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易经-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龟。
  是故,天生神物,圣人执之。 天地变化,圣人效之。 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易有四象,所以示也。 系辞焉,所以告也。 定之以吉凶,所以断也。

 
 

□ 作者:伏羲氏 

  

第十二章

  易曰:〃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子曰:〃佑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也。〃 
  子曰: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 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乾坤其易之阆邪? 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
  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 作者:伏羲氏 

  

 
《易经·系辞下传》
第一章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 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 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 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 
  吉凶者,贞胜者也。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日月之道,贞明者也。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
   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聩然示人简矣。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
  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之情见乎辞。
  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 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

 
 

□ 作者:伏羲氏 

  

第二章

  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 仰则观象於天, 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
  包羲氏没,神农氏作,遤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盖取诸噬嗑。
  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
  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
   重门击輮,以待暴客,盖取诸豫。
  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
  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 上栋下宇, 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蓏。

 
 

□ 作者:伏羲氏 

  

第三章

  是故,易者象也。 象也者,像也。 彖者材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也。 是故,吉凶生,而悔吝著也。 

 
 

□ 作者:伏羲氏 

  

第四章

  阳卦多阴,阴卦多阳,其故何也?阳卦奇,阴卦耦。其德行何也?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 阴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 

 
 

□ 作者:伏羲氏 

  

第五章

  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子曰:〃天下何思何虑? 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 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往者屈也,来者信也, 屈信相感而利生焉。〃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 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 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 穷神知化,德之盛也。〃
  易曰:〃困于石, 据于蒺藜, 入于其宫, 不见其妻, 凶。 〃 子曰:〃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 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 既辱且危,死期将至,妻其可得见邪?〃
  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 〃 子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於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出而不获。 语成器而动者也。〃
  子曰:〃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而不劝,不威不惩;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 易曰:〃履校灭趾,无咎。〃此之谓也。〃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 故恶积而不可掩, 罪大而不可解。 易曰:〃履校灭耳,凶。〃〃
  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 亡者,保其存者也; 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易曰:『其亡其亡,系于包桑。〃〃
  〃天地絪緼,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易曰:〃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 言致一也。〃
  子曰:〃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 危以动,则民不与也; 惧以语,则民不应也;无交而求,则民不与也。 莫之与,则伤之者至矣。 易曰: 〃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 作者:伏羲氏 

  

第六章

  子曰:〃乾坤其易之门邪? 乾阳物也,坤阴物也。 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 其称名也,杂而不越。 於稽其类,其衰世之意邪?〃 
  子曰:〃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

 
 

□ 作者:伏羲氏 

  

第七章

  易之兴也,其於中古乎? 作易者,其有忧患乎? 
  是故,履,德之基也; 谦,德之柄也; 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 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
  履,和而至;谦,尊而光;复,小而辨於物;恒,杂而不厌;损,先难而后易;益,长裕而不设; 困,穷而通; 井,居其所而迁;巽,称而隐。
  履,以和行;谦,以制礼;复,以自知; 恒,以一德;损,以远害;益,以兴利;困,以寡怨;井,以辨义;巽,以行权。

 
 

□ 作者:伏羲氏 

  

第八章

  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注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曲要,唯变所适。 
  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又明於忧患与故,无有帅保,如临父母。
  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既有曲常。 苟非其人,道不虚行。

 
 

□ 作者:伏羲氏 

  

第九章

  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 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 
  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 初辞拟之,卒成之终。 若夫杂物撰德,辨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
  噫! 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 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
  二与四位,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 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 其柔危,其刚胜邪?

 
 

□ 作者:伏羲氏 

  

第十章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道有变动,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杂,故曰文;文不当,故吉凶生焉。 

 
 

□ 作者:伏羲氏 

  

第十一章

  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 当文王与纣之事邪? 是故其辞危。 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 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 

 
 

□ 作者:伏羲氏 

  

第十二章

  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夫坤,天下之至顺也,德行恒简以知阻。 
  能说诸心,能研诸侯之虑,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
  是故,变化云为,吉事有祥,象事知器,占事未来。
  天地设位,圣人成能,人谋鬼谋,百姓与能。
  八卦以象告,爻彖以情言,刚柔杂居,而吉凶可见矣!
  变动以利言,吉凶以情迁。是故,爱恶相攻而吉凶生;远近相取而悔吝生,情伪相感而利害生。 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则凶; 或害之,悔且吝。
  将叛者,其辞惥,中心疑者其辞枝, 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

 
 

□ 作者:伏羲氏 

  

 
《易经·说卦传》
第一章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神明而生蓍。 
  观变於阴阳,而立卦;发挥於刚柔,而生爻;和顺於道德,而理於义;穷理尽性,以至於命。

 
 

□ 作者:伏羲氏 

  

第二章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 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 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 

 
 

□ 作者:伏羲氏 

  

第三章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 

 
 

□ 作者:伏羲氏 

  

第四章

  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 日以遯之,艮以止之,兑以说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 

 
 

□ 作者:伏羲氏 

  

第五章

  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 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 齐乎巽,巽东南也,齐也者,言万物之洁齐也。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 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故曰致役乎坤。兑正秋也,万物之所说也,故曰说;言乎兑。 战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阴阳相薄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故曰劳乎坎。 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 终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 

 
 

□ 作者:伏羲氏 

  

第六章

  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动万物者,莫疾乎雷;桡万物者,莫疾乎风;燥万物者,莫姤遤乎火; 说万物者,莫说乎泽;润万物者,莫润乎水;终万物始万物者,莫盛乎艮。故水火相逮,雷风不相悖,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 

 
 

□ 作者:伏羲氏 

  

第七章

  乾,健也;坤,顺也; 震,动也; 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 

 
 

□ 作者:伏羲氏 

  

第八章

  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 

 
 

□ 作者:伏羲氏 

  

第九章

  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 

 
 

□ 作者:伏羲氏 

  

第十章

  乾天也,故称父,坤地也,故称母; 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 坎再索而男,故谓之中男; 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 

 
 

□ 作者:伏羲氏 

  

第十一章

  乾为天、为圜、为君、为父、为玉、为金、为寒、为冰、为大赤、为良马、为瘠马、为驳马、为木果。 
  坤为地、为母、为布、为釜、为吝啬、为均、为子母牛、为大舆、为文、为众、为柄、其於地也为黑。
  震为雷、为龙、为玄黄、为敷、 为大涂、为长子、为决躁、为苍阆竹、为萑苇。 其於马也,为善鸣、为遤足,为的颡。 其於稼也,为反生。 其究为健,为蕃鲜。
  巽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