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史下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现代史下卷-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民族主义政党领导下纷纷拿起武器英勇抗敌,在战时同盟国武装部队中,有 

很大一部分人员由亚非国家人民组成,他们经受了锻炼,提高了觉悟,成为 

战后反对新老殖民主义的生力军,也是抵制美国霸权主义的新生力量。 

     美国把以上障碍最终归罪于共产主义和苏联。美国当局认为,共产主义 

 “成为世界上一切邪恶的根源。在任何地方发生的每一变动中,我们总能看 

到有 ‘莫斯科共产主义’在插手。最初对共产主义的概念认为是一种国际阴 

谋,象章鱼那样身在莫斯科,触角则伸到世界最远的各个角落”。正是由于 

苏联和各国人民的革命力量妨碍了美国的称霸计划,导致二战期间美苏同盟 

的破裂和美国对苏“冷战”遏制的开始。 



                    二、美国对苏联的“遏制”政策 



     东欧、伊朗和土耳其问题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已在考虑 

对付苏联的问题。“遏制”这一词汇和概念,事实上从1941年起就充斥于华 

盛顿官员的头脑。1945年4月上任的哈里·杜鲁门,在追求世界霸权的战略 

目标上与罗斯福完全一致,所不同的是,他加紧把罗斯福纸上的“蓝图”转 

变为全面展开的称霸活动;把罗斯福同苏联战时的“合作”转变为战后以苏 

联为主要敌手;把罗斯福主要通过国际组织建立世界霸权转变为主要运用直 

接的经济、政治和军事手段向外扩张。他为制定一条以苏联为敌手的“冷战” 

和“遏制”政策进行了紧张的准备。 

    杜鲁门政府首先抓住东欧问题大作文章。早在1944年7月22日,在苏 

联的支持下,在卢布林成立了波兰人民代表会议 (即卢布林政府),美国对 

此采取拒不承认的态度,继续支持波兰资产阶级在伦敦的流亡政府,对于波 

兰在1945年6月23日成立以波兰工人党领导的华沙临时政府为基础的全国 

统一政府极为不满,大造反苏舆论。1946年1月初,杜鲁门在一份备忘录里 

攻击苏联在波兰采取了“高压和专断的手段”。他还攻击罗马尼亚和保加利 

亚成了“警察国家”,扬言除非这两个国家有根本的转变,美国就不予以承 

认。同年初,美国还利用苏联和伊朗、土耳其的争端以扩大事态。 

    苏伊争端源于撤军问题。二战期间伊朗宣布中立,但德国人却在伊朗国 

土活动。1941年8月苏英两国军队分别占领伊朗北部和中部、南部。1942 

年10月美军经英军同意后也开进伊朗。三国在不同场合都一致同意在战争胜 

利后半年内撤出驻伊朗的军队。届时,美英军队陆续撤出,苏军未动,并在 

苏军占领区成立了“阿塞拜疆民族政府”和“库尔德人民政府”。伊朗政府 

派军前去镇压,被苏军挡回。美英两次照会苏联,要求苏联撤军,被苏军拒 

绝。苏联反问美国,美国在许多国家都有驻军,为什么对苏联军队暂缓撤出 

伊朗一事大惊小怪。1946年1月,伊朗政府在美国默许下在联合国控诉苏联 

干涉伊朗事务,使苏伊争端成了联合国成立后首次大会审议的第一个问题。 

英美立即支持伊朗。苏联代表则予以反驳并激烈指责英国在希腊和印度尼西 

亚的暴行。后来,苏伊通过会议达成协议。5月6日苏军撤出伊朗,这次历 


… Page 36…

  时半年的国际危机得以解决。但美国立即趁虚而入,大举渗入伊朗。1947年, 

  美国向伊朗提供了 2 500万美元的武器,并派遣美国军事代表团帮助改组伊 

  朗军队。美国还以军援的方式,帮助伊朗在接近苏联边境的北部地区修建了 

  军事设施和机场。结果,伊朗成了美国对苏军事威慑力量的一个组成部分。 

       苏、土纠纷开始于大战末期。1945年6月,苏联向土耳其提出缔结苏土 

                 ① 

  新条约的要求 。包括把1921年割让给土耳其的土耳其东部的卡尔斯和阿尔 

  汉达两地归还苏联,苏联在达达尼尔海峡建立陆海空军基地等。土耳其政府 

  拒绝了苏联的要求,两国关系顿时紧张起来。美国貌似公允地支持土耳其政 

  府,甚至于1946年2月派遣战舰“密苏里”号访问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耀 

  武于黑海海峡。接着向土耳其提供贷款,抛售船舶,企图通过土耳其去控制 

  海峡。所有这些行动都是在“遏制”苏联的旗号下进行的。正是在这样的背 

  景下,“铁幕”演说出现了。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保守党领袖 

  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富尔敦发表名为《和平砥柱》的演说。他说,“从 

  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条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 

               ② 

  经降落下来 。在这条线后面,座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华沙、柏林、 

  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亚——所有这 

  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于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不仅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屈 

  服于苏联的势力影响,而且还受到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一般认为 

  丘吉尔的讲话是“冷战”的第一枪。这篇讲话无异于发出公开号召,要所有 

  西方国家联合起来,依靠美国的实力,反对苏联和东欧各国。 

       其实,丘吉尔在杜鲁门家乡密苏里州放出这一枪并非偶然。在丘吉尔发 

  表“铁幕”演说前夕,美国当政者已纷纷为这第一枪而进行舆论准备。1月 

  间,杜鲁门在一份备忘录里明确表示,“我已厌倦于笼络苏联人”,美国对 

  苏联“不应该再作任何妥协”。2月间美国驻苏联代办凯南发回长达8 000 

  字的电报,为当时杜鲁门政府正在实行的对苏强硬的“遏制”政策提供了详 

  尽的理论依据。电报认为苏联是“在一切认为适时和有希望的地方,努力扩 

  大苏联的势力范围。目前,这种努力限于某些邻近地区,如伊朗北部、土耳 

  其”等地。凯南认为,苏联“对武力的逻辑十分敏感”,如果美国拥有足够 

  的武力,并清楚地表明它准备使用武力,这就几乎用不着真的动武,就可以 

  迫使苏联退却。凯南的“长电报”深深博得杜鲁门的赞赏,他立即被召回华 

  盛顿。海军部长福莱斯特下令复印电文,作为高级军官的必读文件。当月, 

  他就要求国务院允许派一支特遣舰队前往地中海,“支持土耳其抵抗苏联势 

  力的渗透”。 

       由上可见,美国已决心彻底结束战时对苏合作政策,决定以武力为后盾, 

  对苏采取强硬的方针,用武力以外的各种措施来“遏制”苏联,对苏进行“冷 

  战”。丘吉尔的富尔敦演说不过是美国统治当局借别人之口发出的第一个明 

  白无误的“冷战”信号。而苏联造成的苏土、苏伊争端则不仅给苏联与这两 



① 苏联宣称,1925 年 12 月 17  日签订的,后来在 1935 年 11 月 7  日延长10 年的苏土中立条约业已过时, 



应大加修改。 

②  “铁幕”一词源于戈培尔诋毁雅尔塔协定的一篇演说。1945 年2 月23  日他说,由于这个协定允许俄国占 



领东欧和东南欧,势将使这些地区为“铁幕”所隔离。“在这个铁幕背后,将开始对各民族进行大屠杀, 

而这种屠杀还可能会得到纽约犹太人报纸的欢呼。” 


… Page 37…

个南邻的关系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而且被美国所利用,掀起反苏歇斯底里 

和乘机扩张自己的势力。 



                 三、杜鲁门主义和“冷战”的全面展开 



    希腊和土耳其问题 1947年2月21日,英国政府照会美国国务院,表 

示由于军事和战略上的原因,不应该允许希腊和土耳其落入苏联的“控制” 

之下,但由于英国国内经济困难,3月21日之后,英国无法再给希腊和土耳 

其以经济和军事的援助,希望美国挑起这副担子。杜鲁门立刻意识到,英国 

此刻已将左右世界局势这一任务移交给了美国。这真是美国政府期待已久的 

天赐良机。 

     早在1945年9月召开伦敦外长会议时,杜鲁门就决定要宣布存在着一个 

分裂的世界,并表示美国决心要对其中的一个阵营进行圣战。当时杜鲁门之 

所以没有宣布一个什么新的主义,主要是由于那时美国国内外人民钦佩苏联 

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重大贡献,怀念和苏联人民并肩作战而结成的 

友谊,他们希望美国政府与苏联继续友好。1945年11月4日,当艾奇逊在 

讲话中含沙射影攻击苏联时,被人们嘘下了台。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在 

富尔敦发表演说后,美国纽约市区百老汇大街贴满了反对丘吉尔的标语。群 

众还举行了抗议示威。这说明反苏在当时得不到人民的支持。何况,美国要 

部署全球战略尚需时间,不能不推迟杜鲁门主义出台的进程。 

     即使到了宣布杜鲁门主义的前几个月,美国仍然难以制造出正当理由掀 

起反苏浪潮。甚至连凯南也认为,那时,“苏联根本没有任何方法来构成对 

我国的军事威胁……单战后重建就明显需要几年的时间,俄国人渴望和平的 

心情是巨大的”。艾奇逊私下里也说过:“俄国人不可能和美国打仗,‘除 

非他们真的疯了’”。但美国却面临一个越来越难以驾驭的中间地带。欧洲 

共产党势力正在扶摇直上,法国共产党人在战后首届内阁中担任部长。希腊 

民主军愈战愈强。英国王冠上的两颗明珠——印度和埃及的独立运动规模空 

前。印度支那三国开展抗法战争。其它一系列亚洲国家也在积极争取独立。 

尤其是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已经处在全面反攻的历史转折点。美国越来越惊 

恐地看到,这是对它自身的巨大威胁。美国国务院认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有赖 

于对上述地区的控制。长期担任美国政府经济顾问的阿道夫·伯利在 1946 

年底说,美国的剩余物资,只有用在新兴国家,“对它们的物质建设起主导 

作用”时,才能消除“过去曾经毁坏了美国战前经济的‘繁荣和衰退相互交 

替’的周期病”。 

    在“繁荣和衰退相互交替”的威胁之下,1946和1947年美国的失业人 

数大大超过了1945年。虽然当时靠重建欧洲维持出口,但欧洲人很快就缺少 

美元,付不起货款。美国重新失去欧洲这一最重要的市场并面临欧洲动乱的 

前景。特别是当时美国经济中的新因素是它正处在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开 

端。这场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为主要标志的新科技革命使世界 

在时空上大为“缩小”。这就为美国向外扩张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对市场提 

出了新的要求。1946—1948年,用于实现生产现代化方面的基本投资,从148 

亿美元增加到220亿美元。科学技术革命导致了一系列新的科学部门和产品 

的出现,这些部门要求有最高的出口定额,这些科学产品的大批生产只有在 

世界市场有保证的条件下才有可能。 


… Page 38…

     但是美国从来都宣传其“外交政策的道德性和法律性是完美无缺的”。 

它总要千方百计论证其全球扩张行为的正当性,而绝不肯承认这是为着美国 

垄断资产阶级的一己私利。它在苦苦搜寻着这样的借口。1947年2月21日 

英国政府的照会终于给美国政府带来了插手希腊、土耳其事务并论证其世界 

霸权主义的大好时机。 

     希腊和土耳其扼东地中海,地处国际交通要道的汇合点,具有重要的战 

略地位。二次大战前,希腊和土耳其一直是英帝国的势力范围。二次大战期 

间,希腊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在反法西斯占领者的战火中发展壮大。 

1944年底到1945年初英国和它所支持的希腊政权,对人民力量进行了军事 

镇压和政治欺骗,使希腊人民武装斗争一度陷于停顿。1946年,人民武装斗 

争再度兴起,使英国和希腊政权穷于应付。希腊君主政体实行独裁统治并制 

造白色恐怖,在人民中间非常孤立,而希腊共产党则得到人民广泛的支持。 

1947年2月18日,美国驻希腊调查团的马克·埃思里季惊慌不安地打电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