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 第3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把事实真相为我们芸芸众生说清楚,说明白,让我们省悟过来,省悟过来就回头了,回头是岸。这个回头在禅宗里面叫「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把这个找到。那是什么?真我,那不是假我,这个身是假我,有生有灭,是生灭法,不是真的;真我呢?真我不生不灭,梵语称为涅盘,涅盘就是不生不灭。常乐我净,真常、真乐、真我、真净,四种净德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我们今天迷了,迷并没有失去,讲失是什么?迷失,只要你一觉悟,你就恢复,跟诸佛如来无二无别。
  所以佛眼看众生,众生都是佛,佛对众生尊敬,佛对众生无条件的协助,帮助你明心见性,恢复性德,众生还不接受,所以《地藏经》上讲「刚强难化」,这是真的。迷惑颠倒的众生,你对他怎么好,他还怀疑: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不但不接受,而且还要毁谤,还要破坏,这就叫刚强难化。佛菩萨在不在意?不在意,如果佛菩萨要是在意,他就变成凡夫,他也迷了。佛菩萨清楚、明了,慢慢来,这一生不能成就,来生;来生不能成就,后世。「佛氏门中,不舍一人」,慈悲到极处!这叫长时薰修,这个长时是多生多劫,多生多劫薰修,你才会回头。那我们看到这一生当中得度的人,念佛往生的人,我们心里就明白,他的善根是久远劫薰习到今天成熟,它才起作用。
  因果是真的,世间事没有一桩事情是突然的,是一下成就的,没有。你看到是突然的,好像他很快就成就了,多生多劫薰习。好像我们读书,参加毕业典礼,看人家拿博士学位,好像很容易就拿到了。你不晓得他从幼稚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所,他念了十多年才拿到,你是刚刚看到他拿到,你不晓得之前他有十几年的辛苦;学佛成就,亦复如是。看到这个念佛的人往生,瑞相很自在,过去生中累劫修行,哪有这么简单!这些道理,事实真相,总要搞清楚、搞明白,自己认真努力,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这一生肯定成就。只要你能够深信不疑,不夹杂,不间断,就证明你过去生中修积的功德成熟了,你才有这个现象,这个现象也是瑞相。
  常流转容易懂,后头一句说,『而无能转者』,这什么意思?清凉大师在此地告诉我们,「无别我人,故云无能转者」,这个道理深,理事、性相都不可得。谁是能转?谁是所转?都没有。这句话意思深。
  我们再看下面一段注解,「二明由不相知,方成种种」。这首偈前面两句「出种种」,『以此常流转』,这第三句,前面讲彼此不相知。「举体性空,方成流转,即此八识,各无体性,故无实我法而为其主,向若有性,不可熏变,安得流转」。这个意思就是说明流转的道理,流转就是轮回,为什么有种种?前面讲得很多很多,五首偈讲这个种种,这个地方做总结,由於各各不相知,所以才成种种。为什么不相知?它没有自性,就是说所有一切现象都是因缘所生法。因缘所生法,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它一定具备许许多多条件,不是个单纯的;具足许多条件、因素,形成这个色相,因此它没有自体,所以各各不相知。无性,就是无自性,是举体性空,它没有自体,所以它能够随缘,这就有流转之相,所以它合在这个法里头说,即此八识,各无体性。
  八识无体性,八识所变现的六根、六尘,《楞严经》上还讲七大,都没有体性,无体性就是我们常讲,相有,性没有,无自性;事有,理没有,所以当体皆空,了不可得,这是《般若经》世尊给我们做的总结,「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般若心经》是六百卷《大般若》的总结,你看最后一句话,「无智亦无得」,说尽了!用我们现在科学家的术语来讲,智是精神,不是物质,得里面就有物质,精神跟物质都是幻有,不是真的。在这个地方讲得更清楚,精神是什么?八识是精神,心法。六根、六尘里面,除了意所缘的法尘,总共是十一法,叫十一个色法,十一个色法是六根、五尘;十一个色法,物质,这是我们今天讲的物质。物质跟精神都没有自体,都是当体皆空,了不可得,各无体性,这里头「无实我法而为其主」。
  佛法里面讲的常乐我净,在八识里头,在六根里头,在六尘里头,统统找不到,所以它是假的。永嘉大师《证道歌》上讲得好,「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所以佛在经论上常常用「梦幻泡影」来做比喻。梦幻泡影,我们讲过,最重要的是梦,幻、泡、影都是辅助的,比喻里头主要的比喻是梦,其他这三个是陪衬的,假的,不是真的。我们如果能把我们现实境界,你要是能看成梦境,你想想看,你在这里面还会起心动念吗?还会想控制、想占有吗?念头没有了。起心动念,控制、占有是造罪业。如果这个东西是真的,真有,你起心动念占有还情有可原,还能讲得过去;空的,什么都得不到。
  我这么多年来讲经常常教人,人到死的时候才知道什么都带不去,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可是你知道吗?你每天晚上死一次,你睡著了,不跟死了一样吗?睡得很沈的时候,人家把你身体抬走你都不知道。要觉悟!每天晚上睡著的时候,等於死了,这世间所有一切,哪一样是你的,包括身体都不是你的,实话,常作如是观,人容易觉悟。觉悟什么?容易放下,於一切事物,你就不会那么样的执著,自自然然这个念头就轻了,分别的念头轻了,执著的念头轻了。这叫烦恼,烦恼轻一分,智慧就长一分,烦恼轻,智慧长,这里头就有法喜,所以法喜充满。逐渐逐渐怎么样?摆脱六道轮回的生活,契入佛的境界,慢慢你就接近佛菩萨的生活,佛菩萨生活清净,清净自在,安乐!
  凡人的生活可不得了,妄想分别执著,起惑、造业、受报,受报不要说是将来,现在就受报。现在受什么报?身心不安,劳累痛苦,这就是现前的果报。我们现在人常讲,压力很重,那压力就是果报,那不是好的果报。生活的压力,身体的压力,精神的压力,还不觉悟吗?你要再仔细去观照,压力从哪里来的?无有来处,都是从妄想分别执著变现出来的,自作自受,不是别人加给你的。要是别人给我的,哪有这种道理?那讲不通。别人给你,你接受,还是你自己压自己;别人给你,不接受,没事!别人要无缘无故把你臭骂一顿,你在那里生气生了三天,三天日子不好过,是你自己愿意接受,不能怪人,没有一样不是自作自受。怨天尤人是罪过,你要真正细心观察,把事相看清楚、看明白,你就恍然大悟,真是如经上所说的,各各不相知。
  末后这一句,如果八识、六根、六尘要是真的有自性的话,它就不会受薰,也不会变化,那流转的相就没有了。说明流转是因为心心所没有自性,各各不相知,所以才有流转的现象。这一段清凉大师引《中观论》上这首偈,也讲得很清楚,《中观论》上讲,「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者,一切即不成」,无性就是空义的意思。
  下面一段「遣疑」,文殊菩萨问的时候有疑惑,「以虚妄中,有二义故」。一个是什么?「虚转」,第二个是「无转」。在经文里面,「以此常流转」,是虚转;「而无能转者」,是无转,这个疑惑里头的这两句经文就两个意思。所以那个现象「常种种,常一性也」,这个常是前面讲相续的意思,这个常是一种错觉。后面这一句,「常一性」,这是真常。清凉答前面的问,前面的问题问的是「为是一性,为是种种」,宇宙之间万有,万事万物,到底是一性,还是有种种?这个地方答覆,常种种,常一性,常一、常多。虚转,因为种种法都没有自性;无转,因为无性故空,所以说当体皆空,了不可得。这个意思我们要细心去体会。因为虚转,所以一切法不断,幻相不断;因为无转,当体皆空,了不可得,所以空性是一,常一性。
  这个说法还是不好懂,我们还用电影来做比喻,把电影的银幕比喻是真性,它不转,银幕不转,银幕常一;银幕上现的画面,常转,不断的在转动。因为画面没有自性,所以不碍它的转动;因为它没有自性,当体皆空,所以它对於银幕没有丝毫染著。银幕天天在放电影给大家观看,银幕丝毫没有染著,银幕常一,画面常种种。常种种这是幻有,不碍一性,一性不碍幻有,不但不碍,还相辅相成。没有一性,没有银幕,这个幻灯片没有地方放,你也看不到,所以一定要银幕衬托,画面才现前。画面,因为有画面,你才真正体会到银幕确实没有染著,常一。
  末后一句说得很好,「次答难者,虚转故,俗不异真而俗相立,无转故,真不异俗而真体存,故互不相违也」。这是答覆前面问难,「一性随於种种,则失真谛,种种随於一性,则失俗谛」,这是文殊菩萨问的。现在这里答覆得很好,我们还用电影银幕跟画面,大家更容易懂。俗谛是什么?俗谛就是画面,画面是多变,一秒钟二十四个幻灯片,不断在变动。真的是什么?真的是银幕,银幕常一,一丝毫也没有染著,没有受影响,它不变,银幕不变,银幕现的画面是刹那刹那在变。我们从这里想,这个问题就解答了。
  如果是真的,俗谛要是真的,就是种种要是真的,真的像什么?像我们在画画,画在银幕上,文殊菩萨问的问题就出来了。那是什么?那变成有自性。现在银幕现的相没有自性,没有自体,所以它不碍真,俗不碍真;俗谛不妨碍真谛,真谛也不碍俗谛。为什么?无自性!如果真谛要有自性,它就不能接受这个幻相,就不能接受。那是比喻什么?比喻我们一个大幅的壁画,壁画它画的什么,它已经画了很多东西,电影幻灯片打上去之后,就看不清楚了。为什么?它有自性。所以真也没有自性,没有自性,是一片空白,那幻灯片打上去清清楚楚,它两个相辅相成,互不相碍,因为没有自性。我们从这些比喻,比清凉大师在《疏钞》里面讲的比喻还容易懂。好,这首偈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三四二卷)  2004/11/19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342
  诸位同学,请看「菩萨问明品」,觉首菩萨偈颂第八首看起:
  【法性本无生,示现而有生,是中无能现,亦无所现物。】
  这首偈也答三个问题,我们看清凉大师的《疏钞》。「第二偈亦答三问」。这十一首偈分两段,一到六是前半段,七到十一是后半段,所以他这儿用第二偈,第二偈就是第八偈。「初明真如随缘,故成种种者,答所以也」,这是第一个答问。为什么会有种种,也就是讲,宇宙之间这一切森罗万象,佛法里头常讲的十法界依正庄严,究竟是怎么回事情?真如随缘。真如就是法性,就是自性,随缘它才成种种;随净缘,现一真法界,随染缘现十法界。染缘里头也有染净,染缘里面的净,这是现四圣法界,十法界里头的四圣法界;完全是染,那是六道法界,六道。六道里头又有善恶,三善道跟三恶道,这是我们在大乘经教里面常常讲的。这是说明十法界依正庄严,万事万物是怎么来的,这个说出来了。
  我们看大师下面的开示。「初句」,就是法性本无生,「印上心性是一,是不变义」,印是印证,证明前面所说的心性是一;上就是前面讲的,文殊菩萨所问的心性是一。『法性本无生』,法性不变,法性常住,世尊在楞严会上所说的「常住真心」,那才是我们自己,才是本人。儒家所讲的本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那是本性,本性本善;《起信论》里面讲的「本觉」,觉就是善,迷就不善。一切众生自性本觉,所以菩萨说「本觉本有,不觉本无」,这首偈里头要跟我们说到,不觉本无,第二句就是讲『示现而有生』,法性本无生!
  所以诸佛菩萨示现在十法界,我们学佛的人常说,某人是菩萨再来示现的,中国传闻尤其是多。连韩国、日本都承认永明延寿是阿弥陀佛再来示现的,智者大师是释迦牟尼佛来示现的,他们也承认。我在讲经的时候也讲过,我们每个人又何尝不是示现的?他们示现跟我们示现不一样,不一样在哪里?我们示现这里头带著烦恼、带著习气,不自在!所谓是业报身。
  今天还有人问我,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事情做错了,有没有因果?我们在《华严经》里面读了这么多,应该明白了。无论事情做错做对,总而言之,起心动念都有因果,世出世间法离不开因果的定律,《华严》五重因果,《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