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无虚立马来到了刚刚宣布结束的会场,拜见了镇长荆大人,大好人也是早早在旁候着,看来他也等不及了。
镇长大人当然知道他们两个心中的想法,这次他们筹办群英会也出了不少力,而敖家村更是提供了竞赛的场地,自己这次在群英会上少说有收纳了上百令自己欣赏的高级人才,剩下一些自己看不上眼的以及比较怪的特殊NPC,自己就作个顺手人情,送给他们好了,他也是知道别的一些村庄要收纳这些人才可是要交给自己一些费用的,当然也不会少了敖无虚和大好人的那一份。当然这次敖家村更是成为了地灵之脉,以后的潜力可想而知,看来自己得拉拢一下这位看起来是个人才的异人村长了。
余下的二十几位高级NPC,几百的中级NPC,以及成千的低级技能人才,都是属于敖无虚他们两个的了,他们当然招不下这么多的人才,敖无虚忍痛勉强挑了几个潜力大股便不甘心地跑去发掘中级NPC去了,至于大好人更是望眼欲穿,手里拿着还盯着锅里的,还是无奈也只能收纳个位数的高级人才,虽然他是位商人村长,但是前期的玩家商人也是过得比较艰难的,商机少谈何取巧啊!
但无论怎么样到了最后,敖无虚和大好人两个的腰包还是令人难以置信的鼓了起来,两人都是笑得合不拢嘴了,因为有着贩卖这些人才的回扣,令他们原本干瘪的荷包一下子丰满了数倍,可谓是又收了人又得了财,人也招钱也得要有。
正当敖无虚乐得合不拢嘴的时候,一场本有可能是灭村之祸的危机也幸运地消失在无形中,不得不庆幸敖无虚的好运。
大家估计也猜到了,对,正是率大军前来报复的安乐将军大公子蔡通,在新婚子逃婚的这十数天里,他已经派自己手下的爪牙将南山镇这边给搜查了个遍,虽然张古他们无声无息的躲进了敖家村,但纸是包不住火的。
在花了十数天地毯式的搜索下,最终还是查出了一点蛛丝马迹,也得知了张古以及新娘子正是藏匿在敖家村中,一怒之下便再次派出了五百步兵,对,这是安乐镇也是安乐将军所能分配给他最多的兵力了,五百步兵化成了普通百姓分散往南山镇敖家村浩浩荡荡杀了过来,他还不笨知道分散开来不容易被察觉到。
志在必得的蔡大公子本以为这次出马可以手到擒来,但是令他没想到的是群英会的开始。
正因为接到手下消息,有大量不明人物出现在了南山镇境内,但由于只是普通百姓装束,南山镇镇长荆越也不好妄下猜测,只得命人随时监视,处处防备着,正是如此,这次出巡敖家村也是随身跟着两百精兵,以防不测。
蔡通虽然策划得很好,但是他犯了个大错误:没有调查清楚状况就冒然出击,正所谓知已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唉!
于是蔡通带着自己的手下在根本就没有怎么调查过敖家村的情况下就出兵了,他的大队人马向敖家村出发的时候正好是群英会举办的前两天左右,那时南山境内也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他很自大的认为,五百正规军队对付一个小小的村庄是可以不用吹灰之力的,一心想报复张古的他只知道一心全速赶向敖家村,奇_…_書*网…QISuu。cOm好抢回自己在张古那失去的种种,包括失去的新娘子。(什么失去,不曾得到,何来失去?读者抗议)
很是想当然,当他到达敖家村的时候,也是群英会结束的这一天,当他兴致勃勃的冲向这个小山谷,正准备大展一番脚拳,却突然发现这个山谷的小村庄里居然集聚着近十万人,当然这只是他自己的猜测,估计比这个数还要多上一点,而且更重要的是村子里还有着正规的朝廷军队,正是他们蔡家的死对头——荆氏一族,荆家聚集这么多异人意欲何为,难道是埋伏在此准备伏歼自己等人,又或者是密谋什么大事情,心里想着想着一股寒气不禁从小肚处冒起,凉嗖嗖的,小命差点就因为自己的大意断送了,同时又庆幸自己及时发现避免了。同时他又有点得意,荆家终于让自己给抓住了把柄,嗯,算是立大功了,自己在家族也能说得上话了,这次家族能给我什么赏赐呢?
于是蔡通率领着自己的五百兵队又悄悄的退了回去,带着恐惧又有惊喜地消失在敖家村的范围内,一场劫难就这样无声无息的消失了,是巧合还是幸运呢?
Ps:第二卷完结了,小村的前期发展的重要人才也已经全部露相了,接下来的就是小村自身实力的发展了,大家关注吧!!!
第三十章 举孝廉
群英会落幕了,留下给人们的只有无尽的回味和感慨。
剩下来大量没有归属的NPC也不能就这样落魄的离开,既然大山靠不上,傍傍小树也是不错的,毕竟在场的异人玩家中还是有很多实力强大的,这么多的选择,错过了这家还有那家,总有自己看得上的,于是许多原本没有分到一杯羹的人占大便宜了。
当然这一切都是游戏设计人员的有意设之,这样一来不仅能解决这大量的流民和在野NPC,更能大大推进游戏进程增加异人村庄的总体实力,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这个暂且撇开不谈,镇长大人荆越所带之人总共才二百多之人,加上后期增调过来的人数也不过才500多人,而这次所招纳的人才却达到了上千之多,自己轻易地招了这么一大堆的文臣、武将、技术人才,最大的功臣当然少不了大好人和敖无虚了。
首先由于敖无虚的声望高达两百多,更且观其村庄已经成为福天洞地,现下也是人才济济,村长大人也是一个很有远见的少年英豪,这次为自己立下如此功劳,是该好好犒赏一下他,但是该赏什么好呢?
份量重了舍不得,份量轻了又显得自己不够诚意,一时有点犹豫,当看到他那高达两百的声望时,心里不禁有了主意,对啊,既然众望所归,那我就举荐他为孝廉,虽然年龄上有点问题,但是凭着自己家族的实力这点小问题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而且听说那个经常请教自己问题的副村长也是个名声不错的人,不如就一起举荐他们成为孝廉,让他们同时成为朝廷之人,也能让自己更好命令他们为自己办事,这个主意好。
嗯,就这样决定了。至于大好人是个游商之人,那就赏赐一些钱财、技术人才给他好了,反正他也是一村之长,肯定是不会缺这两样东西的。
于是镇长大人在临别之际找来了敖无虚和敖顺两人,并将自己的意思说了出来,敖无虚心里也是明堂堂的,看来早已料到会如此了。
而顺叔更是激动的难以抑止,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兴奋若狂的同时对自己的主公敖无虚更是死心塌地,要不是因为自己的主公,自己哪能有此荣耀,举荐孝廉啊,那可是通往升官之道啊,成长的机会将会更加的多,而且通过孝廉做官之人通常都会很有面子和声望,因为孝廉可是一郡之内最突出的一名孝者、廉者,仅有的两个名额,孝廉也决定了一个人的品性:孝顺父母、办事廉正,如此之人为官最是适合,古时候许多没有历史背景或家族势力的话是很难为官的,就算为官也只能是小官小职,上不了什么大场面,但是举孝廉就不同了,孝廉可是普通人能从默默无闻做到权倾天下的唯一有效途径,孝廉那可是很有面子的。
当然自己也知道举荐孝廉对自己有多大的好处,先不说举荐孝廉的种种难度,自己成为孝廉后的好处也是很丰富的,相等的难度当然得有相同级别的好处,成为孝廉后自己的名声将能大大得到宣传,而且更重要的是自己能够通过孝廉一举成为朝廷要员,然后自己办起各种事情来也就有了更好理由和掩饰,有了官职自己小村的发展将也是利大于弊,发展更将是如日中天,那样自己小村实力将一跃而成为所有真三里所有异人村庄中的佼佼者,那样对自己的真三争霸之途将更加的有帮助。
口头上的功夫肯定不能少,于是敖无虚又千恩万谢的吹捧了镇长大人好半天,最后镇长大人实在听不下去了,便制止了他的长篇大论,让他停了下来,同时也告知他们不久将会派人通知下来,让自己作好准备。
准备?什么准备啊,敖无虚满头雾水,顺叔看见自己的主公似乎有点不懂的样子,马上接了上来,同时也笑呵呵的应着将镇长大人送走了,然后费了一番工夫将有关举孝廉的事情讲给了他听,原来孝廉一制是汉武大帝时期,大学士董仲舒所提出的建议,诸多条件不说,且首先得年龄达到四十岁以上,晕死!(都老头了还什么孝廉啊)同时汉顺帝年间又制定了“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制度,必须经过审核方可才能通过正式成为孝廉,同时孝廉举荐至中央后还得进行考察一番,当得到大小官员的认可,才能正式上任为各种官职。
原来如此,那不意味着自己不久将离开自己的村庄一些日子,去皇都洛阳一趟,也好,自己潜心发展了这么久,还没真正关注过各州郡其他玩家、NPC各方面的势力,看来自己是时候了解一下整个游戏的进程了,知已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同时自己也该好好准备下了。
附章节相关资料:
孝廉:
xià::oliá::n
1。孝,指孝悌者:廉,清廉之士。分别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始于汉代,在东汉尤为求仕者必由之途,后往往合为一科。亦指被推选的士人。2。明清两代对举人的称呼。
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孝廉是察举制常科中最主要、最重要的科目。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元光元年(前134年)下诏郡国每年察举孝者﹑廉者各一人。不久﹐这种察举就通称为举孝廉﹐并成为汉代察举制中最为重要的岁举科目,“名公巨卿多出之”﹐是汉代政府官员的重要来源。
孝廉举至中央后﹐按制度并不立即授以实职﹐而是入郎署为郎官﹐承担宫廷宿卫﹐目的是使之“观大臣之能”﹐熟悉朝廷行政事务。然后经选拔﹐根据品第结果被任命不同的职位,如地方的县令﹑长﹑相﹐或中央的有关官职。一般情况下,举孝廉者都能被授与大小不一的官职。汉顺帝阳嘉元年(132年)﹐根据尚书令左雄的建议﹐规定应孝廉举者必须年满四十岁﹔同时又制定了“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这一重要制度﹐即中央对儒生出身的孝廉﹐要考试经术﹐文吏出身的则考试笺奏。从此以后﹐岁举这一途径就出现了正规的考试之法﹐孝廉科因而也由一种地方长官的推荐制度﹐开始向中央考试制度过渡。
第三十一章 升级
既然自己要离开敖家村一段时间,那自己的一些交待、准备工作及小村的一些发展方向肯定是得要做的,也不知道到底几天还是十数天才能回来,不然自己走了没人管理小村,小村如何发展那可是个重要问题,总不能自己离开了村庄的建设就得统统停下来吧,那可不行,虽说顺叔能管理大部分事务,张古在这几天的培养下也能处理许多内政方面的问题,但是他们的思想方面不开放,当然是不可能做到像自己这么全面的,嗯,得马上召开个全体村民大会,刚才本来准备的全村会议被地灵之脉的诞生给打断了,现在还得继续进行。
正当全村村民兴致勃勃的聚在了一起,满脸希冀的看着他们的村长大人,等待着这次重大会议开始的时候,村长大人敖无虚却如老僧入定了般,一动也不动,原来此时的敖无虚耳边响起了一道系统公告:
“天道酬勤:玩家好人有好报,经过不懈的努力,正式升级其所属村庄——好人村。真三国乱起全服第一座中型村落诞生,地址:雍州天水郡清泉县。由于是第一个升级中型村庄的,奖励“天下第一村”的称号,特此公告天下。”
(打扰各位看客一下,蒜头在这里解释一下,由于汉代的制度跟沿秦朝一直使用着郡县制的政策,到东汉时又分多出个州,州大于郡,郡统领着县,县又管着各个村庄,而真三里的领地等级则分别是村、镇、城、都城、皇城,因此大家不要误会,这是领主制,游戏增加出来不同于历史的,没办法要借助游戏写三国只能这样了,但是大家只要理解为:真三里的村、镇、城级别的设定只是针对于领地城市的等级,不是分封等级制度。打个比方,比如说你的领地等级很高达到了城的规模,但是由于领主却只有村长的官爵,那你这个地方就还是得归镇管。相信大家应该看得懂了,有意见或者什么好的建议请留言蒜头或书评区发表,谢谢大家,这个东西不好写,希望大家能理解,抱歉了)
敖无虚心里动了一下,但是很快就恢复了正常,这小子满天下跑,梦着撞大运,想不到竟然还真的让他拿到了真三里第一份小村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