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骠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铁血骠骑- 第2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斓拇鹩α恕�

    与魏拯民一席谈中,马占山谈到了自己即将获得可装备一个整师的美械,并清楚的看到魏拯民下意识的舔舔嘴唇。

    “我想……”马占山说道。

    魏拯民紧张的盯着马占山的嘴巴,心脏突地一跳,身体不为人所知的颤了一下。

    “我想用一些加兰德步枪换你们一些莫辛那甘或者三八步枪。”马占山慢吞吞的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一支换一支,我不占你们便宜。”马占山紧接着补充一句,打消了魏拯民的紧张状态。

    “你刚才还说送给我们一个团的装备呢?”马迁安不合时宜的插了一句嘴。

    “没错啊,你算算,2千枝半自动步枪换2千三八枪,我用的可都是小机关枪,你们的可都是栓动步枪,好装备给你们,不相当送你们一个团的装备?”马占山说的理直气壮,不过说的确实在理。

    “敢问马司令,您这是为什么呀?”魏拯民不解,很不解。一点原因都没有这是不可能的。

    “唉!”马占山叹了一口气,“我不比你们,我没有兵工厂可以补充弹药,这些枪是好枪,可是我用不起!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次得到补给,老蒋那边说不准,你说过一阵子我的子弹打光了,这装备不就成烧火棍了,换成三八枪好歹能省点弹药,还能使用缴获的鬼子弹药,坚持的时间还长一点不是吗?”

    哦!感情是出于节省弹药的观点。马迁安心里偷偷的乐了。

    在这个时代,中日双方的战术思想都比较落后,还认为步枪打的准,所以宁可保证步枪和弹药的质量,也不浪费资源造耗费弹药的自动武器或半自动武器。工业生产力有限,无法大量的制造冲锋枪和弹药。

    一个活生生失败的例子就在那摆着呢,二战时日本军队的单兵装备远低于美国和德国,主要步兵轻武器还是三八式步枪,而美军、德军和苏军都是冲锋枪和突击步枪。这主要是因为日本穷,虽然和当时的中国比,小日本可能够强大了,可和其他欧美列强比,实在就差远了。差的远的后果就是被人家横扫。

    但这确实是应该淘汰的战术思想,现在的战场上是火力密度弱的一方将死无葬身之地,抗联若是没有优势的装备,也很难拼得过单兵素质较优良的鬼子兵,更何况马占山的匆忙训练出的新兵?

    老马真是事无巨细精打细算,连老蒋的脾气都算进去了。

    “给我看看清单。”马迁安伸手管马占山要美械的清单。

    清单上列明提供给马占山的武器有:加兰德步枪轻机枪迫击炮50门,勃朗宁手枪弹药

    “那你还有3000支加兰德呢?将来不也得面临弹药的问题?”

    “总比5000支枪省弹药吧?”

    “那你换给我们的2000支加兰德您准备配多少弹药?”

    “一支枪配一百发可以吧?”马占山有点不好意思,他想留下绝大部分弹药。

    魏拯民赵尚志与马迁安快速商议了一会儿,基于抗联的这几次战斗方式来看,半自动武器和自动武器的功效还是巨大的,他们认为应该扭转一下马占山的思维观点。

    最后合作的思维还是占据了上风,魏拯民代表抗联与马占山做了一次诚恳的交流。

    “马长官,你的诚意我们大家都看到了,不管你是出于什么目的要换给我们2千枝半自动步枪,我们还是很高兴接受您的礼物,作为回报,我们可以提供您以后作战的弹药,您完全不用担心弹药不够用,也没必要紧衣缩食式的节省弹药。”

    这条消息振奋人心,马占山马上就领悟了,这就是说即使以后老蒋不提供弹药了,抗联也可以提供?我可以不用像个小媳妇似地算计着使用弹药了?

    “真的?”马占山的眼睛开始闪闪发亮。

    “那还有假?子弹什么的,我们无非是改造一下子弹机,生产美式枪械子弹而已,完全没有问题。”

    “不是说你们自己搞点子弹也很费劲吗?你这样答应我,自己岂不是不够用?”

    魏拯民微微沉默了一会儿,想了想终于坚定的回答道:“以后应该不会了,我已经下定了决心,我会竭尽全力去争取我们自己的利益,我们与苏方的合作也会翻开新的一页。”

    马占山没有细想魏拯民以后如何与苏方打交道,反正他相信魏拯民既然话已出口,那他就一定会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这种作风,是这些***的基本素质,他在延安多时,早已了解了不少和魏拯民一样的人,他凭直觉知道魏拯民就是那样的人。

第414章 抗联精神

    下午,在新兵营数千战士的工作下,从共青城发来的500多吨****被卸载到千余辆雪橇上,稍晚的时候,包括训练完毕准备进入东北的战士在内,共计5000人的队伍沿着崎岖的山路陆续向边境开拔。

    此次运送弹药的方式与十一月初的那次没什么两样,都是准备借助大雪天气的掩护,偷越进入东北,根据天气预报两天之后将有中雪。

    雪橇队装运的粮食不多,只有寥寥的数十爬犁,一则因为运力不足,要优先照顾弹药的运输,二则魏拯民也收到了山中的信息,知道除少部分部队外,大部分部队储存的食物还能坚持到春天的到来,抗联去年在山中见缝插针种植的玉米与大豆也有所收获,缓解了由于队伍扩大而带来的粮食压力。

    第二天下午长长的队列终于到达江边,隐藏在密林中静静等待天气的变化。

    第三天早,新兵们列队,接受了他们离开苏境前的最后一次动员。

    动员大会上主讲的是新兵训练营的一名高级教官,在完成了例行的每天都要讲到的鼓励话语后,礼貌的请赵尚志或者马迁安上前讲几句鼓舞士气。

    如果不出什么意外,这批新兵中将有很大一部分补充到马迁安的部队中,此刻马迁安身上又披上了一个新的身份,接兵官。马迁安被赵尚志不由分说推上了前台。

    又要讲话了吗?讲点什么好呢?马迁安懵懂懂的上了一处高台,看着底下列队站立黑压压的一片人群,有些为难的咂了咂嘴。

    送兵的军官队伍中也有几个人满含笑意的看着台上的马迁安,他们都是原工作在延安的宣传部或者敌工部的干部,为了充实抗联干部队伍,他们不久前刚到抗联营地,担任思想教育工作。他们也很好奇马迁安这位土生土长的抗联将领到底什么水平呢?只听说马迁安打仗是把好手,不知道嘴皮子利不利索,文的行不行?

    “同志们!下一刻你们就将渡过黑龙江,重新进入我们东北的土地,你们离开东北在苏联训练已经有数个月了,期间经历了残酷的非人的训练……”

    马迁安的声音回荡在这一片林地中,引起不少战士会意的笑声,这几个月的训练生活绝对可以使人脱几层皮,抗联的教官们除了不像东宁劳工营里的R本监工那样随意取人性命外,其“凶恶”程度不亚于R本监工,还“美其名曰”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不少战士在刚开始的时候被操练的哇哇大哭。不过哭也没有用,哭完还得完成科目,那么多千奇百怪的科目真是累死人了,一时间很多新战士咬牙切齿暗骂编写新兵训练教材的家伙生孩子没**。

    他们并不知道,这个在台上的充满“同情”的家伙就是那本教材的编写者。

    马迁安待大家笑完,摆摆手接着说道:“但是,这种训练成果是巨大的,据我掌握的信息,你们入营的时候只能举起100斤的重量,现在却可以轻松举起200斤对不对?不仅力大,各种战术动作也都通过了考试,你们是佼佼者,那些没通过选拔的还在营地里苦练的家伙们,他们羡慕你们可以上阵杀敌,可以亲手为死去的亲人报仇,他们此刻恐怕在哭鼻子,所以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战士们不知不觉将本已挺得老高的胸脯又挺起一点,紧紧握住了手中的钢枪,目不转睛面色肃穆的看着这位夸赞自己的年轻的领导。

    “同志们!我们过江干什么?”

    “打鬼子!”数千人的吼声震天动地,惊得负责引导带路的苏军军官担心的瞄向对岸,担心此时对岸出现鬼子的沿江巡逻部队听到。

    “还有呢?”

    “光复东北!光复全中国!”

    “好!”马迁安做了个手势,“我们的任务是专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强盗,推翻其走狗满洲国,恢复中国领土,以恢复中国人独立自主的政权为目的,抗联的战斗,是中国民族革命的反日救国运动。

    “我们抗联是一支英雄的部队,从它的前身义勇军算起,它已经在白山黑水,在莽莽雪原战斗了10个春秋,它重创了鬼子和汉奸卖国贼,面临日伪的重重围剿,我们抗联不仅没有被打垮,反而不断发展壮大,期间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话题转到了抗联精神上面,马迁安忽然发觉自己的嘴巴刹不住闸了,他的胸中好像有一股烈火在猛烈燃烧起来。

    “**提到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我们抗联的精神是什么呢?我认为它是那样的。抗联精神的核心就是矢志不渝、忠贞不移的爱国主义精神,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和不畏强敌、宁死不屈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抗联精神是我们民族的无价瑰宝。

    抗联精神是我们东北抗日联军,为抗击强大的日本法西斯,在长达10年的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英勇斗争中,所铸就的光耀千秋、彪炳史册的民族精神。

    我希望你们在日后的战斗中也能继承抗联的无上光荣的奋斗精神,使它薪火相传,代代永续!

    底下的人群被马迁安慷慨激昂的演说激励了,就连新兵营的送兵军官和宣传干部也被吸引住了。马迁安的词汇新颖而富有鼓动性,言简意赅而总结性强,寥寥数语就将抗联精神演绎的通彻。

    当然这些语言都是后世无数人总结出来的精炼语言,在这个时代大部分人们还没有足够的思想高度和文化基础,听到马迁安总结出抗联精神,无不欣然认同。

    “我的话讲完了!同志们!欢迎你们加入到战斗部队中!我们今后将会生活战斗在一起,让我们并肩杀敌!彻底击败一切凶残的贪婪的法西斯和卖国贼!”

    马迁安跳下高台。

    战士们沉默……再沉默……。过了十数秒,不知是谁忽然响亮的双手互击,拍响了第一声掌声,随后是第二声、第三声……,掌声响成一片,穿透林海。

    延安来的新兵营宣传干部不由自主的围拢过来,用热烈期盼的眼神紧紧盯着马迁安,央求他私下再讲一遍,好让他们整理成稿子。

    哎呀妈呀!又来了!我说我不能讲话吧,一讲话就有点惊世骇俗,就像上次在延安的时候讲了一个螺丝钉的故事,就被任BS留下来整理出宣传资料,总是让人注意。

    马迁安无奈快速重复了一遍讲话稿,宣传干部如获至宝记录下来并对着马迁安悄悄的竖起了大拇指。这水平!超出他们中的任何一个搞宣传的。

    “**哪篇文章中提到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其中一个干部意犹未尽,想刨根问底。

    “主席的文章里没有这句话吗?”马迁安疑惑的看着问话的干部。

    干部摇摇头,“我不记得,我对主席的文章都通读过,真不记得有这句话。”

    糟了!是不是把主席以后的讲话内容给说了?马迁安犯了嘀咕,看着干部渴望的眼神,马迁安只好遮掩了一句,“可能是我跟主席聊天的时候,他聊到这句了吧,我也记不清了。”

    “你还跟主席聊过天?”问话的人更惊奇了。

    嗯嗯!马迁安肯定的点点头,“这还是去年入冬的时候,我在延安的时候。”

    周围不了解情况的人群看向马迁安的眼神又提高了一个热度。怪不得能说的这么好,原来是主席对他面授过机宜啊!

    马占山脸上放光,为自己侄子的表现感到自豪,挤上前来亲热的拍了拍马迁安的肩膀赞道:“好小子!我原以为我们老马家又出了一员武将,现在看来你是文武双全!比老子强!”

    马迁安的脸膛不为人所知的红了一点,这夸奖实在是……受之有愧。

    赵尚志也不失机会的拍了马迁安一掌,笑着调笑道:“秀才?我看我也别干这宣传部长了,回头我跟委员们说说,让给你当得了!”

    天气变化,雪花飘落下来。各级军官们开始行动起来,根据苏军刚刚提供的情报,又根据对岸活动着的曹亚范部队的情报,日军大队巡逻队还远在30多公里外,此地没有出现,此刻是过江的好时节。

    部队迅速的分解成4路纵队,赶着牲畜拖曳着物资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