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道石更加笃定了,外头传的那些话,肯定跟周家没有关系。
林家!
一想到林胜那张道貌岸然的脸,他就忍不住想啐他一脸浓痰。
我跟你没完。
“告辞了,如您所愿,以后咱们桥归桥,路归路吧!”孙道石的脸色也不是很好,反正他跟周家已经这样了,虽不是仇人,但也相差无几。以后若能再不相见,倒也是一件好事,毕竟人家有两个举人老爷呢!他得罪不起。
孙道石拱了拱手,甩了甩袖子,气愤的离开了书房。
红衣英眉紧蹙,他这是甩脸子?他也敢?
周小米望着红衣紧绷的小脸轻笑一声,“我都不气,你气什么气?”
红衣就是觉得那个孙道石不是东西,想着以后自己得算计他一下,触触他的霉头。
“你也不用气!那个孙道石,自有人收拾他。”
红衣想了想,就问:“是林家人?”
“不错。”周小米点了点头,“你看刚才他那样子,分明就是觉得风声是林家人放出来的。狗咬狗的大戏都要上演了,你还气个什么劲?林家人,会放过孙道石吗?”
会吗,自然不会。
红衣想到这里,气才算消了。
至于孙道石和林家的事儿,她会一直关注的,也好让小姐听个乐子。
周小米把茶碗放下,这才道:“行了,你要是有事儿就忙去,我回去了。”她可没工夫理会红衣的那点小心思,祖母小憩一会儿后,没准要找自己说话呢,她还是回去候着吧!
果然,没一会儿宋氏就醒了。
周小米听到动静,连忙进去服侍。
宋氏也没拦着,从周小米手里接过拧好的帕子,又用湿热的香茗漱了口,换了身衣裳,将头发随意的挽了个低髻,这才靠在青色锦缎的大迎枕上跟周小米说话。
宋氏果真是为了周小米及笄而来。
“……我早就给苏县令的妻子写了信,让她来给你做正宾,帮你插簪。苏县令的妻子秦氏是汴京人,她父亲是国子监祭酒。”像秦氏这样的身份来帮周小米插簪,是件很给面子的事情,毕竟别人还不知道周家的真实根源,只要听到县令夫人给小小的商人之女做及笄的正宾,只怕都会惊讶的合不拢嘴。
林氏知道了,自然万般感激。对宋氏越发的孝顺了。
没过几天,周小米的生辰就到了。
南边和北边办笄礼多少有些不同。
南边女子满十五岁,即便生辰没到,也可赶在三月三女儿节这样的日子,先办了笄了。
北边则是循规蹈矩,都会在生辰当天举办。
周小米是四月十九的生辰。
四月十九这天一大早,周家上下都忙碌起来。
一辆并不显眼的青顶子马车,晃晃悠悠的停在了周家门前。
周瑾亲自去大门前迎人,为了壮胆,还把周翼兴给带上了。
县令老爷啊,那可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人物,如今居然上门来做客了!
这让周瑾和林氏有些诚惶诚恐。
林氏还好,左右有宋氏壮胆,只要陪着秦氏说话便是了。按理说她该出去迎一迎的,可是秦氏算是宋氏的晚辈,婆婆这里又不好没有人陪着,所以只能想个折中的办法。让宋氏身边的王嬷嬷把人迎进来,既给了秦氏体面,又不会给人留下怠慢客人的印象。
王嬷嬷可是宋氏身边最得力的人!
宋氏听了这个主意后,微微点头。
林氏悄悄松了口气,心里也越发有底来。
周瑾整个人却是有些惴惴不安的。
苏川毕竟是县令!一县之首!他可是老实巴交的平头百姓!
可是,又好像有些不对。
周翼兴就道:“爹,县令大人也算是微服出访,他是舅公的学生,跟咱们家也算有些关系,你就当寻常亲戚来访不就成了?况且他也算得上是我的老师,别人不会说闲话的。”
县试的时候,苏川是主考官。周翼兴和周翼文算得上是他门下的学生。
周瑾听了这话,心情才微微放松,脸上也表情也自然起来。
苏川坐了一辆非常不起眼的青顶子马车到了周家大门口,周瑾就和周翼兴一起把人迎进了前院的花厅里喝茶。
有儿子在旁边帮衬,周瑾的底气也足了起来,跟苏川契阔的时候,也自然多了。他的态度既尊敬又不谄媚,客气又不疏远,有点样子了。
周翼兴暗暗欣喜,在一旁活跃气氛。他知道苏川是个严谨的性子,说话的时候,神色放得很平缓,一本正经的样子,语气也是不急不缓的。
苏川见了,不由得暗暗点头,这样一个读书的好苗子,却去做了商贾,不免又觉得可惜。
可是周家家业不小,总不好没有人打理。兄弟五个,两个幼子年纪还小,老大做了武行,老三年纪轻轻就是解元,将来也是要出任的。算了算去,也只有让这孩子吃些亏了。
苏川对周翼兴的态度就更可亲了两分。
周瑾自然高兴。
气氛也轻松了不少。
秦氏那边下了马车,便见到了一直守在门前的王嬷嬷。
王嬷嬷是见过秦氏的,早前苏川和秦氏成亲不久,去给宋逸祝寿,正好遇到了去送贺礼的王嬷嬷,当下就说了两句话。
王嬷嬷再得体面,也只是个下人,而秦氏是国子监祭酒的女儿,嫁了个进士,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外放县官之妻,可好歹也是官太太。
当时秦氏还给了王嬷嬷打赏……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
秦氏有些激动。
接到宋氏帖子的时候,她简直有些不敢相信,一向不出来走动的周老夫人,竟会给自己下帖子,让她去做老夫人孙女及笄礼的正宾。
她当下就蒙了,转头问了苏川。
苏川这才把宋氏已经找到了亲生儿子的事情跟她说了。
秦氏也替宋氏高兴,念了几声佛号,又沉思起来。
苏川在县令这个位置上,一呆就是十多年。他为刻板,不懂变通,得罪了不少人,因此每次考核政绩,都是不上不下的,大毛病没有,小毛病哪哪儿都是。这回要是能跟周夫人搭上线,没准能有什么契机,说不定还能想办法动一动。
故而秦氏见到王嬷嬷时,脸上的热情绝对是真诚无比的。
王嬷嬷连忙给秦氏见礼。
秦氏则是热情的对王嬷嬷道:“一晃十多年没见了,老夫人可好?我们留居任上,也没时间去给老夫人请安。”
宋氏前几年身体一直不好,一向闭门不出,连京中的贵妇邀约她,她都闭而不见,又怎么会和秦氏这样在任上的七品官员的女眷有来往?
这话王嬷嬷只敢想想。
“十多年没见,太太风采依旧,老夫人看到故人,一定会十分欣喜。”
这便是有亲近之意。
秦氏大喜,面上不显,却让心腹嬷嬷递给王嬷嬷一个荷包。
王嬷嬷很自然的接了过去。
秦氏眼里就有了笑意。
一行人热热闹闹的往府里走,很快到了二门。
林氏收到风声,早就在这会儿等着了。
她可是女主人,不能不露面。况且秦氏是婆婆请来为女儿插簪的正宾,怠慢不得。
林氏给自己打气,努力露出得体的笑容,说起来,这还是她头一次正儿八经的接待女客,来的人还是位官太太。
秦氏来的时候,林氏已经调整好了自己的状态。
秦氏很热情,似乎跟林氏很熟稔似的,林氏只不自在了一下,随后便有了当家女人的派头。林氏这个人,本来就比较和善,对任何人都是抱着善意的,而且她长得温柔,很容易给人留下好印象。
两个人第一次见面,免不得寒暄一番,说些久仰之类的场面话。
秦氏跟着林氏去了畅春堂的正厅里。
秦氏也是打理内宅的人,见了周家院子里陈设布置,不由得暗暗点头,暗想没想到这个林氏虽然是个商人妇,但是并不是个暴发户,院子里的下人也都规规矩矩的,没有那些探头探脑之辈,可见这个主母还是很有威严的。
这么软弱的人,看着好像很软面似的,倒也颇有手段。
秦氏在上房的次间见了宋氏。
宋氏穿着八成新的褐色锦缎绣万字不断头的对襟窄袖罩衫,梳着一个寻常的低髻,别了一根祖母绿的寿桃簪子,戴着一条姜黄色绣着百福纹的抹额。整个人看起来倒是一点不显老,看着可不像是五十多岁的人。
秦氏没见过宋氏,却也听过人说宋氏身体不佳,常年累月的不出门,现在看,老太太满面红光,一副很舒心的样子,不像是不舒服的样子。想必是找回了儿子,又有了孙子,孙女,人逢喜事精神爽,所以显得特别精神?
“老安人!”秦氏亲亲热热的喊了宋氏一声,就给她行了个全礼。
宋氏笑呵呵的受了,连忙道:“快坐快坐。”语气十分亲热。
秦氏觉得有门,乐呵呵的坐到了下首。
有丫头,婆子轻手轻脚的给客人上了茶水,点心,然后又退了下去。
人上了岁数就念旧,宋氏见了秦氏,就不由自主想起许多年前的事情来,说起了些汴京城里的旧事。
秦氏也是汴京城的姑娘,忍不住搭了几句话。
有婆子进来传话,说是亲家老夫人带着两位夫人来了。
周小米及笄的日子,林家人自然得到场。只是林儒升在汴京,林儒平因为生意上的事情走不开。所以李氏就带着邓氏和刘氏来了。
都是实在亲戚,宋氏又对李氏颇为感激,当下就道:“快请!”然后又吩咐林氏,“你快去迎一迎。”
林氏连忙告了一声罪,起身出去了。
秦氏不由得道:“您这位儿媳妇,真是淳孝。”也不过是句客气话。
宋氏却认真的点了点头,道:“可不是!这孩子,心地极好。”
就在这时,王嬷嬷对宋氏道:“小姐来了。”
有小丫头掀了帘子,一个俏生生的人走了进来。(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章 及笄
有小丫头掀了帘子,一个俏生生的人走了进来。
秦氏只觉得眼前一亮。
来人身材高挑,体态婀娜,穿着鹅黄色杭绸绣连云纹的比甲,底下配了条牙月白绣茶花的挑线裙子,整个人站在那里,如同一株绽放在山间的幽兰一般。
光看身段,就已经知道是个美人了。
秦氏再往来人面上瞧,不由得惊呼一声。
真是个美人。
这姑娘生了张鹅蛋脸,皮肤光洁如玉,面似芙蓉,脸上光洁得连个汗毛都瞧不见。她只梳了一个简单的双螺髻,露出了光洁饱满的额头,头上也没戴什么首饰,只戴了一朵千织纱的绢花。柳叶眉,双眸似秋水一般清澈,又似繁星一般璀璨,瞳仁漆黑似墨,竟是一眼望不到底的样子。更让人意外的是,她小小年纪,气质却很娴静,浑身上下都带着让人不敢小觑的气派。从进门到现在,面上始终带着浅浅的笑容,像三月里的春风一样,让人觉得暖暖的。
“这位,就是老安人的孙女了吧?”秦氏想着,那林氏的容貌,气质就已经很出挑了,温婉娴静,完全看不出来只是商贾妇人,结果这周姑娘更了不得,简直是天仙一样的人物。及笄以后就可以开始说亲了,也不知道哪家的小子有这般福气,能把她娶了去。这周家的门槛,日后只怕都要让媒人给踏平了。
“小米,快来,这位就是苏夫人。今儿苏夫人是来给你做正宾的,你可得好好谢谢她。”
周小米上前行礼,轻声唤道:“见过苏夫人!”她举止大方,端庄,让世家出身的秦氏不由得连连点头。
“快起来,快起来。不瞒老安人,这样水灵的姑娘,我还是头一次见呢~”说着从腕子上退下一只金镶玉的镯子来,给了周小米。
长者赐,不可辞。
况且秦氏大概是有备而来,准备的镯子款式很新,是年轻人可以戴出去的样式。
周小米就福了福身,从善如流的接了过来,并跟秦氏道谢。
秦氏觉得,自己能为这个的女子插簪,也是极为荣耀的一件事。不说旁的,只说她是周尚书的嫡亲孙女,是宋山公的嫡亲外孙女,单这两个身份,就已经不得了了。更何况,这孩子本身也极优秀,模样,性情样样出挑,日后回了汴京城,只怕非要嫁个勋贵不可了。
那边李氏等人已经往上房来了。有小丫头帮着众人打帘子。
秦氏只见一个中等身村,精神矍铄的老太太走了进来。
这老太太年过五旬,依旧浓密,乌黑的头发被挽成了一个规规矩矩的纂,坠在脑后,只是两鬓微微有几根银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