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长姐难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之长姐难为-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之后吴凡带着李紫玉到了厨房过称。厨房在酒楼的后身,从一楼的楼梯口往后走就到了厨房。

    厨房占地足有二百多平米,大小灶台有四十几个,灶台按照一楼、二楼、三楼相隔出操作间,并挂上牌子。厨师加助手,再加上打杂的五十余人井然有序。厨房里煎炒烹炸弥漫这各种香味儿,锅碗瓢盆碰撞声此起彼伏,却显不出杂乱。

    李紫玉她们到的时候,正式上菜的高峰期。各个楼层的小二穿着特制服装端菜,撤碗盘,井井有条,丝毫不乱。李紫玉心里不禁赞叹一声,高档酒楼真是名不虚传。

    “吴胖子、赵头儿!出来一下,有好东西来啦。”

    “来啦!”“来啦!”随着两人的话声,两个头戴厨师帽的人各从自己的操作间走出来。

    从二楼操作间出来的是胖胖的吴胖子,三十余岁,他是吴家的家生子,签的死契。他原本是吴凡的小厮,后见他喜好厨艺,人也忠心,就让他到了酒楼。他肯钻研,下苦功学做菜,掌握了一手湘式菜艺,在二楼领头做了管事。

    从三楼出来是赵头赵子昌,人很瘦小,完全和厨师不搭界,是那种咋吃也不长膘的人。他是酒楼外聘的厨师,和酒楼签的是十年活契。他的一手厨艺出神入化,他擅长的有很多:川菜、京菜、鲁菜、东北菜等。据说他以前是御厨,不知得罪了宫里的哪位,被开除了御厨房,让吴凡捡了个漏。

    “见过掌柜的。”吴胖子和赵子昌齐齐向吴凡见礼。

    “过过称,看看多少斤。”

    “啥好东西?”吴胖子费劲的低着头看着李紫玉肩上的竹筐。

    李紫玉把竹筐放下,赵子昌也围拢过来。两人一看竹筐里的东西,惊喜的咧开了嘴:“不错不错,总算有了新吃食。”

    早有人把称拿了过来,一称总共一百二十一斤,五十文一斤,一共是六两零五十文。

    吴凡看到了竹筐里的斧子和棍子,颇有深意的看了李紫玉一眼。

    吴凡当场给了银子,给的都是一两一块的散碎银,外加五十文的铜板。李紫玉伸手接过顺手放进怀里。刚想走,看见了刚刚称狍子肉拣出来的野荠菜,就问道:“这个你们要吗?”

    吴凡看了看不认识:“这是什么?”

    “野荠菜,很好吃的。”

    “我看看,”吴胖子凑上来,“这个可是好东西,掌柜的,收了吧。”

    “这个咋吃?”吴凡一听是好东西,赶紧问。

    “掌柜的,你肯定没有吃过。”吴胖子眯着小眼睛似在回忆,“我还是小的时候吃过,焯输了,凉拌着吃、做饺子吃、蒸包子吃。。。。。。好几种吃法。”

    “那就要了。多少钱一斤?”吴凡说着扭头问李紫玉。

    李紫玉甜甜地笑着:“叔叔您看着给,我就是去山里砍柴顺手挖的。就是现在不缺菜嘛,我就是给叔叔您尝个新鲜。”

    最后,算了十五文一斤,三斤半,一共是五十二文半,吴凡凑了五十三文递给了李紫玉。看着眼前瘦小的比自己小女儿还小的小姑娘,大雪天还出来奔波,她的父母得多心疼。吴凡特意叮嘱道:“雪天路滑,早点回家。”

    李紫玉深深的弯下腰表达谢意:“谢谢叔叔!我这就回家。”

    李紫玉怀揣着六两多的巨款,在花生热情的“您走好,欢迎再来”的声音中,兴奋地走出了酒楼。她回头看着日日红酒楼,在飞扬的雪花中巍然屹立,显得既浪漫又庄严。心里坚定的说:“我还会再来的!”

    出了日日红酒楼,李紫玉往前走了一百多米,往左拐入了一条小巷。这条小巷人称西巷,西巷两侧均住着普通的市井百姓。日日红酒楼前的那条华庭街,也就是李紫玉刚走过的那条街,就是个分水岭。街东住着的都是非富即贵的有钱人家。西街临街的铺子大都是杂货铺、布铺、皮货铺、粮铺和各种小吃铺子。

    李紫玉沿着西巷看着两边的铺子,因是下着清雪,铺子里的生意很是萧条,进出铺子的也就寥寥几人。

    李紫玉走进了一家名为“百姓粮铺”的铺子,这家粮铺在巷子北,铺子里的两名伙计正在无精打采的闲聊。

    “高粱面要二十斤、白面五斤、高粱米十斤,多少钱?”李紫玉在铺子里绕了一圈,麻溜的说了一串话,让两个伙计像打了鸡血似的精神起来。

    “高粱面六文一斤,二十斤一百二十文。白面十二文一斤,五斤六十文。高粱米八文一斤,十斤八十文。一共是二百六十文。”小伙计也不含糊,不带打奔儿的报了一串数字,一文不差。

    李紫玉付了银子,把粮食放进竹筐,转身走出了粮铺。接着又走进了名为“老家杂货铺”,十五文买了两个木盆,十八文买了六个粗瓷小碗,二十五文买了五个粗瓷大碗,一把筷子花了五文,一捆麻绳花了十文,一块五米的油布花了二十文。共花了九十三文。

    走出杂货铺,李紫玉又走进了一家“吉祥布庄”。布庄里就一个二十多岁的妇人在挑拣着买布,三十多岁的老板娘祥嫂在接待她。李紫玉看着柜台上花花绿绿各色花布,粗细棉布都有,还有各色绸缎,心下举棋不定。她们姐几个的棉衣棉鞋都该换新的了,还得买床棉被,还得修房。。。。。。李紫玉摸摸怀里的银子,刚刚还觉得是笔巨款,现在却觉得哪哪儿都不够。

    “小姑娘,想买什么?”祥嫂走过来和声问道。

    “你们这里棉被多少钱?”李紫玉觉得先捡着主要的买,挨冻的滋味儿真的不好受,“我要一床大被,跟炕一般大的。”

    祥嫂上下打量了李紫玉几眼,才慢慢说出了价:“一两银子。”其实老板娘没有瞧不起人的意思,只是看着李紫玉的穿着,怕她承受不起这个价。

    李紫玉感觉到了祥嫂打量,心里多少有些不自在,但并不影响她买东西。贵是贵了点,再贵也得买不是。

    “给我拿一床棉被。”李紫玉看着祥嫂说道。她清晰的看见祥嫂从惊鄂、难以置信到惊喜的脸色变化,不由暗暗发笑。

    “好好好,我这就给你拿。小姑娘,我们这棉被足足有十斤,好棉花、好棉布、好针线。你就擎好吧,保证你买了还想买下一回。”老板娘边从后边拿棉被便高兴的说着。

    棉被祥嫂用一块粗布布头捆绑好,交给了李紫玉。李紫玉拿在手里颠了颠分量,知道祥嫂说的是实话。

    “老板娘,你这里布头怎么卖?”李紫玉想想她们的鞋都该做新的了,新布舍不得买,布头拼拼接接做鞋面应该能用。他们这布铺,应该有下脚料。

    “不要叫我老板娘了,叫我祥嫂好啦。你要多少布头?就是没啥好布料,大的做不了,也就能做个鞋面啥的。别人买七文一麻袋,你买五文。”祥嫂越看李紫玉越喜欢,本来看着挺寒酸的,以为买不起,没想到是个大方的。不像有些人,看着挺有钱,抠抠缩缩半天也不花钱。

    “给我拿两麻袋,给,这是十文。”李紫玉付了钱,又想起做鞋得要棉花,就问道:“你们这里有碎些的棉花吗,不是成卷的。”

    “有有有,正好有一包,大概三斤多吧,算你三斤,十五文一斤四十五文,算你四十文。”祥嫂欢喜的咧开了嘴,本以为今天下雪开不了张了,没想到都赶上天气好的盈利了。

    李紫玉把棉被、碎布头、碎棉花都放进竹筐里,把油布拿出来放到上面,用麻绳捆好,告别了祥嫂,背起竹筐走出了西巷,向南城门走去。边走边算着帐,买粮食花了二百六十文、杂货铺里花了九十三文、布庄花了一两零五十文,今天总共花了一两四百零三文。卖狍子肉和野荠菜卖了六两一百零三文,去除今天的花销,共剩下五两七百文。五两多修个房子应该够了吧。李紫玉恨不得一文掰了当成两文花,从酒楼出来她还感觉是个财主,这么会儿就又成贫农了。明明感觉钱挺多的,唉,钱咋这么不禁花呢?不行,还得进山,进山碰上个好猎物,就啥都有了。

    李紫玉患得患失的走在回家的路上,看着前方白茫茫一片,飞扬的雪花不断的飘落下来,路上空无一人,只有自己孤独的前行,忽然之间就有些迷惘,自己的路在哪里?

    李紫玉闷头走着,直到遥遥地看见了羊草沟子村,她才清醒过来。好吧,她有些矫情。比起死去,比起那些牺牲的战友,她毕竟还活着。活着就好。

第八章 准备修房

    李紫玉在村外远远地看见一个人在村口转来转去,不时的向路上张望着,走近了才发现是老村长赵清。她赶紧快走了几步,奇怪地问:“赵爷爷,天这么冷,您咋出来啦?”

    赵清上下打量了他几眼,看了看她背上的竹筐:“玉丫头,咋?又没吃的啦?”

    “嗯呐,我去买了点粮食。”李紫玉边说着边和老村长向村里走着。

    “我不告诉过你吗,没吃的了,先从我家拿点。这么大的雪,你这孩子还去城里买啥呀?”

    “呵呵,爷爷,你家也是一大家子人,都不容易,哪儿能总去劳烦您老人家呀。”

    “就知道你这丫头外道。那啥,我刚刚去你家了,房子是不是又塌啦?”

    李紫玉停下脚步忧心地说:“是啊爷爷,堂屋又塌了。我正想找您去呢,我想让您给我操持一下,把我们家这房修修。”

    “这个好说。”赵清点点头,“就是材料不好找,我去踅摸踅摸。”

    李紫玉忙道:“爷爷,我先家去,待会儿我去您家找您,再详细商量商量。”

    “也好,”赵清抬头看看天,“这雪也该停了,雪一停咱就动工。”

    “那赵爷爷再见,天这么冷,您也快回去吧。”李紫玉礼貌的向老村长挥挥手,向家里走去。

    赵清看着李紫玉的背影,笑着摇摇头:“这丫头,长大了,小嘴儿变甜了。唉,这丫头,不容易呀。。。。。。”

    李紫玉脚步匆匆的走到家门口,就见二弟小山拿着铁锹正在铲院里的雪,几个弟妹在院里欢喜得打闹着。李紫玉不由得松了口气,还好,昨夜的惊吓没有留下后遗症。

    小山他们看见了李紫玉,马上欢喜的跑了过来。

    李紫玉解开院门,走进了院里。

    几个弟妹欢喜的围了上来,七嘴八舌的问着:

    “姐,城里好玩不?”

    “姐,城里下雪了不?”

    “姐姐,下次我。。。。。。我也去。”

    “姐姐,去,我去。”

    。。。。。。

    李紫玉欣喜地看着活蹦乱跳的弟妹们,好,没事就好。挨个摸摸弟妹们的头,李紫玉故意颠了颠竹筐:“好啦好啦,让姐把筐撂下再说好不好?走,咱们进屋,看姐买了啥东西。”

    “走了,进屋了。。。。。。”几个孩子簇拥着李紫玉走进了屋里。

    李紫玉径直背着竹筐进了东屋,把竹筐放到了地上。揭开上面的油布,露出了棉被。

    小山惊喜的问:“姐你买被啦?”小文也欢喜的欢呼起来:“哇,我终于有被盖啦!”几个小的也跟着喊叫:“有被盖啦!有被盖啦!”

    在众人的欢呼声中,李紫玉又一一拿出了买的盆碗、筷子、麻绳、两捆碎布头、碎棉花、各种粮食。

    小山怔怔的看着,有些心疼银子:“咋买了这老多?这得多少银子?”小文嘴唇动了动,犹豫了一下,没说话。小武大眼珠子转动着,看看哥哥,又看看姐姐,懂事的站一边,也没说话。两个小的只顾开心的依偎着姐姐,哪里还管其它。

    李紫玉抿嘴看着弟妹们,认真的说:“小山,咱俩好说,可弟妹们还小,不能总吃不饱。再说,你们猜,这次卖了多少钱?”

    “多。。。。。。多少钱?”小山紧张的有些口吃。

    李紫玉下意识的看了眼窗外,压低声音说:“六两多那。。。。。。”话没说完,就听见了小山和小文的抽气声。

    李紫玉呵呵的笑着:“我开始也吓了一跳,,觉得我都成财主了,美得不行。可一花钱,才知道高兴得太早了。,这钱真不禁花呀。”也不怪李紫玉见了六两银子就高兴得找不着北,因为在这个原主的认知中,也就卖柴挣个十文八文的,没见过太多的钱。就是爹爹娘亲活着,日子也不好过,一年能挣个一两多银子就顶天啦。家里箱子底的荷包里,是家里的所有财产,不就五十三文嘛。

    看着小山和小文激动得发红的脸,李紫玉感觉特有成就感,她都不好意思说下面的话了,怕他们受打击。

    还是小文先回过神来:“那。。。。。。姐,那、那还剩多少?”小山也期待的看着李紫玉。

    李紫玉摸摸鼻子,有点不好意思:“还剩五两七百文。”

    小山皱着眉头看着屋地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