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史下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现代史下卷- 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年大选前,使肯尼迪遗留的52项立法提案的大部分 (45项)在国会通过。 

其中重要的是赤字减税计划。1964年2月,国会通过减税法,降低了公司税 

和个人所得税,由于减税对大公司和高收入阶层更为有利,约翰逊的民主党 

政府得到垄断资产阶级前所未有的支持。1965年1月他又在国情咨文中提出 

了“伟大社会”立法计划,要求国会在教育、医疗、环境保护、住房、反贫 

困和民权等领域采取广泛的立法行动并付诸实施。 

     “向贫困宣战”是“伟大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包括儿童与青年 

教育计划,职业训练计划,社区行动计划与改善落后地区状况计划。在扩大 

社会福利方面,政府提出支持各级教育和卫生的法案。1965年通过“中小学 

教育法”,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对中小学实行普遍援助的法案;同年通过 

的“高等教育法”,是美国第一个向贫困大学生提供联邦奖学金和低利贷款 

的法案。在教育方面先后通过60多项法案,促进了美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在 

医疗卫生领域,1965年国会通过的医疗照顾法,给予符合条件的老年人以医 

疗保险,同时规定对接受社会保障和抚养儿童的低收入家庭及无力承担医疗 

费用的家庭提供医疗补助。此外,还制订城市和环境保护立法。依据 1965 

年“住房和都市发展法”,由联邦政府拨款75亿美元用于城市改造。1965 

年至1967年制定了三个控制水质和空气污染的立法。 

    在保障黑人平等权利方面,通过了三个民权立法。1964年6月通过的民 

权法,基本上是肯尼迪政府遗留下来的,主要内容是禁止在公共场所实行种 

族隔离制度;1965年民权法,又称选举权法,禁止在选民登记时采取文化测 

验和其他歧视性措施; 1968年民权法,又称开放住房法,禁止在出租和出 

售住房时实行种族歧视。 

     “伟大社会”计划是美国统治阶级所推行的自“新政”以来最雄心勃勃 

的社会改革计划,并且在立法上取得了成功。约翰逊任内,国会共通过435 

项立法,基本实现了“伟大社会”的主要目标。政府的减税措施,扩大了私 

人企业内部资金的来源,刺激了经济增长。 1965年至 1970年期间,国民生 

产总值由 6 850亿美元增至9 770亿美元。同期,社会福利预算也有所增加。 

约翰逊任内,生活在官方编制的“贫困线”以下的人数也由 1964年的3 610 

万人降至 2 410万人,占美国全部人口的比例从19%降至 12%。但是,“伟 

大社会”的改革在“人人受惠”的背后隐藏着服务于垄断资产阶级的根本动 

因。它企图在使企业界感到满意的条件下,在某种程度上改善穷人和少数民 

族状况,以缓和阶级矛盾,转移以民权运动为主的群众斗争方向;同时通过 

职业培训计划等使依赖政府救济的穷人获得就业机会,由“食税者”转变为 

 “纳税者”,提高他们的购买力。正由于此,它根本不在于也不可能改变资 

本主义的财富分配关系。约翰逊任内,美国利润有大幅度的增长,仅从1963 

年到1968年,美国制造业利润额就从349亿美元增至554亿美元,大大超过 

制造业的工资增长率,而从1947年至1969年,国民收入分配的比例依然如 

故。6O年代末,在美国社会底层仍存在着众多贫困现象。约翰逊政府的所谓 

 “消灭贫困”,成了一句空话。特别是随着美国在侵越战争的泥潭中愈陷愈 


… Page 205…

深,“伟大社会”的“既要大炮,又要黄油”的政策不可避免地最终导致改 

革的消逝。 



                    二、以黑人斗争为主体的群众运动 



     黑人民权运动的空前高涨 富裕社会中的贫困,成为60年代美国社会 

不满的一个重要根源。而在穷人中最多的是黑人。他们的贫困更被各种种族 

歧视所加深。正如马丁·路德·金在1963年黑奴《解放宣言》发表100周年 

时所指出的:100年前,“签署了解放宣言”,“但是,100年后,黑人依然 

没有获得自由。100年后,黑人在种族隔离的镣铐锒铛声中,在种族歧视锁 

链的束缚之下,依旧过着悲惨的生活。100年后,黑人依然呻吟在美国社会 

的底层……”。这不能不促使黑人群众在60年代掀起更大的斗争浪潮。 

     1960年1月31日,北卡罗来纳农业和技术学院的四名黑人大学生在一 

家餐馆就餐遭到拒绝,他们每天在餐馆静候要求接待。这一斗争方式很快传 

到南方许多城市。黑人们以在饮食业、影剧院、公共图书馆等公共场合“静 

坐”斗争的办法,向种族隔离制发动了猛烈冲击,从而越出了50年代蒙哥马 

利市抵制斗争的范围。1961年5月,出现了“自由乘客”运动。黑人在白人 

同情者的支持下,在长途汽车上有意实行黑白混坐,展开州际旅行。尽管在 

阿拉巴马州遭暴徒袭击,汽车被焚毁,乘客被打得遍体鳞伤,但他们以百折 

不回的毅力坚持斗争,终于迫使当局于当年9月宣布取消州际汽车上的种族 

隔离。黑人民权运动在1963年达到(禁止)。这一年,在南部11个州的115个 

城市,发生930起抗议示威,迫使肯尼迪不得不改变对民权问题的消极态度 

并于同年6月呼吁国会通过新的民权法。8月28日,25万黑人和白人在华盛 

顿林肯纪念堂集会。马丁·路德·金在会上发表了题为《我有一个梦想》的 

演说,指出“除非黑人获得公民权利,否则美国就不会有安宁或平静”。这 

次和平集会和示威标志着争取民权的运动日趋壮大。 

     1964年以后,黑人斗争逐步走上了武装抗暴斗争的道路。该年7月,纽 

约哈莱姆区爆发了黑人骚乱。接着,美国大中城市抗暴事件迭起。1967年美 

国发生了128起种族骚乱。种族主义者加紧了反扑。1965年2月,主张“流 

血的战斗”的杰出的黑人民族主义者马尔科姆·爱克斯遇害。马丁·路德·金 

坚持非暴力斗争,但这位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也于1968年4月4日被种族 

主义分子杀害。这一事件导致36个州的138个城市爆发了规模空前的黑人抗 

暴斗争。约翰逊政府竟动员正规军近7万人镇压黑人。 

     美国统治阶级在采取镇压手段的同时,被迫对黑人作了一些让步。如改 

善一些黑人区的生活条件,宣布取消种族隔离等,同时注意吸收黑人上层分 

子进入议会、警察局等部门,还通过所谓“黑人资本主义”来培植少数黑人 

资本家充当垄断资产阶级代言人。但黑人资本主义只不过是一种点缀。多数 

黑人仍处在贫困之中。 

      “新左派”运动、反战运动和妇女运动的发展 黑人争取平等权利的 

斗争还极大地促进了60年代“新左派”运动、反战运动和妇女运动的高涨。 

      “新左派”运动,确切地说,始于1960年2月北卡罗来纳学院四名黑人 

学生的午餐静坐示威。它基本上是以出身中产阶级的大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运 

动。据《幸福》杂志1960年统计,全国670万年龄在18—24岁之间的大学 

生中,有75万自称是“新左派”。他们积极参与民权运动,反对侵越战争, 


… Page 206…

反对陈旧的教育制度,同时还参加妇女运动和环境保护运动等。到后来,30 

岁以下的年轻人几乎在不同程度上都卷入了这类社会浪潮。“新左派”对政 

治、社会问题的关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他们特别要求改善美国社会中 

诸如黑人、波多黎各人、墨西哥人、美洲印第安人学生和妇女等地位低下的 

社会各阶层的生存条件。目的在于唤起社会上大众文学、新闻报导、广播、 

电影、电视等乃至学术界对上述问题的关切,因而出现了从“下层”看社会 

的趋向。到了60年代中期,许多人参加了进步的青年组织,如“争取民主社 

会学生组织”等。“新左派”反对美国侵越战争的持续不断的斗争吸引了成 

千上万的青年学生,全国各地的大学校园里几乎都掀起抗议浪潮。他们的认 

识从一般的反战,逐渐上升到指出这场战争是“美帝国主义的必然产物”。 

反战运动终于唤起美国公众舆论在 1968年暮春断然采取了反对美国参加越 

南战争的立场。“新左派”的斗争迫使美国统治阶级不得不对低下的社会各 

阶层的处境表示“关注”,同时几乎所有可能被提名为总统候选人的人都许 

诺说,如果自己当选,就将使美国摆脱“越战”。 

      “新左派”运动常常被认为是一个没有明确政治纲领的造反行动,内部 

思想和主张也纷繁不一,并往往带有无政府主义倾向,而且到70年代初随着 

侵越战争的结束,也就逐渐销声匿迹了。但这场运动却反映出这些青年在科 

学技术飞速发展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断加强的情况下,对于社会不公而产 

生的“压抑”感,以及对于一个充满资产阶级偏见,特别是种族歧视的社会 

的“异化”感。旷日持久的美国侵越战争更使他们增加了“对美国政府的信 

用和动机的怀疑”。这说明美国这样的社会制度不可避免地蕴藏着人们要求 

变革的种子。 

     在黑人民权运动和“新左派”运动的影响下,60年代还蓬勃兴起了美国 

女权运动。妇女们从黑人争取民权斗争中认识到妇女地位同黑人的处境有类 

似之处,她们还从民权运动中学到了进行政治活动的能力。女权运动按其主 

张和活动方式分为温和派和激进派。温和派女权主义者主张在现存体制内通 

过改良来实现妇女的经济和社会目标。1967年,全国妇女组织第一次全国代 

表大会通过的权利法案,集中反映了她们的要求,即迅速通过平等权利宪法 

修正案,保证所有妇女获得平等就业的机会;妇女产后有恢复工作的权利并 

享有产假等等。她们主要以新闻揭露、法院诉讼和国会立法等手段展开斗争。 

激进派主体是一批青年妇女。她们当中许多人在60年代初期参加过民权运 

动、反战运动和“新左派”组织。她们认为妇女是一个被压迫阶级。她们作 

为性对象、生育者、家仆和廉价劳动力而受到剥削。其中有少数人意识到妇 

女受压迫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才是妇女解放的出路。她们往往 

采取民权运动和反战运动使用过的游行示威、抗议活动的斗争方式。女权运 

动使社会对妇女的基本要求给予更多重视并迫使当局作出让步。1967年,约 

翰逊总统签署行政命令,禁止在与联邦有关的就业范围内实行性别歧视。 

     60年代美国群众运动的高涨,打破了保守沉闷的政治局面,暴露了美国 

社会的弊端,使美国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和对外扩张的霸权主义受到沉重的 

打击。 



                    三、尼克松的经济政策和水门事件 



      “新经济政策”和“新联邦主义” 尼克松在1968年11月总统竞选 


… Page 207…

中,以微弱多数击败民主党候选人汉弗来,当选为美国第37任总统。他就任 

时,美国的经济、政治和外交都处在一个严重的转折时期。特别是经济上, 

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已告结束。战后美国以联邦政府干 

预、调节为主要特点,以赤字财政和通货膨胀为主要手段的国家垄断资本主 

义,开始出现新的危机,凯恩斯主义开始失灵。加上美国统治者坚持奉行侵 

略政策,不断扩大侵越战争,造成了严重的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1968年财 

政赤字高达252亿美元。通货膨胀随之严重,消费物价指数在1965年以后的 

4年里每年平均上涨3。8%,比60年代前期高出3倍。对外贸易状况也显露 

出由盛到衰的迹象。60年代前半期每年平均还有54亿美元的顺差,1968年 

对外贸易顺差仅8。37亿美元。在尼克松就职之后,1971年,美国出现了自 

上个世纪末以来的第一次外贸逆差。许多美国人在1968年就已意识到这种变 

化的趋势。《时代》杂志主编黑德利·多诺万则在1969年初的公开演说中宣 

告“美国世纪”的衰落。 

     尼克松上台时,美国经济迫在眉睫的问题是通货膨胀。他的经济顾问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