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一下,李靖立即通过通讯罗盘,联络上鹰扬军统领李牧,“着鹰扬军立刻进入战争模式,随时准备出征西夏。”
“大帅,终于要开战了吗?”
李牧难掩惊喜跟兴奋,显然早就等着这一场大战。
聪明人之间说话就是方便,一点就透。
让李牧兴奋的,不仅是要介入西夏之战,还在李靖将出征西夏的任务,交给了鹰扬军,而非李靖亲领的飞熊军。
如果能拿下西夏,那可是大功一件。
李靖之心胸,让李牧佩服不已。
“什么时候开战,还得等王命。”顿了一下,李靖跟着说道:“眼看就是晋升皇朝大典之期,将军,对西南战区而言,再没有比拿下西夏,更隆重的贺礼了。你该明白此战之分量,不仅要胜,而且要胜的漂亮。”
“请大帅放心,鹰扬军绝不损战区之威名。”
李牧这是立下军令状了。
见此,李靖满意点头,“需要说明物资,列个清单,战区来协调。”
“谢大帅!”
第一千两百二十一章 逼到绝境
欧阳朔的冷处理,让西夏皇帝李元昊直欲发狂。
李元昊也是个聪明人,知道大夏不做出正面回应,肯定是觉得西夏开出的价码不够高,故而不愿出手。
可这已经是李元昊的底线。
难道说,要学晋、蜀、隋那般归附大夏?
李元昊做不到。
不管是谁,只要坐上皇帝宝座,不到最后一刻,是不会“退位让贤”的。
李元昊的应对之策,就是传令野利旺荣兄弟,无论如何,不惜一切代价,都要赶在兴庆府沦陷之前,率部回援。
面对来势汹汹的拖雷部大军,李元昊决定亲自坐镇指挥。
…………
时间很快进入十二月。
天灾过后,余波不断。十二月的北方大地,已经是寒风萧瑟,一些地方甚至已经飘起鹅毛大雪,染白了暗红大地。
蒙古帝国,哈拉和林。
成吉思汗望着殿外点点雪花,出神说道:“凛冬已至。”
短短两个月,因为草料匮乏,草原上,牛羊成群结队地死去,为了保住种羊,一些牧民甚至不惜将自己的口粮拿出来喂食。
一场史无前例的严酷考验,灼烧着大草原。
为了换取粮食,一些边境牧民不惜铤而走险,将死去的牛羊贩卖到中原,再买回粮食,喂食剩下的牛羊。
其中不乏蒙古贵族参与其中。
最猖獗的就是大周王朝边境,似乎大周朝廷有意纵容。
倒是跟大周紧邻的大夏,边关哨卡把守的极为严苛,很难走私。偏偏整个中原大地,就属大夏王朝粮食最丰沛,真是气死个人。
“大夏王朝。”
成吉思汗咀嚼着这四个字,一时竟有些出神。
纵观华夏历史,尚无一个王朝能像大夏这般,不仅制霸华夏,还能纵横四海,有传闻说,大夏疆域遍布全球,让成吉思汗神往不已。
曾经,他也一度建立起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超级帝国。
“能跟这等人物在同时代竞价,也是一件大幸事。”成吉思汗豪情不减,越是如此,头脑就越清醒。
他深知,现在不是跟大夏正面对抗的时机。
成吉思汗举目远眺,以一位帝王的直觉,他隐隐预感到,在西夏的南面,有一头猛虎正悄悄潜伏。帝国攻打西夏之路,怕是会起波折。
“或许,该考虑一下窝阔台的建议了。”
窝阔台汗国不对吐蕃王朝用兵,当然不是怕了吐蕃,实在是吐蕃王朝油水不足。别看吐蕃疆域辽阔,却是一片贫瘠之地。
窝阔台看上了一块肥肉,只是还不敢轻举妄动。
…………
大周王朝,邯郸城。
这个冬天,帝尘同样很冷。
国力衰退,独木难支,众叛亲离,一连串的打击,将帝尘打入深渊低谷,差一点就没爬起来。是帝尘爷爷亲自出面,才让他稍稍振作起来。
摆在大周面前的不是如何对抗大夏,而是如何度过这个寒冬。
天灾加**,几乎耗干了大周粮仓,数千万百姓嗷嗷待哺,等着帝尘去想办法。走投无路之下,帝尘只能铤而走险。
他指示春申君,打着商会名义,用有限的粮食,去草原换死去的牛羊。因为牧民的日子更难熬,倒是让大周商会大赚了一笔。
有肉食支撑,大周的这个冬天,总算不太冷。
处理完粮食危机,帝尘已是泄了气,再无一丝斗志。有的晚上,夜深人静之时,帝尘甚至隐隐羡慕起雄霸跟战狼来,可以绝地回生。
世道就是这么讽刺。
…………
十二月五日,兴庆府。
拖雷率领二十万蒙古铁骑,已经兵临城下。
双方都在跟时间赛跑,对拖雷而言,如果能赶在西夏援军回救之前,攻克兴庆府,那么就是大胜。
李元昊自然相反。
蒙古铁骑最厉害的一点,就是没有后勤拖累。就像此次西夏之战,两路大军只带了三天口粮,剩下的粮食,全部在行军途中,就地解决。
正是如此,西夏百姓才遭了大难。
为了尽快攻克兴庆府,拖累的手段可谓血腥,他下令部队从周围村落、城池,驱赶数十万百姓,替蒙古大军攻城。
无数可怜的百姓,在蒙古骑兵弓箭的逼迫下,向城门涌去,企图用最简陋的撞木,叩开兴庆府的城门。
兴庆府好歹是一国之都,城门坚如磐石,岂会如此轻易攻破?
李元昊已经被逼到绝路,根本没资格讲怜悯,城内守军无奈,只能对同袍下手,射杀一批接一批的无辜百姓。
只一天时间,城外护城河就变成淡红色。
而这才只是开始。
接下来几天,类似的惨剧不断上演。
整条护城河已经被尸体填满,河道由此断流,且不说河水,就连城内水渠都被染成红色,让人侧目。
等到城内百姓发现连井水都是淡红色时,一个个呕吐不已。
前后不过五天时间,就有六十万百姓葬身兴庆府外,其中的一大半,竟然是被蒙古大军在城外主动砍杀而死的。
为的,就是震破城头守军的胆。
如此疯狂行径,终于惹得天怒人怨。
得知同胞被像猪狗一般无情屠戮,尚在行军途中的西夏军,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潜能,留下一部断后,剩下的主力全数向兴庆府赶去。
为了拦住木华黎部,断后的西夏军,发起了有死无生的冲锋,以决死之意,携悲愤之情,一往无前。
面对此等不畏生死之敌,蒙古铁骑也不觉胆寒。
原本一场不起眼的狙击战,竟然演变成一场惊天动地的死战,交战双方打了一天一夜,十万西夏军,竟无一人存活。
就连统兵大将野利遇乞,都战死当场。
战后,木华黎部十不存三。
获胜的蒙古勇士木华黎,直感到劫后余生,对着尸横遍野的战场,深深鞠了一躬,说道:“这是一群值得尊敬的对手。”
此役过后,木华黎部死伤惨重,已无力追击,只能就地休整。
…………
十二月九日,一路急行军,野利旺荣率领近三十万大军,赶回兴庆府。
胜利的天平,再次向西夏倾斜。
可这支西夏军刚一抵达战场,就吃了大亏。
原来,拖雷再次利用西夏军复仇心切的心理,趁势伪装营地,只在营地留下少数蒙古骑兵,剩下的都由当地百姓装扮而成。
不知敌情,一心复仇的西夏军,一头扎进蒙古军营地之中,等发现这是一座空营之时,为时已晚。
只听营地之外,传来轰隆隆的马蹄声。
拖雷亲自率部,由营地两侧掩杀而至,铮铮铁骑,冲进营地之中,对陷入慌乱的西夏军挥动屠刀,掀起滔天杀戮。
西夏军苦苦支撑,好不容易在野利旺荣的指挥下,杀出一条血路,已是伤亡惨重,士气低落。
拖雷用兵,果然神异。
城内李元昊得报,几乎瘫坐在龙椅之上。
第一千两百二十二章 王师已至
十二月十日,蜀地行省临近西夏边境。
拖雷大军在兴庆府城外击败西夏大军主力的消息刚一传来,飞熊军统领李牧果断下令,着第一军团立即悄悄进入西夏。
李牧打的就是一个时间差。
而此时,西夏皇帝李元昊既未向大夏求援,欧阳朔更没下达军令。
…………
李元昊不是一位肯轻易认输的皇帝。
接下来几天,拖雷放弃攻城打算,率部对野利旺荣部穷追猛打。在荒野大战,这是蒙古铁骑最为擅长的。
来势汹汹的西夏大军,在遭到当头棒喝之后,又遭到敌军马不停蹄的追杀,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有城不能入,有家不能回,实在是憋屈至极。
拖雷显然非常聪明,用兵灵活,成功设伏敌军之后,立即转变作战策略,从攻城为上,转为剿灭敌军有生力量。
只要西夏军主力被灭,兴庆府又支撑得了几天?
每一日,对兴庆府而言都是巨大的煎熬。
眼瞅着城外大军被蒙古铁骑一点点吃掉,李元昊心急如焚,不甘引颈待戮,坐以待毙,于十三日,密令野利旺荣,率部连夜撤回城中。
那一夜,月色如血。
当野利旺荣使了个障眼法,暂时摆脱敌军追击,迅速往城门方向撤去时,蒙古铁骑就像一群闻到血腥味的恶狼,瞬间尾随而至。
这让野利旺荣大吃一惊,他实在想不到,敌军是如何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识破他设下的假象,迅速撵上来的。
殊不知,蒙古铁骑最擅长的就是追踪。
如果能借机攻破城门,那对蒙古大军而言实在是大善。
西夏军又岂会让他们如愿?
为了拦下蒙古大军,掩护主力部队撤回城内,两万西夏勇士主动请缨,为大军殿后,在城外摆下大阵,浴血奋战,不死不归。
见此,城头之上,守军将士泪流满面。
直到深夜,蒙古大军在砍掉西夏殿后部队之后,知道无法顺利杀进城中,这才耀武扬威般,如潮水般撤去,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城外的横尸场,就是他们的功勋章。
…………
到了十四日,战场形势已经明朗起来。
西夏残部龟缩兴庆府中,企图凭坚城而守。一大早,稍稍休整的野利旺荣就率部登上城墙,准备跟蒙古大军来一场攻坚战。
现实却是,这一天,蒙古大军根本就没攻城。
见此,不论是野利旺荣,还是西夏皇帝李元昊,都心中一颤,有了不好的预感。一个月的交战,他们对拖雷的行事风格,算是有了一个清晰认知。
这是一位不按常理出牌的将领,看似天马行空,却又每每击中敌人要害。
蒙古大军的异常,肯定是有新的变化。
事实也是如此,在西夏军退入城中之后,拖雷就失去了攻城的兴趣,放弃一座孤城,拖雷将得到整个西夏。
是日,拖雷亲率十万大军镇守兴庆府外,剩下的蒙古铁骑则被撒了出去,在西夏疆土肆意驰骋,烧杀劫掠,看架势,竟是要将整个西夏都洗劫一空。
战局,似乎回到起点。
所不同者,西夏五十万大军已经折损近一半,龟缩城中,毫无作为。
相反,蒙古铁骑却是越战越勇。
就在十六日,拖雷联系帝国,请帝国派人来接收西夏,嚣张至极。
到了这一步,西夏已是穷途末路。当天,倔强的李元昊终于认输,知会大夏,只要能保李氏富贵,愿意携西夏,归附大夏王朝。
至于投降蒙古帝国?那是不可能的。
经过几轮交战,两国已经结下血海深仇,不死不休。
…………
大夏的效率,依然高的出奇。
欧阳朔得鸿胪寺邸报,当即传令西北战区统帅李靖,兵发西夏。几乎就在李靖接到军令的同时,李牧即刻率领鹰扬军的四个军团,挺进西夏。
仅一天过去,就爆发第一场大战。
是日,早早率部潜入西夏的鹰扬军第一军团军团长陈汤,从容指挥大军,趁木华黎部还没反应过来之时,迅速将其包围,一举击溃。
在拖雷指挥大军攻打兴庆府期间,木华黎残部一直留在原地休整,他哪里想到,刚接到大夏军挺进西夏的消息,周围就出现敌军。
猝不及防下,立即吃了一个大败仗。
木华黎部的溃败,犹如一道闪电,划过西夏夜空,昭示着这一场因粮食引发的灭国之战,迎来一个新的转折点。
兴庆府城外的拖雷得报,神情也不觉凝重起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