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获得100分的竟然高达67人,百分率高达17。7%,这让他认为有些不真实,于是抬头问道:“唐主任,你们每月布置多少道题,抽考时口答多少道题?”
唐正林照实说:“任司长,我们每月给职工布置10道相关业务题,每人抽考3道题,是以抽签的形式的,抽到什么题就回答什么题。”
任国放点点头指着考核成绩表说:“唐主任,你看这是去年3月份你们的抽考成绩表,这张表上显示当月获得满分100分成绩的有67人,而你们运转车间参加考试的一共只有378人,就这么多人获得了满分的成绩,是不是你们的考核人员把关不严格啊?”
唐正林急忙说:“这个绝对没有,我们的考核都是从站教育科抽调的专门人员,对抽考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回答错一个字都不给满分的。这还是去年3月份,上个月的抽考,满分人数已经达到了86人。”
“哦?满分成绩有这么多人?”任国放显然有点不相信,问道:“你们每月抽考安排在什么时间?”
唐正林说:“每月每月抽考安排在10日至16日三天时间,每天考试的时间是上午8点至11点,下午13点30分至16点30分。”
“哦?”任国放看了一下手表说:“这么说马上就要开始了,在什么地方,我过去看看。”
唐正林说:“任司长,就在楼下的休息室考试,现在也差不多开始了,您跟我下楼过去看看?”
“走,我们过去看看!”任国放说着便站了起来,栾工也跟着站了起来,唐正林在前面引导,下到了一楼,进了第一间休息室,这间休息室里的主考官是教育科长王晓明,正有一名职工站在那里答题,见唐正林领着部领导进来了,他急忙站起身上前迎接。
唐正林介绍说:“任司长,这位是我们站安全科长王晓明,第一考室今天由他主考。”
任司长和王晓明握了一下手说:“王科长,你考你的,我就是参观一下,把今天的考题给我一份就行了。”
王晓明急忙说:“好的,好的,任司长,这是今天的考试题。”说着,回身从床上拿起一份考试题递给了任国放。任国放接过来一看,上面一共10道题,而且都带答案,基本上是《技规》上的题,还有几道是车站安全制度办法上的题。
王晓明请任司长几个坐在床上,然后对那名考试的职工说:“张立山,刚才的那道题还没有答完,你重新回答一遍。”
这名叫张立山的职工是一名制动长,虽然看到领导来有点紧张,但还是一字不差的回答了出来。然后又连抽两道题也都是一字不差的回答了出来。王晓明给他记上了100分,然后叫下一个。
一连考了10个人,有4人得到好满分的成绩,有3人因为答错一两个字而遗憾的没有得到满分,还有3人由于紧张漏答了一句话或两句话。
任国放没有说什么就起身走了出来,他能看出来这10个人对这些题都会,而且也很熟练,只是不小心答错了一个两个字或由于紧张漏了一两句话而没有得到满分,但是,他感觉现在职工的素质根本没有这么高,这很可能是应付他们的到来而特意安排的。
唐正林刚陪着任司长走出休息室,就从车间正门走进来一名一身作业服的调车组人员,唐正林一见问道:“于忠海,你顶班不干活跑车间来干什么?”
于忠海说:“唐主任,我的铁鞋叉子把断了,到车间换一把新的,不然一会儿就耽误干活了。”
任国放却突然说:“小于是吧,我问你一个问题。”
唐正林急忙对于忠海说:“这是铁道部安全监察司的任司长。”
于忠海一听是这么大的官不由得有点紧张,急忙点了点头。
任国放说:“这个月业务抽考你考了没有?”
于忠海说:“没呢,我们调是明天上午考。”
任国放问道:“这月的业务题你都背下来了吗?”
于忠海说:“领导,我都背下来了。”
任国放说:“那好,我考你几道题看你能回答上来不。”说着拿出了那张考试题和答案。(未完待续……)
第700章 远见
于忠海在回答任司长的前3个问题时,由于紧张回答时有点结巴,但是却没有回答错一个字。在回答到第4个问题时,精神逐渐的放松下来,回答也流畅了起来。任司长问了5个问题,见于忠海都回答的一字不差,难得的露出了笑容,冲着他点了点头说:“回答得很好,一字不差!”
唐正林让于忠海走了之后,陪着任司长上了楼,进了副主任室,任司长又翻阅起运转车间的各种安全管理资料。唐正林只好在站他的一旁,随时等待着回答他的问题。
运输总局的两位工程师对肖远航和唐正林联合制定的调车作业安全关键点控制措施十分感兴趣,一边看一边给武局长介绍着。
看到武局长对这个调车作业安全关键点控制措施感了兴趣,运输处长黄勇凑上前介绍说:“武局长,这个办法很有针对性,也很实用,去年我到古河站调研的时候,就在全辽东铁路局进行了推广,许多单位实施一年来,效果十分明显。”
“哦,是么!”武局长听黄勇说古河站的这个调车作业安全关键点控制措施已经在全辽东铁路局进行了推广,便来了兴致,这才拿起来仔细的看了起来。
武局长也是有基层一步一步干到运输总局副局长这个位置的,对于铁路运输是行家里手,很快就就被这个措施给吸引住了,一口气看完,放下汇编思考了一番,然后说:“黄处长,这个办法确实新颖,针对性特别强,几乎把整个调车作业中容易发生问题的关键之处都想到了,而且有针对性的制定了有效的安全卡控措施,对于调车安全有着十分现实的作用。不但对你们辽东铁路局的调车作业有着指导作用,对全路的调车作业安全也有着十分现实的借鉴意义。”
“能得到武局长的肯定,小肖一定很高兴!”黄勇笑着点头说道。
“小肖?你说的是肖站长?”武局长疑惑的问道。
黄勇说:“是的,这个办法就是肖站长和现在的运转车间主任唐正林两人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而制定的,当时小肖还是安全科长,而唐主任则下安全科的一名助理工程师。”
“哦,原来这套办法就他们制定的啊!”武局长若有所思的说道。
黄勇说:“是的,古河站现在的安全生产700多天的成绩就是小肖当运转车间主任之后创造的。他提拔为副站长后,唐正林接替他当了运转车间主任。”
武传奇笑着点头说:“我说小肖这么年轻就当上了副站长,原来是安全成绩特别突出啊!”
黄勇说:“是的。古河站实现连续安全生产500天后,他被提拔为主管运输的副站长的,如果没有什么意外,今晚18点就实现安全生产两周年了。”
其实,武局长在看过古河站调车作业安全关键点控制措施后,他心里已经清楚这趟调研任务已经完成,这个控制措施对调车安全的意义十分的重大,他只要有这个办法在手,他想做什么样的文章都会十分出彩的。
武局长把汇编放在桌子上对两名工程师说:“张工、王工。这套安全管理制度汇编可以拿回去慢慢的研究,我们的时间有限,再到别处看看。”
总支书记姜洪见状急忙上前说:“领导,这套汇编我们还有备用的。我这就给你们拿两套。”
见张工和王工点头,姜洪从副主任李强的卷柜里拿出两套汇编给了他们。任司长见状,对姜洪说:“姜书记,你给我们也拿两套吧。”姜洪急忙又从卷柜里拿出两套送给了任司长。
汇编和安全基础资料入柜码放好。女记者对着档案柜连拍了几张照片,薜局长一行陪着武局长和任司长下了楼,向运转室而去。
一行人一连看了运转室和信号楼之后。首先向一调区的扳道房而去,运转室和信号楼的房子虽然特别老旧,但是卫生状态和车间一样,基本上都是窗明几净,一尘不染,一个整天被蒸汽机车烟熏汽喷的作业场所,卫生能达到这种状况的,在武局长和任司长走过的地方,古河站是第一家。
一进一调扳道的屋子,就给了武局长和任司长又一个惊讶,屋子里的铁桌子物见本色,桌面没有一点污渍,工具箱虽然十分的陈旧,表面却十分的光洁,任司长上前用手摸了一下,没有一点灰尘。
古河站调车区扳道房的卫生状况,颠覆了武局长和任司长对全路各个车站扳道房脏乱差的印象,调车工人整天围着机车和车辆转,工作服上蹭满了油污和灰尘,回到扳道休息的时候,蹭得到处都是,每天交班的时候能把屋里地扫一下就不错了,而古河站的扳道卫生能达到这种程度,简直是一个奇迹。
武局长也注意到了运转车间、信号楼和扳道房内外都是新粉刷的,这可以理解为他们为了迎接部调研组特意做的,但是,各个场所的办公用具却都是旧的,而且保持得十分完好,这就是管理上的功夫了。不用说分局,就是以一个车站的财力,想全部换上新的都可以轻而易举的做到,但是,古河站却没有这么做,则是以本来面目示人,这就是一种底蕴和义气了!
任司长用手敲了一下靠墙摆放的一排工具箱,看到上面都挂着锁头,便说:“能把工具箱打开看看吗?”
唐正林急忙上前说:“能,能!”然后冲站在一边旁的调车区长胡承瑞民说:“老胡,把工具打开几个给部领导看一看。”
工具箱都是每人一个,胡承瑞只能打开自己的那一个,这时候正好是调车作业的间歇期,调车长带着连结员和两名制动员去车辆段取客车体去了,扳道房外面站着几名扳道员和两名制动员,于是,胡承瑞招呼他们进屋把工具箱打开。
任司长以为和其它车站一样,工具箱里的东西一定又杂又乱,可箱子一打开,就被里面井然有序摆放的物品惊愕得一怔,工具箱里既洁净又整齐,而且打开的五六个工具箱都是如此,这是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
唐正林在一旁更是捏了一把冷汗,当时肖远航让他把工具箱都清理出来的时候,他心里还有些不情愿,以为肖远航要求的太过了呢,现在才知到肖远航是多么的有远见,如果让任司长看到工具箱里以前那样的脏乱,所有的工作就都白做了!
***************************************************
PS:感谢“麻烦的咔嚓”、“人二小子”、“系统提示”、“大胖呆”、“书友140920074102817”、“欧巴钢男”的打赏,感谢兄弟们的月票!!!(未完待续……)
第701章 皆大欢喜
女记者适时的拿起相机对着摆放整齐的工具箱拍了几张,然后对站在一旁刚才开箱子的一名调车组的小伙子说:“小同志,你的工具箱这么摆放多长时间了?”
肖远航闻言就是一怔,他根本没有想到这次能来一位记者,更想不到记者能问这样的问题,如果职工照实回答,就这几天才这么做的,那就露馅了!而唐正林一颗刚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
这个小伙子也挺机灵,张口就说:“已经一年多的时间了,肖站长在我们车间当主任时就是这么要求的,唐主任也这么要求,而且还经常来检查,不合格是要扣分的。”
小伙子说得像模像样,还说不合格要扣分的,就像真有那么回事似的,不由女记者不信,就连站在一边,对一切都充满了怀疑的任国放心里都接受了这个说法,有考核,要扣分,才能把一项工作落到实处,不然,只要求,没考核,什么事情都难以落实。
任国放说:“小伙子,你们这个月的考试题是什么知道不?”他对运转车间的安全考试情况还是有点不相信,逮到机会就问了起来。
“知道,这个月车间给我们一共留了10道题,7道是技规中的题,还有3道是安全方面的题,题目分别是……”对于考试题他很熟悉,一一的说给任国放听。
任国放见他回答得十分流利,把考试题目都说了出来,心里已经认为他都会了,但还是决定再考一下,说:“我考你几道题能回答上来吗?”
“应该没什么问题。”这名职工当然不敢把话说得太满。
任国放一连问了3个问题,小伙子都回答的十分流畅,这回他的心里是真的相信了,他可以怀疑到运转车间换铁鞋叉子的那位职工是古河站提前安排的。但是对这个临时抓考的调车组小伙子,无论如何也起不猜疑之心,对小伙子表扬了两句,便向调车区长那屋走去。
对于任国放的节外生枝,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