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史下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现代史下卷-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佣军入侵古巴,但均遭失败。 

     古巴与拉美游击中心运动 古巴革命的胜利对拉美各国的民族民主运 

动是个极大的鼓舞,特别是那些出身于小资产阶级的革命者,如激进的青年 

学生、职员和部分工人、农民都把古巴视为革命圣地,纷纷到古巴取经。他 

们中间有共产党、社会民主党左派、托洛茨基主义者及天主教左派等。古巴 

领导人也总结其革命经验,提出了游击中心主义理论。1960年切·格瓦拉发 

表了《游击战》、《游击战:一种手段》等著作。基本观点是:“人民力量 

可以战胜反动军队,并不一定要等待一切革命条件都成熟;起义中心可以创 

造这些条件;在不发达的美洲,武装斗争的战场基本上应该是农村”。在这 

一理论的影响下,危地马拉、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秘鲁、阿根廷等20多个 

国家出现了上百个游击中心组织,大者千人,小者几十人,武装斗争一时风 

靡拉美。 

     1965年4月多米尼加的爱国军人发动反独裁起义,美国悍然出动3万侵 

略军进行武装干涉。是年8月,起义失败。古巴领导人根据这一情况又提出 

 “大陆革命论”作为对“游击中心主义”的补充。他们认为,古巴革命后, 

美国决不会容许再有第二个古巴存在,必然全力进行武装干涉。因此,拉美 

革命不再可能单独在一国胜利,必须使安第斯山成为美洲的马埃斯特腊山, 

要在整个大陆与美帝国主义战斗。为此,1966年11月格瓦拉亲赴玻利维亚 


… Page 136…

进行试验,准备建立大陆游击中心组织,然后以玻为中心将武装斗争扩大到 

整个拉丁美洲。但是,在美国中央情报局和玻政府军的围剿下,1967年 10 

月8日格瓦拉在战斗中被俘,随之被杀害。游击中心运动也受到严重挫折。 

     1968年后,各国游击中心组织调整了战略,由农村转向城市,进行以城 

市游击战为主体的反独裁政府斗争。原巴西共产党领导成员卡洛斯·马里格 

拉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他写了不少文章,并于 1967年组建“民族解放行 

动”,开展城市游击战。他主张在城市进行袭击银行、进攻兵营、劫持飞机、 

惩办作恶多端者、绑架人质等恐怖主义活动,使政府处于惊慌失措和困难的 

状况,然后再与农村游击战结合,最后通过正规战争夺取政权。除巴西外, 

乌拉圭、阿根廷的城市游击主义也很活跃。由于这种活动只突出个人,脱离 

群众,1969年11月卡洛斯牺牲。到70年代中期,拉美各国的城市游击活动 

普遍遭到失败。 



              四、古巴革命后拉美民族民主运动的重大胜利 



     巴拿马收回运河区主权的胜利 巴拿马运河连接着大西洋和太平洋, 

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也有很大的经济收益。美国通过1903年的美巴条约占 

领了运河区,将其变成巴拿马的国中之国,实行殖民统治。运河区由美国任 

命的总督管辖,悬挂美国国旗,施行美国法律,美国还在此建立军事基地。 

美国付给巴拿马的“租金”仅占其取得的运河船只通过费的1%。 

     在古巴革命的影响下,1959年巴拿马爆发了两次大规模的示威活动,要 

求收回运河区主权。1961年11月巴拿马议会通过决议,要求签订新的美巴 

条约,提出收回主权,公平分配运河收入,在运河区悬挂巴拿马国旗,限期 

接管运河等13项要求。虽然1963年1月美巴达成协议,美国同意在运河区 

悬挂两国国旗,但美国并没有认真执行。1964年初,运河区当局连日来在各 

学校门前只挂美国国旗,这一行动激起了人民的义愤。1月9日,一名巴拿 

马学生在运河区升起巴拿马国旗,当即遭到美军的枪杀,并镇压示威的学生。 

10日,3万多巴拿马人在运河区示威,他们手执红旗,高呼“美国佬滚回去” 

的口号,美军打死打伤300多群众,愤怒的群众袭击了美国大使馆及其驻巴 

新闻机构,形成空前规模的反美怒潮。12日,全国10万多人为死难者举行 

送葬示威,巴政府也宣布与美断交。巴拿马的正义要求和行动得到全世界人 

民的同情和支持,1964年4月3日美被迫同意就新运河条约与巴拿马举行谈 

判。 

     1968年10月具有民族主义倾向的巴拿马国民警卫队司令奥马尔·托里 

霍斯上台,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进入一个新阶段。1971年10月再次爆发群 

众性的反美运动。1974年2月7日美巴发表联合声明,公布了作为新运河条 

约谈判基础的8项原则,又经过3年多的谈判,1977年8月10日美巴就新 

运河条约达成原则协议。9月7日在华盛顿美洲国家组织总部,托里霍斯与 

美总统卡特签署了《巴拿马运河条约》和《关于巴拿马运河永久中立和营运 

条约》,1903年的美巴条约和后来的修正条约及一切与运河有关的协定、换 

文等均宣布作废。新条约规定巴拿马可以逐步参加运河管理、保护及防务工 

作;由美巴双方人员组成的委员会管理运河的日常营运;运河区内的海关、 

邮政、司法等事务由巴拿马负责等。该条约至1999年12月31日期满,然后 

运河区的主权和管辖权全部交还巴拿马。 


… Page 137…

     尼加拉瓜革命的胜利 继古巴革命之后,尼加拉瓜革命是拉美反美、 

反独裁斗争的又一重大事件。从30年代起,索摩查·加西亚靠屠杀民族英雄 

桑地诺、镇压起义而爬上独裁统治者的宝座。1956年索摩查遇刺后,他的两 

个儿子先后继任总统。该家族占有全国耕地的15%,拥有100多家公司,他 

们还拥有自己的银行和电台,控制着国民警卫队及内阁。对内残酷镇压人民 

的武装反抗,对外完全投靠美国,使尼加拉瓜的种植园、工矿业和经济命脉 

都掌握在美国垄断资本手中。 

     1961年7月23日,以卡洛斯·丰塞卡·阿马多尔等人为首的一批革命 

青年在洪都拉斯首都特古西加尔巴创建了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简称桑解 

阵)。他们使用当年桑地诺使用过的“红与黑”旗帜,表示在反帝反独裁斗 

争中“不自由,毋宁死”。该组织的宗旨是通过武装斗争推翻索摩查家族的 

反动统治。1963和1967年在博卡伊河和潘卡桑地区建立了游击战根据地。 

1975年桑解阵分裂为三派(持久人民战争派、无产阶级派和第三派起义派), 

加之阿马多尔在1976年阵亡,一大批游击队领导人被俘,革命处于低潮,只 

有第三派坚持斗争。1977年9月索摩查政府取消戒严令,于是一批同情桑解 

阵的文教、宗教和企业界人士组成“十二人集团”,发表声明反对索摩查政 

府,并与民主运动、民主阵线党等反索政党组成反对派广泛阵线,在全国发 

动总罢工、罢课、罢市。与此同时,桑解阵第三派也在全国城市发动武装袭 

击活动。1978年7月22日第三派的一支突击队扣留了一批议员和政府官员 

作为人质,迫使政府当局释放了一批被囚的桑解阵成员。9月9日又在全国 

发动起义,历时13天,波及十多个城市。 

     1979年3月桑解阵的三派联合建立全国领导委员会,并与“十二人集团” 

等组成爱国阵线。同年5月底,桑解阵在全国发动攻势,仅十几天就攻占了 

30多个城镇。6月4日又号召全国总罢工,6月16日在哥斯达黎加成立民族 

复兴临时政府,得到巴拿马、墨西哥、委内瑞拉等拉美国家的支持。7月17 

日独裁者安纳斯塔西奥·索摩查·德瓦伊雷被迫下台并逃亡国外(1980年9 

月17日被击毙)。7月19日桑解阵部队解放首都马那瓜。民族复兴政府宣 

布建立“有社会正义的民主国家”,并要进行多元化政治和混合经济的改革。 

     加勒比地区各国的独立 加勒比海被称为“美洲地中海”,这里众多 

的岛国长期处于英、荷、法、美的殖民统治之下。60年代前只有古巴、海地 

和多米尼加三国名义上是独立的国家。1958年1月,英国为了维持其殖民统 

治,将其10多个加勒比殖民地联合组成“西印度联邦”,但当地人民的独立 

运动日益高涨,终于使这个联邦解体。如1961年9月牙买加举行公民投票, 

决定退出联邦。经谈判,英国同意牙买加于1962年8月6日独立。此后,相 

继独立的还有: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1962。8。31)、圭亚那(1966。5。26)、 

巴巴多斯(1966。11。30)、巴哈马联邦(1973。7。10)、格林纳达(1974。2。7)、 

多米尼加联邦(1978。11。3)、圣卢西亚(1979。2。22)、圣文森特和格林纳 

丁斯(1979。10。27)、伯利兹(1981。9。21)、安提瓜和巴布达(1981。11。1)、 

圣克里斯托弗和尼维斯联邦 (1983。9。19)。荷属圭亚那于1975年11月25 

日独立,改名苏里南。1983年3月荷兰政府与荷属安的列斯群岛政府谈判, 

同意其中的阿鲁巴岛将于1996年1月1日独立。此外,法属圭亚那和瓜德罗 

普岛等和美属波多黎各也在为争取独立而积极斗争。 



       五、印度支那抗美救国战争的胜利与亚太诸国的普遍独立 


… Page 138…

    越南南方人民反对美国特种战争的胜利  印支三国的独立、主权和 

统一问题虽然在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上已得到国际的确认,但由于美国拒绝 

在日内瓦协议上签字,并从其全球战略出发,处心积虑地要取代法国在印支 

的地位,从而使印支三国人民在战胜法国殖民者之后又面临美国新殖民主义 

的侵略威胁。 

     1955年10月美国支持吴庭艳废黜法国傀儡保大皇帝,成立“南越共和 

国”,并大肆迫害前抗战人员,在5年之内,约有8万多人被杀害。 

     1958年12月的富利集中营惨案中,有 1000多革命者被用毒药杀害。1960 

年1月17日槟知省群众揭竿而起,捣毁乡政府,这一“崛起运动”迅速扩展 

到中、南部各省。12月20日南方各爱国政党、群众团体、教派和各民族的 

代表举行会议,成立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阮友寿律师任主席,越共是该 

阵线中的核心力量。1961年2月15日又建立了统一的越南南方人民解放武 

装力量。 

     1961年5月15日美国总统肯尼迪下令把第一批特种部队、即所谓的“反 

游击战专家”派往南越,接着制定了一个以南越特别顾问的名字命名的“斯 

特利…泰勒计划”,宣称要在18个月内用特种战争“绥靖”越南南方。所谓 

 “特种战争”,就是由美国出钱、出枪、出顾问,强化南越傀儡政权和军队, 

用越南人打越南人的战争。美吴合伙在南方建立了17000多个“战略村”, 

实际上是变相的集中营,村周围布有铁丝网和碉堡,妄图将全部农村人口囚 

禁其内,以隔绝游击队与群众之间的联系。但南方人民针锋相对地进行战斗, 

将“战略村”变为“战斗村”。1963年1月著名的美萩省丐礼县北村大捷, 

南方军民只用相当于敌军1/10的兵力就击落、击伤敌直升飞机15架,粉碎 

了敌人的扫荡。当时在敌人控制下的城镇居民也掀起了强大的反美政治运 

动。仅 1962年 7—9月,中部6省就发生了7万次示威游行,各阶层人民、 

包括爱国的佛教徒都参加了斗争,致使南越政权陷入危机,内讧加深。1963 

年11月1日美国策划政变,杀死吴庭艳和吴庭儒两兄弟。两年内共发生了八 

次政变,南越政权风雨飘摇,陷于一片混乱。到1964年初,“特种战争”宣 

告彻底破产。 

    老挝的抗美救国战争 日内瓦会议后寮国战斗部队(巴特寮)退居桑 

怒、丰沙里解放区。1955年3月22日在原印支共产党老挝支部的基础上成 

立了老挝人民革命党,凯山·丰威汉任总书记。1956年1月6日召开老挝民 

族统一战线大会,决定将原寮国自由阵线改组为老挝爱国战线党,由苏发努 

冯亲王任主席。在桑怒东北万赛村设立中央委员会,1957年11月2日该党 

与万象当局签订万象协议,组成了以富马亲王为首相的联合政府。但美国支 

持右派集团于1958年8月18日推翻联合政府,接着又包围了寮国战斗部队 

两个营,非法监禁了苏发努冯和爱国战线党在万象的领导人。驻在查尔平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