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第3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固的后方来调配和休整。

    整个东昌,未来会有三十到五十个这样的庄园,而整个登莱,这样的庄园超过二百个,从莱州一路延伸到青州,济南。

    知晓完整计划的,应该明白,整个山东地面,这样的田庄会超过一千个。

    就算将来出了山东省境,或是没有太多闲置土地,或是没有太多流民,也可以买下平民庄园,加以加建。

    这是大号的驿站和后勤补给站,同时在山东还有安插流民和扩大生产的多重任务,同时也为浮山储备人才,加强了内务特务军情等各处局在各地的力量!

第四百七十一章 昌字第一庄(1)

    田庄计划是去年布局,而且在崇祯十一年的下半年才开始发力,到目前为止才大半年的时间,在东昌府,这个庄子实在只是第一个而已!

    就算如此,这种大格局大胸襟大手笔,也是足以叫人敬服了。

    只有在银子继续跟上,物资调配顺利后,东昌府的一系列田庄才会继续开设,大量的无主孤田实在是很方便购买和兼并,安插的也不一定全部是河南流民,山东一带这一次遭遇的灾害不轻,不少人也是流离失所,成为无家可归的流民,田地就算有,没有种子农具,无家可居,也是没有什么用处的。

    把这些人都招拢过来,东昌府在年内之前,沿着各州县一路南下,成立五十个以上的田庄,当是没有什么困难。

    田庄一立,加上张守仁于身后操纵的各地团练,整个东昌的防御和军事力量在手,交通通信在手,粮食储备和人才储备也蒸蒸日上,整个东昌的力量,就算是有很大一部份握在手中了。

    至于商业利益,临清州和高唐州等州县会成立商会和商团,与田庄计划相得益鄣。

    在朝中上下还有不少人想着拉拢和控制张守仁,他们却是不知,张守仁心胸之中的丘壑有多么宽广!

    这个庄子,也是称为昌字第一,和莱州府的一样,以数字一二三四这样排开下去,因为田庄的规模和大小都差不多,直接用数字来掌握,浮山的人知道位置,外人倒不一定懂得,也算是一种保密和方便兼有之的命名法。

    待李勇新等人除去铠甲,一身利落的便装穿在身上后,田庄里头也是开宴了。

    都是朴实的农家菜饭,这里已经建了鸡棚猪舍,但还没有见到效果,都是小猪小鸡,在庄园西墙外头是三十几亩水面大小的池塘,也是顺着水势和洼地刚刚开挖出来不久,鱼苗是从各处买了刚放下去,离成鱼还早的很。

    吃的是糙米和黑米小米一类的粗粮,精粮很少,张守仁现在也是手紧,所以这个有一千多人的庄园他就是给了五千多两的起始费用,粮食是给了粗粮两千多石,俭省一些吃,也是足够半年所需了。

    至于种子农具,这些东西也是都齐备了,再省也不会在这个上头省钱。

    耕牛是按五户一头买了来,由屯田官统一蓄养,牛来的时候称过重,万一瘦了或是伤损,着由屯田官补偿,而具体是哪一家用伤损了,由屯田官再去着令某家赔补。

    农具的使用,也是如此。

    此时正当四月,也是万物复苏之时,除了一碗碗的蒸糙米饭外,就是腌萝卜条,蒸荠菜,摊鸡蛋,看到李勇新等人拿着饭盒打菜,然后吃的香甜,贾庄主再三再四不安,致歉道:“若是下回再过来,鸡啊鸭子还有鱼都有了,地里的粮食收上来,也是精米精面吃不完了……”

    “是啊,咱们猪就有二十多头,除去三头种猪,全是健壮母猪,都快下仔了,到年底,猪肉是尽够吃了。”

第四百七十一章 昌字第一庄(2)

    “还有羊呢?那几个半桩大的娃子每天当宝贝一样放着,这庄子荒的厉害,草有的是啊。”

    “在济南城呆着那会,万没想到还有这么一天。”

    “总之都是托少保大人的福啊……”

    说是和李勇新解释,但说着说着,这伙庄上的人就是自己忍不住要流泪。

    是从最苦的日子熬过来,得了一条性命逃出河南,但万没想到,又有眼前的这种日子可过。不仅是比当流民的时候要好的多,而且还是要比在河南时还要强的多!

    那会子是自己几亩旱田,收成有限,年年受灾,而且黄榜未完白榜至,催科不停,稍一迟延就是拿到县衙门边上用几十斤重的大枷给枷起来,每天打板子,一直到完粮纳税为止。正赋之外,杂派无度,什么驿站用的木柴,干草,或是要出力役,搞不好就被发到京师修城墙去,要么就是修皇陵,河南北部的农民和北直隶的农民一样,哪家没摊过修皇陵的苦差?一去几年不得回,吃的是猪食,干的牛马活,侥幸能活着回来的也多是从健壮汉子变的瘦弱不堪。

    还有王府的役使,也是一年到头的不停,种种欺压,说不胜说。

    河南人可以说是当时全中国最苦的一群,王府多亲藩多,压迫自然深重,苦难也是不胜枚举。

    “咱们吃这样的饭菜就很好。”

    李勇新的眼睛也是极为酸涩,一年多前,他岂不也是这样的穷苦人?

    大口吃着糙米饭食,这样的饭菜在军中当然是极差了,浮山的后勤很好,军中荤食不断,就算是骑队这阵子一直在做战,干粮也是有肉菜的。

    但此时大伙儿吃的极为香甜,一则是饭虽是素菜,但好歹是搁了油,不象普通百姓家里炒菜,油是宝贝,锅里有那么薄薄一层就算有这意思,这菜做出来当然不好吃,今天这些田庄中人是把浮山军人们当最重要的贵客,油给的足,菜的味道当然不坏,加上热饭热菜,比在野外宿营吃干粮当然是强的多。

    二则便是心中极为感动,种种情绪复杂难言,而最明显的情绪,便是感觉十分骄傲。

    正是他们这么一群,在大人的引领下,征南伐北,打下这么一块清平地界来,才是叫这个昌字第一庄有眼下这么充满活力和希望的一天。

    饭毕之后,李勇新看着屋子正中供奉的张守仁的长生牌位,对着那个姓王的军事教官道:“要加紧训练庄中精壮,按哨编伍,他们也是浮山的后劲,正伍人手不足,随时可能从这里头抽调加入,他们的训练如何,上战场能不能顶得用处,就看你的了。”

    “是,请贴队放心,俺也是从浮山营出身,什么规矩只要是有制度,那就一定遵从,绝不会懈怠的。”

    这个教官也是浮山老兵,但不是战兵,而是辅兵中的一份子。辅兵中训练合格,表现优异的可能转为战兵,也可以一直担任辅兵,但接受的训练也是十分严格和系统化了。

第四百七十一章 昌字第一庄(3)

    这个王教官年纪偏大,已经接近四十,当战兵不大可能,在这一次济南之役又受了伤,而且又没有家小,转职到田庄当教官是十分合宜的安排。

    “嗯。”

    李勇新重重点头,看着众人,也是对着自己说道:“我们浮山还要更强大,需要更多的将士和更好的马匹,更犀利的火器,不要放松警惕,今天的日子已经不坏,但将来还会变的更好,前提是,我们要跟随住大人的脚步……所有人都强大了,便是大人拥有更强力量的那天,而大人拥有重强的力量之后,我们的生活和更多的人生活会越来越好,诸君,望你们能够谨记我今天的话,以待将来。”

    “是的,我们知道。”

    教官先答,接着是庄头们,再接着,便是骑兵们充满热诚的激情的回答,整个田庄之中,都是被一种神圣而激动的情绪所包围着了。

    ……

    ……

    四月十二,比李勇新预料的要晚两点,也是李勇新一行进入昌字第一庄暂作休整等候命令的时候,张守仁一行终于进入胶州地界,距离浮山不到十里的路程了。

    在从德州转向济南,并且进入青州界后,军队进行了一次微调,二百多老兵被紧急充实进骑兵营,几乎全是没有家小的光棍,他们被紧急派到东昌去,由另一个骑兵哨官,同样现在是指挥佥事和游击将军的朱王礼来率领。

    加上原本的部下,这支骑兵部队恢复了大半个队的编制,已经接近四百人,他们将奉命与李勇新部调防,叫已经十分疲惫的李勇新部返回浮山休息整编,并且开始准备新骑兵营的组建工作。

    相隔十里,但整个浮山和胶州已经轰动了!

    自十一年底和十二年初,整个浮山营奉命移防济南,在很多人看来只是一次普通的调动,可能进入济南城中,安安稳稳的守住了城池,然后立下一功,接着便是能返回浮山。

    但张守仁硬是在这种局面之中,做成了普通人难以想象的伟业出来!

    当阵斩东虏和汉军近两千级,为国朝二十余年来未之有的大胜的消息传回浮山的时候,整个胶莱一带,俱是轰动起来。

    这里已经是张守仁经营一年多的稳固地盘,登州还算好,张守仁的势力进入的不深,莱州一来,从知府到治中再到推官以下,甚至是普通吏员,明里暗里都已经有不少是浮山的人,胶州的李知州更是张守仁一手操持升的官,各地的田庄星罗棋布,已经把胶莱一带不少百姓和士绅纳入浮山体系之中,所以大胜消息传回之后,整个登莱都是欢声雷动。

    就算是登州一带,势力插入不及莱州深入,但影响力也是颇为深厚,而登州一带,曾经家家户户都与东虏的战事有关,或是担任转运的夫子,或是曾经加入登莱镇中,前往辽东征战厮杀,几年之前,登莱还是辽镇和东江镇的大后方,这种关系十分深厚,对东虏也较为了解,张守仁的大胜消息传来,整个登州附近,好几天都是鞭炮声响个不停。

    到此时此刻,张守仁终于奉命返回浮山的时候,整个登莱一带的官场和民间,俱是轰动起来,而等张守仁跨入胶州地界,距离州城十里之远的时候,欢迎的人群,已经远远迎了过来。

第四百七十二章 锦衣还乡(1)

    其实大军进入胶州一带,已经感受到深切而浓郁的乡情了。

    两边的农人不再害怕他们,河北一带仍然残破,补给仍然是一样的操蛋,好在离京时已经购买了足够的粮草,返程时没有如前往京师时那样承受折磨,行军行程很快,而且没有受什么辛苦。

    进入德州境内和济南府境内,情况并没有好转,济南城中刚刚经历了商团之乱,上下都忙着捂盖子,商会忙着恢复贸易,哪怕对张守仁这样的恩主都没功夫好好招待,官府更没空理会,于是仍然是快马加鞭,根本没进济南,直接就绕城走了。

    这也是明智之举,济南城的事虽然瞒上不瞒下,但此时防闲一些比较妥当,当然,倪宠等人私下出城,彼此见面,修好并签定盟约,这种事情,自是不足为外人道。

    事事顺心,但走的并不算快,所以到十二年十二日这天才进入胶州地界。

    从青州时起,浮山的驿站系统就发挥了作用,帮助前行的少量工兵做一些准备工作,青州的官场渗透不是很好,但民间已经很有浮山的影响力,每十里的公文快传和三十里一设的邮传驿站也是建立起来,传递消息十分方便快捷,当然,这些也是花费巨资,对张守仁来说,也是十分沉重的负担。

    好处是百姓十分拥戴,和几个月前途经青州时已经更加不同,看着四周经过行人的笑脸,孩子们跟着打闹的情形下行军,和百姓躲避畏惧,那种感觉是截然不同的。

    到了胶州就不仅是孩子,不少农人都是跟着过来,笑呵呵的与浮山营将士打着招呼。

    时间太久了,很多将士听着熟悉的乡音,都是觉着鼻子发酸。

    哪怕是外头来投军的,在浮山训练生活大半年之后,也是把这里当成真正的家园一般了。

    进了胶州地界后,张世强的脸色也是无比轻松,整个人都是放松下来。

    他这个中军,这阵子跑前跑后,承担的担子也不比谁轻,很多军中对外交往的细务都是他经手,甚至在京师时,和林文远一起做了很多隐秘的事,也是不足为外人道。

    现在终于回到胶州,眼看就要到家,他的脸上是十分轻松的笑容,手搭凉棚望前看了看后,笑着对张守仁道:“大人,前头十里亭,也是我们胶州往外头的第一个铺传所在了,前头已经人潮涌动了,怕是躲不过这一关。”

    张守仁笑道:“这也是必然之事,不过古人也说的好,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其实他们来迎我也是该当的。若非我,胶州安有今日,浮山又安有今日?”

    返程途中,文书奏报来往不绝,张守仁也是渐渐习惯了如今的地位和负担更深重责任的感觉,此时说这样的话出来,也是毫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