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林老丈递过烟来,张守仁倒是吃了一惊。
虽然以前隐约听人说过,辽东一带吸烟的人已经不少,不过在堡中看到有人抽烟,倒还真的是头一回。
“老爹,这哪里来的烟草?”
“嘿嘿,自己种的。”
“这老不死,这些年一直惦记这东西,现在好容易日子好过了,他便是忍不住了。”
“嘿嘿,现在儿子赚这么多,老头子我吸两口,当得什么?”
原来林老丈在年轻时曾经和人一起跨海到辽东,跑单帮做点小生意,北地苦寒,到了冬天没有十分要紧的事几乎不出门,大坑里头烧火,所有人都缩在坑上取暖,长日连夜,实在无聊,所以有烟草这东西,一经传入,就在整个东北大地流行开来。
相比别的省份,北方吸烟的流传广度,确实已经是不小了。
林老丈当年也是学会了这个嗜好,不过回到浮山后,本地却很少有人弄这个玩意,烟草种子也很昂贵,以林家前些年的财力,这个小小嗜好只能深藏心底,这辈子怕是不怎么敢再想重尝此味了。
现在林文远已经做到五品武官,朝廷的俸禄确实没几文,一年才十几石粮,和普通的百姓比也强不到哪儿,但张守仁这个上司却十分给力。
营兵俸禄,现在还是维持一两五和月支二斗粮的制度,布匹什么的用也是不少。
按现在的标准,浮山营五千人满编,一年将会耗本色六万石,布匹六千匹,其余杂物价值在五千两左右。
银两则是饷银不到十万两,维持训练费,伙食费中的荤菜费用等杂费相加,耗费是在两万银子左右。
第一百七十七章 涨工资(2)
这个标准,按明朝营兵的标准来说已经是很高了!
因为普通的营兵虽然也是一两五,辽东的营兵甚至拿的更多,但一般来说,大明的军饷是要打折扣的。
一兵支饷,一年最多是能拿九个月,少的则是拿六个月。
就是说,有些军镇,帐面上可能比浮山还高些,比如关宁兵,但实际上所拿到的银子,肯定不如浮山营的官兵多了。
就算这样,张守仁还是觉得少了。
未来数月,全营满编后,战兵的军饷每个月将会大幅度提高。
步兵每月支银会是在步兵三两,火铳手和炮兵三两五钱,骑兵四两,而辅兵一两五钱的水准上。
这个收入,因为是不打折扣,所以十分可观。
山东的土地是六两到十两银子一亩,近河的水田要稍贵一些,一幢五六间房的瓦房宅院价格是五十两银子,这种院子一般是占地半亩左右,要是在城池稍贵一些,地也会稍小一点。
牛是十二两一头,挽马是十两一匹,就是说,一个士兵一年的收入,算上战功赏赐,很可能一年就在城市中买一幢象样的瓦房宅院,或是买三四亩地,或是三头牛。
这种收入,对很多士兵来说,是一笔不敢想象的不折不扣的巨额财富。
这还不算六七万石的粮食,一万五千匹优质棉布,大量的皮货用来制鞋和靴子,加上大量的鸡鸭鱼肉用来给士兵强化身体……张守仁要的是经常训练的强兵,天天训练,伙食费就不能省,衣服和鞋子的损耗就要大,拿的银子就得多,这些全部相加一起,才能练出符合他标准的强兵。
现在浮山营已经够强,但还不够,他要的是更强!
这样算来,五千人的浮山营一年的费用加起来在三十万两银子左右,这还不算打造兵器的钱。
当然,以现在张守仁的收入,这笔钱他完全拿的出来就是了。
至于武官,自然也是水涨船高了。
发放俸禄,就不再继续按小旗总旗的府卫官的官职来发放了,而是按营中的职级标准来发放。
伍长一级,就比士兵多拿一两,什长就多拿三两,排正目月俸和以前小旗官一样,月俸十两,支粮布匹另算。
哨长一级,月俸二十四两,不仅有布匹粮食,还格外有柴薪补贴等等。
林文远是队官一级了,月俸禄六十两,福利与哨官也是差不多,不同之处在于还能拥有卫兵和通信传令等贴身的辅助兵。
这个定级标准,其实已经是公布了,也就是说,林文远在未来赚的银子,一个月就等于是以前军户人家一生一世才能赚的到的数字。
一年所得,加上福利补贴,胶东一个拥地千亩的地主,一年净得,也就是这个数目了。
这般高收入,大明的官员根本难以想象。
当然,他们可以贪污,文官侵吞地方杂费,盘剥百姓,有各种灰色收入。武官则是吃空额,侵吞军饷,把军械倒卖掉,甚至连马的豆料都不放过。
第一百七十七章 涨工资(3)
大明营兵的铠甲烂,兵器差,马匹瘦弱甚至毙亡,这里头都是有学问的。
张守仁觉得,朱元璋指望人人都是圣人,指望人中□□混出头来还过苦日子的想法实在是无厘头,他对自己的儿子十分大方,亲王郡王镇国将军奉国将军一路下来,最低等的宗室按明初的标准都不弱于最高的一品当朝,这样巨大的不公平直接导致明朝无官不贪,潜规矩盛行,吏治败坏不说,军队的战斗力就不提了,十分的悲催。
后世人总以为汉唐强,宋弱,明清的版图都不小。
其实明清之季,封建末世,处处都是没劲,除了明初时动辄五十万军队规模的动员农兵,也就是卫所兵外,到了明朝中期,整个国家的战斗力就不行了。
主要是财政破产,军户逃亡,又没有动员能力,卫所兵平时要种地,战时还要自备刀枪去打仗,宁有是理?这样的军队有战斗力才是怪事。
从土木之变的也先,到嘉靖年间使得京师□□的俺答汗,蒙古人已经穷的连铁制弓箭都快没有了,一样在明朝北部边防掀起一波又一波的进攻浪潮。要不是明中期痛定其思,开始募集边军,怕是早就撑不住劲,要被人家经常打到京师脚下了。
就拿现在闹的欢腾的满清来说,起家是全旗才不到七万丁,真正的战兵不到两万,披甲兵不到一万的小部族,这样的一个部族,在汉或是唐,一个边郡太守就搞定他们了,明朝却是动员大军之后还是一败再败,从这通古斯部落造反时开始,一直打到现在,明朝在辽东战场损失了数十万计的军队,光是总兵级的将领就战死了不知道多少个,除了马匹粮草铠甲兵器的损失,还有数千计的大炮,数千万两的白银,加上数百万的民众被屠杀!
一个号称强大的庞大帝国,西部防线始终未出甘肃,西域是什么样从头到尾没见识过,北边草原蒙古人始终不服,河套地区也被入侵,打下越南又守不住,只能丧师辱国,从此叫越南独立,不复为中国所有。
从武力来说,明朝实在是一个很失败的王朝,从财政支持到军官和士兵的待遇,简直是一无可取之处。
对将领的管制也是说明这种军制的失败,将领封建制,家兵制,导致王朝末世时无法制衡将领,财权一失,将领迅速成事实上的藩镇。
这种问题,在宋朝还成功解决了唐藩镇的弊端,到了明朝,反而混的连宋朝也不如了。
最少在宋高宗时,岳飞这样的统兵大将是通过各种手段,牢牢控制,南明时候,朝廷却被诸藩指着鼻子骂,左良玉敢屠城后率大军清君侧,刘泽清杀害朝廷大臣,朝廷不能制,高杰和黄得功在扬州互殴,死伤无数百姓,然后朝廷宣谕,高杰指着使臣的鼻子道:“旨旨旨,你可知道,现在皇极殿上有人在跑马咧!”
一国朝廷,尚有财力和人力,控有一半地盘的时候,其军队将领就敢如此,真的是呜呼哀哉,尚有什么脸面,谈什么武功!
第一百七十八章 展望(1)
第一百七十八章展望
林文远的俸禄就足抵一个游击一年吃空额所得的好处,还不止如此。
队官都有赏赐,多少不拘,是看各人的表现,只要是在合格线上,就依表现来赏银。
赏多少,张守仁没有明说,不过几个队官心里都是清楚,以张守仁的手笔,恐怕不会低于一二百两这个数字。
游击一级的将领,就算是辽西将门,一年捞几千银子就算不错了。象孔有德那样的游击将军,三十岁前穷的连老婆也讨不上,这种将军在大明到处都是。
这样的俸禄标准,已经够天下九成以上的将领把忠心卖给张守仁了。
林家老丈重拾旧日嗜好,当然就是因为儿子的收入已经再也不会受穷的原故。大明天下虽然在溜檐儿,但那是士大夫和高位者才知道的事情,在眼前这林老丈眼里,大明还是国泰民安,天下富足,要不这浮山能是现在这样?
儿子和女婿都是大明武官,特别是女婿,已经身居高位,世袭都是指挥佥事,将来有了外孙,世代富贵,肯定也会提携林家的后人,不仅自己不会再受穷,连儿孙也是世世代代长保富贵了。
“久不闻此味了……”
出乎在场人的意料之外,张守仁没有拒绝老丈人的好意,从对方手中接过刚点燃的烟锅,对着嘴烟就是深吸一口。
“呃,守仁,这东西呛啊。”
老丈人吓了一跳,以为女婿不知道这东西的厉害,连忙提醒。
不料张守仁却是一副享受之极的模样,深吸一口下肚,半天才慢慢吐了出来。吐出的同时,仿佛四肢百骸都轻快了,每个毛孔都发出了舒服的呻吟。
“守仁你以前吸过烟?你这个年纪,不该啊?”
登莱一带也是有不少人抽烟,不过是登州那一边沿海地方多,往莱州这边就少了。烟草种子少,种的人也少,老林头好不容易才搞了一点,自己开了半亩地全种了,烟草是四月种七月初收,晒到现在,好歹是烟草晒的松软干黄,正适合拿来抽了。
“味道平平。”
张守仁笑着点评了一句,把烟锅还给丈人,笑道:“在登州时有个官儿抽这个,和他学抽了两天。”
“原来如此。守仁,这东西提神的很,不如我送你几斤过去你先抽着。”
“生受老爹,我也不客气,一会就带回去吧。”
张守仁在后世是标准的大烟枪,转世之后,虽然这人的身体没有瘾,但心理上的瘾可也不是容易戒的,这些天来,就是一直工作,也没有什么个人享乐的时候,对烟的需求比后世还要更加来的大。
他也曾经想过要派人到辽东弄一点,或是到登州去寻,但一想这种个人享乐的事派人出去,影响实在不好,所以也只索忍着就算了。
现在老丈人这里有,当然最好不过。
“烟锅有没有?”
“这倒不用,用纸卷着抽就得,比烟锅方便。”
“咦,还能用纸?用黄纸吗?”
第一百七十八章 展望(2)
“黄纸不成,得好一点的纸才成。”
“可惜家里没有,不然的话,叫你现在卷一下给我看。不过,这么用纸,会不会有鬼神之报啊?”
“没影的事,读书人瞎编出来吓人来着,写过字的纸拿来用就是了。”
“守仁见多识广,听你的就没错!”
“呵呵,有机会一定卷给老爹看。”
两个烟鬼倒是十分投机,适才还没有话题,这一下就找到了沟通的要决,说的十分入港。一边的人,林文远听着发笑,厨房的女人们都是发呆。
倒是林云娘看到郎君如此喜欢吸烟,当下也是记在心里,预备一会抽了空就到房里,给张守仁挑一些好的烟草带回去。
当时的人可不知道烟草有害身体,就算张守仁知道也不会说。这年头,杀人最多的凶手是战祸和营养不良,还远轮不着尼古丁。
说话间,张守仁倒是有一个模糊的念头,不过还不能确定,只是影影绰绰的,抓不住想不通,如浮沙掠影一般,不大牢靠。
“地里活计怎么样?还算轻松吧?”
聊了一会烟草的事,张守仁见丈人脚上满是泥土,显然是从地里回来不久,便又问起地里的活计。
“累不着我,虽说一把老骨头了,不过还算硬朗。再者说,现在也就是种着玩儿,只留了一半地在种,这天太热,草多,一天不锄都是不成。还有,能挑一些水就挑一些,就是不管用,天太旱了,雨水太少,唉。”
这说的就是当时整个北方的土地情形,小冰河时期天气温度比正常时候要冷的多,而且干的多。
每年的雨水量少的惊人,夏天没雨水,冬天就没有雪。没有雨就干旱,有虫有草,一定减产,冬天没雪,作物抵不住严寒,会冻死,而且太干,麦苗到过了冬还只有两把长,根本收不了多少粮食,甚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