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当时情况紧急,欧阳朔来不及细想,本能地就站了起来。
现在想想,还真有后怕。
因为欧阳朔身上根本就没带替身娃娃,当时如果被手枪击中脑袋当场阵亡的话,就得回山海城转生了。
如此一来,一身修为都将付诸东流。
欧阳朔不携带替身娃娃,不是矫情,也不是什么疏忽,而正是为了修行,他不希望给自己留退路。
否则的话,在生死大战中,因为有替身娃娃的存在,就相当于有了一道“护身符”,很有可能做出不顾生死之举,看似勇猛,实则已经脱离了修行的真谛。
不畏惧死亡,就不会真正领会死亡的含义。
无论是《黄帝内经》还是《天魔枪经》,都是能影响现实的顶级存在,欧阳朔可不想因为替身娃娃而影响到真正的修行。
因此,欧阳朔是不屑使用替身娃娃的。
当时欧阳朔真要挂了,影响的可不仅是个人修为。想也知道,以当时的紧张事态,如果欧阳朔被杀,怕是没人镇得住许褚等将领。
一场混战,几乎不可避免。
真要那样的话,对方的目的反倒是达到了。
第七百六十二章 煤炭换装备计划
离开三江镇,欧阳朔没在停留,带着侍卫队跟三千神武卫一路昼夜兼程,终于赶在十一月二十二日回到山海城。
刚一回来,又有一大堆事情等着他处理。平静没多久的南疆都护府重新热闹起来,人来人往,而且都是各部主官。
欧阳朔是早上七时许抵达山海城的,稍稍洗漱,去掉一路风尘,随便吃了点早点,就移步书房开始处理政务。
如此勤政之主君,也算是难得了。
会客室中,排队等候君上接见的官吏已经坐的满满当当。
欧阳朔首先见的,便是鸿胪寺卿张仪以及刚上任不久的战备署长夏侯。所议之事,正是跟西楚的合作。
日前鸿胪寺派出的使节团已经顺利自西楚彭城返回,带来西楚霸王项羽的善意,对山海城提出的合作计划表现出强烈兴趣。
“你是说,西楚售卖煤炭不准备收金币,而是希望我们用武器装备进行等价交换,以物易物?”欧阳朔问张仪。
“是的。”
欧阳朔一笑,“项羽倒是打得好算盘。”
西楚地处中原以东,南北被帝尘跟战狼两位玩家领主夹击;西面的汉武帝因为历史原因,对西楚也不甚友好。
说四面皆敌,一点都不为过。
因此,西楚即便从贸易中获取到金币,怕也是买不到东西,以物易物反倒是最好的选择。
“那,要拒绝西楚吗?”张仪问。
“不。”欧阳朔摇头,笑着说道:“为什么要拒绝?答应他们。”
欧阳朔下令鸿胪寺跟西楚接触,一则是解决领地煤炭缺口,二则不就是为了暗中扶持西楚,让西楚在中原跟帝尘、战狼等人掰腕子吗?!
输出武器装备,本就是双赢之举。
欧阳朔吩咐夏侯,“战备署在武器装备的定价上不要卡得太死,留三成利润就够了。必要时,可以提前给西楚发一批武器装备,作为煤炭定金。”
项羽是有些贪小便宜的,不先给他一点甜头,欧阳朔担心西楚在开采煤炭上会消极怠工,影响煤炭产量。
“明白。”
夏侯接任战备署长,方才知道山海城底蕴之深。相比起来,三国时期的武器装备根本上不了台面,简直就是破铜烂甲。
“君上,跟西楚结盟之事需要继续推进吗?”张仪问。
此番使节团到访,项羽的态度还是有所保留的,只同意了煤炭换装备计划,对两大势力的结盟却是态度暧昧,没有明确表态。
想来在战役地图被山海城大军击败,对项羽而言到底还是耻辱,一下拐不过弯来,不愿跟山海城彻底摒弃前嫌。
欧阳朔一笑,“顺其自然就好,不用刻意结交。”
西楚完全由项氏一族把持,鸿胪寺是没多少文章可做的。与其搞些小动作让项羽反感,不若什么都不做。
欧阳朔相信,只要尝到煤炭换装备的甜头,不愁项羽不上钩。对西楚而言,用一堆没用的“黑土”换取精良的武器装备,再没有比这个划算的买卖了。
“明白。”张仪也是心领神会。
欧阳朔突然想起一事,对夏侯说道:“对了,元让,灵犀城兼并之后,其独有的攻城器械产业,战备署要加紧布置起来,在各大行省,尤其是边境地区建立生产基地,确保前线攻城器械的充足供应。”
跟其他郡不同,灵犀城作为曾经的云南行省一霸,底蕴可是非常之深厚。刚一并入山海城,昆明郡就一举成为境内第一大郡。
更难得的是,灵犀城很是有一些特色产业,尤其是在军工领域表现惹眼,是【山海盟】内数一数二的军工大鳄。
此番兼并,对战备署的军工产业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夏侯回道:“回禀君上,前段时间灵犀城那边主动派人过来,就是商议军工产业兼并一事,目前已经有了眉目,进展顺利。”
“是吗?!”欧阳朔一笑,白桦做事果然大气。
提起白桦,欧阳朔倒是想起一事,青红紫白四大花旦中的其他三位可是已经抵达山海城,等着欧阳朔给她们安排职位呢。
前段时间欧阳朔正在视察岭南三郡时,白桦特意给欧阳朔来信说明此事,灵犀城兼并之后,三姐妹也不乐意一直赖在白桦身边,想在山海城这个大舞台上一展所长。
领地兼并之后,昆明郡的运作自有一番体系,更有《领地法典》约束,三姐妹再不能像此前那般在灵犀城随心所欲。
既如此,还不如干脆放手。
欧阳朔得信,自然是乐意至极。三姐妹都不是庸人,想来都能在山海城重新找到一个合适的舞台,绽放光芒。
…………
送走张仪跟夏侯,欧阳朔让柏南浦将三姐妹请来一叙。
望着秘书郎离开的背影,欧阳朔突然有些出神。算算时间,柏南浦跟在他身边已有两年半,盖亚元年初期就一直担任书记官一职。
直到现在,做事勤勤恳恳。
“找个时机,也该让他下去历练一番了。”欧阳朔这么想着。
就在欧阳朔愣神的功夫,门外响起妖媚女声,“我说大领主,你可真是一个大忙人啊。”
正是:人未至,声先传。
说话间,紫罗兰、红鹰以及青衣三姐妹已是款款走来。
“三位,请坐!”
欧阳朔微微一笑,没有接过紫罗兰的话茬,这小妖精可不得了,被她缠上的话不死也要脱层皮。
见到欧阳朔本人,三位顿时没了脾气,乖乖坐下。
“你们的情况白桦都跟我提了,有什么想法尽管提,今天我们畅所欲言。”欧阳朔亲自给三人倒茶。
确实也是如此,灵犀城本就有三人的一份,此番兼并补偿的可不止白桦一人,未来三姐妹都会有相应的爵位跟封地赏赐。
“什么要求都答应?”紫罗兰娇媚地看了欧阳朔一眼,电力十足。
欧阳朔点头,“只要合理,什么要求都行。”
“虚伪!”紫罗兰嘀咕一声,也不知怎么的,她原本是非常期待跟欧阳朔见面的。可真见到了,心中又有着一丝无名怒火。
也许是见到眼前的男子,太过镇定从容了吧。
“二姐!”青衣轻轻拉了拉紫罗兰的衣角,小声提醒,现在对方的身份可不是以前平等的盟友,而是主君。
熟归熟,也不能太过放肆啊。
见气氛有些尴尬,三妹红鹰率先发话:“我还是想在军中任职。”
“行啊。”欧阳朔点头说道:“就到樊梨花军团担任第三师团的师团长一职,怎么样?”
白石城一战樊梨花军团损失惨重,第三师团的师团长更是力战而亡。
红鹰原本就是灵犀城禁卫师团的师团长,随着灵犀城兼并,禁卫师团暂时被整编为禁卫军独立师团,划归禁卫军统领霍去病指挥。
为了避嫌,红鹰已是主动卸任师团长一职,此次担任樊梨花军团第三师团的师团长,在能力上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这个好!”红鹰双眼发亮,倒是不为别的,而是冲着樊梨花去的。“早就听闻这位巾帼女将,能在樊梨花将军麾下任职,末将非常愿意。”
红鹰果然是军人作风,说话直爽,更是直接以将领自居。
欧阳朔见了,也是一笑。
“你们二位呢?”欧阳朔问紫罗兰跟青衣。
紫罗兰稍稍平复情绪,说道:“我你是知道的,最擅长的就是外交。如果可能的话,最好能到鸿胪寺任职。”
“那再好不过了。”欧阳朔点头,笑着说道:“这样,就在鸿胪寺下设立外宣司,由你出任司长一职,主要负责领地宣传以及跟玩家势力的外交,如何?”
“玩家势力外交我能理解,领地宣传是指什么?”紫罗兰有些不解。
阁现代社会宣传部自然是一个重量级的部门,可现在是古代背景啊,怎么宣传?说书吗,还是快板。
欧阳朔一笑,“山海城早前就创立了《山海日报》,可惜一直没有很好地运作起来。我想将《山海日报》划归外宣司管理,强化报纸在领地的影响力。怎么样,有信心吗?”
紫罗兰眼前一亮,“没问题。”
“那就这么说定了。”欧阳朔点头,最后看向青衣,“你呢?”
青衣不仅是灵犀城的智囊,更是荒野三大女诸葛之一,前世是跟绝代风华齐名的存在,欧阳朔又怎么会轻视这位小姑娘。
“我还没想好。”青衣有些苦恼。
在灵犀城时,青衣一直是以团队智囊身份存在的,根本就没有具体职务。到了山海城,情况就有些尴尬了。
相比灵犀城,欧阳朔身边能人无数,并不缺智囊。除了各部主官,都护府还有长史贾诩,最近还来了一个陈宫。
比较之下,青衣并没有什么优势。
欧阳朔见了也是有些皱眉,得到白桦来信,他就开始在揣摩对姐妹三人的安排,紫罗兰跟红鹰的安置并非临时起意,而是早有计较。
要不然的话,樊梨花军团第三师团的师团长一职,也不会空缺至今。
唯独对青衣,欧阳朔有些拿捏不定。
第七百六十三章 内阁制度
就在欧阳朔作难时,秘书郎柏南浦走了进来,躬身说道:“启禀君上,吕布、高顺以及陈宫三人在殿外求见。”
欧阳朔一怔,没想到吕布如此心急,抬头说道:“让三位稍等片刻。”
“诺!”
柏南浦转身离开。
青衣见此,起身说道:“要不下次再谈吧,我现在这样也挺好的。”
这是一位体贴的妹子。
欧阳朔见了柏南浦,突然灵光一闪,问道:“你可愿意做文案工作?”
“恩?”青衣一下没反应过来。
欧阳朔却是越发思路清晰,说:“我现在要处理的奏章非常多,每天都要忙到深夜。如果有人帮忙将奏章归类整理,必要的时候在奏章上贴上处理意见,就能大大加快我批阅奏章的效率。你可愿意做这样一份工作?”
见到柏南浦,欧阳朔突然想到,柏南浦作为秘书郎多少算是一位部门主官,不宜在贴身随时使唤了。
按现代社会的叫法,贾诩这位都护府长史相当于秘书长,柏南浦这位秘书郎则是办公厅主任。欧阳朔现在缺的是一位专职秘书。
眼前的青衣无疑就是一个合适人选,小姑娘别看年纪不大,却是难得的稳重,在白桦身边历练了这么久,也算精通政务。
更难的,还是青衣有一颗聪慧的脑袋。
青衣也听懂了。
这是一份糅合了现代文案秘书跟古代内阁大学士双重功能的机要位置,看上去不显眼,却能接触到领地最高机密,更能发挥她智囊作用,对一些奏章提前拟定处理意见,减轻欧阳朔的工作。
在古代朝廷这叫票拟,是内阁权力具现化的象征。提到这,就不得不说一说古代的内阁制度。
内阁制度成型于明朝,起初是明太祖朱元璋借着胡惟庸案,一举废除了中书省和宰相,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由皇帝直接掌管六部百司的政务,实际上等于兼任宰相,把君主独断专行扩大到了顶峰。
如此一来,集权是集权了,皇帝本人却累惨了,每天熬夜加班伤不起。奏章多的时候,皇帝甚至要通宵达旦。
就算是朱元璋这样的倔皇帝最后也扛不住,怎么办呢?只能找几位资深的老爷子帮他一起处理。
这些人就是大学士,或者是学士。
然而大学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