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三之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李立三之谜-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斧、棍棒气势汹汹从前门打进来了!逢人便打,遇物就砸。李立三想从后门逃出,由于锁头生锈,未能启开(其实,后门外早有许多打手埋伏,李立三若从后门出来,必遭暗算)。于是,在两个工人的掩护下,又赶紧上楼,从屋顶气窗爬出去,在屋脊上跑过两栋房子,下到了一户工人家里。屋里一位老奶奶一看是李立三,赶紧把他锁到阁楼里藏了起来。由此李立三躲过了一劫。    

  上海总工会被捣后,北京各界250多个团体在北京召开了“对英帝国主义惨杀同胞雪耻大会”,并向全国发出通电对上海总工会进行声援。    

  据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的《工人之路》1925年9月2日载:为了通过全国农工商学会的各界大联合,把全国人民的力量集中起来,促成全国的统一。必要武力在人民手中,政府是统一的人民的政府,从此全国各界同心合力以与帝国主义者抗争,上海工商学联合会在一个月前就发起在北京召集一个全国工商学界代表联席会议。提议发出后,各地的工商学各团体纷纷发电来赞成。上海工商学会已派代表到北京筹备……只待各省都派代表来京,马上便开会。但北京政府严禁罢工,故天津工会代表已经离京。    

  这里所说的上海工商学会已到京之代表就是李立三。    

  原来李立三免遭不测后,党中央于8月27日随即派他到北京,为促使北京政府颁布工会条例并给上海罢工工人发放救济款。哪知他一到北京住进长安饭店,就有大批密探跟踪监视,特务几次去抓他,他都侥幸从后门跑了出去。李立三不能从事任何活动,且对北京的地下工作有可能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李大钊只好派李葆华设法保护李立三又秘密回到了上海。    

  此后不久,统治上海的奉系军阀邢士廉发出封闭上海总工会命令,并通缉李立三。为掩护李立三,上海总工会宣称:李立三因病住院。上海反动当局勾结租界巡捕,搜查了所有医院,一无所获。其实,李立三就住在成都路上戴立夫家里。戴是前清官僚,参加过辛亥革命,同共产党关系密切。大搜捕一过,9月21日,李立三在工人的掩护下,带着夫人李一纯,化妆登上了去武汉的外国轮船。    

  李立三成功地到达了武汉,哪知武汉的吴佩孚政权也得到了消息,便雇佣了会“飞檐走壁”的江湖刺客来刺杀自己。刺客跟踪李立三,却见李立三日夜都是跟一些穷苦劳工在一起,知他是个正义好人,为他的行为所感动,便将吴佩孚要自己刺杀他的阴谋相告,使李立三得以迅速转移。那刺客也很聪明,为骗吴佩孚,就编了一个李立三已被刺死的谎言,吴信以为真,第二天便在报上公布这一消息。报上这么一登,工人们听说李立三遇害了,无不悲痛,纷纷举行追悼会,追悼这位工人运动的领袖。    

  于是,这就成了李立三一生中第二次被“追悼”。    

  九、由莫斯科到广州    

  担任着第四届中共中央委员、中共上海区委委员、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主任、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上海总工会委员长等重要领导职务的李立三,同时又被中央任命为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准备前往莫斯科去出席共产国际第六次执委扩大会议和赤色职工国际会议。    

  1925年10月下旬,李立三、李一纯夫妇与蔡和森、向警予夫妇,在翻译沈泽民陪同下,乘轮船经海参崴前往莫斯科。    

  会议召开之前,即1926年2月5日,斯大林在莫斯科专门接见了李立三、蔡和森等中共代表团,与之进行了长时间的谈话。会议于2月17日至3月15日举行。这次会议非常重视中国问题,其中包括“五卅”后开始的阶级对抗。李立三受邀在会上作了专题发言,向共产国际报告了中国五卅运动和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详细情况,呼吁全世界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援助中国革命。李立三的发言在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第二部分在革命的洪流里(9) 

  这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决议》指出:“中国工人在上海和香港的政治罢工,已成为中国人民对外国帝国主义者的解放斗争的转折点。中国群众性的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进一步加速了封建军阀的衰败、分化和崩溃的过程。”在对未来形势的估计时,《决议》说,中国革命有两条发展道路,一条是资产阶级革命道路,另一条是无产阶级革命道路。这两种趋向现在正为争夺革命运动的领导权而进行斗争。革命的前途取决于哪种趋向占上风,它可能是资产阶级的,也可能是非资产阶级的。会议结束后几天,就发生了“三二○”中山舰事件,从一个侧面表明这次会议的估价和推测总体上是正确的。    

  此时,李立三还代表中华全国总工会出席了赤色职工国际的会议。共产国际原准备派李立三到西方某个国家去搞工人运动,为中国驻某个国家的分局,以逃避中国国内反动派对他的追捕,但李立三婉言谢绝了共产国际为他做出的善意安排,仍主动要求回国参加革命斗争。    

  就是在莫斯科期间,李立三夫妇和蔡和森夫妇,这两对同是“革命伴侣”的婚姻关系不约而同双双发生了裂变,李立三只得只身乘轮船于1926年4月回到广州,蔡和森则以中共代表的身份留在共产国际工作,向警予、李一纯进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后来的情况是,蔡和森最终与李一纯在莫斯科结婚,并于1927年3月与共产国际代表罗易以及谭平山等取道广州、长沙,抵达武汉。而向警予也于1927年初回国,1928年3月20日在武汉被叛徒宋岳林指认后被捕,当年5月1日,向警予被反动派杀害,壮烈牺牲在武昌昙华林。    

  李立三回到广州后,参加了第三次全国劳大的筹备工作。    

  此时,广州处于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的前夜。中国共产党原准备把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与第一次全国农民代表大会一起召开。目的是为了贯彻中共中央1926年2月下旬在北京召开的特别会议精神,深入发展工农运动,以准备和支持广东国民革命政府的北伐战争,使北伐战争建立在工农联合的基础上,争取国民革命在全国范围内的胜利。但由于没有能够把北方各省的农民代表集中来广州,故取消了全国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改为召开广东省第二次农民代表大会,与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联合召开。    

  这次会议完全是由中国共产党组织和领导的。到会代表502人,代表有组织的可以统计的400多个工会组织的124万人,有英、俄、法、德、美、日等国家的工会组织代表参加。会议的目的是总结五卅运动以来的工运经验,进一步组织领导全国工人阶级迎接北伐战争开始后全国革命的新局面。    

  由于李立三刚从莫斯科参加赤色职工国际会议归来,加上他领导安源罢工和五卅运动所形成的威望,理所当然地成为大会领导成员之一。在4月30日上午的预备会上,他与苏兆征、邓中夏、刘少奇、陶作然、许世光、郭笔俊、肖贰敏、袁福青、郑绍山、王亚章、张春奇、冯敬、卢星三、叶章等14人被选为大会主席团。    

  会议于5月1日在广州市国民党中央大礼堂开幕。    

  5月3日上午9时,李立三以出席赤色职工国际大会代表、上海总工会委员长的身份在大会上报告了“世界工会运动状况”。    

  5月4日下午,李立三以出席赤色职工国际大会代表、上海总工会委员长的身份,又在大会上作了“出席赤色职工国际经过”的报告。    

  他在报告中特别指出帝国主义、军阀、土豪破坏工人组织工会之阴谋,其手段主要有:①凡各工厂与某一种职业当中,限令工人仅可组织一个工会,而且不能联络其他工会,而妨碍工人势力集中;②资本家教给工人以地方主义与民族主义,使各地工人不相联络,而相互打击;③利用工程工钱多少以识别工人,若工程工钱多者则收置之,少者则压迫之;④愚弄工人,以信教不同之分,使各自组织各教之工会,以分散工人联合势力;⑤资本家时令其走狗职员混入工人组织中,以弄乱之,若其中有奋斗工人分子,则开除之。因此,李立三指出,今日中国外受帝国主义压迫,内受军阀摧残,非我们工农大联合不能完成中国国民革命。我们农工是国民革命的最革命的分子,我们今后应负起责任起来,才可得我们农工永久的解放。    

  李立三向大会作的两个报告,极大鼓舞了与会代表的革命热情,在5月5日上午的大会上,两大会联合通过了“对全国总工会出席赤色职工国际会议的决议”。决议指出:一、大会对于赤色职工国际所取的政策和方略,认为完全满意。大会誓继续竭诚拥护赤色职工国际所定的一切政策,与国际资本帝国主义作最后之决战。二、大会承认赤色职工国际所决定之‘统一职工运动’政策,尤为目前世界职工运动所需要;同时大会对于改良派的黄色国际领袖骗卖工人阶级分裂工人运动之所为,深为愤恨,愿揭破其假面具,而尽力推倒之……形成反帝国主义的联合战线。三、工人群众是革命的主要势力,农民群众更是工人群众相依为命的友军,职工国际所指示“工农联合”之政策,确为目前中国革命工作之惟一出路。大会愿一致为“工农联合”而奋斗,为共同利益而奋斗,以达最后的解放。    

  5月6日下午3时,李立三又以上海总工会委员长的身份报告了“上海职工运动情形”。    

  5月10日,李立三主持第14次会议,讨论了全国革命形势的重要问题。    

  同日,蒋介石为了欺骗人民,表示他对工农群众的支持,以黄埔军官学校校长的身份在学校召开欢迎会。除了邀请第三次劳动大会和广东省农民代表大会代表全体参加外,还有其他各界代表出席。蒋介石亲自主持大会并致“欢迎词”。他说,工农为革命主力军,极希望监督军队,指挥军队,使武力成为民众武力。各界代表8人先后发言,不少人的发言都在不同程度上颂扬了蒋介石,说他是“我们的领袖”,要求他“指示和领导我们”,并向他表示“敬意”和“感谢”,惟有工界代表李立三在致词中没有一句这样的话。他代表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答谢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欢迎的盛意。”李立三根据劳动大会《为促进北伐向国民政府请愿书》的精神,指出:“全国的民众很希望国民政府出师北伐,不仅希望而已,并且全国民众都已准备着帮助我们国民革命军北伐的进行。”李立三这个与众不同的发言,引起了所有与会人士的注意,特别引起了蒋介石的注意。这个27岁的工运领袖不买他的账,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1926年9月19日担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蒋介石北伐途径湖南醴陵时,想起这是李立三的家乡,特在他的专车上约见李立三的父亲李镜蓉,表示关怀和尊敬,想以此来笼络和影响对他不敬的这个年轻共产党员。这是后话。    

  5月11日下午,李立三在第15次大会上还作了《罢工战术》的报告。    

  这个报告第一次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工运的经验,对于罢工的意义、罢工战术的重要性、罢工的时机、罢工的准备、罢工战术注意之点、防止破坏和谈判策略、罢工后的工作等等,都作了全面系统的说明。


第二部分在革命的洪流里(10) 

  如在罢工的意义问题上,他强调了正确处理经济罢工和政治罢工的关系。他指出,在工人阶级的解放斗争中,每一次罢工都有重要意义,但是“工人阶级的解放首先是政治上的解放”,“工人阶级经济要求的扩大,才能增加对于政治斗争要求的勇敢和兴趣,所以必须如此,才能使罢工的意义更加扩大。”    

  关于罢工战术的重要性,他指出:“罢工是工人阶级反抗压迫阶级的武器的一个……并且是最严重最要紧的,用得好的时候可以战胜敌人,用得不好的时候可以自杀。”“作罢工的决定,必须对主客观形势有明了的观察,决不可冒昧从事。”    

  关于罢工的准备,他强调必须有严密的组织准备,要有能够鼓起群众热情的煽动口号,这些口号“要切实,要简单,要有刺激性,要是群众要喊的,是社会同情的”。    

  关于罢工战术,他列举了22种,还叙述了敌人通常使用的破坏罢工的7种方法,提请工人运动的领导者予以极大的注意。强调领导罢工既不要恐慌、畏缩和后退,也不要轻举妄动。    

  会议根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