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史下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现代史下卷- 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装斗争,它为所有的被压迫民族树立了一面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旗帜。 

     “11·1起义”的发生不是偶然的。法国对阿尔及利亚实行极为残暴的 

直接统治政策。还在1945年5月8日,法国殖民当局就血腥屠杀了4。5万名 

要求民族独立的阿尔及利亚人。1946年4月在阿巴斯领导下成立民族主义政 

党——拥护阿尔及利亚宣言民主联盟,要求法国实行改革,同年又有一些激 

进的民族主义者成立争取民主自由胜利党,提出要求独立。1954年8月以 

本·贝拉为首的一批更加激进的青年党员从该党分离出来组成团结与行动革 

命委员会,准备发动武装起义。同年10月,为了团结更加广泛的爱国者,他 

们又建立了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吸收上述政党和伊斯兰贤哲会等爱国 

组织和民主人士参加,其纲领是要建立一个以伊斯兰教为基础、实现社会民 

主的独立主权国家,决定建立民族解放军,等等。该组织逐渐成为民族解放 

战争的领导力量。 

     以团结与行动革命委员会为核心的 3 000名民族解放军勇士决定在1954 

年11月1日在奥雷斯山区和卡比利亚山区30多个地方同时袭击法国殖民统 

治机构和法军据点。这一行动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拥护,成千上万的农民、农 

业工人和青年学生踊跃参加民族解放军。起义者在靠近突尼斯的边界地区建 

立了根据地,形成东部战区,又在西部靠近摩洛哥、以特累姆森为中心建立 

西部战区,一年后又开辟了中部战区。1956年8月在卡比利亚根据地召开了 

民族解放阵线第一次代表大会,选出了全国革命委员会作为全国最高权力机 

构,并成立了协调与执行委员会,具体领导武装斗争。 

    法国殖民者从起义一开始就调集5万军队进行镇压,次年增至20万,三 

年后增加到50万人,另外还有20万宪警。这比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投入 

的兵力还要多。美国通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向法国提供武器,支持法国。法 

军的“围剿”和“扫荡”是十分残酷的,在战争开始后的四年内,阿尔及利 

亚的死亡人数达50万,还有10万多人被关进集中营,1000多个村庄被毁灭。 

殖民者还使用毒气、细菌弹屠杀人民。 

     民族解放军一边抗战,一边进行解放区根据地的建设,坚持从农村到城 

市的持久抗战路线,实行游击战术,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城乡居民冒着生 

命危险为民族解放军传递情报,掩护战士,供给粮食,运送武器药品。1957 

年初,民族解放军粉碎了敌人的围剿,将三个战区连成一片。10月底,民族 

解放军从北部沿海到南部撒哈拉石油区主动出击,重创法军。特别是11月初 

至12月初对油田法军的进攻,对殖民者的打击最大。这时,民族解放军已有 

13万人,还有数万名游击队,经常可集中 5 000人以上的部队进攻法军阵地。 

武装斗争已扩展到全国 3/4的地区,而法国在四年多的战争中伤亡10多万, 

平均每天耗费20亿法郎军费,士气低落,兵源枯竭,它已将绝大部分陆军、 

60%的空军、90%的海军投入这场殖民战争。国内的反战运动高涨,政局不 

稳。1958年5月戴高乐上台后不得不宣布调整对阿尔及利亚的政策。 

     阿尔及利亚的独立 1958年9月19日阿尔及利亚临时政府在开罗宣布 

成立。这是阿尔及利亚走向独立的一个重要步骤。该政府后设在突尼斯市, 

由阿巴斯任总理,在国内各解放区设有基层机构和人民议会。该政府得到30 

多个国家的正式承认。突尼斯、摩洛哥的独立为它提供了后勤基地,国际援 


… Page 126…

助通过独立的北非各国运到阿尔及利亚。同年12月20日中国与阿尔及利亚 

建交,并提供军事援助。在12届联合国大会上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的提案仅 

差一票就能达到2/3多数票的通过标准。这对阿民族解放阵线是个极大的鼓 

舞。 

     戴高乐政府一方面宣布在阿实现“光荣的和平”,进行政治经济改革, 

另一方面又想在军事上作最后的挣扎。他任命夏耳为总司令,把侵略军增至 

80万。夏耳加固了阿突边界的莫里斯防线和阿摩边界的西部防线,又在莫里 

斯防线东侧修建了夏耳防线。1959年夏耳集中10万大军进行“重点围剿” 

和“分段绥靖”,但民族解放军于8月3日到9月3日通过激战,彻底粉碎 

了这个计划。至此,法国已无力再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1959年9月戴高乐发表给予阿尔及利亚人民自决权的声明,提出进行“公 

民投票”。1960年6月到1961年7月,阿法双方进行多次谈判,但无结果。 

1961年7月,阿尔及利亚法占区各大城市爆发大规模爱国运动,反对法国拖 

延谈判。法国不得不与阿方秘密会谈。1962年3月18日双方在瑞士埃维昂 

签订协议。根据协议,法国立即从阿撤军,承认阿尔及利亚的自决权和在对 

内对外政策方面享有完全的、充分的主权。阿尔及利亚承认法国有开采撒哈 

拉石油和使用米尔斯克比尔军事基地等权利。1962年7月1日,阿尔及利亚 

人民举行全国公民自决投票。7月3日,正式宣告独立。7月25日定国名为 

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11月1日为国庆日。 



                五、撒哈拉以南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 



     加纳的独立 加纳在独立前称英属黄金海岸。1957年3月6日午夜, 

一面黑星三色国旗在阿克拉升起,宣告了战后黑非洲第一个民族独立国家的 

诞生。这是撒哈拉以南非洲民族独立运动走向高涨的起点。从此,“黑暗大 

陆”沸腾了,黑非洲觉醒了。 

     加纳独立运动的领导人是著名的泛非运动活动家克瓦米·恩克鲁玛。自 

从第五届泛非大会之后,他就积极投身于西非的民族独立运动。考虑到战后 

的国际环境、英国殖民政策的改变以及英属西非的社会实际状况,他主张“采 

用合乎宪法和法律的非暴力方式”,而不是以武装革命来达到独立的目的。 

1946年英国在加纳进行“宪制改革”,公布了“伯恩斯宪法”。1947年12 

月16日恩克鲁玛回到阿克拉,12月29日黄金海岸统一大会党成立,恩克鲁 

玛当选为总书记,工业家兼可可出口商乔治·格兰特任主席。该党提出争取 

自治或民族独立的纲领,进行组织和发动工作,开展示威游行和抵制、罢工 

运动。1948年2月爆发了以退伍军人为主体的大规模群众运动。恩克鲁玛等 

大批民族主义领导人被捕。这时,以丹夸为首的老一代民族主义者打算与殖 

民当局妥协,但恩克鲁玛出狱后却主张进行更坚决的斗争。1949年6月12 

日他在6万人参加的群众大会上宣布与丹夸派分离,建立黄金海岸人民大会 

党,提出要以“非暴力的积极行动”“立即实现完全自治”,受到广大群众 

的热烈拥护。绝大多数的统一大会党党员加入了新党,并通过新闻报纸、工 

会、青年、妇女组织动员和团结了广大群众。 

     针对殖民当局1949年10月公布的《库赛宪法草案》,从1950年1月8 

日起,人民大会党发动了全国规模的积极行动。工人总罢工,商店罢市,交 

通瘫痪,政府机关停止办公,到处举行示威游行,整个社会经济生活陷于停 


… Page 127…

顿。殖民当局再次逮捕了恩克鲁玛和所有人民大会党领导人。接着,当局宣 

布在1951年2月5日举行加纳历史上的第一次大选。人民大会党获得了90% 

以上的选票,在立法议会规定直接选举产生的38个席位中获得35个席位。 

这一大选结果虽不符合当局的愿望,但在既成形势下,英总督不得不释放恩 

克鲁玛,并任命他为政府事务领导人,不久改任内阁总理。 

     恩克鲁玛进入政府后,改变原来的积极行动为策略行动。由于总督仍操 

实权,政府的国防、外交、财政、司法等重要部门仍控制在英国人手中。为 

了改变这一状况,实现人民大会党的目标,恩克鲁玛认为应该改变斗争策略, 

不再抵制英国的“宪法改革”,不与殖民政权公开冲突,而是利用英国的让 

步逐步扩大人民大会党在政府中的权力。通过1954年6月和1956年6月的 

全国大选,人民大会党继续获胜,建立了非洲人的自治政府并击溃了国内保 

守的反对党,控制了议会中的多数。最后,议会授权恩克鲁玛与英国交涉加 

纳独立事宜。1956年9月15日英国殖民大臣代表英政府宣布同意加纳于1957 

年3月6日在英联邦内独立。1960年4月,全国举行公民投票,通过共和国 

新宪法,7月1日正式宣布成立共和国,恩克鲁玛当选为总统。 

     几内亚的独立 几内亚是黑非洲第二个宣布独立的国家。它的独立对广 

dafa属西非与赤道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几内亚独立运动的特点是与工人运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独立运动领袖塞 

古·杜尔就一直从事工会活动。1945年他创建了几内亚邮电工会,并在法国 

总工会帮助下又参与了几内亚总工会的创建,成功地领导过多次罢工。特别 

是1953年9—11月,要求在几内亚实行劳动法的总罢工,取得了胜利。这就 

大大提高了他在法属西非的声望。几内亚独立运动的另一特点是与整个法属 

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联系在一起。1946年10月,在巴马科成立的非洲民主 

联盟是法属西非和法属赤道非洲各国共同的民主主义政治组织。1947年 5 

月,杜尔在工人运动基础上建立几内亚民主党,但只是作为民主联盟的支部 

在活动。 

    法国政府慑于各殖民地人民的斗争,不得不改变直接统治的方式,在总 

督监督下设立领地议会,作为咨询机构。1955年杜尔当选为科纳科里市长, 

1956年当选为领地议会议员。是年法国议会通过“根本法”,同意在法国继 

续控制实权的前提下给予各领地有限的自治权,成立“半自治政府”。为此, 

1957年3月几内亚举行大选,几内亚民主党获得了领地议会60个席位中的 

56席。结果,成立了由法国总督任主席、杜尔任副主席的政府委员会,几内 

亚取得法兰西联邦内的半自治共和国地位。 

    杜尔利用其任副主席的权力尽量改革,宣布取消酋长制,吸收非洲人参 

加各级政府,成立“村委员会”负责乡村行政事务,发动和组织群众为争取 

独立进行准备。1958年戴高乐颁布了第五共和国宪法,用法兰西共同体取代 

法兰西联邦,同意殖民地领地建立共同体内的自治共和国,在内政方面享有 

自主权,但不能独立,外交、国防大权仍由法国控制。同年8月,杜尔会见 

戴高乐,提出独立要求,同时也表示愿与法国保持良好关系。但戴高乐拒绝 

其独立要求,并以断绝一切关系相威胁。杜尔没有屈服于压力,他在群众大 

会上说:“宁要贫困的自由,不要富足的奴役”。1958年9月28日,几内 

亚按照戴高乐的要求举行公民投票,要在参加法兰西共同体和取得独立之间 

进行抉择。结果有113。6万人投票反对加入共同体,只有5。6万人投赞成票。 

戴高乐政府只得承认投票结果。1958年10月2日几内亚正式宣告独立,成 


… Page 128…

立共和国,杜尔任总统。这是法属非洲第一个取得独立的国家,也是当时唯 

一的一个投票反对加入法兰西共同体的法属西非殖民地。 


… Page 129…

          第三节 民族独立国家在亚非拉和大洋洲的普遍建立 



               一、“非洲年”与60年代独立的非洲国家 



    在加纳、几内亚独立的带动下,60年代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 

从西非、中非向东非、南非扩展,迅速形成燎原之势。仅1960年就有17个 

国家宣布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之后,又有15个国家相继独立, 

到60年代末,非洲独立国家的总数已达41个,约占非洲总面积的84%,总 

人口的88%。非洲的政治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法属、西属非洲殖民地的独立 法属非洲面积约占非洲总面积的35。6 

%,共分15个地区。根据法兰西联邦的海外“根本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