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史下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现代史下卷-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危险与恐怖中生活。但他们坚持斗争,直到公共汽车公司撤销了隔离制度。 


… Page 100…

1957年9月,阿肯色州9名黑人学生到小石城中心中学入学。州长奥瓦尔·福 

布斯调动阿肯色国民警卫队在学校布岗阻止黑人学生上学,1000多名暴徒在 

市内逞凶,逢黑人就打。制造了激起全世界人民公愤的小石城事件。艾森豪 

威尔总统为了避免发生暴力事件,派遣联邦军队“保护”学校。这年夏天, 

在著名黑人领袖罗伯特·威廉领导下,北卡罗来纳州门罗城的黑人进行了集 

体武装自卫,成功地击退了白人种族主义暴徒的攻击。50年代的黑人斗争为 

他们60年代规模更大、更有组织、更具战斗性的斗争拉开了序幕。 


… Page 101…

         第四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帝国主义的一体化 



                     一、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战后垄断资本的新特点 在二战的特殊环境中得到加强与发展的垄断 

资本,在战后经济复苏和发展过程中又得到进一步加强,使垄断资本发展进 

入新的阶段。 

     1948—1954年期间,美国每年平均有252家公司被大公司吞并,1955— 

1957年,这个平均数上升为514家。战后,资产过亿美元的公司在美国全部 

公司资产中的比重逐年增加,1950年达到50。8%,1955年超过了53。7%。 

50年代英国加工业中,资产逾2500万英镑的公司发展到34家,其在资产总 

额中的比重达47%。到60年代,垄断集中趋势仍在加强,制造业90%的销 

售额控制在5家公司手中。从50年代至60年代,5家公司控制75%的行业 

占整个制造业的比重由26%增至48%。在联邦德国,资产逾亿马克的公司 

1938年只有25家,占全国股份资本25%,1954年增加到39家,1957年发 

展至47家,占全国股份资本的44。4%。1950—1970年间,50家大公司的利 

润占整个工业部门总利润的比重由36%增加到50%。欧洲经济共同体内, 

50家大公司在采掘业和制造业中的控股权由60年代的35。1%增加到70年代 

的45。7%。到70年代末,销售额过百亿法郎的大公司,联邦德国35家,英 

国58家,法国29家,意大利9家,荷兰6家。这说明,战后垄断资本是在 

不断加强的趋势中发展的。 

     从根本上看,垄断资本发展的重要前提是垄断条件下的竞争。战后推动 

垄断资本发展的具体因素主要有,企业内部不断完善管理,扩大产品市场, 

增加竞争能力,使大企业垄断资本自身积累迅速增长;依靠经济危机、市场 

风险变化等时机加快对中小企业的并吞,完成生产进一步集中化;依赖科技 

进步,扩大企业规模和高技术产品含量,加强生产集中,系统分工,巩固垄 

断资本的企业基础;战后金融信用机构多样化发展,也为促进生产集中提供 

了有利条件。 

     战后垄断资本发展,从趋势分析,有如下几个新特点。一是生产向大公 

司集中的趋势不断加强,大垄断组织实力增长惊人,加强了对生产的控制和 

垄断。如联邦德国拜耳公司,60年代初营业额为32。6亿马克,70年代初为 

103。8亿马克,1983年猛增至408亿马克。菲利蒲公司年销售额为162亿美 

元,资产156亿美元,拥有34。3万雇员,成为超级垄断组织。二是巨型垄断 

公司数量不断增加,分布范围更加广泛。联邦德国、英、法等国销售额过百 

亿法郎的大公司数额一直在增加,这些公司组织拥有几十甚至数百家分支企 

业,在制造业、商业、农业、服务业等方面都占有优势。三是垄断公司在经 

济活动中的地位显著增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空前增长。四是银行金融 

垄断资本实力空前增长,发展速度惊人。在20世纪初,拥有1000万美元资 

本就是大银行,但战后出现的大银行,资产均在千亿美元上下。 

     若从战后垄断资本发展形式分析,它有如下几个特征。一是生产水平集 

中即横向扩大,主要是同一部门内的集中,其结果是部门内出现大规模垄断 

企业。二是垂直集中亦称纵向扩大,是指相互联系的产业部门之间进行的联 

合或兼并,这是战后最具代表性的集中形式。三是混合集中即垄断组织的多 

样化发展。这是战后垄断资本发展过程中,针对集中的局限采用的新形式, 


… Page 102…

它使垄断范围扩大到整个社会经济活动范围内。四是跨国集中即跨国公司的 

建立和发展。它标志着战后垄断资本发展的高峰。 

     国家垄断资本体系的形成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发展早期就 

已出现物质基础,至20世纪初国家垄断资本初具形态,在一战后的欧洲,特 

别是德国,它得到较大的发展,逐渐向体系化过渡。国家垄断资本体系的最 

终形成确立是二战后完成的。 

     促使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体系形成的因素有三点,首先是资本主义私人垄 

断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之后,垄断加 

剧了资本主义经济矛盾,造成一系列难以自排的危机,迫使私人垄断资本接 

受国家的干预和调节。这方面的理论准备如凯恩斯主义、芝加哥学派等已经 

比较充分,加之民主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化,国家垄断资本在战后欧洲迅速 

发展并不断走向成熟。从一定意义上说,战后欧洲出现的工党、社会党政府 

的经济结构改革措施,如国有化政策等,是国家垄断资本体系形成的政治催 

化剂和主要标志。其二是战争的特殊作用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的形成。私人 

垄断资本成熟发展的欧洲也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战争中需要通过国家 

利用非常手段来调动社会经济潜力为战争服务,就使大量基础工业部门集中 

到政府管理之下,列宁指出:战争异常地加速了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 

本主义转变的过程。应该看到,通过战争中实行的管制性政策完成的国家垄 

断资本主义有很大的临时性和强制性,并不利于经济合理发展。但是,战时 

管制措施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铺平了道路,清除了障碍,为战后国家垄 

断资本主义合乎规律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最后是经济危机呼唤国 

家垄断资本主义发挥干预和调节作用,把国家垄断资本推向体系化和成熟。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其固有矛盾造成的,危机期间,单靠私人垄断和自发市 

场机制已无法缓解矛盾,无法通畅再生产循环过程,只有国家才能充当调和 

矛盾、挽救危机的“救世主”。虽然危机中发展起来的国家垄断资本具有某 

种临时性,但它是资本主义发展合乎规律的发展结果,是有内在必然性的。 

这一点与战争期间发展起来的国家垄断资本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 

     总览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体系发展过程,它的主要内容基本由如下几方面 

构成。 

     一是国家垄断资本的企业体系。这个企业体系的核心是国有化企业,另 

外还有国有森林和矿山等。战后欧洲资本主义各国国有化企业数目增加迅 

速,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地位突出,影响巨大。据统计,70年代末,法国、英 

国、意大利三国国有化企业在许多部门都是拥有绝对优势,而在采煤、电力、 

煤气、铁路、邮政和电讯业中,法、英、奥地利等国已是百分之百的国有化 

了。国有化企业在国内生产总值、全部就业和全部投资三项指标中所占比例, 

意大利分别为24。7%、25。4%和47。1%,英国分别为11。1%、8。1%和20 

%,联邦德国分别为12%、10。5%和12。7%,法国分别为13。5%、10。5% 

和30%。欧洲国家垄断资本企业体系到80年代仍呈发展趋势,如法国社会 

党执政后进一步推动国有化,使国有化企业职工人数、营业额、投资额等的 

比重均较前有所增加。欧洲国有化企业拥有一批巨型公司,如英国石油公司、 

法国雷诺汽车公司、联邦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等都名列世界50家大公司榜内。 

国家垄断资本的企业体系最显著的特征是占据着国家基础经济部门,这些部 

门企业投资高,利润低,风险大,需要国有化企业的特殊性来维持。正因为 

如此,国家垄断资本企业的经济效益常常不如私人垄断企业。 


… Page 103…

     二是国家垄断资本的财政体系。国家财政收支在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逐 

年升高,是国家垄断资本高度发展的结果。1965—1983年间,法国财政开支 

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从37。5%增至50%,英国从35。3%增至58。9%,意 

大利从32。9%增至56。6%,而荷兰已增至63。6%。这说明,欧洲国家垄断 

资本的财政体系空前庞大,已把半数以上的国民生产总值纳入国家直接支配 

体系内。 

     在这个体系中,收入主要依靠税收机制,如欧洲经济共同体各国政府收 

入半数以上来源于直接税和间接税,丹麦政府收入对税收机制的依赖达到82 

%,是西欧国家中最高的。政府开支体系包括国防、行政、投资、社会福利、 

补贴和救济等,主要发挥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调节作用。从收入和开支 

的政策出发点分析,国家通过垄断财政体系实现了部分社会再分配,缓和了 

社会分化的矛盾,增强了垄断资本的地位,促进了垄断资本的发展。 

     三是国家垄断货币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中央银行和国有化银行、国家信 

贷机构、国家货币金融政策三方面内容。战后欧洲国有化政策之一就是实施 

中央银行国有化,使其成为国家垄断资本用以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中 

枢职能机构。国家信贷机构以政府为后盾,发挥着维持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 

作用,它们的业务活动通常都能体现国家金融政策。政府的货币金融政策通 

过中央银行执行,即由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控制贴现率和储备金率来发 

挥作用。从战后欧洲国家国有化政策实施过程和经济发展情况分析,国家垄 

断货币金融体系相当发达和完备,成为国家垄断资本发展的重要保证。 

     四是国家垄断社会管理和调节体系。这主要是指国家制定和执行社会经 

济发展计划,协调地区发展平衡,对经济部门结构进行调整,制定和执行社 

会收入和保障政策等方面所形成的社会管理和调节职能。国家垄断资本条件 

下的政府经济计划不是指令性的,但因为它拥有经济实力和政策影响,足以 

引导企业活动,从而保证经济计划实施。地区间平衡发展和综合规化的问题 

在50年代已经提出来了,它是推动国家社会进步的一项重要战略。经济部门 

结构调整的针对性很强,战后至50年代,主要是推动港口、铁路、公路、煤 

炭和钢铁部门发展,60年代,重点在加强专业化调整,扩大公司规模、提高 

产品竞争能力,70年代中期以来,主要推动传统工业结构向新科技产业结构 

方面转移和发展。在制定和执行社会收入和保障政策方面,内容涉及面广泛, 

如最低工资限额、超额累进税制、低收入补贴、失业救济等,它和福利政策 

内容互为补充,构成战后“福利国家”体制的基本内容,对增加国民经济实 

惠、保障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增长产生了较大影响。 

     国家垄断资本的本质特征是国家与垄断资本在经济领域内的结合,国家 

占有并支配垄断资本的核心部分,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发挥国家干预和调节 

功能,并通过福利政策手段调节社会收入,实现社会利润的再分配,从而使 

资本主义制度在新的资本形态下继续发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与问题 战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普遍形成国 

家垄断资本体系,这是一个共同的发展趋势。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欧洲国 

家与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等国的模式不尽相同,走过的道路也有许多差异。 

如美国与欧洲就在“国有化”、垄断资本财力基础以及私人资本有限性与现 

代大生产、社会福利的矛盾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区别。即使在欧洲,各国的情 

况依然千差万别,北欧国家与西欧国家不同,西欧国家间也存在差异。如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