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史下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现代史下卷-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为了给国家的独立发展和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条件,这时期中国政府和 

人民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外交活动,扩大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联系,促 

进了国际紧张局势的缓和,显示出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 

     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历史上规模空前的第八次代表大会。大会 

认为:党已领导人民取得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 

造的全面的决定性的胜利,这就表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 

起来,国内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 

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 

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 

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虽然还有阶级斗争,还要加强人民 

民主专政,还必须为解放台湾而斗争,但其根本任务已经是在新的生产关系 

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大会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 

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并着重提出了执政党的建设问题,强调要坚持民主集 

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强党和 

群众的联系。“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新的方针和设想是富于 

创造性的,它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但是, 

由于实践的时间很短、理论上和思想上还不可能很成熟,许多新的观念和方 

针还不可能牢固地确立并取得共识,“八大”的正确路线未能坚持下去,中 

国的社会主义道路面临着曲折和新的探索。 



                     二、朝鲜人民抗美战争的胜利 



     美国扩大侵朝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南北朝鲜分裂成了两个制 

度不同的国家。1948年8月15日,南朝鲜成立了大韩民国,以汉城为首都, 

李承晚为总统。同年9月9日,北朝鲜成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以 

平壤为首都,金日成为首相。南北朝鲜分裂,是第二次大战结束时,美军和 

苏军在朝鲜以北纬三十八度线为界分别接受日军投降的结果。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最初这只是南北朝鲜之间的内战, 


… Page 67…

但当天美国利用苏联抵制安理会之机,操纵安理会通过决议,指责北朝鲜是 

 “侵略者”。第三天,美国又宣布武装援助南朝鲜,直接干涉朝鲜内政。同 

时,令其海军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插足中国的领土台湾。7月7日,美 

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给美国及其所纠集的其他国家的侵朝军队披 

上“联合国军”的外衣,任命美国驻远东军队的总司令麦克阿瑟为“联合国 

军总司令”,进一步扩大侵朝战争。 

     战争爆发第二天,金日成号召朝鲜军民“一致奋起投入打倒和粉碎李承 

晚卖国政权及其军队的救国斗争”。6月28日,朝鲜人民军解放汉城。7月 

18—20日,进行了大田战役,全歼美军第24师,俘师长迪安。到8月上旬, 

已把美、李军队压缩到洛东江左岸釜山周围约100公里的狭小地带,解放了 

朝鲜南部90%以上的人口和地区。 

     为了挽救败局,9月15日,美国调集了它在远东所能使用的兵力,共500 

多架飞机,300艘军舰和5万多人的军队,在朝鲜中部仁川登陆,截断朝鲜 

人民军南进部队的后路,并直逼朝鲜北方。9月28日,美军占领汉城,10 

月19日侵占平壤,继之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 中国政府对美国侵略朝鲜和中国领土的罪 

行,多次表示了强烈的抗议和警告。10月初,应朝鲜劳动党和朝鲜人民民主 

共和国的请求,中国党和政府决定派遣志愿军入朝参战。10月19日,中国 

人民志愿军首批部队在司令员彭德怀的率领下,跨过鸭绿江。同时,全中国 

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群众运动。 

     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同长驱直入的敌人首次遭遇。志愿 

军利用敌人未料及中国迅速出兵及其分兵冒进的弱点,给敌人以出其不意的 

打击,把敌人从鸭绿江边赶到清川江以南。接着,中朝军队采取诱敌深入的 

方针,在敌人机群狂轰滥炸、我军供应不足而且气候寒冷的极端困难条件下, 

前赴后继,英勇作战,包围歼灭和重创大批敌军。再战告捷,迫使敌军从总 

攻击变成总退却,一直退到“三八线”以南,扭转了战局。以后又相继进行 

了互有进退攻守的三次大的战役。到1951年6月10日止,五战五捷,共歼 

敌23万人 (其中美军11万余人),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美军战 

败,4月11日麦克阿瑟被免职,由李奇微接任。6月23日苏联提出和平解决 

朝鲜问题的建议,为交战双方所接受。 

    朝鲜停战谈判 1951年7月10日,朝鲜停战谈判在开城开始举行,10 

月8日谈判移至板门店,战争进入边谈边打,谈谈打打的新阶段。谈判断断 

续续进行了两年之久。在这期间,美国动员了它全部陆军的 1/3、空军的 1/5 

和海军的近半数投入朝鲜战场,作为侵朝战争的主力,并使用了除原子弹以 

外当时所有的现代化武器。它企图以其海、空军优势迫使朝中方面在谈判中 

屈服。对此,中朝军队则利用不同地形,构筑坑道,以阵地防御和运动反击 

相结合的作战方法,积多次小胜,大量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两年中又歼敌 

72万人 (其中美军近30万人)。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国内部队作为志愿军 

的后备力量轮番入朝,志愿军空军也得到苏联支援开始出战,后勤运输保障 

也得到加强。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才不得不于1953年7月27日在停战协定 

上签字。当时已接替李奇微担任“联合国军”总司令一年多的克拉克,后来 

在其回忆录中沮丧地写道:“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 

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朝鲜停战协定》确定:以北纬三十八度附近的双方实际接触线为军事 


… Page 68…

分界线,双方各自由此线后退二公里,以建立一非军事区;协定生效后三个 

月内召开双方高一级的政治会议,协商从朝鲜撤退一切外国军队以及和平解 

决朝鲜问题。但是,美国长期不愿意就此问题和朝、中方面达成协议。尽管 

如此,从1954年9月起,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分批从朝鲜撤回,并于1958 

年10月已全部回国,表现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希望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诚意和 

中国无意在外国驻军的立场。 

    历时三年的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性局部 

战争,它最终以朝中军队和人民的胜利而告结束。这个胜利,打破了美帝国 

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增强了朝中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一部 

分对帝国主义原存恐惧和幻想的人们也由此深受教育而觉悟起来。全世界对 

中国刮目相看,新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 



                     三、越南人民抗法战争的胜利 



    越法协定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投降。印度支那共产党和 

越南独立同盟利用这个时机,发动全国总起义,从日本占领者手中夺取政权, 

并迫使傀儡皇帝保大于8月24日退位,取得了越南八月革命的胜利。9月2 

日,胡志明在河内巴亭广场50万人庆祝大会上宣读《独立宣言》,宣告越南 

民主共和国成立。 

    法国拒绝承认越南独立,企图依靠英美重建法属“印度支那联邦”。根 

据波茨坦会议的决定,英国军队和中国国民党政府军队以北纬十六度线为 

界,分别开进印支南部和北部接受日军投降。9月23日,法军随英军开进占 

领了西贡。越南人民奋起反击,南方抗法战争开始。 

     1945年11月25日,印支共产党中央发出“抗战建国”指示。1946年1 

月,越南全国进行普选。 

    3月召开国民大会,正式成立了以胡志明为首的共和国政府。为了巩固 

人民政权,印支共产党中央提出“以和求进”的方针。1946年3月6日和9 

月14日先后签订了《越法初步协定》和《越法临时协定》。协定规定:双方 

立即停止敌对行动;法国承认“越南共和国为一个自由的国家,有它的政府、 

国会、军队和财政”;越南承认越南为“法兰西联邦的一分子”,并同意1。5 

万名法军进驻北方,期限为5年;越法之间进行经济、文化合作等。 

    但是,在1946年3、4月间英国军队和中国国民党军队撤离前后,法国 

在英美支持下向越南调进了大批部队替代换防。同时,法国重返老挝,占领 

了柬埔寨。它部署就绪后即公然撕毁协定,于12月19日对河内发起全面攻 

击。从此,越南人民抗法战争全面展开。 

    边界战役和奠边府战役 战争初期,法国投入近10万名陆海空现代化 

兵力,采取速战速决战略,在越北各大城市和交通干线发动总攻。越南人民 

军新建之初,仅有2万人,武器落后,又无任何外援。它进行了河内等城市 

的保卫战后,转移至农村和山区建立根据地,开展游击战和运动战。抗战一 

年,人民军收复太原、宣光等地,队伍发展到10多万人,法军伤亡2万多人。 

     1948年春,法国增派15万兵力到越南,改取“以越制越、以战养战” 

的战略,对南方占领区进行“绥靖”,对北方解放区进行“蚕食”、“扫荡” 

和“封锁”。1949年6月,它又扶植保大建立傀儡“君主立宪国”。随后, 

美国与法国签署了《军事财政援助协定》和《相互防卫协定》,极力支持法 


… Page 69…

国扩大印支战争。 

     1948—1949年,越人民军在东北、西北地区反蚕食、反扫荡的一系列战 

役中取得胜利,解放了大片国土。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继之 

中、苏等社会主义国家与越建交,这为越南抗战创造了有利的国际条件。1950 

年1月,应越南民主共和国的请求,中国政府决定全面援越。9月,在中国 

顾问团的帮助下,越军发动北部“边界战役”,歼敌近万名,打通了长近1000 

公里的中越边界线,取得了北方战场的军事主动权。这时,越人民军发展到 

30万人。1950年,在老挝建立起以苏发努冯亲王为总理的寮国抗战政府,在 

柬埔寨也成立了“高棉自由战线”和民族解放委员会。1951年3月,越、老、 

柬三国举行联盟会议,加强了印支三国人民的抗法统一战线。 

     1951年2月,印支共产党召开“二大”,确定党的基本任务是:争取民 

族的完全独立和统一,消灭封建和半封建残余,发展人民民主制度,并为社 

会主义奠定基础。大会决定将党的名称改为越南劳动党。此后,在解放区逐 

步实行了民主改革和土地改革,有力地推动了抗法斗争的开展。 

     1951—1953年,越南军民经过艰苦斗争,歼灭了敌人大量有生力量,把 

越北的敌人压缩到奠边府一隅。1954年3月13日,在中国顾问团的帮助下, 

越人民军发动了著名的奠边府战役,经57昼夜激战,歼敌1。6万余人,占领 

了法军司令部,活捉了法军司令官。奠边府大捷,改变了整个印支战争的形 

势,对正在召开的日内瓦国际会议产生了积极影响。 

     日内瓦协议 1954年4月26日,为谋求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印支问题 

的日内瓦会议开幕。参加会议的有中、苏、美、英、法和朝鲜、越南、老挝、 

柬埔寨等23个国家。会议首先讨论朝鲜问题,未能达成协议。5月8日,开 

始讨论印支问题。奠边府战役的结果,使法国主战派受到沉重打击。在法国 

人民一片反战声浪中,6月,法国政府换马,国民议会通过了停止“肮脏战 

争”的决议。7月21日,与会国终于达成协议,签订关于在印支三国停止敌 

对行动的协定,并通过了会议最后宣言。 

     日内瓦协议的主要内容是:在北纬十七度线以南、9号公路稍北划定一 

条临时军事分界线,越军在线北集结,法军在线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