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 第1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很大,我们会受到伤害,受电波的干扰。所以,医生建议我们尽量用老的电话,有线的,那个还是有伤害,伤害的轻。无线电的比有线的,波动强度大概是十几二十倍,常常用决定伤害你的听力。听力影响你的视力,影响你的思考,你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再说最普遍的,现在电视,电视里面是些什么节目?杀盗淫妄,贪瞋痴慢,你的身心怎么能够得到平衡?一天到晚诱导你胡思乱想,你就不知不觉的上了当,受它的引诱,也就糊里糊涂、胡思乱想过一辈子。来生的果报更可怕,来生的果报都在三途地狱,一生没有听到正法,一生没有见到过正人君子,这才叫真正可悲。
  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说得好,我们念一念。这个地方讲「后五智身中,初」,初就是第六首,就是我们念的这一首,「知解脱智,谓外身非业系,内心无取著,为皆解脱」,『内外皆解脱』。外身,「非」是不为,不为业系缚,这个话怎么说?外面不受外境的影响,你外就解脱了。但是外与内有密切的关联,内心必须做到无取著,於一切法无所取,不执著,你外才能离,外面才能够离相,才能够随缘。外面离什么?外面离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你不受五欲六尘的诱惑,你能够放下名闻利养,你得自在了,你就有智慧了。堕落在名利、五欲六尘里面,苦不堪言!堕落在名利里面,现在人所说的高官贵爵;堕落在五欲六尘里面,叫福报大,拥有亿万财富。一个是贵人,一个是富人,富贵都是一般人所向往的,明白的人知道,这两样东西决定不是好东西,现在如果你要是受了,来生的麻烦大。
  所以聪明有智慧的人,过去生中修的有这个福报,他怎样?他不受,释迦牟尼佛就给我们现的这个例子。释迦牟尼佛,贵,是国王,他是王子,他不出家就继承王位,他是净饭大王的长子;富,我们中国古人所讲「贵为天子,富有四海」。释迦牟尼佛给我们示现,他都得到了,得到怎么样?他舍弃,不要了,出家修道去了。这就是告诉我们,人都希求富贵,释迦牟尼佛统统得到了,他去修道,这不就是告诉我们,修道比人间富贵更殊胜,人间富贵比不上修道,所以他才有这样的选择。为什么?人间富贵只享一世,如果你真正是明道、得道,你的富贵永远享不完。在佛门自古就有这么一句话说,「不读《华严》不知道佛家的富贵」。你读了《华严经》之后,你才晓得人间帝王比不上,诸天的天王也比不上。而后你才晓得,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舍弃人间富贵去修道? 
  人间帝王,你这一个国家的人民对你尊敬,你是国王,外国人也对你另眼相看,你是某国国王。佛门里头真正悟入佛境界的时候,九法界众生对你尊敬,诸佛护念,一切善神拥护,不善的神不敢接近你。哪里是人间天上富贵能比的!难怪释迦牟尼佛把这个小富贵放下,他去取大富贵,短暂的富贵放下,他去取永恒的富贵。他不是讲给我们听,他示范,他做给我们看。所以,身决定不受外面环境的影响,外身非业系,内心对於人间天上一切诸法,绝对没有占有的念头;有占有的念头,据为己有,他就有取、有著,这个念头没有。没有得失的念头,一切日常应用的东西,有很好,没有也好,样样都好。不是我一定要有,我一定要舍,没有一定的,随缘!随缘是智慧,什么都好,你就自在、安乐,这个叫做解脱。把你的妄想、分别解除了,化解了,於一切法不分别、不执著。
  脱是脱苦,你看看执著,执著之苦是六道轮回,於一切法当中不执著了,六道没有了,六道脱了,脱离六道轮回。於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分别,分别的念头断掉了,十法界脱了,脱离十法界。脱离十法界你到哪里去?一真法界,你入了佛的法界,你入了华藏世界,你入了极乐世界。解、脱,解是因,脱是果,脱离六道,脱离十法界,真正叫脱离苦海。
  「常契等理,故云正念」,等是平等,契是契入、契合,就是心念念都能够契合平等,我们讲的是念念都与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相应;念念都是这个心、这个念就是正念。『永劫住正念』,「正念」无念,无邪念,不是什么念都没有,正念里面有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虽有,他又没有分别,又没有执著,他也没有起心,也没有动念,所以佛在经上常常讲微妙。我们今天常常念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我们还在这里分别它,我们还在这里执著它,这不叫正念,这叫分别名相,执著名相,心没起来。如果契入的话,契入的话我们的心,内心,对自己确确实实是清净平等觉,对一切众生决定是大慈大悲。自受用、他受用的体决定是真诚,真诚是体,清净平等觉是自受用,大慈大悲是他受用,对人。
  「又内脱二障,外用无羁,此明自在」。我们常讲自在随缘,看破、放下、自在、随缘,这是起用。内脱二障就是烦恼障、所知障,就是分别、执著,执著是烦恼障,分别是所知障,二障离开了。那么你起作用,日常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你就得自在了。我们常讲事事如意,得心应手,这是自在。所以『无著无所系』,这个「无著无所系」,清凉大师这句话就是解释这句经文。内脱二障,外用无羁,自在,这是智身。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请接著看下面第七首偈:
  【意净光明者。所行无染著。智眼靡不周。广大利众生。】
  《疏》里面说「下四」,就是向下四首偈,第七、第八、第九、第十,这四首偈所说的是「大用自在」,这个用是智慧起用。诸位要记住,前面一首是讲知解脱智,解脱智起作用就是这后面四首偈,这四首偈解释智慧起用,「展转相释」。我们现在看第一首,第一首是刚才我们念的这首,「初一以寂照智利生」,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它会展转说。这首是寂而常照,著重在寂,寂就是心地清净,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缘之中,都能保持著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这些话字字句句的义理、境界,都是深广没有边际!一般初学听了之后,自己以为懂了,实际上,实际上完全不懂。为什么?他心不寂静,他还胡思乱想。真正到寂静的时候,妄想没有了。
  前面这首偈,我们刚刚念过,「永劫住正念」,他妄想没有了。我们念佛人当然没有这种境界,这是佛菩萨境界,法身菩萨境界。念佛人有正念,正念是什么?正念是阿弥陀佛,他起心动念,念念之中都是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他没有第二个念头,这是念佛人的正念,功夫念到这个程度,决定往生!往生是真正的大事,你这一生作佛去了,什么样的人才在这一生当中能作佛?大善根、大福德,没有大善根、大福德做不到。这个善根、福德是他自己无量劫修行成就的,不是这一生修的,一生不能成就。这样的人,他在没有遇到佛法之前,他心地一定是清净慈悲,一定是没有忧虑,没有烦恼,能放得下,一定是很随和(很随和就是佛法里面讲自在随缘),能看得出来,这个人有福,真正有福报。
  我在初出家的时候,刚刚受了戒,民国五十年代的时候。佛光山刚刚开山没有多久,山上只有一栋房子,东方佛教学院。星云法师请我到他那个学院做教务主任,给学生们上课,我在山上住了十个月,早期那学生我都很熟。那个时候是一片荒山,没有柏油路,铺的石子路。有一天晚上,月光非常好,我带了几个学生在它前面,学院前面有个小池塘,以后做了放生池,有个小池塘,那时候还是原始的。我们坐在那边赏月,谈谈佛法,答覆学生们问题。没有一会儿,有个工人,这工人是在佛光山做长工的,因为这个山上工程不间断,它有包工,附近的这些农民,在山上做工的。他看到我们这些人在聊天,他也来了,我们也很欢迎他。
  他是台南将军乡人,在山上做长工,他给我们讲一个故事,就是将军乡他们家乡,很熟悉的一位老太太,念佛往生,站著走的。这桩事情现在还有人知道,我前几年到高雄提到这个事情,当时有人跟我说他们知道,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这位工人给我们讲,劝我们要认真念佛,他说往生不是假的,亲眼看见的,站著走的。就给我们叙说这个事情的真相,他们都很熟。他说这个老太太看起来也很平常,跟一般人没有什么两样,但这个老太太心肠非常好,肯布施,肯帮助别人,很慈悲,家境能过得去。儿女都成立了,自己一生也不知道什么叫佛,什么叫神,搞不清楚,反正是只要是庙她就去拜,神道不分,广结善缘。三年前儿子娶了个媳妇,媳妇是学佛的,懂得佛法,就劝她婆婆不要去乱拜,乱拜没好处。劝她专拜阿弥陀佛,专念阿弥陀佛,这样将来往生极乐世界,好! 
  你看这个老太太,她就听媳妇的劝告,家里面设了个佛堂,供西方三圣。老太太从此以后其他的庙就很少去了,天天在家里念佛、拜佛,这就修净土了,三年。往生的这一天,她不告诉家人(我们懂得这个道理,告诉家人,家人会障碍她,她就去不成了),气也不吭一声,她是晚上走的。晚上吃晚饭,她就跟她儿子媳妇讲:你们先吃,我洗个澡。真的,她洗了澡,换了衣服。儿子媳妇很孝顺,等了很久老太太没有出来,就去找。到她房间去看,真的是洗了澡,换了衣服,人不在房间,到哪里去了?走到佛堂里面,看她老人家穿了海青,站在佛的面前,站在佛堂当中,面对著佛像。叫她也不答应,再细细一看,她已经死了,站著走的。这马上就轰动了将军乡,当然她儿子媳妇都懂得佛法,非常欢喜,三年成功。
  然后乡里的人就想老太婆的生平,真正是个好人,真正是个非常心地善良、慈悲之人。不懂得佛法之前,是神道统统都拜,接受媳妇劝告之后,就万缘放下,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她虽然不认识字,她学会了念《弥陀经》,每天念经拜佛,一样照顾家务事,一点都没有妨碍。心地清净,万缘放下,放下是心放下,不是事放下,事她照做!这是我们看到一个站著走的。所以你说念佛念多久?三年,站著走的,无比殊胜。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是非人我、贪瞋痴慢统统放下,没障碍了,这是我们看到的。我到佛光山一年,一年前,那个人是亲眼看见的,告诉我们念佛往生是真的,不是假的。我们这些出家人被这些长工教训一顿,他来跟我们讲开示,我们洗耳恭听,这桩事情我在讲经的时候也讲过好几次。
  第二个,那也是真的,不是假的。一九八三年,我在旧金山讲经,住在甘太太的老人公寓。这个老人公寓是犹太人办的,办得很好,里面有四百多个单位,都是退休的老人。有些夫妻两个,多数是单身的,物质照顾,生活照顾得很周到,所以请我在这里面讲经,讲一个星期。甘太太告诉我一桩事情,她的亲戚,也是个老太太。媳妇生小孩(就她的孙子了),生小孩要人照顾,所以就想到他的母亲,从台湾把他母亲接到旧金山,照顾小孩,做家事。因为儿子、媳妇都上班,这在美国很正常,夫妻两个都上班,都是不是把自己的母亲,就是把外婆找来,带小孩,做家事。这样大概在美国住了几年,她的孙子上幼稚园了,那我们知道,应该她的孙子有三、四岁了,所以她在美国住的时间也很长。念佛,她也没有参加任何法会,也不到哪里,因为她的家务事情一个人承担,何况又要带小孩,也没有时间出来。别人也不晓得她是怎么用功法,都不知道。
  她走的这一天,不知道什么时候走的。因为每天早晨,老太太起来煮早饭,烧饭,让儿子、媳妇吃了饭上班,小孩吃了饭之后上学。上学多半是父母上班的时候,把小孩送到学校,他们下班的时候,再从学校接回来,在美国都是这样的。这天早晨,老太太没起来,这就不正常了,开她的房门,美国老人的房门,虽关起来没有锁,它方便,怕出什么事情。房门一打开,看到老太太穿得整整齐齐,盘腿坐在床上,叫她,叫她不答应,细细一看,死了,不晓得什么时候死的!坐著走的。厉害在哪里?儿子、媳妇、孙子的孝服,她都做好了。大概平常他们上班,小孩上学,她在家里没有事情,给他们做孝服。自己写了遗嘱,摆在自己的面前,后事交代清清楚楚。这个老太太厉害,也是一声都不吭,当然晚上走的,晚上什么时候走的,没有人知道。
  这是给我们现在念佛求往生的人做了最好的榜样。妨不妨碍工作?一点都不妨碍,你看家庭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