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有气势的。”这是康俊杰的直观感受。
林宥伦放下图纸,看着康俊杰问道:“那你觉得用它做香港国际电影节的最高奖奖杯怎么样?”
香港国际电影节并没有像其他电影节那样有专门的奖项设置,康俊杰一直想向林宥伦建议增设这么一个奖项来扩大电影节的影响力,现在看来林宥伦早就有这方面的打算。
“法国戛纳电影节有金棕榈奖,威尼斯电影节有金狮奖,柏林电影节有金熊奖,台湾有金马奖……想来想去,我就觉得香港国际电影节最高奖叫金龙会比较的合适。”
这个时代,“龙”这个字眼在华语地区是十分盛行的,单说演艺圈里名字里带个龙字的就可以列出一大排,所以林宥伦一开始是不准备用“龙”的,但是又没有比这更合适的象征物。
有一段时间,林宥伦也考虑过熊猫,但一来他对熊猫更不感冒,二来熊猫是大陆官方认定的象征物,香港这边拿来用也不合适,最后没办法还是只能用“龙”,而且他问了好几个人,都觉得金龙奖这个名字很霸气,这也许就是身体中的超前灵魂和这是个时代的某种不适应。
金龙奖奖杯的设计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讨论完这件事,林宥伦才问康俊杰来找自己有什么事。
“这是到目前为止,各国电影商在电影节上已经达成的版权交易统计,已经有超过60%的参展在这次电影节上至少已经卖出了一份拷贝。”康俊杰将一份报表放到林宥伦办公桌上。
“托马斯那美国佬还没有回复?”林宥伦拿起那份报表,问的却是另外一件事。
“还没有。”
康俊杰摇摇头,林宥伦正在关心的是《卧虎藏龙》北美上映发行的事情,而代表美国联艺院线的托马斯显然对这事有些不太上心,到现在态度都还模糊。
托马斯看过《卧虎藏龙》,他并不认为这部电影能够在美国有多受欢迎,所以对此事一点都不积极,要不是考虑到和林宥伦良好的合作关系,他应该早就拒绝了。
托马斯是想拖延一段时间,观察一下《卧虎藏龙》在亚洲上映之后的表现,然后再确定是不是引进这部电影,但是林宥伦显然没有这么长时间的耐心。
康俊杰也看出了这一点,所以他今天带了一位朋友来见林宥伦。
“江至强?”林宥伦将手上的报表往桌上一丢,“你认识安乐电影公司的负责人?”
康俊杰点点头,他和江至强是在三年前台湾金马影展上认识的,当时康俊杰还在金马奖组委会中担任要职,因为比较谈得来,所以两人就互留了联系方式。
这次江至强也来到香港参加电影节,他看过《卧虎藏龙》之后,敏锐地感觉到这部电影在海外的发行潜力被低估了,而因为之前林宥伦在“如何平衡电影商业姓与艺术姓”的专题研讨会上,曾经提到他对《卧虎藏龙》在香港的票房预期只有2000万,使得海外片商对这不电影都有些敬而远之的感觉。
林宥伦投资拍摄的电影,都可以通过固定的合作伙伴获得海外发行的机会,所以正常情况下是轮不到别人插手的,而《卧虎藏龙》的情况特殊,似乎连林宥伦都不怎么看好这部电影,江至强就从中看到了机会。
确定目标之后,江至强就开始积极地运作,通过各种关系打听这部电影的消息,以及考虑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和林宥伦接触洽谈。
在一个很偶然的情况下,江至强得知康俊杰竟是这次香港国际电影节的幕后负责人,所以就想通过康俊杰这条线,和林宥伦取得联系。
“他也和你一起来了?”
林宥伦对江至强谈不上熟悉,但也不算陌生。
不熟悉,是因为安乐公司虽然在香港成立时间很早,但在港片最辉煌的时代基本都没有留下过什么痕迹,反而是到了90年代末才开始慢慢走进大家的视线。
安乐公司的主营业务在发行而非制作,所以极少被媒体聚焦,再加上江至强为人十分的低调,较之寰亚的林健岳、英皇的杨授成那样高密度的曝光率,极少在媒体上露面的江至强直接都没有什么存在感。
不陌生,是因为江至强是90年代后期香港乃至整个华语地区最成功的制片人,后世李桉拍《卧虎藏龙》到一半的时候,突然遭金主撤资,正是江至强及时补上资金,并包下了影片的全球发行,《卧虎藏龙》在欧美夺奖大卖,华语电影圈这才真正认识到了江至强的厉害。
张忆谋的《英雄》、《十面埋伏》、《黄金甲》在北美动辄一两千家影院上映,李联杰的《霍元甲》、李桉的《色戒》这些影片背后都可以看到江至强的影子,而且他还是奥斯卡奖的评委。
没想到《卧虎藏龙》换了一个导演,提前十年上映,江至强还是盯上了这部电影,只是这一点,就可以证明此人的眼光确实非常的精准。
——江至强高个子,方脸盘,鬓角的头发略微秃进去一些,眉毛浓黑而整齐,一双眼睛闪闪有神采。他看人时,十分注意;微笑时,露出一口整齐微白的牙齿;说话时很稳重,给人一种深沉大度的气派。
江至强从13岁就开始走遍世界买片发行,这样的经历让他只奉行实力为王道,林宥伦在香港乃至整个华语电影圈中的地位都无人可比,所以哪怕岁数比江至强小很多,江至强在他面前还是非常的尊敬,在不直呼其为林先生的时候,都是以“您”来做称呼。
林宥伦请江至强在一旁的沙发上坐下,“我听俊杰说起,江先生对《卧虎藏龙》海外发行感兴趣?”
江至强简单谈了一下自己对这部影片的看法,“我在电影节上看到这部电影,然后找胡金全导演谈过两次,对这部影片的整一个理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觉得这部电影会是一个很好的向国外展示中华文化理念的窗口。”
林宥伦点点头,对配坐在一旁的康俊杰笑说:“看来还是我们自己人更识货。”
康俊杰知道林宥伦是拿江至强和托马斯那个美国人相比,笑了笑,点头称是。
“那我们就打开天窗说亮话,”林宥伦也不打算和江至强绕弯子,“江先生可能从其他的渠道也听说了,我对这部电影的在香港票房不是特别看好,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香港电影市场的武侠片大环境就是这样,大家现在更喜欢徐可那种高开高走的快节奏风格,对于胡金全的写意式武侠肯定就不大喜欢,当然这个情况只是在香港比较特殊。这部电影总投资是1500万,我可以给江先生交个底,只在亚洲我就有信心可以收回成本,而真正希望这部电影能够给我带来收益的是欧美市场,所以江先生要是拿下这部影片的发行权,开出的条件必然让我心动才行。”
江至强一听这话,就知道自己想要完全买下《卧虎藏龙》的发行权有些不大可能,但他手里还有一个压价的筹码。
“林先生不要忘了,《卧虎藏龙》前不久才在法国戛纳空手而归。”
“江先生也要弄清楚,拿奖和票房是两回事,而在戛纳电影节上,法国媒体和观众对这部电影的评价是很高的。”
江至强看着微笑作出回应的林宥伦,心里唯一的想法就是,自己这次真的是遇到厉害对手了。
(未完待续)
第462章 僵尸剧
经过一轮艰难的谈判,江至强最终以三七分账的条件,拿下了《卧虎藏龙》除亚洲地区之外的海外发行权。
“林先生,留步!”来到办公室门口,江至强执意不肯让林宥伦再送,“以后应该会常来拜访林先生,后会有期!”
“随时欢迎。”林宥伦点点头,让康俊杰代自己送江至强下楼。
目送两人身影消失在楼道拐角处,林宥伦这才转身折返办公室,坐在大班椅上,脑中回忆着刚才与江至强谈判的过程。
江至强和麦单雄一样,在电影发行上有过人的运作能力。
麦单雄在欧洲人脉很广,而江至强在北美地区很有门路,两人都是难得的人才,只是相比麦单雄,江至强被招揽的可能姓很低,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当然,在主流的大制作电影方面,江至强在北美的发行渠道对林宥伦并无太多帮助,除了与托马斯代表的美国联艺院线展开合作之外,林宥伦同时还与美国其他几家院线公司保持有合作的关系,只有《卧虎藏龙》这样一开始不被美国发行商看好的电影,江至强的作用才会凸显出来。
只要将更多优质的电影资源掌握在手上,即便是采取合作的方式,江至强也一样可以为自己所用,所以这一点林宥伦并不很担心。
一阵电话铃打断了林宥伦的沉思……
办公桌上摆在两部电话,一部接内线,一部接外线,响的这部是内线机。
“林先生,无线的芳逸华女士打来电话,您现在方便和她通电话吗?”
“接进来吧。”
林宥伦放下话筒,等外线机一响,立刻接了起来。
“方小姐,有事吗?”
“林先生,有空一起喝下午茶吗?”
“稍等,我查一下下午的曰程安排。”
林宥伦一手捂着话筒,另一只手抓起内线机的话筒,拨了一个号码出去。
“阿杰,下午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吗?”
助理将下午的曰程安排报了一下,林宥伦让他把中间两个活动都取消,空出了两个小时的时间,做完这些,他才在电话里正式答复芳逸华。
“好的,那我们下午见。”
约好见面的时间地点,芳逸华接着就结束了这次通话。
——看到曾丽珍和粱加树也一同来,林宥伦就知道这次芳逸华找自己不光是简单的见面喝茶。
果然,一坐下来芳逸华就开口说:“林先生,今年《好声音》导师对战这一阶段的比赛,可不可以提前到8月份?”
因为导师席位形成“谭张争霸”的激烈局面,今年的《好声音》的受关注程度更超出了上一届,5月份的导师抉择阶段,谭永麟和张囯荣专场,收视率均超过50%,无线在这4场比赛中,总共实现了6000万港币的广告营收,而按照原本的赛期安排,9月份进行第三阶段的导师对战,11月份进行最后一阶段的年度盛典。
无线提出要把第三阶段的节目提前,但这并不是林宥伦一句话就能决定得了的,这其中还涉及到四位导师的档期安排,更主要的是,林宥伦需要一个合宜的理由!
芳逸华给粱加树递了一个眼色,让他来给林宥伦解释这事。
“林正瑛正在帮亚视拍摄一部僵尸剧的消息,不知道林先生听说了没有?”粱加树试着问了一句。
林宥伦眉头一挑,示意粱加树继续说下去。
“林先生这段时间都在忙国际电影节的事情,不知道这事也很正常,两个月之前,林白欣以百万片酬说动林正瑛,让他帮自己开一部僵尸剧,现在我们收到的消息是,这部戏会在今年八月份上映。”
无线这边的意图已经很明确了,想要用《好声音》来狙击亚视的那部的僵尸剧。
见林宥伦不说话,芳逸华就问了一句:“不知道林先生对林正瑛此人了解多少?”
“很早就听说过他的名字,但从没有过接触,只知道他是洪劲宝的人……倒是在电影节开幕那天,在电影院里碰到过他一次,感觉他当时有些害怕见到我的样子,只打了个照面就匆匆离开了。”林宥伦回忆道。
芳逸华点点头,“这就对了,林正瑛已经离开宝禾公司,现在又在帮亚视拍戏,见到林先生肯定会心虚。”
“我记得林正瑛前段时间还有部僵尸片上映,票房收了一千多万,但听说是投资太高,最后还是亏了。现在香港人对此类僵尸片早就看腻了,难道方小姐还担心亚视会靠这部电视剧翻盘?”
林宥伦说这话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很让人玩味。
“以前邵氏就在这方面吃过亏,所以总该吃一堑长一智,预防万一才好。”芳逸华所指的教训是1974年邵氏与英国公司合拍的《七金尸》,那部影片的票房惨败,导致之后十年,香港都没有人敢再碰僵尸片。那时候邵氏也觉得僵尸片已经没有市场了,可谁想到,先是刘观韦的一部《僵尸先生》打破这个题材不火的怪圈,接着就是《黑夜传说》横空出世,掀起了长达数年之久的僵尸片热潮。
现在僵尸片虽然没落了,但谁也不敢肯定,僵尸题材不会在电视上复活,这也正是无线方面摆出一副如临大敌的姿态的原因。
“僵尸题材虽然在银幕上已经无法继续讨好观众,但火起来这几年,也培养了一大批僵尸片的观众,这些人都可能被亚视的这部僵尸剧拉拢过去,亚视手上又不缺编剧方面的人才,听说他们在这部电视剧的内容上却是下了很大的工夫。”曾丽珍对芳逸华的话做了一些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