫,所以江烽尚未敲定。

    本来是打算等到庐州战事结束之后再来商议此事,没想到秦再道却主动提出来了。

    之所以需要商议,江烽也是考虑到了淮右现有的骑军。

    虽然秦再道也是骑军出身,但是其麾下的士卒大多都是从步卒改为骑兵,若是论实战能力,哪怕这一两年骑军苦练,但是实事求是的说,距离真正合格的骑军仍然有相当差距,尤其是与此次前来的河朔骑军相比,仍然有明显的差距。

    “再道可是有什么好的建议?”江烽也知道骑军的整编新建势在必行,但是他需要照顾秦再道的情绪,他想看看秦再道的真实想法。

    “君上,淮右现有骑军虽然在某麾下日夜苦练,但是某以为与河朔骑军相比仍然有若稚童,所以某恳请,将现有淮右骑军与河朔骑军进行混编,择其优异者,组建二军或者三军骑军,并尽可能让这三军熟悉训练,尤其是要以实战来磨砺,方才能让骑军迅速成长起来。”

    秦再道的话让江烽也颇为触动。

    虽说随着淮右的实力迅速膨胀,许多人已经有越来越跟不上步伐的感觉,但是江烽一直觉得,武道水准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这些老兄弟的心胸、眼界乃至指挥能力能不能跟上淮右的成长。

    现在看来,固然有些人已经跟不上了,但是有些老兄弟仍然在奋勇追赶并跟上,还有的人则主动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路径去探索。

    秦再道就属于努力追赶并跟上这一拨。

    武道上,秦再道的进境不算慢,当然要和自己以及诸如杨堪、张挺这一类极有天赋者相比,肯定不如,但是其进境仍然算是很快的了,而且根基打得极为深厚。

    而今天他的表现也证明了原来的老兄弟依然不差,足以给他江烽撑起场面。

    “哦,再道,你这可是和之业、文山他们商议过?”

    虽说一入淮右,便再无其他之分,不该再有其他干连。

    论理现在罗邺只是第六军指挥使,赵文山只是第八军指挥使,剩余下来的骑军将士已经全数交给了防御守捉使府,由行军司马崔尚来负责安排点编整肃,最后来确定去向,但是江烽也知道这里边人情世故也是免不了。

    像一起从河朔过来的,而且大伙儿原来都是追随罗邺、赵文山,不可能就这么简单的把这层关系割裂,所以江烽还是很尊重的询问了一句。

    罗邺和赵文山齐刷刷起身拱手:“回君上,秦指挥使和某二人提起过,但此等事务乃属君上和行军司马、衙推大人商议确定,某等不敢插言。”

    这二人倒是颇懂规矩,或者说老于世故,知道这种事情越少插话越好,虽说这位主君看起来很大度,但是涉及到军权,尤其是二人刚入淮右,最好还是少发声,这也是王邈专门交代过二人,不要去过问不该自己过问的事情,淮右从来不会亏待忠诚者。

    江烽微笑了起来,似乎是对二人的谨慎有些不以为意,“嗯,就算是我问你们二人,想听一听你二人的意见吧。淮右对骑军建设并无太多经验,你二人长期在河朔,与沙陀人、契丹人这些胡人颇多交锋,应该明白一支骑军该如何最快最有效的建立起来,士卒我们有了,战马我也会很快从夏州、甘州等地购入,但如何高效的建立起一支能打仗,尤其是能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骑军,我并无太大把握,所以你二人尽可尽抒己见,不必顾忌什么。”

    罗邺和赵文山二人面面相觑,又看了一眼上首的秦再道,秦再道眼中却满是鼓励之色,犹豫了一下,还是罗邺最后一咬牙开口:“君上,此事某与文山曾经和再道兄探讨过,以目前淮右练骑军之法,不是不行,一来,时间上恐怕来不及,二来,损耗太大,不划算,……”

第一百四十五节 逍遥津

    “哦,愿闻其详。”江烽神色不变,虽说打造一支属于淮右自己的骑军是自家的心思,但是他也并非听不进人言的人主儿,罗邺和赵文山都是河朔悍将,这么说肯定有其道理。

    “君上,骑军和步军不同,其中一个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其行进方式,步军是用两条腿走路,这人一生下来就是靠两条腿走路,所以这无需训练,自然就会,但是骑兵不一样,骑兵要解决的问题首先就是骑乘战马的问题,对于一个寻常旅客,要学会骑马乃至顺利的旅行,也许一年半载足矣,但作为一名骑兵,这远远不够,三五年能让骑术精湛已经是非常难得或者说有一定骑行天赋的了,寻常人要真正达到骑术精熟,并能双手脱缰飞驰而不受影响,起码要六到八年,也就是说要六到八年的训练,才能够完全胜任在战马上劈、砍、削、刺、抹、挑等基本战术动作,……”

    罗邺解释得很详尽,不愧是大家出身,讲述的内容也是通俗易懂,详略得当。

    “以某来说,某家中便有马场,自幼便开始骑马,从九岁开始算正式骑马,十四岁便开始在马上习弄兵器,十六岁才算是勉强成为一名合格的骑兵,一直到二十岁才称得上真正精熟马术与武技,但要说成为一名合格的骑将,也是二十五岁之后才敢说,……”

    “像淮水以北,本身不产良马,谙熟马术者不多,而对于平常士卒来说,要让他们从步兵变成骑兵,他们的年龄已经过了最适合习练骑术的时候,除了本身就有良好武道基础者外,其他人就算是花上三五年也很难达到让人满意的骑术水准,……”

    “而像北方,尤其是河水以北地区,本身产马,且大部分人少年时代便开始骑马,大多数人迫于生计,为人放牧或者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