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在此地举的例子是「依辨中边论」,《辨中边论》里面是用「三性」来解释,这是法相唯识里面讲的三性三无性。三性是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是依这三性来说的。「初约遍计,名无性无常,以性常无故」。《辨中边论》,清凉《疏》里头有说,这个地方省略掉,我们这个本子里面省略掉。《辨中边论》上讲了四桩事情,无常、苦、空、无我,跟这个地方讲的四种观稍稍有一点差别。这里有无常,有空,有无我,没有苦,但是这个地方有个无相,这是经跟论说法就不一样,可是我们互相参考,互相来观察。
什么叫做无性无常?无性无常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遍计所执,遍是普遍,计是计度分别,没有实体,所以它是不相应行法。不相应行法二十四个,头一个是「得」,你们想想得是什么意思?得到了。单单说这个得是不相应行法,是抽象的概念。我们世间众生不了解事实真相,这个抽象概念是牢牢的执著著,那这个东西苦!我们常讲患得患失。得到什么?得到财,财是色法。谁得?我得。执著这个我,我是心、心所法,心、心所法、色法是依他起,单单讲这个得是遍计执。法相唯识分得很细密,让我们在这里了解这是无常苦空无我,这才把事实真相搞清楚。遍计所执,计度分别,它不是心法,也不是心所法,也不是色法,所以在《百法》里面给它立了一个名称叫不相应行法,这统统是遍计所执。但是它决定离不开前面这三法,心法、色法、心所法,它离不开。
后面说无为,无为是体,那是根本依。无为有六个,虚空是属於无为,六个无为只有一个是真正的无为,「真如无为」。虚空是相似无为,因为你看不出、感觉不到它的生灭,好像它没有生灭。实在讲它也是个生灭法,但是不像我们这一般的刹那生灭很明显。动物生老病死,植物生住异灭,矿物、山河大地成住坏空,这个很显然。虚空什么时候你会看到它的真相?破一品无明就见到了,就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情。你没有入这个境界,你没法子了解。我们今天在大乘经教里面听佛所说,知道有这么一桩事情,不是自己亲证。佛这样教给我们,佛教给我们的目的是要我们去亲证,然后真正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
真相是什么?心现识变,「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六祖大师他老人家在《坛经》里面也告诉我们,一切万法从自性生,自性就是自己的真心。你要是搞清楚、搞明白,你就晓得万法跟自己的关系,这很重要。你要从哪里下手?不但是释迦牟尼佛教导我们修行的原则,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教我们明心见性的方法。方法固然很多,原理原则只有一个。这一个就是戒定慧三学,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慧开了之后,无明就破了,真相大白。你要是知道这个原理原则,你就晓得从哪里下手,从持戒下手。所以六祖教人下手的方法,先去十恶,再去八邪。这昨天跟诸位说过,从十善业道下手。十恶断了,十善就现前;八邪除掉了,八正道就现前。十善跟十恶,八邪跟八正,一体的两面。这个道理如果我们真的懂得了,我们就非常喜欢,而且知道这必要的,除这个之外没有别的方法。
去要去得干净。杀生,不杀生,把杀生断掉,不但在事上不犯,最重要是心。心里面决定没有伤害众生的意念、念头,这一条你才真正转过来。去偷盗,盗在经教里面称为不与取。这个物是有主的,主人没有同意,我随便拿来,这就是盗的行为。不但我们在事相上有主之物我们不能随便取它,更应该从心念里面下手,决定没有占有的念头。这我常讲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没有控制的念头,没有占有的念头,要紧从心上下功夫。因为我们真心里头没有十恶,真心里面显示出来的纯善;十善到了纯,这个纯就是一丝毫不善夹杂都没有,这是真心。十恶除掉,心清净了;八邪除掉,真心就显露了。
所谓因戒得定,定要不要修?不要修,为什么?自性本定,《楞严经》上讲的「首楞严大定」。你自性本来是定的,被什么给扰乱?被十恶八邪给扰乱了、搞乱了。其实乱是十恶八邪在乱,我们自己本性并没有乱,这个道理要清楚。所以你只把作乱的十恶八邪除掉之后,自性本定它就现前。自性本善,儒家都讲「人之初,性本善」,那个本善就是十善,十是代表圆满的意思。自性本定就是八正道,你才晓得这十善业道看起来简单,功德不可思议!佛祖在经上常讲,下品十善是修罗的福报,中品十善是人间的福报,上品十善是诸天的福报,究竟圆满的十善是法身菩萨、如来果地上的福报。十善业道从初发心到如来地,随著你修行的果位节节上升,无有穷尽。为什么无有穷尽?它是性德,性德是无尽的。
只要是佛法,大乘教里面无论是哪个宗派,无论是哪个法门,最后究竟的目标就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修什么法门?十善业道。今天我们十善业道做不到,虽然修,但是夹杂太多了,十善只有一分,夹杂了九分的染污,不纯,所以善功不显,善的果报也不明显。什么原因?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所以我们才想起世尊在《无量寿经》上说的话,「先人无知,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这话说得好。特别是我们现代这一代的人,我们读这句经文感触都很深,为什么?就讲我们眼前的事情。我们从小没人教,父母没教,长辈没教,老师没教,我们怎么知道?过去家庭里面有教,这是一百年前、一个世纪之前的人家庭都有教。老人不管识字不识字,有没有读过书,但是这些伦理道德都懂得。这个东西纪录下来写成书就是《弟子规》。
诸位同修如果有机会你们去看看清朝陈弘谋编的,他编了一部书叫《五种遗规》,搜集了自古以来几十家家训;古圣先贤他们怎样教儿女,怎样教子弟。《弟子规》就是中国自古以来这些优良的传统家教集大成,这书好!编这个书指导的原则是孔夫子的一句教训,「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文是讲文艺、艺术。以这句话做纲领。所以这篇东西虽然不长,它讲孝,讲弟,讲谨,讲信,讲爱众、亲仁、学文,言简意赅,这个东西是一生都不能离开的。
在佛法里面就是《十善业道》,十善业道我们讲不杀生,不杀生是属於哪一条?不杀生是属於泛爱众。你爱他,你还会伤害他吗?不会了。人要爱,动物要爱,植物要爱,一切万事万物我都要爱。爱,你就不会伤害,是不是不杀生!你还有杀生的念头、杀生的行为,泛爱众你就做不到。所以《弟子规》是《十善业道》的落实,《十善业道》是《弟子规》的纲领。编《弟子规》的人是儒家的,他用的是孔老夫子这个标准。孔老夫子这个标准,用我们佛法大乘教里面《十善业道》你去一比照、一核对,完全相同。说的不一样,意思都一样,真的是所谓英雄所见,大略相同。
「无常」,我们讲遍计执。再看下面「约依他起,名生灭无常,有起尽故」。这个很明显,「他」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条件,任何一个现象的生起一定具足许多条件,缺一个它就没有办法生起。所有现象的生起都是要依靠许多不同的条件,依他起就是缘生;缘聚,具足了它就现前,相就起来了;缘要是散了,这个相就消失了。所以它有生灭,有生灭就是无常的。譬如我们住的这个房子,房子是不是现相?它自己不会突然就会生起来变成一个房子,没这个道理。他们一定是先有建筑这个房屋的土地,一定有许许多多建筑的材料,钢筋、水泥、砖瓦、木材这些建筑材料,还要加上人工,这是依他起。条件统统具足,房子盖好了,这个相现前,缘起。这个房子如果是比较简单一点的,二、三十年它就坏了。如果你要不是经常保养,在每年或者一、二年翻修一次,它的缘就散掉了,房子就没有了。所以这是生灭无常,有起有尽。
第三「约圆成实,名垢净无常」,这个意思比较深。圆成实,圆是圆满,成就真实,称为圆成实性。垢净,又说「位转变故」。在最近我们常常提到江本胜博士水结晶的实验,用这个来比喻比较容易理解。他用的是玻璃瓶,大概是医学上常常用的,或者化学做实验长长的管子,像这样的一个瓶子,它没有这么大,很小,细长的管子,管子里面放水。我们把水比喻自性,自性不变,但是它那个相会随著它环境的感染而改变。我们用一个善念、爱心,我喜欢这个水,我爱这个水,这个水很清洁,令人生喜欢心,它在显微镜之下的结晶非常美丽。那我们再换个念头,还是这瓶水,这个小实验瓶,我讨厌你,我不喜欢你,在显微镜一看,它那个结晶的图案马上就变丑了。美也好,丑也好,是它变化的相,依然是那一瓶水,叫垢净无常。垢就是不好看的相,净是清净的相,刹那刹那在转变。
江博士告诉我,他这个工作做十年了,每天做很多次,做了多少万次,从来没有看到有两个结晶是相同的。这杯水,我说我很爱你、我喜欢你,那个结晶是一个结晶;你到这个地方来看到这个水,你也很喜欢它们,它也是个结晶,都是很美,仔细一看并不完全相同,找不到相同的。这是什么原因?我们每个人意念不完全相同,爱它、恨它念念都不相同,前念爱之深,后一念爱之淡薄,它不一样,不是一个程度。所以宇宙之间没有一个是相同的,唯识所变,识就是分别,分别执著千变万化。用佛经上的术语来讲、形容是很有意思的,说得很好,「不可思议」,没有办法想,没有办法说,说不出来,你也想像不到,这叫事实真相。
他是从这三种性来说无常,万法无常。体,体是法性,体就是真心,永恒不变。体不是心也不是物。我们讲的心,心是依他起,八识五十一心所的心;物是物质,都是从自性里面变现出来的。但是自性不是心也不是物,它是永恒的,它没有生灭。心法跟色法(就是精神跟物质)都是生灭法,这个道理我们要懂。无常里头有真常,真常里头有无常。好,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我们再接著看清凉大师《疏》里面讲的第二段,「空亦有三,一无性空,性非有故」。无性空是遍计所执,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给我们说「此无理趣可说为有,由此非有说为空故」。这个意思也就是这个空是个抽象的概念不是事实。《疏》里面说得简单,性非有故。无性空这个性,性没有。这个没有,它不是物质,它也不是精神,我们六根缘不到;你眼看不到,耳也听不到,鼻也嗅不到,身体也接触不到,你连想像都想不到,所以说它是空。
无性之性就是真性,它存在,现在科学家给它建立一个名相叫能量。能量有很多很多种,能量不是一种,物质有能量,精神也有能量。这个性也是一种能量,但是这个能量它不是精神也不是物质。精神跟物质的能量是有限的,这个能量是无限的,没有生灭的。所以大乘教里面把这个性,在有情众生的这一边说之为佛性,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就是从精神上说,叫它做佛性。在物质上说,就是一切(动物不算,动物算有情)植物、矿物连虚空法界,说为法性。所以法性这个范围大,统统都包了,动物、植物、矿物什么都包括在里头。佛性只是动物这一部分,在有情众生称之为佛性。现在我们把佛字去掉,法字也去掉,单单讲这个性,就是此地所讲的无性空。为什么?性非有,它不是心法,它也不是色法,所以称它为空。
第二种说法叫「异性空」,异性空是依他起,清凉在注解里头说得很好,「与妄所执自性异故」。不是真有,但你也不能说它没有,不能说它有也不能说它没有,与妄所执自性异故。第三叫「自性空」,自性空是「二空所显为自性故」。二空就是前面两种,所以这是属於圆成实性。从前面讲的无性空、异性空所显示出来的,这就是自性空。自性能现,你要问,它为什么会能现?它现的是什么?虚空法界。这个事实真相如果我们参不透,佛在讲经的时候常常用比喻,希望我们从比喻当中能体会。而佛讲比喻讲得最多的是讲梦,为什么?人人都有作梦的经验,你曾经做过梦,许许多多人常常都作梦,天天都作梦。梦,现在科学家告诉我们是意识变现出来的。那我们要问意识在哪里?意识是什么样子?找不到,找不到是空。它为什么能现相?它为什么要现相?这是第二义,容易解释。确实是阿赖耶识里面含藏著习气种子,在你睡眠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