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澜访谈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杨澜访谈录-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目、一个计划,我们去筹款捐给红十字会的帐户,但是中国红十 字会不能够使用,他必须倒过来向基金申请如何使用,但基金 
在审视的时候,就一定要符合这个计划的理念、纲领。你这个如 果出去的时候,我们必须马上在网上公布钱用到什么地方了。 
其实我觉得,这是很复杂的一个过程,你要了解整个的法律架 构,要合理合法,但是又要保证基金的透明运作合理。   
  杨澜澜   
  所以你现在真是很当真的,要把这个作为自己的一个事业要来做了。   
  李连杰   
  何止,超越了这个范围了,只是娱乐性的很容易做,你只要弄一 个很大的标题刺激一下大家就可以操作一下,这个不是,这个 
是我用了两年的时间,用到怎么样可以做一个公正又透明、又 合理合法的一个项目。   
  杨澜澜   
  我过去跟李连杰不太熟悉,我不知道他是否一直这么爱笑,在 采访过程当中,我不断的被他的笑所感染,我能够感受到他内 
心的那份满足和快乐。正像他所说的那样,被爱固然是幸运的, 能够去爱则是更幸福的。       
第63节:柳传志:关于他的另一个〃联想〃(1)         
  柳传志:关于他的另一个〃联想〃   
  当美国人办公桌上的电脑出现〃联想〃 的字样;当欧洲、非洲、大 洋洲的家庭中出现了〃联想〃 这一标示,无疑伴随着柳传志的〃联 
想〃,他以一种中国式的智慧让全世界慢慢地接受了联想,接受 了这个来自中国的民族计算机品牌。   
  杨 澜 印 象   
  过去我们提起中国式的智慧,脑海中浮现 的形象往往是仙风道骨、高深莫测、超然 于世、又无动于心。今天的柳传志还在动 心,不仅为他的企业,也为未来的中国。   
  随着柳传志慢慢退出自己一手打拼的企业江山后,他也同时建立起了 另外一个投资业帝国,而由企业家向投资家转变的布局,早在退位之前 
就已经完成了。他以一个东方的投资巨头的姿态,再次出现在世人面 前,而他身上始终不变的,是联想的烙印。   
  一块电脑芯片记录了很多的信息,而我身后的这片芯片记录的是一 个企业所发生的变化,在我们今天这个时代,无论你是否喜欢,〃变 
化〃都是一个关键的词。有的人想逃避变化;有的人适应变化;也有 的人领导变化。几年前,当柳传志还当任着联想集团董事长的时候, 
我曾经和他做过一个访问。今天作为联想控股的董事长,我们再次 有机会和他长谈。   
  那么柳传志身上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杨澜   
  柳总,大概也时隔有六七年了,重新访问您,觉得比那个时候黑 了,还比那个时候略微瘦了一点,这大概跟打球有关吧?   
  柳传志   
  是的。   
  杨澜   
  现在是不是生活得比较清闲一点了?   
  柳传志   
  跟那时候比要清闲多了,有更多的时间,去做些比较轻松的   
  事情。   
  杨澜   
  可是我听说您的高尔夫技术不怎么好?   
  柳传志   
  对,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一边人家说我黑了瘦了,我挺高兴, 但是还得马上告诉一句水平没什么提高。   
  杨澜   
  您觉得自己的状态是跟前几年相比,是处于一种已经退下来的 心态呢,还是属于半退半进之间的状态?         
第64节:柳传志:关于他的另一个〃联想〃(2)         
  柳传志   
  不完全是退的心态,到现在应该讲还是在退的一个部分。在 2000 年和2001 年的时候呢,就是我呢,实际是从制造业领域, 
从电脑领域里边基本上算退出来,退出来以后呢,实际上是进 到一个新的领域,进到新的领域里边呢,实际上也是一种为股 
东负责的做法,因为原来呢,我们联想集团,分拆为联想、神州 数码两家公司。这两家都是IT 类的企业,总体上讲风险还是比 
较大的,就是说如果从股东的角度上讲,这个投资风险还是比 较大的。   
  杨澜   
  就是集中在一个产业里面?   
  柳传志   
  这种风险,除了本身对股东有影响以外,对两家企业的发展实 际上也是有着影响的。比如像这两家企业,它有时候需要做一 
些带有激进的冒险的动作的时候,我就会特别的小心,弄不好 会压制住它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当时我觉得实际上我们有 
能力有条件进入到新的领域了,所以我们就认真地研究了这个 多元化领域进行中需要哪些必备的条件,比如说组织架构,应 
该是什么样的?人应该是什么样的?资金够不够,当这些条件 研究透了以后呢,我就站在一个控股的角度上说,现在再新成 
立几家新子公司,现在不是五家吗?我再控股,就等于是股东 的脚色,做一个投资的这么一个业务,然后给那几家公司来 
做,我就觉得到了那个步骤上去,要把这个业务做好,能够做 稳定,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到现在大概做了有六七年了,我估 
计还得要有三四年就很稳定了,然后我就从个位置上,再一步 步地往后退,所以,这些事情应该讲,当时都有过考虑,我觉得 
我在当时从制造业退下来的时候,相当重要的因素是觉得自己 的这个能力,包括了体力,都不能够在IT 行业里边,就是在第 一线再进行竞争。   
  杨澜   
  但是在那个时候实现了自己从一个企业家到投资家的这样一 个转变,心里没底的部分是什么呢?因为当时我记得,有很多评 
论在谈到这件事情的是也不无观望甚至有一点调侃的这样的 一种语气,就是说你看做一个行业做大了,就觉得自己什么都 
行了,这个是不是开始盲目地多元化,做投资行吗?你这是靠卖 PC 起家的,等等,也有一些风言风语,当时您对自己的这种评估 怎么看?         
第65节:柳传志:关于他的另一个〃联想〃(3)         
  柳传志   
  我不敢说当时是想做一个全面的投资家,我只是说对风险投资 领域呢,当时呢,做了一定的研究,风险投资领域,跟后来做PC、 
做(××基金)的投资呢,有相同的地方,他有四个重要环节:一 个就是融资,去哪儿去弄钱;第二个就是选项,选什么项目去 投;第三个是帮助,第四个就是退出。   
  融资跟退出本身呢,是属于纯金融领域里的内容,而选项和帮 助本身这个应该是说有一定企业底蕴的是人能做的事情,当时 
我分析呢,因为恰恰我们所掌握的这两个最重要最难做的环 节,这个虽然我以前没融过资,没投资过,但是我们本身被人们 
投入过,这个也看见人家怎么推售,就是没吃过猪肉吧看见过 猪跑。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我觉得那个并不太大的难关的地 
方,所以再加上,我对当时负责的(朱力楠)本身的信心,我觉得 他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一个学习型的人,就是能够很快的去掌握 
这里的节奏和具体的做法,所以在当时的时候呢,我其实还是 很有信心的,我知道外面会有一些说法,但是我相信最后会成 
功。所以冒的风险并不大,另外一个就是在当时我已经准备用 3500 万美元,是自己的钱,就是联想控股自己的钱投下去,一个 
钱的数量不大,再一个没有名誉的风险,我没有用人家的钱,这 个投下去,就是做个学费,没有什么,这个应该讲预算之中的事 情,所以这么一想,又安排实际心里是有底的。  
  杨澜   
  在风险投资这个领域,您认为做的比较漂亮的一宗是什么案子?   
  柳传志   
  我们做了有几宗漂亮的吧,一个就是关于软件外包的,一个是 专做日本的,一个是专做欧美的。这两个都做得非常成功,这个 
就是我们投下去以后有很多的翻倍。这个利用汇报,而企业本 身由一个中小规模变成一个相当大规模的企业。   
  杨澜   
  这个您每一宗,您细致到什么程度,您参与到什么程度?   
  柳传志   
  没有没有。我基本到后来,当后来走上路以后,朱力楠他们完全 在自己运作了,最早的时候,我是他们投资委员会的成员,然后 
投资委员会所有的项目最后决定投资的时候,我参加,然后我 有一票否决权,到了现在呢,这一票否决权……         
第66节:柳传志:关于他的另一个〃联想〃(4)         
  杨澜   
  用过吗?   
  柳传志   
  没。   
  杨澜   
  没用过?   
  柳传志   
  但是我有,但是到现在一票否决权不但没了,而且只是到5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让我参加,其他的就不让我参加了。   
  柳传志   
  这是说明他们不但很快上路了,还有了好的想法和发现,要靠我肯定是不行。   
  杨澜   
  这两年,鸿毅投资的表现非常受人关注?   
  柳传志   
  对对对。   
  杨澜   
  而他跟联想投资做风险投资这一块很大的不同,他是专门来投 比较成熟的企业,比较成熟的公司,换句话说主要是国和一些 
大型的中型的国企来做,这个方面是不是也能够发挥您在,比 如说社会的脉络,有政治的敏感性方面的种种优势?   
  柳传志   
  对,应该讲呢,在鸿毅(音)投资之中,我起几个作用吧,鸿毅 (音)投资的第一个要说他的领导人叫赵令欢(音),他呢是一个 
海归,就是在联想里边,唯一的一例就是来了以后由他担任领 军人物的,我们这里,这个从担任重要职务的海归不少,但是都 
是从小来了以后从一个中等职位做起,他是上来担任这个重要 职务的,这个他呢有非常,就是对联想文化的认同,就是我们的 
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他一些行事方式都非常的合拍,而且应该 讲呢,互相都有帮助。   
  柳传志   
  联想不是强调说要不入模子吗,他不但进入模子,而且帮助联想改造了模子,这个应该讲是个……   
  杨澜   
  什么叫改造了模子?   
  柳传志   
  就是他有一些想法。   
  杨澜   
  改变了。   
  柳传志   
  对,对,对。   
  杨澜   
  比如说是什么呢?   
  柳传志   
  比如赵利欢的行事方式,那考虑问题的时候是怎么样的,因为 在美国回来的人,容易有这种习惯,把自己的能力特长表现出 
来,跟中国人的含蓄、内敛又不一样,那么分析呢,就是哪些东 西属于正常的就是习惯,哪些东西也许……         
第67节:柳传志:关于他的另一个〃联想〃(5)         
  杨澜   
  您是不是有点看不惯,如果一个年轻人在您面前侃侃而谈的时 候,说自己有什么样的才能,有什么样的本事,您是不是心里马 上就会觉得,这年轻人有点不谦虚?   
  柳传志   
  我自己呢,又夸自己,实际上这个应该讲是一个很注意学习的 人,当我想到,我真的有想到看不惯或者不喜欢的,立刻会想 到,我这种想法对,还是他对。   
  杨澜   
  但您有这么多成功的经验,一个人很容易认为你是对的,就是 说我认为您很容易认为您是对的。   
  像刚才说的这个,中国人,你比如一个人到了一个大学的一个 班上,加入一个新的集体,他要把他的才能逐渐的显现出来, 
一开始沉默,很快的发现,这人讲话很有逻辑,又过了一段时 间,唱歌还挺棒,最后发现这个跑百米又特别行,这个人就格 
外地受人尊重,觉得就这样。如果来了一个人,不到一个礼拜 忙着告诉我会唱歌,我会跳舞这样,这个即使你会,实际上也 是只说不会。   
  杨澜   
  这就是中国传统上认人的一个方式。   
  柳传志   
  对。   
  但是美国人他可能来了就要表现,但是这有什么不好吗?在他那儿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好。   
  杨澜   
  也没什么不好,省了大家了解的时间。   
  柳传志   
  对对对,也没有什么不好,那么对我的总结就是说,你到了一个 短期的集体,比如说一个半年的,你可以比较急的把它表现出 
来,长点的你可以怎么着啊,这是一些数的问题,这个看法不太 同。但是我说的不是这个问题,我说的是这个本身在性格上是 
一个属于一般性的这种做法,还是说性格本身就容易浮夸的地 方,有的人天生性格本身他就是要浮夸的,他不是,但这个要认 真,因为我是将来做PC 
投资的钱比那个多多了,比风险投资要 大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