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澜访谈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杨澜访谈录-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杨澜:我们注意到在您过去作为财政司长,连续六年向立法会要提 交预算的时候,你的妻子都会穿上跟您预算的,那个封面的颜 
色相配的衣服,是这样吗?这是她表示支持的一种方式吗?   
  曾荫权:对,她对我支持的,每一分钟每一件事都给予我最大的支持。我 坐在现在的位置,她是一个很大的动力,对我有很大的鼓励。最 
近的事,我派传单她跟我一起去。我在车上大选喊着口号,她也 跟着我鼓励我。要照顾我每一件事情,对我讲是我成功的最大 部分是她不是我。   
  外人眼中的曾荫权不苟言笑,但夫人却说这伪装严肃的另一面是〃浪 漫、善良和激情〃。从这段07年新春贺词的画面中,我们的确可以感受 到曾荫权严肃背后的温情一面。 
  杨澜:听说每次遇到大事,您都会买一对表,你们两个人来纪念,不知 道这次竞选成功有买什么样的表。   
  曾荫权:一个牌子,我从来只买一个牌子的表,买了这个是保值。   
  杨澜:你还开了自己的博客,哪一篇博客点击率最高啊?   
  曾荫权:有几份做得不错,准备把博客内容做一本小说。   
  杨澜:已经可以出书了。   
  曾荫权:我在准备,希望下个月可以做出来,对我的这整个过程是很值 得回忆的,有的事情。有表明香港人的聪明,香港人的可靠,特 别是老百姓的可靠。   
  杨澜:你可以给我举一个例子,在博客里边写的文章。   
  曾荫权:比方说有一个基层的家庭,两个小孩。我问他有一个小小的问 题,你有没有去过海洋公园,没有去过,有没有去迪斯尼公园。 
没有去过,我请你去好不好。他想了一会,不好。   
  杨澜:为什么?   
  曾荫权:我要爸爸带我去。哎呀。我心里感觉的是他们很信任他的爸爸, 他对很清楚的,家庭的情况,不容许他别人小孩可以做的事情, 
但是很满足。我最后送了几张票给他的父亲母亲。希望他也去 过。这是我在博客写的,很感动的事情。         
第47节:曾荫权:这就是〃香港精神〃(5)         
  杨澜:这是不是也让你想到自己的童年,因为您的家庭也不是一个富裕的家庭。   
  曾荫权:是。我感觉我们当时六个孩子,有别人给我东西吃,最后我拒绝不吃,我妈妈感觉骄傲。   
  杨澜:那个时候你多大?   
  曾荫权:两岁半。   
  杨澜:那时候已经知道拒绝别人给你吃的东西。   
  曾荫权:不应该吃的,不应该接受的不接受。   
  采访中我们感受到,每当谈起家人,曾荫权的言语神情都会变得分外亲 切。闲谈中,已经63岁的曾荫权说好想早一天抱孙子,但又不好对年轻 人太过催促了。   
  生活中的曾荫权盼望早日扮演祖父的角色,而在40年的公务员生涯 中,他其实也在不断适应角色的转换…   
  … 从〃不能过渡〃成就特首传奇   
  1967 年,23 岁的曾荫权怀揣中学学历敲开了香港公务员队伍的大 门,37 岁获得到美国哈佛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机会,并以优异成绩 
毕业,此后在香港政坛平步青云。1995 年,成为港英政府首位华人 财政司司长。   
  虽然是港英政府一手栽培起来的公务员,但面临回归,曾荫权选择继续留在香港。   
  97 回归,既有离开母体多年最终得以归属的骄傲,同时也有对未来不 安的种种猜测。这种矛盾复杂的心境,在当时香港公务员队伍中普遍存在。   
  曾荫权:有一段时期,特别是1996 年1997 年,很多人讲了,曾荫权一定 不能过渡。   
  杨澜:为什么觉得你不能过渡呢?   
  曾荫权:这个人特别英国化,他是英国的角色,还有呢,是通过的语言, 公务员讲英文,思维要是外国人思维。一般的老百姓对这个转 
变,心情还是有担心的,这个事我们当时要理解的。   
  杨澜:担心什么呢?   
  曾荫权:会担心有改变,以前没有宪法,现在有宪法,以前是英国人在统 治,我们不需要自己管自己的事,现在香港人在做香港的事,做 
不做得好,领导是新的,特别是外国人对这个事情很多疑问。你 看看1995 年,《FORTUNE》(《财富》) 讲的是香港已死了,〃THE DEATH OF 
HONGKONG〃,我都没有忘记,这个事情目前还没有忘 记,外国人对我们的前途有不同的看法。   
  香港回归后,曾荫权很快适应了新的工作思维,凭借硬朗果断而又务实应变的执政风格,成为香港政坛〃常青树〃。   
  无数港人从曾荫权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也萌发对未来的憧憬。在他们 看来,曾荫权的成功史,正是千万港人的奋斗史,也是他们所推崇的〃香 
港精神〃的真实写照,这使得曾荫权与多出自名门望族的同僚们相比, 在普通市民中更具亲和力:2007年3月,曾荫权以超过80%的高得票 
率当选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三任行政长官。         
第48节:曾荫权:这就是〃香港精神〃(6)         
  杨澜:有人说香港的公务员队伍当中也是藏龙卧虎。论个人的形象、 政治的技巧、媒体的关系啊,最初您并不是突出的一个,在这些 
不同的方面,但是最终您登上了香港公务员的顶峰,你认为这 秘诀这个关键点在什么地方?   
  曾荫权:我告诉你个故事好不好。   
  杨澜:好。   
  曾荫权: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个63 岁的老人家,在美国的,他住在纽约。他说我要去迈阿密,我走路去,几千里路,最后他到达了迈 
阿密市。问他为什么会达到,他说我一天只关注走一步,前面 一步,走一步不需要很大的勇气,走完一步,走第二步,走第三 
步,就走完了。我对于我自己做的,几十年的工作,感觉是一样 的。   
  杨澜:我们知道,从公务员、财长、政务司长、到特首,这个中间仍然有 一个质上面的变化,作为一个特首,你必须对香港的发展和规 
划,有自己的规划和眼光。你从一个接受命令的人要变成一个 发布命令的人,所以这个当中对于你个人来说,也是有一个很 
大的变化,挑战有了一个很大的变化,你怎么看待这个变化?   
  曾荫权:这个变化发生不容易,对我讲是困难的,我现在六十岁了,我 一直是四十年的公务员的身份,就是对事情比较客观严肃, 
还有是用理性的方法。从来不允许自己的感情走进自己的决 定,做政策是最需要这种方法。但是做特首的要求是不同的。 
特别是基层的老百姓,跟你说话,听来的事不太合理,但是对 他们讲是十分重要的,所以选举的过程,我做了很多从来没 有做过的事情。   
  杨澜:比如说。   
  曾荫权:比如说我们派我的政纲传单,跑到人群,跑上楼,每家每家拜 访,每家同他谈,听听他对我政纲的意见,还有在情人节当天我 
都派送花,有人不接受,有的年轻人不接受,他不知道我做什么 东西。   
  杨澜:不知道你要干什么。   
  曾荫权:还有是最后我到巴士上面,用扩音机同香港市民讲话。讲了 两次。   
  杨澜:紧张吗?   
  曾荫权:当然心情很紧张了。但是我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做过了。   
  07 年的特首选举,因为有了对手间的辩论、竞争,被认为是〃竞选经验 颇为匮乏的香港〃一次积极的尝试,这对于今后香港民主选举风格的形 
成,乃至大陆的民主建设都有借鉴意义。   
  杨澜:当你的竞争对手,梁家杰先生提出,是否你会代表工商业的意 见更多,而他希望能够代表比较贫苦的民众的时候,你脱口而 
出〃香港不搞阶级斗争〃等等,这是完全即兴的反应嘛,像这样 公开的电视辩论,对您来说是一种压力,会让你紧张吗?         
第49节:曾荫权:这就是〃香港精神〃(7)         
  曾荫权:很大的压力。就是我们香港从来没有做过事情,我们知道做了 这个辩论以后,下一届的特首选举有竞争的情况一定有了,还 
有辩论一定不能少,这个是很重要的发展。整个亚洲区没有这 个东西发生,所有的总统总理选举没有这种公开电视辩论的, 
我们香港做的,效法那个美国人做的事情,这个事情可能做得 不好,那么影响也不小,所以也胆战心惊地做这件事情。   
  杨澜:你对自己在辩论会上的表现有什么样的评价?   
  曾荫权:这个奇怪的事情,我的感觉。第一场的时候,之前我的弟弟写信 给我,说哥哥你是天主做的,你的对手也是天主做的一个珍贵 的产品,要尊重它,不要欺负它。   
  杨澜:让你不要欺负它。   
  曾荫权:不要欺负它,所以他讲了,我接受没有办法,最奇怪,第一场过 后,很多当时的评论也是,很明显的曾荫权输了,对方做得很 
好,一定输了,但是民调就不是一样的,曾荫权赢了,赢得了大 约11%点,很奇怪。但是过后呢,我的同事说你应该是对他讲的 
不合理,应该回应多一点,强一点,所以第二场,我就是回应多 一点,我认为我表现得不错,但当时民调告诉我,差不多一样, 
可能是我的对手好一点。所以我相信香港人希望我们要什么 呢,要谦虚,要照顾别人,真正的价值观真实地体现出来了。所 以政治评价员讲这个事情不可靠的。   
  杨澜:这其实还是中国文化在起作用。谈到香港的民主的进程,这个 应该是应该说海内外非常关注的一个事情,各方的观点,冲突 
最激烈的也是在这方面。在你任特首的这几年,你希望用什么 的方式用什么样的步骤来推进香港民主。   
  曾荫权:我已有计划了,是今年的下半年我会出一本绿皮书。现在我不 要谈多了,要做事情。我们应该要解决这个问题,同时是基本法 
要求我们做的。但是不容易,因为我们的政党对这个事情有不 同,有强烈的不同的意见,这是需要他们每方面要包容要妥协 是不容易的事情,但是我会努力做。   
  杨澜:你看时间过得这么快,十年的时间都过去了,回顾这十年,你觉得 香港,特别是香港人发生最大的改变是什么?这十年。   
  曾荫权:最大的变化就是我们香港人了解我们是中国人。我们对将来的 发展有信心,很清楚地记住前途是什么东西。因为有了我们的 
坚持,可以维护香港可以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在这 个方位一定可以做很多,为国家实现现代化。   
  杨澜:而且我感觉香港人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他们能够适应环 境的变化,而且在不同的环境下,都能够全力以赴做到自己 的最好。         
第50节:曾荫权:这就是〃香港精神〃(8)         
  曾荫权:我对香港市民有信心,他们有一股很大的力量,他们有永不言 败的心理,斗志很强。特别是困难到的时候,他们可以埋怨,讲 
了很多苦,我们很苦我们很苦,但是他们继续地做下去。我对香 港人有个信任感,我感到代表他们是我的骄傲,所以一贯的信 心这几十年跟着我,对我是很大的动力。   
  杨澜:我们现在还有五个非常短的问题,是由我们的观众通过网络和 电话,打进来说一定要问您,第一个问题,来自天津的一位姓徐 
的电脑工程师,他说我很想去香港发展事业,不知道香港政府 对于我们这样的工程技术人员,去那边工作有什么样的鼓励和 限制的条件。   
  曾荫权:我欢迎他来,我们是很需要电脑工程的人员,还有是我们很多的 入境的计划。欢迎他们来的,最好的是,天津的,先以旅游的方法 
先来看看香港的情况,了解香港情况,我们欢迎他来。   
  杨澜:四川手机尾号是7730 的一个观众,他提这样一个问题,他说十 多年前我去香港,感到香港人对我们大陆来的人多少有一点瞧 
不起,不久前又去了一趟,就觉得服务态度好了很多。是不是因 为现在大陆人有钱了。   
  曾荫权:当然这是有一部分,但是我们感到现在我们是国家的一部分, 我相信对一国两制认同,特别是感觉国家的这几年的发展,对 
于他们认同是中国人这个观念,加重了很多。希望他再来,我们 会很热情的。   
  杨澜:江苏镇江有一位网友说,听说曾先生小时候家教很严,还经常 挨打才有今天的成就,您对自己的孩子是否也这么严厉呢?   
  曾荫权:从来不打我的孩子。一次也没有。手板也没有打过,因为父亲对 我的严格,我知道这个对我的伤害也不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