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澜访谈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杨澜访谈录- 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西班牙的市集开一场派对,为自己的香水拍摄同名电影,不惜重金 投资帆船队,在一百种布料面前开始灵感的驰骋。缪奇娅·普拉达胸 
怀改变世界的理想,在很多年以后,在她一度痛恨而不得不加入的时 尚界,终于找到了一种温和而强大的力量。她说,这是有钱的好处。 
或许,比钱更重要的是选择的权力和精神的自由。   
  普拉达:不管怎么说,我还是改变了自己的想法。现在我觉得时尚一 点都不愚蠢,但这种想法的改变是最近才发生的,因为我喜 
爱这一行,因为很明显这是我可以通过行动表达想法的方式, 也是表达自己爱好的方式。   
  杨澜:是什么促成这种调和的?   
  普拉达:我之所以让步是因为,首先,每个人都是时尚的产物。所以 即使是我那些知识界朋友、睿智的朋友、艺术家们。他们也 
认为时尚是表现自己的最好方式,能够折射当下,充满灵活 性。   
  杨澜:所以时尚是您展现自己的方式,使您能在繁华世界里迅速留下自己的标记?   
  普拉达:是的,虽然并不是件那么伟大的事。   
  杨澜:现在我们进入的是剑南春互动时间,我们这里有一些观众提 出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您为什么在每次时装秀结束时,只 露个脸就走了?   
  普拉达:因为我拒绝时装设计师的那些老套的做法,向大家挥手问好之类的,我不喜欢。所以我不会去做。   
  杨澜:好,下一个问题,我们听说您搜集了很多王家卫电影的碟片,是什么让你这么喜欢他的电影?   
  普拉达:基本上是他刻画女性的方式。我对电影中描写的那种苦难,女性性格方面的复杂,印象深刻。他不是唯一这样做的人。   
  杨澜:最后一个问题,您只穿自己设计的衣服吗?   
  普拉达:是的,除了极个别情况。         
第53节:萨马兰奇:我是中国人民的真正朋友(1)         
  萨马兰奇:我是中国人民的真正朋友   
  这是一位几乎所有中国人都熟悉和敬重的老人,中国奥运史上每个重要时刻几乎都和他密切相关。   
  杨 澜 印 象   
  他被称为继顾拜旦之后对奥林匹克运动 做出最大贡献的人物。他将奥运从政治 漩的涡和财务危机中拯救出来,使之成 为这世界上最具凝聚力的盛会。   
  杨澜:这里是巴塞罗那奥林匹克博物馆,出生在这座城市的萨马兰 奇是巴塞罗那的骄傲,他也被认为是继顾拜旦之后,对现代 
奥林匹克运动做出最大贡献的人物,所以在博物馆里,有一 间专门关于他的展室,馆长说,经常会有中国的游客到这里 
来参观。虽然萨马兰奇离开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职务已有多年, 但是中国人一提起他的名字,还是会由衷的产生一种亲切、 
温暖的感觉。实际上,萨马兰奇担任奥林匹克主席的20年, 也正是中国重返奥林匹克大家庭、到北京申奥成功的20年, 
可以说,中国人关于奥运的种种记忆当中,都有萨马兰奇的 身影。   
  初秋的巴塞罗那依然还很温暖。在距离2008年北京奥运会还有 300天的时候,我们来到了这个美丽的西班牙城市,采访这位 和这届奥运会密切相关的老人。   
  杨澜和萨马兰奇其实已经相识已久。在北京参加的1993年和 2001年两次申奥表决中,杨澜都曾经作为中方代表团成员,和萨 
马兰奇有过简单的官方接触。现在,两个人终于可以有机会坐下来进 行单独交流。   
  中国人心中的萨马兰奇   
  萨马兰奇:最近发生了一件事,就是我最近有一次访问北京时,我和我 的秘书迷路了,一个中国人过来问我,您是萨马兰奇主席吧? 
发生什么事了?我说我迷路了,他就说跟我来吧。   
  杨澜:是吗?发生在北京吗?我们不能让您迷路的。   
  萨马兰奇:他把我领回了宾馆,然后他问我,我能明天带家人 我的 妻子、孩子来跟您合个影吗?我说当然可以了,于是第二天 
他们来了。而且我记得一年后,他还来洛桑看望我。   
  杨澜:是吗?真是太好了!   
  正像萨马兰奇所遇见的这样,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熟悉这位西班牙老 人,并且敬重和热爱着他。因为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知道,萨马兰奇是 
中国的好朋友,他曾经给了中国那么多真诚而友好的帮助。         
第54节:萨马兰奇:我是中国人民的真正朋友(2)         
  的确,萨马兰奇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是很特殊的。中国奥运史上每个 重要的时刻几乎都和这位老人有关,而奥运对中国人来说又是那么重 要 
它代表着中国曾经的苦难、如今的振兴,以及太多的泪水、自 尊和骄傲。这让中国人一想起萨马兰奇,心中就充满了温暖和感动。 
有一些画面,永远的留在了中国人的记忆里。2001年7月13 日。有着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终于把奥运会迎进了自己的家。 
而宣布和见证这个胜利的,正是当时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   
  萨马兰奇和北京申奥成功   
  杨澜:您还记得当晚的情形吗?   
  萨马兰奇:是的,我在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职务上做了21年,这一届(任 期) 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我们做出了非常重要的决定, 
就是作为国际奥委会主席,我宣布中国的首都北京获得了 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   
  杨澜:您之前预料到了这个结果了吗?您此前想到北京会赢得这次的主办权吗?   
  萨马兰奇:你知道之前会有很多事情,北京能不能当选很难说,但是大 多数的国际奥委会成员都明确表示他们倾向于北京,所以北 京的当选就顺理成章了。   
  虽然萨马兰奇没有提及自己为北京申奥成功所做的贡献,然而他为之 付出的努力却是所有人都看得到的。就在北京申奥成功三天之后, 
2001年7月16日,萨马兰奇结束了他在国际奥委会21年的主 席任期。因此有媒体评论说,一切仿佛注定,萨马兰奇几乎就是为了 
等待这一天,等待着实现这个中国的奥运心愿。   
  萨马兰奇:我以前说过(北京申奥成功) 这是我的一个梦想。   
  杨澜:为什么您觉得是您的一个梦想呢?   
  萨马兰奇:我在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期间,我和中国的关系一直非常亲 近,可以说我是中国人民的真正朋友,而且在看了中国为此 次奥运会做的准备后,我敢肯定中国会… 
…而且一定能将它 办成有史以来最好的一届。   
  杨澜:请问您的信心源于何处呢?   
  萨马兰奇:中国在过去的20年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现 在在世界上举足轻重,有着领先的国际地位,体育方面也取 
得了优异的成绩,中国将通过奥运会向世界展示自己以及中 国的未来发展方向。   
  1993年北京申奥失败现场,萨马兰奇宣布结果,中国人的失望。  这同样是一段让中国人刻骨铭心的记忆。1993年9月 
23日。在角逐2000年奥运会举办权的最后时刻,北京仅以两票 之差败给悉尼。   
  令中国人心碎的一夜   
  杨澜:那一夜对于中国人民来说真的让人心碎,我跟何振梁先生也 是朋友,那天当他接到他女儿从中国打来的电话时他忍不住 哭了。         
第55节:萨马兰奇:我是中国人民的真正朋友(3)         
  萨马兰奇:坦白地对你讲,我觉得你们在争夺2000年奥运会主办权上失利是件好事。   
  杨澜:为什么呢?   
  萨马兰奇:因为这八年的时间,八年里中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会更上 一层楼,你们有能力举办一个非凡的奥运会。   
  事实上,萨马兰奇和中国的友谊,可以追溯到29年前。1978 年,中国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一年。这一年,中国刚刚打开对外开放的 
门户,一切开始重新焕发活力,而中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还尚 未恢复,十亿中国人被排除在奥林匹克大家庭之外。就是在这一年, 
时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的萨马兰奇第一次访问中国。   
  第一次踏上中国土地的萨马兰奇深受触动。他对媒体说,奥林匹克运 动会是属于全人类的,不应该有任何人尤其是中国这样众多的人口被 
拒之门外。此后,他开始四处奔走,劝说欧洲奥委会委员支持恢复中 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一年后,这一提案终于被通过,中国重 返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   
  中国恢复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   
  萨马兰奇:我那时想不通一个有着10亿人口的大国,居然不是国际奥委 会的成员国,那时中国想成为国际组织成员,成为中国在国 
际上的唯一代表,这就意味着台湾政府必须退出国际组织, 像联合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但是你们的领导对台湾非 常的大度,因此台湾青年才能以中国台北奥委会的名义参加 
奥运会,用中国台北奥委会会旗及会歌,这个决定实在是太 奇妙了,因为我们向世界证明,奥林匹克运动是面向全世界 的青年的。   
  这是1984年,第23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召开。中国派出了阵 容强大的代表团。开赛第一天,许海峰就在手枪慢射中获得了一枚金 
牌。这是本届奥运会的第一枚金牌。而对中国人来说,这块金牌的分 量却更加沉重。从1932年中国派出唯一一名运动员首次参加奥运 
会开始,半个多世纪的等待,整整52年,中国人终于拥有了第一枚 属于自己的奥运金牌。   
  萨马兰奇亲自把这枚金牌挂在了许海峰胸前。这是他在会前就对中国 代表团做出的许诺,要为中国颁发第一枚金牌。这也是萨马兰奇担任 
主席后颁发的第一枚夏季奥运会金牌。   
  萨马兰奇和中国第一枚奥运金牌   
  萨马兰奇:我现在为此而非常高兴,因为中国获得的第一枚金牌是由我 颁发的,这已经成为历史上的重要一刻。   
  杨澜:你这么做是想说明或者表明什么吗?   
  萨马兰奇:是的,这是1984年奥运会颁发的第一枚金牌,我希望由我来 颁发,因为我已经知道了,是位中国运动员获得了这第一枚 
金牌,我想以此证明在国际奥委会的不懈努力下,中国终于 能够参加洛杉矶奥运会了。         
第56节:萨马兰奇:我是中国人民的真正朋友(4)         
  洛杉矶奥运会后,萨马兰奇应邀来到中国参加国庆35周年庆祝活 动。在与国家领导人邓小平的交流中,萨马兰奇再次感受到了中国人 民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热爱。   
  和邓小平的会面   
  萨马兰奇:当时是在天安门城楼上,我被邀请跟他(邓小平) 站在同一 高度,那是我们第一次见面,此后我们还见过两三次,我觉 得他非常特别,很不同寻常。   
  杨澜:他说过的话里给您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他非常和蔼,而且非常高兴看到中国体育的发展,还有中国 人能参与世界性的体育大赛,像奥运会、世锦赛等,这些都 
提高了中国的尊严,我真的认为他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领导人 之一。   
  国庆庆典后,萨马兰奇对当时已经任国际奥委会委员的何振梁说,中 国应该开始考虑申办2000年奥运会了。正是受到萨马兰奇的鼓 
励,中国政府决心开始奥运会申办之旅。   
  而萨马兰奇也一直以各种方式给予中国鼓励和指导。1990年,在 萨马兰奇的大力推荐下,何振梁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副主席。这是中国 
人首次在国际奥委会中担任重要职务。何振梁的命运轨迹由此而改 变。而何振梁也在此后漫长的北京申奥过程中,与萨马兰奇结下了深 厚的友谊。   
  萨马兰奇的中国朋友   
  萨马兰奇:何先生是我多年的朋友了,一直以来在许多重要时刻都给了 我很多的帮助与支持,我觉他还有他的夫人就像我的兄弟, 我的中国兄弟。   
  除了何振梁,还有一位中国运动员的命运也因为萨马兰奇而改变。她 就是邓亚萍。退役后,邓亚萍在萨马兰奇推荐下,成为国际奥委会运 
动员委员会委员。邓亚萍也由此成为第一位进入国际奥委会的中国运 动员。   
  萨马兰奇:有很多年轻(中国) 运动员(我很喜欢),但有一个印象特别深刻的乒乓球运动员     
  杨澜:邓亚萍。   
  萨马兰奇:是的,邓亚萍。她获得过两枚金牌,一枚是在巴塞罗那,一 枚在亚特兰大,后者赢的非常艰难,我很荣幸给她颁发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