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 第3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云彩,我们能看到云彩在动,而实际上是风动,风吹著云彩才动,云动可以看到风的速度。
  宗门大德说了,到底这是风动?还是幡动?如果我们今天坐在飞机上,看到这种现象,到底是风动?还是云动?是不是像六祖能大师所说的,「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六祖大师这句话能不能用上?用是可以用,总是不太合适。什么原因?祖师说话没有废话,逗机施教完全看根机,逗机施教,这个话说出来之后,叫人听到之后就觉悟,所以没有废话。如果这个话说了,别人听了根本就无所谓,这个话叫白说,这个话叫废话,毫无意义。这就是我们平常说话,跟宗门祖师们讲话不一样,他的说话不是在那种场合,他不说。所以,每句话不是每个人都开悟,当机者开悟。悟有大悟、有小悟、有彻悟,浅深不同,总叫人有悟处,所以这才叫说法。此地清凉大师给我们说的用意,是让我们在此地明了「无可相知」,这个风动。
  『遇物咸鼓扇』,如果没有物,风动看不见。我们在野外遇到风起的时候,我们有感触,风吹在脸上,吹在衣服上,这是有物。如果无有一物,再大的风也看不出来。所以风的动相了不可得,一定要有物,你才能够觉察到风的动相。所以它不相知,『各各不相知』。或法,『诸法亦如是』,这是比喻妄法作用,依真起灭,「妄法亦尔」。这个地方,我们在这品经里面看到多,清凉大师在此地非常慈悲。缘起甚深太重要了,这品经里面给我们讲「十甚深」,而觉首菩萨「缘起甚深」差不多占清凉大师注解里头的二分之一,说得这么多,说得这么详细。这个事情如果我们搞清楚、搞明白了,得大受用,得大利益!我们前面也说了不少,我们的修学最难的,放不下,为什么放不下?没看破,没看破就是不了解诸法实相。清凉大慈大悲,这个十一首偈颂,每首不厌其烦来给我们讲解,目的是希望我们能够悟入。
  法,妄法,法是一切法,世出世间一切法,加上一个妄,真的像《金刚经》上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可不能当真。但是「妄法离所依真体」,它就不可得了。我们这个本子,它的逗点在「真」字这个地方,「离所依真,体不可得」,句读放在这里好。所依的是真性,法性!法性遍在一切处,离所依的真性它没有自体,一切法没有自体。你看种种比喻里面都显示出来,为什么?法是缘生,缘生无自性,所以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这个我是佛说的,无自性。
  这个事情,我们在讲席当中也常常讲,可是离开讲席,六根接触六尘的时候依然执著、依然分别,佛法里面所学的没有得到实际的作用,就是所学非所用。这个原因总要知道,原因是什么?我们接受佛法的薰习不够,佛法给我们的薰习少,时间也短;烦恼习气给我们的薰习时间长,力量大!所以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还是随顺烦恼,不能随顺菩提。往后如果还是这样下去,那可以说我们这一生空过了。现在要问诸位同学,你们希不希望在这一生成就?我说的成就是真正往生净土,脱离六道十法界到极乐世界去,亲近阿弥陀佛。我这个话提出来,很多同学都点头,想去。是,是想去,口里想去,心里还怀疑,所以我们没有去的样子,就是没有求往生的行动。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不像!虽然身在道场,心不在道场,就是心不在道上,身在道场又有什么用处?
  道场,如果说规模大一点,住众多一点,总难免是非人我,这是众生的烦恼习气。纵然真正有善心人为大众服务,大众在一起各个宿世、今生缘不同,有人欢喜这个人,有人无所谓,有人讨厌这个人。这个人是谁?往往就是我们自己;而我们对於别人也有这种情形。我们这个道场是小道场,住众包括短时间到我们道场来参学共修的,我们道场也不过是五、六十个人,多的时候有七、八十个人,不算多,这样的是非人我依旧不能避免。那像比我们道场更大的,住几百人的、几千人的,谈何容易!所以自古以来祖师大德道场常常说龙蛇混杂,这是真的,不是假的。这是个冶炉,像炼钢的炉子一样,你到这个里面来是来考验的。
  来考验什么?世出世间法。古大德常讲,考验你的定力;世间人讲,考验你的忍耐;佛法里面讲,忍辱波罗蜜。佛在《金刚经》上说得很好,「一切法得成於忍」,这个一切法就是世出世间一切法,你要想成就,秘诀、关键就在一个忍,你不能忍,你就不能成就。小事要小的耐心,大事要大的耐心,今天我们要办的是脱离六道十法界,这是大事,这不是小事。你要是没有耐心,不能忍辱,你怎么会成就?这个道理我们不是不懂,说出来人人都懂,六波罗蜜你都能说得上口,可是境界现前你就受不了,你的忍耐就没有了,所以你不能成功。到临命终时,毛病还是发作,那你就去不了!
  这个功夫肯定要在平常练成,临命终时,它就起作用,不受外境干扰。再大的福报,都免不了外境的干扰。我们举实际上的例子,在家同修念佛往生,他的儿女、他的兄弟姊妹、家亲眷属,不一定是学佛的,有很多不信佛,还有很多信仰其他宗教,大家都很热心要来插手管你的事情。你怎么办?这个时候你做不了主。譬如我们佛门里面,诸位都晓得人断气之后,八个小时不能动他,不能碰他,世间人不懂。如果他临终在病院,现在很多病院,一断气,十分钟就把你送太平间去,就送到冰库去。马上就触动你,怎么会给你等八个小时?这是最麻烦的事情。
  所以病院里面往生,能够停八个小时,甚至於十个小时、十二个小时,在台湾行,在中国大陆也可能行。虽然医院里面规定,人断气之后马上就要送太平间,中国人懂得这个道理,医生、护士都知道,所以只要给他们说明,不要去报。人已经断气了,医生到这个地方来,要来看看,可以跟医生说,他睡著了,睡得很好,现在不要动他。有的医生也知道,点点头就过去了。所以能够保持到八小时、十小时,韩馆长也是在医院往生,十四个小时才移灵。这种情形在其他地方做不到,在此地做不到!在新加坡、香港都不行!这是我们念佛人,也是现实的一个问题。我们也想了很久,当然最好的方法,往生不要在这些地方往生,到中国去,到台湾去,这个关系太大太大。
  我们要真正求往生,真正希望有同参道友帮助我们来助念,临终有这样殊胜的缘,大福报!这是人生第一福报。这也正是善导大师所说的,「三辈九品,总在遇缘不同」,临终的缘比什么都重要。懂得这个道理,我们学佛的同学在平常《饬终须知》要念。我们过去华藏图书馆印过,希望我们还要多印,分给我们各个净宗道场,希望大家常常能看,懂得这最后一著怎么处理法。我们看到别人往生,我们应该怎样如理如法的帮助他,送他到极乐世界。送一个人到极乐世界,功德很大,没有忌讳!他不是死,他是到极乐世界去作佛去了。我们要帮助一个人,送一个人到极乐世界去作佛,你说你这一生做了大好事。
  大慈菩萨劝人念佛偈子里头说,你要真正帮助两个人往生极乐世界,就比你自己这一生修行的功德还要大。他偈子上能劝两个人修,真修不是假修,真往生了,你将来就是功夫稍微差一点,都能往生。如果不是业障很重,不是造很重的罪业,到你临终,寿命到了的时候,你帮助往生的这个人,他在极乐世界他看得到你。《无量寿经》上讲得清楚,往生到极乐世界的这些大众,即使是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神通道力跟佛差不多,天眼洞视,天耳彻听,他心遍知。他看到了,他就想到,他自己到极乐世界是你帮的忙,现在你的寿命到了,我们去接你。不但我们去接你,我们一定还请阿弥陀佛一起来接你,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你曾经帮助过他,他现在要帮助你,跟阿弥陀佛一起来接引你。
  你帮助别人愈多,帮助很多人往生,你自己将来往生净土就愈有把握,真的是古人所讲的功不唐捐。所以千万不要有世俗的心理,什么心理?怕死,看到人死了就很忌讳,赶快走得远远的,碰都不敢碰一下,这是错误!你能不死吗?我们常讲,死不可怕,很平常!可怕的是死了以后,你不知道到哪里去,这个才可怕。人死了之后生天,人死了之后到极乐世界,试问问你,你想不想早一天去?这个世间太苦了,你还愿意多待一天吗?我相信,如果有人真的知道他是到极乐世界,他的寿命都不要了。名闻利养,再多的财富产业统统丢掉,他到极乐世界去作佛,或者是生天到天上去享天福,肯定是这么回事情。连在这个世间,如果说是有某个地区,这个地方生活环境非常好,你愿不愿意去移民?他就急著要移民过去。
  我们这个世间选择好的地方去移民,过好一点的生活,安乐的生活,你都心向往之,都有行动跟著走。但是我们都知道,这个地球上不管移到哪里,出不了六道轮回。现在有个机会能够脱离六道轮回,焉能不去吗?这种机缘一定要知道、一定要抓住。遇到道场有同修往生,热心的帮助助念,在道场也好,甚至於有些在医院、在殡仪馆,都好!你的心地清净,你的心地慈悲,你走到病院,你进到殡仪馆,磁场都变了,这是佛法里讲得清楚,境随心转。
  我们华藏图书馆的同学,以及我们的同修,你有这个经验。你们想想当年韩馆长生病住在医院,她在医院往生的。我们常常到医院去看她,那段时间,我住在景美图书馆,一天至少去看她两次。那个医院的磁场祥和,走到里面生欢喜心,一丝毫恐惧都没有。馆长的病房,二十四小时念佛不中断,我们图书馆出家同修轮流,两个人一班,二十四小时不中断,还有居士也有几位,在她生病期间,念佛不中断。病房里面供养阿弥陀佛的圣像。她往生的时候移灵到图书馆,大殓之后移灵到殡仪馆、火葬场,我们都参加。一片祥和,一丝毫那种阴森的感触没有。这什么?念佛人。我们明了,她住院,医院里面每个病人都得利益;她在殡仪馆、她在火葬场,一切神灵都得三宝威神加持,所以磁场祥和,丝毫恐惧都没有。
  佛在大经上常讲的,境随心转,我们要转境界,不要被境界转;还被境界转,我们学佛什么功夫都没有。最低限度的功夫,你要能转境界,也就是不受外面境界影响。外面磁场不好,我们到那里去,磁场就改变,为什么?教中常讲,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真诚的慈悲心就起感应。我们身体也是妄法,妄法确实依真而起,我们身体也是因缘所生法,也是当体皆空,了不可得。你要是了解事实真相,你的妄想、恐怖、颠倒统统就消失了,真的像《心经》所说的,「照见五蕴皆空,离一切苦厄」,都是给你说真话,给你说实话。
  觉首菩萨说法的十首偈,十一首,第一首是客气话,应酬话,真正说法是十首,从第二首到十一首,为我们说明一切法的实相,跟《般若经》上讲的完全相同。我们要是真的明白,觉悟过来,无论在什么境界里头,你的心是清净的,你的心是觉悟的,你的心是慈悲的,你不迷。你知道一切法当体皆空,知道一切法相有体无,事有理无,你在一切法里头不会起心动念。不生烦恼,也就是你不会生起分别执著,你处理的一定很平和、很安详、很如法。
  再看第二段,「依所依者,谓风不能自动,要依物现动,动无自体可以知物,物不自动,随风无体,不能知风」,这段是说风,也是不相知。风虽然依物而动,风不知物,物也不知风,「各各不相知」。风从哪里来的?现代科学给我们说明,风是空气的流动,就像水一样的。水,前面的波流出去了,后面波就跟著进来。风亦如此,这个地方的空气移动了,气体;如果没有气体,我们称它作真空。真空里头有没有风?真空里头没有风。但是在大宇宙里面,科学家还告诉我们有宇宙风。我们相信肯定是有的,为什么?
  星球、星系是以很高的速度在虚空当中旋转,像太阳,带著这么庞大的一个星系,太阳系,九大行星,行星还带著卫星,非常可能行星里面还有许多小的卫星,我们还没发现。这样一个庞大的星系,在太空当中,自转、公转,速度都很大,转动就有风。风是动相,不动就没有风,风就是动,动就有风。我们想想看,地球,包著地球是大气层,大气现在我们知道有地心吸力,大气不会跑掉,总是裹在地球的表面。但是地球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