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朋友,请记住,学生 的自尊心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对待它要极为小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因为在要摘掉这朵花时,不可抖掉那闪耀着小太阳的透明露 珠。”……
在读苏霍姆林斯基著作的同时,我也读了一些其他世界著名教育家的书。应该说,所有教育家的思想或多或少对我都有启迪。但通过比较, 我感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思想最富有个性特色,而且最容易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首先,苏霍姆林斯基的政治信仰、价值观念与我国的主流的意识形态是完全一 致的,我们最根本的教育指导思想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培养具有集体主义思想、爱国主义情操、社会主义信念的共产主义新人,是苏霍姆林斯基也是我们最终的教 育目标。其次,与中国长期占主导地位的教育传统观念有所不同的是,苏霍姆林斯基更注重教育在适应社会发展的同时还应有利于人个性的发展。他十分注重在教育 中注入尽可能多的人情、人道和人性,而这恰恰是长期以来的中国教育所最缺乏的。所以,读苏霍姆林斯基的书,很容易感受到一种情感的力量,感到一种对心灵的 抚慰。另外,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实践是一种始终面向基层、面向社会、面向普通学生的开放性教育实验,而不是在实验室里对少数学生的封闭式研究甚至经院式研 究。对中国广大的中小学教育者来说,无疑更有着可资借鉴的操作性。最后,与其他经典教育著作相比,苏霍姆林斯基可以说开创了一种崭新的教育著作文体:将理 论熔铸于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教育故事之中,或者在夹叙夹议中娓娓诉说自己的教育个例,并自然而然地以极其精辟凝练的语言表达着自己的教育见解,既给读者以形 象的感染,又给读者以思想的冲撞。比起许多充斥着晦涩生僻术语的理论著作,苏霍姆林斯基的书当然会拥有更多的中国读者。
他的感情真挚而充沛, 他的思想朴素而深刻,他的语言平易而精彩。“要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他身边走出去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这就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追求。仅 仅凭这一点,他教育胸襟的博大和教育理想的崇高就远远超出了同时代许多的教育家(虽然以今天的眼光看,他的思想理论可能有着这样那样的不足和一些不可避免 的历史的局限)。而在中国,我认为只有一位教育家可以与苏霍姆林斯基相媲美,那就是陶行知。
追随苏霍姆林斯基(2)
二、素质教育的先行者
不少朋友善意地和我开玩笑,说我“言必称苏霍姆林斯基”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狂热信徒”,而我从来都毫不讳言自己立志做苏霍姆林斯基在中国的忠实追随者。 回想参加教育工作17年来的经历,他对我的影响的确是巨大的。正是苏霍姆林斯基,使我开始意识到应把自己的学生当做富有个性的“人”,而不是考试的机器、 分数的符号,并且将发展学生的个性同自己工作的乐趣联系在一起:“如果你感觉到每个儿童都有个性,如果每个儿童的喜悦和苦恼都敲打着你的心,引起你的思 考、关怀和担心,那你就勇敢地选择崇高的教师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吧,你在其中能找到创造的喜悦。”正是苏霍姆林斯基,让我意识到了自己身边的教育弊端:“ 不要让上课、评分成为人的精神生活的唯一的、吞没一切的活动领域。如果一个人只是在分数上表现自己,那么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等于根本没有表现自己,而 我们的教育者,在人的这种片面性表现的情况下,就根本算不得是教育者——我们只看到一片花瓣,而没有看到整个花朵。”正是苏霍姆林斯基,向我指出了教师本 人素质的重要性:“能力只能由能力来培养,志向只能由志向来培养,才干也只能由才干来培养。”正是苏霍姆林斯基,交给了我一个重要的教育工具,这就是“集 体”:“教师的聪明才智在于,使孩子们把教师的意图当作自己的意图提出来并加以实行。一个真正的教育能手永远也不会使孩子感到自己是一个发号施令的人。” 正是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应该怎样对待学习困难的儿童:“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 成功的乐趣。……如果教师善于把学生引进一种力所能及的、向他们预示着并且使他们得到成功的脑力劳动中去,就连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也能多么勤奋、专心致志 地学习啊!”……
在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呼声日渐高涨的今天,苏霍姆林斯基的思想再一次显示出真理的光芒:“所谓和谐的教育,就是如何把人的活 动的两种职能配合起来,使两者得到平衡:一种职能就是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另一种职能就是人的自我表现,自己的内在本质的表现,自己的世界观、观点、信 念、意志力、性格在积极的劳动中和创造中,以及在集体成员的相互关系中的表现和显示。正是在这一点上,即在人的表现上,应当加以深刻的思考,并且朝着这个 方向改革教育工作。”“共产主义教育的英明和真正的人道精神就在于:要在每一个人(毫无例外地是每一个人)的身上发现他那独一无二的创造性劳动的源泉,帮 助每一个人打开眼界看到自己,使他看见、理解和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人类自豪感的火花,从而成为一个精神上坚强的人,成为维护自己尊严的不可战胜的战士。…… 人的充分的表现,这既是社会的幸福,也是个人的幸福。”甚至在我看来,半个世纪以前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家乡乌克兰所创办的巴甫雷什中学,实在是堪称素质教 育的典范!
阅读和写作,提高教师素质(1)
从教20余年,我可以这样说,我一直在不停地阅读,这已经成了我的生存方 式之一——或者干脆说,“阅读欲”就是我的“生存欲”!这种“阅读欲”源于自身的危机感。学问的功底,学识的功底,使我如饥似渴地阅读。在“文革”时期长 大的我,除了读过几本所谓的禁书,我的心灵完全可以说是一片文化荒漠。我还记得大学一年级时的一个细节:我去图书馆借书,管理员问我书名,我实在不好意思 说是借《 家 》,只是用手中的笔指点着借书卡上的书名登记。因为我旁边站着许多同学,我怕他们笑我:“哼!居然连巴金的《 家 》都没读过!”接下来的几年,是文学名著和其他人文著作的“暴饮暴食”。再后来,进入了80年代,一直持续到80年代末,我阅读的视野更加开阔。我曾在一 篇文章中说过,我非常怀念80年代那“万类霜天竞自由”的人文学术氛围。正是在那样一个宽松的氛围中,我读了大量的人文学术著作。这些著作的观点我不一定 都能理解,或者即使理解了也不一定都赞同,但这些著作不仅开拓了我的思想视野,更主要的是,它们让我越来越明确地意识到自己的身份:“我是一名知识分 子!”从那时候,我就提醒自己,尽管我也许一辈子都只是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但这不妨碍我在三尺讲台上通过语文教育传播人类文化精华,以行使一个知识分子 推动社会进步的神圣使命。一个语文教师应该有远比“语文”更宽阔的人文视野。
这些阅读不但赋予我独立思考的信念,而且让我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 俯瞰语文教育。我越来越不愿意把自己当作文章学、修辞学、语言学、考试学的分析家,甚至只是教材与教参的熟练操作者,而首先是文明的传播者、思想的启迪 者、人生的导航者。这些阅读和语文教学并非没有关联,相反它能直接让语文课变得丰满而更有深度。
这里,我把我阅读过的部分书籍杂志作个介绍,与同行交流。
古典类:《论语》、 《孟子》、 《庄子》、 《老子》、 《孙子》、 《韩非子》、 《史记》、 《古文观止》、 《唐宋词鉴赏词典》、 《唐诗鉴赏词典》、 《宋诗鉴赏词典》、 《 苏东坡诗文选》、 《陆游诗词选》、 《李清照诗词选》、 《刘禹锡诗文选》、 《李白诗选》、 《杜甫诗选》、 《红楼梦》、 《三国演义》、 《水浒》、 《西游记》、 《儒林外史》、 《聊斋志异》、 《中国古代文学史》等。
文学 类:《悲惨世界》、 《巴黎圣母院》、 《九三年》、 《笑面人》、 《人间戏剧》、 《爱之路》、 《莫泊桑中短篇小说选》、 《莎士比亚戏剧集》、 《约翰·克利斯朵夫》、 《静静的顿河》、 《复活》、 《爱的教育》、 《斯巴达克斯》、 《茨威格小说选》、 《百年孤独》、 《简·爱》、 《老舍作品选》、 《冰心选集》、 《朱自清散文全集》、 《鲁迅全集》、 《巴金作品选》、 《围城》、 《写在人生边上》、 《恋爱的季节》、 《踌躇的季节》、 《失态的季节》、 《青春万岁》、 《沉重的翅膀》、 《张洁作品集》、 《平凡的世界》、 《毕淑敏文集》、 《我是你爸爸》、 《风过耳》、 《京华闻见录》、 《文化苦旅》、 《文明的碎片》、 《山居笔记》、 《人间鲁迅》等。
教育类:《外国教育史》、 《教育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导论》、 《和教师的谈话》、 《巴班斯基教育文选》、 《西方教育家文论选》、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爱情的教育》、 《关于人的思考》、 《给儿子的信》、 《巴甫雷什中学》、 《陶行知全集》、 《叶圣陶语文教育文集》、 《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语文卷》、 《控制论、 信息论、 系统论与教育》、 《中国当代语文教育改革名家评介》、 《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 《教育哲学》、 《教育诗》、 《马卡连科教育文集》等。
人文类:《忏悔录》、 《宽容》、 《马克思主义原理》、 《自我实现的人》、 《邓小平文选》、 《顾准文集》、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中国现代思想史论》、 《文化的冲突与抉择》、 《历史深处的忧虑》、 《第三次浪潮》、 《当代著名批评家随笔丛书》、 《我的精神家园》、 《六大观念:真、 善、 美、 自由、 平等、 正义》、 《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 《城市季风》、 《中国的危机》、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傅雷家书》、 《相约星期二》、 《六月雪》、 《原上草》、 《荆棘路》等。
杂志类:《中学语文教学》、 《语文学习》、 《读书》、 《随笔》、 《世界知识》、 《美育》、 《新华文摘》、 《文学自由谈》、 《文汇月刊》、 《名作欣赏》、 《教育研究》、 《诗刊》、 《人民文学》、 《十月》、 《当代》、 《收获》、 《中华文学选刊》等。
……
对我比较熟悉的人常常惊讶我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时间来读书,其实,我不过是养成了“手不释卷”的习惯而已。每天晚上我都必须倚在床头至少看几十分钟的书,否则就会失眠。每次我外出开会、讲学或者旅游,我必须带上几本书,火车上、飞机上、宾馆里都是我读书的地方。
我读书总是伴随着思考,而思考总是让我情不自禁地把自己的思维火花记录下来。于是,一篇又一篇的读书随笔发表出来了:《 沐浴余秋雨 》、《 惋惜王蒙——读〈世纪之交的冲撞〉 》、《 给中学生推荐〈孟子〉 》、《 也在钱钟书边上写几句——读〈写在钱钟书边上〉 》、《 若为自由故——〈陈寅恪的最后20年〉 》、《 给思想以个性的天空——读〈殉道者〉》、《 用生命写诗——读〈黑牢诗篇〉》、《 不能忘却的纪念——读〈风雨中的雕像〉》等。
说到写作,这的确是我的一个爱好。比起我的口头表达,我自认为我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要强些。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刚刚参加工作,我就能像现在一样写出像样的文章;相反,那时我写了许多文字并投稿,却常常被编辑部退回。其主要原因,是我写的东西大多没 有思想也缺乏对生活的真情实感——为写而写的文字当然不会有读者。随着教育实践的深入,汹涌的激情和飞扬的思想使我真正不能自已地拿起笔——记得在 1985年那个除夕,我在母亲家里写完《 教育漫笔 》最后一个字时,窗外响起了阵阵迎接牛年的爆竹声,那时,我不知道我第一次写的这篇有关教育的文章算不算“论文”(我甚至不好意思给同行说我在写“论文 ”),更不敢相信《 班主任 》杂志居然能连载;但是,当时我心中实在是充满了一种丰收的喜悦!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