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骠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铁血骠骑- 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趁着大家心思开始活泛松动的时刻,马迁安公布了参加抗联分地方案,许诺:等打跑了RB鬼子,每个参加抗联的人可以在东北分到3o亩上好土地,如果不幸战死,则由家人继承。

    这个条件立刻引起了大家躁动,土地是国人的命根子,哪个不是为了它而拼命?为了3o亩地,死了也值了。一大群人分化出来,站到了左边。

    现在马迁安的台子前只有1oo多人了,这一百多人面目茫然,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摸样,冷漠而自私。

    马迁安看到这些人的样子,气往上撞,直冲胸膛,变成一阵郁闷的咯气。他在想,真是人各有志啊,什么鸟都有。

第36章 劳工支队(7)

    对于这些麻木的人,马迁安无话可说,抗日打鬼子国家大义他们不听,许诺分房分地物质利诱他们不听,没有一点主观能动性,就那样任人摆布,对生活没有一丝一毫的热情,只会逃命,真不知道这些人到底还能干什么?也许他们还在幻想佛祖保佑吧?马迁安只能把他们归结为胆小怕死鬼打入另册,这些人绝对不可以信任,起码现在不可以信任。强摁牛头不喝水,强扭的瓜儿味儿不甜。

    “来吧?参加抗联吧?最后一次机会!”马迁安给了他们最后一次机会。

    冷漠的人群依然没有动静,显然他们并不相信马迁安所说的修要塞,被活埋这些故事。

    “你们为什么跑过来?还想让我把你们送回去?”马迁安提高了声调。

    终于有人颤抖着嗓音回了话,“大家都跑,我就跑,你要是把我送回去,那我就回去。”

    马迁安终于对这群人彻底失望了。

    唤醒他们麻木的心灵现在来不及,现在还是时间问题,要在最短时间内成立一支队伍,关键的是要把最孬的剔除出去,一颗老鼠屎坏一锅汤的事不能生在这里,最起码从现在这种情形来看,即使强拉这群人当兵,上了战场也是最不坚定的家伙,逃跑投降扰乱军心的事概率较大,不能再冒险了,算了,这些人现在只能去开矿了。

    马迁安将诺维奇叫来,指着这些人对诺维奇低语,诺维奇浅笑着,不时瞄一眼这些站没站相,坐没坐相的劳工,神态极其轻松。

    其余的人都瞪大眼睛看着马迁安,不知道这位能主宰他们生死的抗联长官在与苏联人嘀咕什么,很多人流露出担忧的神色。

    当一小队苏军将这一群拖沓的家伙押走后,不解的众人才敢低声议论起来。马迁安看了看大家的神情,故作轻松的问道:“你们知道我把这些人怎么样了吗?”

    众人摇头。

    “他们既然不愿意参加抗联,我把他们都送回去了,送到对面,说实话,我还真佩服他们这种精神,宁可给鬼子当劳工被折磨死,也不肯参加我们抗联打鬼子,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唉!可怜,不出一年,他们就会连骨头渣都不剩。”

    这些已经表态参加抗联的劳工心中一阵庆幸,幸亏站到了正确的队伍里,如若不然,还不得被送回对面,即使RB人暂时不杀,将来做劳工也是死。可是,这个年纪轻轻的抗联这么做,也真够狠的,这不就是杀鸡给猴看吗?以后要注意不要犯在他手里,这是个心狠手辣的家伙。

    马迁安不想当恶人,但是这个时代,你又摊上这么一群人,不使用雷霆手段,怎么可能快震慑他们呢?即使是假的雷霆手段,你也得当做真的来演。

    马迁安当然不会把这群人真的送回去,总归是Zg人,都是苦兄弟,麻木不仁也好,装傻充愣也好,都够不上死罪,把他们交给诺维奇带到矿坑干活吧,累是累点,死不了。

    经过两个小时的鼓动甄别,这支队伍的基本情况已经被马迁安所掌握。原八路军的战俘2o多人,只要去掉他们心中的隐忧,将成为这支队伍里最坚强,意志最坚定的人,是可以依靠,可为骨干。被刘清源说动的3o多人,参加抗联的决心亦很大,也是可以信任的人,在李四清的**士兵之后,选择加入抗联的3o多人次之,具有一定的抗日决心。李四清的1oo余人在他的带领下参加抗联,虽说不是心甘情愿,但也不至于叛变投敌当软骨头,要当汉奸,被俘的时候就当了,不至于被迫成为劳工。最令人不放心的是最后这批6oo多人,也是最大的一股力量,他们并没有什么主动抗日的决心,是被马迁安连吓唬带许诺弄过来的,有待日后开导教育。

    现在这批力量根本不可能上战场,大半的人连枪都没摸过,上战场纯属送死,马迁安也不可能马上驱赶这群人去战斗。

    必须将这群人尽快编练,使之成为一支军队。

    刘清源和李凤山现在对马迁安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在他们眼中看来那么难的事,竟然在马迁安手里两个小时就解决了,简直太神奇,太有能耐了。

    马迁安没有让他们俩闲着,两个人被指使着给这群人重新登记,按照马迁安的意思,按先后表态加入抗联的顺序,将这群人登记。

    整支队伍被命名为抗联一路军十支队,这是一支在原本历史上从未存在过的队伍。一大队由李四清任大队长,兵员就是他原先的**兄弟,不减人也不加人,马迁安决心保持国共合作的名头,为以后接收原**士兵创造舆论基础。二大队、三大队主体则是被抓来或被骗来的劳工,军官任命则以原八路军战俘、批参加抗联的人员、各个自团体的头目这三个团体为原则。

    二大队大队长由原八路军副连长吴耀祖担任,三大队大队长则由原中原地区某县县大队队长陈武担任。胡茂昌荣任二大队二中队副中队长,这家伙从来也不曾有过官身,乍一获得任命,欣喜若狂。

    士兵们按新的编组重新分配了住房,熟悉了各部的军官,一支军队的雏形终于出现。

    马迁安没有给自己安排任何名头,对这些大队长的任命其实也不符规矩,但非常之时,必行非常之事,不迅任命军官,队伍根本就带不起来。对自己这样安排,马迁安相信,杨司令会理解与支持的。

    马迁安决定明天就请苏军教官进行训练指导,成为优秀士兵的第一步,正规训练必不可少,纪律、服从这些品质应该尽快形成,而自己暂时没有时间,他到了应该回国的时候了,送信的事已办完,而且不知不觉中,竟然办了那么多的事,马迁安对自己小小的称赞了一句。今天是4月2号,来s1已经半个月,不知杨司令还在不在那个密营?对抗联通信联络的落后,马迁安无可奈何,他决定尽快带几部电台回去。

第37章 劳工支队(8)

    马迁安要走,愁坏了这支新部队的干部,他们聚到马迁安的“寝账”兼办公地点,纷纷表达担忧。这些人的组建,完全是以马迁安为轴心运作出来的,如今“中心”欲走,这摊子如何收拾?与s1人沟通问题,军官个人威信树立的问题,训练新兵的问题,还有新成立的“科研小组”研究方向、项目,都是你弄出来的,一切的工作都没有开展,没有整合,你一走,等于釜底抽薪,这锅刚刚要沸的汤不就冷下去了吗?况且,这里到底谁说了算?你总得交个底吧!

    马迁安翻着白眼,脸冲房顶,显然不胜其烦。他的意思是等他回到密营汇报完工作后,这里的事情由一路军领导派人接管,来安排,什么事都要自己做,那根本不可能,又没长三头六臂。但眼下的形势确实需要他再多待一些日子,别的不说,就与s1人的沟通就是一大难题,这么多人楞找不出一个翻译,在翻译就位前,他的作用还真是无人可以替代。

    在马迁安左右为难的时候,回国汇报的事情被刘清源义无反顾的揽下来。马迁安不放心老刘一个人走,又考虑到杨靖宇那边没有电台,所以请穆哈诺夫上士携一部电台、手摇电机与刘清源同去。马迁安心细,除了派两个体力好,意志坚定的战士随行外,还给杨靖宇及伤病员们准备了一大包药品。最后还将s1人绘制的南满军用地图塞了一份进去。(俄国人从1896年—1935年一直盘踞在中东铁路上,有军用地图不奇怪,马迁安知道,这份地图是马迁安与巴普罗维奇喝酒时要来的。)

    “老刘,一切都拜托你了。”马迁安拍着刘清源的肩膀,“语重心长”的嘱咐道,“穿越国境线的时候,一定要小心,鬼子刚刚丢失一大批劳工,估计会加强防备,还有杨司令的伤,魏书记的病,你回去后一定尽快电报告诉我一切,我在这里再想办法。”

    刘清源混不在乎,轻松道:“放心,几百公里长的边境线,再防他也防不住俺呀,俺是谁?俺是这儿土地爷!”

    马迁安依旧担心,默默替刘清源整理行装,他凝重的神情感染了周围的一群人,周围的人感觉到这不是一个可以开玩笑的话题,俱都沉默不语。

    “我对密营战士了解不多,那边有没有能与穆哈诺夫沟通的人?”马迁安看到一脸坚毅背着电台的穆哈诺夫,猛然想起这个问题,如果没有人懂俄语,杨靖宇的指令如何传达吆?忙昏头了,这么重要的事都没注意。

    “放心,好几百人呢,啥人没有?有二毛子。”刘清源嘻嘻笑了,“这老毛子也不地道,下完种,自己个没影了,整的人家娘俩没法活人,害的娘俩到老毛子这找爹,哪找的到?待了一年,死心了才回东北。”

    “哦!哦!哦!”周围的人听刘清源说的风趣,都拿眼睛看穆哈诺夫,好像他就是那个二毛子他爹。

    穆哈诺夫严格说来并不是s1主要民族俄族,他是鞑靼人后代,只不过家族生活在西伯利亚数百年了,已经归属s1。看到大家突然都“不怀好意”的看着自己,耸耸肩嘀咕了一句:“师道?”(什么)

    “好啦,好啦,看他干什么?你看他长的哪点像老毛子?”马迁安也忍不住放松心情,给穆哈诺夫打了一个圆场。

    刘清源一连数个“放心”将马迁安焦躁的心情扭转不少。

    晚上,马迁安坚持将刘清源一行人送到边境线,看着四个人的身影跳跃着隐入黑暗中,没有引起对面动静,才稍稍吐了一口气,又站了一会儿,估计刘清源已经安全了,才回到营地。

    回到营地,马迁安又马不停蹄将“科研小组”叫来,迫不及待的传授他的新想法。

    小组的人分成两个项目,一个项目是缩小化的无线电射接收装置“步话机”,另一个项目则是火箭筒。

    无线电这个项目,马迁安并没有操多大的心,魏子健对这个东西的原理一点即通,在他眼中看来,这与电台、收音机通信没什么区别,只要做到小型化就可以了。对于浸淫这行十来年的魏子健来说,只要有合适的零件,他可以立刻组装出来成品,唯一要操心的是功率与重量,按马迁安的要求通信距离不能小于15公里,重量不能大于16公斤,这才是难点,这需要寻找最搭配的零件,现在还没有条件,只好一遍一遍纸上谈兵,绘图作业。不过魏子健的图纸作业惨了点,各部件比例,还有搭配,按马迁安的眼光看来,太不合格了,但马迁安不准备纠正这些,这只不过下些功夫即可解决的问题,人才最好让他自己成长,而且最好让魏子健认为都是他自己独立研制的,这样最好,可以最大限度降低别人对自己的注意力。

    火箭筒则更加简单,参加这个小组的除了张元,还有一名对机械感兴趣的学生,虽说对军械设计没经验,但根据马迁安的提示和一张简略图纸,还是捣鼓出了火箭筒雏形,就这马迁安已经很满意了。再具体的工作要等到与s1军工合作时才能搞得出来,火箭筒筒身,瞄准具,带稳定翼的火箭弹,这些东西,只要有了思路,制作是很快的,而穿甲技术、破甲技术早已是成熟的技术,s1军工就有,也无需他多操心。

    除了定时指点“科研小组”研究题目之外,这几日,马迁安像蝴蝶一样在抗联驻地与苏军117师师部驻地穿梭般来往,硬是从巴普罗维奇手里拐来5个军事素质很硬的军官担任新成立抗联队伍的教官,他对李四清及吴耀祖,陈武的训练士兵的办法并不看好,那并不是训练正规部队的方法。虽然日后要进行大量的游击战斗,但即使游击战斗也不是要摒弃正规化训练。包括李四清这个黄埔毕业生来说,要学的东西也有很多,不若就利用苏军现成训练方案。

    刘清源走后第五日夜晚,正当马迁安牵肠挂肚的时候,切尔雷赫少尉给他送来了密营出的电报“安子,你所做之事我已知晓,甚慰!现日军加大搜索力度,密营给养已断,若无给养,将被迫寻敌作战,你应加紧在s1筹备给养弹药,向他们求助,若有可能,空投。杨靖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