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是屋里的邻居,就连杜娟的哥哥杜坤和嫂子梁秀芬看到那么大的一个红包,也想知道杜娟给了儿子多少钱。于是杜坤说:“铁牛,打开吧,让爷爷奶奶们看看。”
老爸发了话,铁牛就把红包打开了,大家看到红包里是一沓百元票面的大钞,顿时就惊呆了,在农村,过年的时候孙子给爷爷奶奶拜年,一般给一两块钱压岁钱就算多的了,大家以为杜娟能给铁牛三十五十的就算多的了,谁知道里面都是百元的钞票,而且看样子得有一千左右。
杜坤一看里面都是百元的钱,心里也十分的震惊,急忙帮儿子数了一下,整整一千!立即有点手足无措的把钱向杜娟一递,急急的说:“小妹,他一个小孩子你给他这么多钱干什么,快收起来。”
也难怪杜坤有这种表现,现在农村种地各种提留钱收的比较好,一年下来除了剩下一年的口粮,根本挣不到什么钱,他的媳妇秀芬这么能干,又是养猪又是养鸡鸭鹅狗的,一年下来全家去了各种费用,能剩下的钱也就七八百块,而杜娟一出手就给了儿子一千块的压岁钱,让他一时间才做出如此反应!(未完待续……)
今晚更新推迟到明天中午
今晚的更新推迟明天中午,请大家见谅!!!(未完待续……)
第652章 望而却步
杜娟急忙说:“哥,这也不是给你的,是给我大侄儿的,快拿着吧。”说着,从哥哥杜坤的手里拿过那沓钱,塞到了铁牛的手里,说:“铁牛,这是老姑给你的,拿着!”并搂着铁牛的脖子向屋外走去,一边走一边说:“铁牛,老姑给你这钱一定要拿好了,你爸你妈要都不给,留着开学时买文具。”一直把铁牛送到了西屋。
由于东屋的人多,小蝶和小红小国都在西屋,由嫂子秀芬在这陪着,而杜娟和杜英回家探亲,乡亲们都是过来看她们的,她俩只能在东屋陪着大家,梁秀芬一看儿子铁牛手里拿了这么多钱,心里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还没等她说话,铁牛就举着手里的钱对她说:“妈妈,妈妈,这是老姑给我的钱,是让我开学买文具的。”
梁秀芬一看铁牛手里的那沓百元大票,她估摸能有1千元左右,心里是十分的震惊,小姑子一下给儿子这么多钱,一方面证明杜娟是真有钱,另一方面表明她很喜爱侄子铁牛,对自家人很亲,急忙从铁牛手里抢过钱,一边往杜娟的手里塞一边说:“小妹,铁牛还是一个孩子,你给他这么多钱干什么,快收起来。”
杜娟笑着说:“嫂子,你怎么跟我哥一样呢,这钱又不是给你的,是给铁牛的,你看啊,哥哥和你结婚的时候我就没能回来,你生铁牛的时候我也没能回来,铁牛长这么大都没花着我一分钱,我给他点钱是应该的,你就别撞拦着了。”说着,把手里的钱又给了铁牛。
铁牛见妈妈不让要这钱,有些犹豫了,抬头期盼的望着妈妈。梁秀芬是读过书的人,明白道理。心里也当然清楚杜娟是诚心诚意的,见推托不过,只好说:“铁牛,你还不快谢谢你老姑!”
铁牛一见妈妈点头了,高兴的接过钱说:“谢谢老姑!”
杜娟抚摸了一下铁牛的脑袋笑着说:“谢什么,这只是老姑给你的见面礼,以后你读书的钱都由老姑出,一直供你大学毕业,如果你能考上硕士和博士,老姑就一直供你!”
由于东屋一屋人。又抽了一屋子的烟,杜娟就没有马上回去,刚才在屋里站了那么长时间,脚站得都有点酸了,便脱了鞋上炕坐下,和嫂子聊了起来。
聊了一会儿家里的情况后,杜娟看到嫂子那只残疾的脚问道:“嫂子,你这脚是天生就这样的么?”
梁秀芬叹息了一声说:“不是,是我4岁的时候和小伙伴一起在大地里玩耍。一不小心踩到机耕井里崴的,当时家里也没有钱,就没到医院去,而是找了一个乡村的接骨医生。结果没接好,就变成了这样。”
杜娟说:“如果是这样可以通过手术治好的,你长大之后没去医院治一治吗?”
梁秀芬说:“没有,我家的孩子多。算我一共八个,那些年连吃饭都是问题,哪有闲钱给我治病啊。嫁给你哥哥后,家里的经济条件也一直不好,直到这两年才算好了一些,去年你哥带我到县医院去看了一下大夫,大夫说我这脚时间太长了,就算通过手术治疗,也不可能恢复到和正常人一样,而且县医院还做不了这个手术,得到省城的大医院去做。你哥就问到省城大医院做这个手术大约需要多少钱。大夫说,这个手术做下来所有的费用加一起,至少得一两万元。我一听要那么多钱,就决定不治了,这几年我和你哥省吃俭用的才攒下了两千多块钱,翻盖房子还不够呢,脚已经这样了,也不耽误什么,不治就不治了。”
杜娟说:“嫂子,这样吧,等过完年我回京城的时候,你跟我一起回去,我给你找一家大医院好好检查一下,大医院的医术水平高明,说不定通过手术能给你恢复正常人一样呢。”
谁不想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啊,梁秀芬也一样,非常渴望治好自己的脚,可一想到需要那么多的医药费,便拒绝说:“小妹,谢谢你的好意,我这脚这么多年都这么过来了,也没感觉比别人少点什么,还是不麻烦你了。”
杜娟不用脑子都能想到嫂子是因为钱的问题,便说:“嫂子医药费的问题你不用担心,一切都由小妹负责,我一年能挣二三十万,这点医药费对我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嫂子能恢复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不用,不用!”梁秀芬的话刚出口,就被杜娟给打断了,她说:“嫂子,你要我不用客气,这事儿就这么定了,一会我跟哥哥把这事儿说一下,过完了年,让哥哥带着你和我一起回京城,把铁牛也带上,让他去看看**故宫什么的,见见世面。
正说着话,杜坤推门走了进来,看到杜娟在炕上坐着,笑了一下说:“小妹,你在这儿啊。”
杜娟说:“是的,刚才在那屋脚都站酸了,在这屋歇歇脚,一会儿再过去。”
杜坤说:“小妹,我不是来找你的,是找秀芬。”
梁秀芬说:“大坤,什么事儿?”
杜坤说:“你看二姐和小妹大老远的回来了,这都快中午了,孩子们一定饿了,得生火做饭了!”
梁秀芬一拍脑袋说:“你看我,这光顾着高兴了,城里人是一天三顿饭,不像我们农村一天两顿,把这个茬给忘了。”说着,她就要穿鞋下地。
杜娟说:“哥,正好刚我和嫂子说到了给他治脚的事情,等过完年我回京城的时候,你们一家三口都跟我回去,到时我找一家大医院找个好教授给嫂子好好看看,我觉得嫂子这种情况,通过手术治疗,应该能恢复和常人一样。”
“啊!”媳妇脚的残疾一直都是杜坤的心病,那里家里没钱,只能娶脚有残疾的她,可随着这几年家庭条件的好转,他的心也活了起来,媳妇无论容貌还是贤慧,都不比本村的媳妇们差,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脚疾,让他一直觉得低人一等同,去年带她到县医院看病想去了心病,无奈的是,昂贵的医药费让他望而却步。(未完待续……)
第653章 天经地义
看到哥哥杜坤的表情,杜娟就明白了他内心的想法,笑了一下说:“哥,医药费的事情你不用担心,刚才我已经和嫂子说了,一切都由我来解决,到时你们跟我去京城就可以了。”
“这?”
见杜坤还想说什么,杜娟急忙说:“哥,这事儿先这样,等有时间咱们一家人再慢慢商量,我帮嫂子做饭去。”
“好好好!”杜坤连声音说好后,突然反应过来,他说的是去京城治病再商量的事情,可不是说杜娟帮着媳妇做饭这事儿,急忙说:“小妹,你大老远的回来还没歇一下呢,怎么能让你做饭呢,你这么的衣服烟薰火燎的白瞎了,你还是去爸那屋陪三叔他们去吧。”
邻居们来杜家主要是来看杜娟和杜英的,她长时间的不回屋不好,再说,屋子里有点冷,杜娟身上的貂皮大衣一直没有脱下去,穿着貂皮大衣去烧火,让火燎一下整件大衣就报废了,她只好选择了回东屋。
杜娟一回屋,屋里顿时就热闹了起来,村人们都好打听,见杜娟衣锦还乡,免不了打这么打听那的,杜娟都一一笑着回来,于是村人们都知道杜娟现在在京城一家公司当经理,工资很高,当然,杜娟不会和他们细说她怎么当上经理的,也不会和他们说肖远航的事情。
梁秀芬的手脚很麻利,时间不长三口大灶都生上了火,包括东屋北炕的炉灶也生了火,
用北炕的灶口的大锅闷上大米饭后,做什么菜她没了主意,便出屋询问丈夫做点什么,杜坤到是很果决,告诉她炖一条大鲤鱼,再炖一只鸡。其余的随做点什么就行了。
邻居们一看杜家生火做饭了,便纷纷告辞各自回家,总得给人家留点时间唠唠家常吧。杜父、杜母和杜娟他们把村人们都送走后,返回屋里,一家人上炕坐在一起,杜母询问起杜娟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因为5年前杜英回来的时候,说起过杜娟的情况,说她丈夫林卫国牺牲之后,婆婆家根本不拿她当人待。把她们母女轰出了家门,一分地都没给她们,最后失踪的事情。
对母亲杜娟就没有什么隐瞒,就把她和小蝶在最困难最危难的时候遇到肖远航的事情说了出来,以及肖远航给她安排工作,然后一步一步做到京城总店经理的事情,杜娟在说的时候,杜英也在一边帮忙补充,把她所了解的事情做以补充说明。
听到杜娟差点没有病死在那间小屋里的时候。杜母更是老泪从横,心里也特别感谢向杜娟母女伸出援助之手的肖远航,并让杜娟一定要把肖远航请到家里来,好好的感谢一番。同时。杜英这几年的遭遇也是让杜母心疼不已,说话之中哭了一场又一场,杜父在一旁虽然不出声,但也能看得出对两个女儿的遭遇心疼不已。
杜娟和杜英也是一直陪着母亲哭。事情说完,杜娟帮着母亲擦了眼泪,说:“妈。咱不说那些不高兴的事情了,那些苦难已经过去了,咱们还得向前看。二姐这边在养几个月的身体,肖远航已经答应了,等开春了就安排他去高速公路管理公司上班,公司今年给员工盖楼房了,到时我能分到一套大的,原来那套就给二姐住,小红小国上学的费用我都包了,你不用担心她们。”
杜母点着头说:“嗯,英子那边有你帮衬我就放心了,现在农村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这几年除了种地之后,大坤媳妇又是养猪,又是养鸡什么的,日子也好了起来,再等两年钱攒够了,大坤要把这老房子翻盖一下,准备盖砖瓦到顶的大瓦房,你们生活得好,我和你爸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杜娟说:“妈,房子的事情不用等两年,今年开春我就请人来给盖,盖一座两层或三层的楼房,让咱家成为村里第一个住楼房的人家,来之前我就和古河建筑公司的陈总经理说好了,过完春节他们就过来测量设计,开春后就动工,用不上两个月就以完工。”
“盖楼房?那得多少钱啊?”杜母闻言十分的吃惊,急忙说:“娟子,砖瓦到顶的大瓦房就很好了,不用盖楼房。”
杜娟笑着说:“妈,盖楼房也用不了多少钱,您把我养这么大,我还从来没为家里做什么贡献,现在我有钱了,您就让我尽尽孝吧!”
杜英说:“是啊,妈,这也是娟子的一片心意,你就听她的吧。”
杜母说:“娟子,虽然你现在有钱了,可以不能这么花呀,小蝶还小,以后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呢,你得为她考虑考虑啊。”
杜娟说:“妈,这个你不用担心,就连小蝶上大学的钱我早就给准备出来了,再说,我现在还能挣钱,而且以后会挣得越来越多,盖一座楼房的钱,不闪腰不岔气的,对我来说根本一点问题没有。”
说到这里,杜娟一下子想起了什么,把自己的背包拿了过来,从里面拿出一个黑色的方方正正的塑料袋打开,把里面的5捆一百元票面的钱拿出来放到母亲的身前,说:“妈,这是5万块钱,您收好,一是你和爸年纪都大了,有个头疼脑热的什么病一定要去医院看,别心疼钱,你们二老平平安安的,我们做儿女的才心安。另外,光靠种地是发不了家的,可以拿这钱让哥哥做点生意,总比死守着家里的那几亩地强!”
杜母本能的说:“不行,不行,这么多钱我可不敢要!”见女儿又要给盖楼房,又一下子给她5万元钱,心里的震惊无比骇然。村子这些年一共出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