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最终修订版(完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秦帝国最终修订版(完本)- 第7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丞相府前灯火煌煌,车马吏员进出不息,一看便是昼夜忙碌的架势。嬴政吩咐将车马停在旁门稍微僻静处,吩咐随车卫尉进府知会李斯。片刻之后李斯匆匆出门,听皇帝一说事由,立即力主皇帝下车在丞相府召见郑国,说丞相府与郑国的治粟内史府还有诸多大事需要会商,也要皇帝定夺。嬴政却笑道,丞相府的事永没尽头,改日再说;老令可是事不要命不开口的人,走,丞相也该与老友会会了。李斯苦笑着摇摇头,只好登上了篷车。车方上道,嬴政正要回头与李斯说话,蓦然却见李斯软软靠着车厢的厚毡扯起了粗重的鼾声。嬴政咽下了口边话语,轻轻一跺脚,篷车立即变成了最平稳的中快速。到得郑国庭院,嬴政正要吩咐赵高将李斯背到卧榻去,不料李斯却在车轮倏忽一停中突然睁开了眼睛。


  “丞相瞌睡如此灵便,羡煞我也!”皇帝一阵哈哈大笑。


  “惭愧惭愧。”李斯一边说一边下车来扶皇帝。


  “不须不须,我比你精神好。”嬴政一步下车笑道,“丞相铁人,都撑不住了。朕看,还是官署休事好,教臣子们好好歇息半个月,不能硬撑也。”


  “臣遵命。”一想到自己方才的酣睡,李斯觉得任何话都不用说了,转身对跟随前来的书吏叮嘱了几句,书吏立即匆匆赶回丞相府了。


  郑国迎到廊下,嬴政李斯正迎面踏上石阶。君臣三人谈笑风生地进了正厅,围着燎炉饮得一大碗热腾腾黄米酒,不待嬴政询问,郑国一拱手明明白白一句:“陛下,老臣勘察完毕,请开春之后大开道路工程。”“好!”嬴政拍案笑道,“老令说能开工,定然是水到渠成也。”郑国道:“盘整华夏,万马奔腾,老臣何能不感奋哉!老臣已经勘定了天下路渠之构架大网,陛下定夺之后,可立即大举筹划。”嬴政道:“朕拉丞相来,料到老令必是这件大事。老令便说,我君臣三人先斟酌一番。”郑国已然有备,一拍掌,三名书吏从大屏后隆隆推出了一幅两丈余高的大板图,往中央一矗,当真威势赫赫。嬴政李斯大为振奋,不约而同地霍然起身走到了图前。


  “《四海大道图》!好名称!”


  “啊呀!这番气象可比当年郑国渠大多了也!”


  在皇帝与丞相的惊讶赞叹中,郑国走了过来,探水铁尺啪地弹开打上板图道:“陛下、丞相且看,老臣将天下官道盘整,分作四种情形:其一日郡县官道,其二日内史郡通外官道,其三日天下驰道,其四日天下直道。四种道路之交叉接合,老臣与百余名属下已经反复查勘无误。直道最难,老臣曾特意赶赴九原与蒙恬上将军会商旬日,方才确定。凡此四种情形,容老臣一一申明……”眼见郑国喉管喘声甚重,皇帝一挥手道:“教一工师来说,老令只须补正便了。”郑国素无虚应故事,一转身指定了旁边一个推图进来的中年官员:“这是老臣大弟子,职任府丞,熟悉全程勘察。”中年府丞执一木杆,指点着大图从天下官道说起,整整说了两个时辰。期间,嬴政李斯郑国三人均感站得疲累,于是重新坐回到案前,遥遥看着图板听着解说。郑国时不时补插几句要点,答皇帝丞相几句疑问,及至全部将天下道路解说明白,雄鸡的长鸣已经在茫茫飞雪中回荡了。


  郑国勘定的天下大道有四百余条,由低至高,分作四大层级分别整合。


  第一大层级:郡县官道三百九十余条。


  此时所谓的郡县官道,便是山东六国的既定官道。就实际而言,这些官道大体上尚能通行。然由于道路没有定制,车轨没有定制,六国灭亡前的十余年里,几乎没有一国整修过道路。所以,到秦统一后的头几年内,山东郡县的道路状况已经很是混乱了。若非更大的改制事端一个接着一个,天下早已经怨声载道了。唯其如此,郑国给郡县官道确定的盘整方略是十六个字:路政统合,路通车通,断路连接,车路合一。路政统合,以达路通车通,是以车同轨为轴心,在改车的同时也改路,拆毁种种战时路障,取缔种种战时关卡,务求车行天下而无人为路障。断路连接,是修补各国战时阻敌而毁却的路面。此等情形在战国末世极为严重,诸多道路事实上在战事过后已经成为壕沟壁垒,一路不通者十之八九。


  凡此等等改制建制,一律由国府统一督导,由各郡县自行修复疏通,并依法建立路政法度。以如此方略整合之后,郡县官道方能纳入天下大道之网。仅是开始这一大坨,皇帝便听得皱起了眉头:“琐细繁难,朕看只有丞相府揽得了这摊子也!”“好!臣交冯去疾领事。”李斯欣然领命了。


  第二大层级:内史郡通外官道十二条。


  所谓内史郡,是老秦国故土的轴心部分,关中为根本。从郡县划分而言,老秦故土从北到南划作了九原郡、上郡、北地郡、陇西郡、内史郡、汉中郡、巴郡、蜀郡,共计八郡。然从道路修筑而言,内史郡因是帝都京畿之所在,所以也是所有大道的出发点与归宿点。是故,内史郡官道是打通关中与老秦本土各郡,也同时兼通天下的主要大道,但不包括驰道、直道两大最高等级,共计十二条:


  其一,泾水道:以咸阳为起点,北越泾水,经义渠,抵达北地郡全境。


  其二,淠水道:以咸阳为起点,西过陈仓,进入陇西郡南部。


  其三,渭水道:从咸阳出发,沿渭水峡谷之北岸西进,直抵陇西临洮。


  其四,子午道:从咸阳正南入子午谷,沿南山(秦岭)峡谷南进,抵达汉中郡,全程千余里。(后世三国时,蜀国大将魏延主张北出子午谷袭击长安,即此道。)


  其五,谠水道:从关中中部的骆峪山口起,沿南山穿行,抵达汉中郡西部的潜水。


  其六,褒斜道:从关中西部郿县的斜水河谷口起,南下接续褒水河谷,以河谷故道为根基拓宽,抵达汉中郡治所,全长五百余里。褒斜道为周人开拓的古道,历经秦惠王伐巴蜀拓宽,仍不能适应帝国图治之需求,故再度拓宽,其中一大半由栈道构成。


  其七,陈仓道:以关中西部陈仓关为起点,南下大散岭,沿故道水(嘉陵江上游)河谷越南山(秦岭),再入褒水河谷,抵达汉中。陈仓道也是关中通蜀道路的北段,其路途有迂回,稍远,但坡道稍缓,易于车马行走。(二十余年后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即此陈仓道也。)


  其八,金牛蜀道:咸阳进入蜀郡之官道。此道北段乃陈仓道、褒斜道,自汉中郡开始入蜀段,称金牛道,其名称源于秦惠王时张仪的金牛赚蜀五丁开路的传说。蜀道也是故道,郑国则一体纳入整合拓宽。


  其九,巴山道:关中入巴郡山道。因此道南经大巴山与米仓山,故后世称为米仓道。此道原本已经商旅踩踏成行人山道,此次也要整修为栈路结合的山道。


  其十,白水道:陇西入蜀之道。因陇西之牛马兽皮与蜀中之米盐多有交换,商旅之路日见迫切,故郑国勘定此道:从陇西郡上邦(天水)南下,沿白水河谷越南山(秦岭),直入蜀中。


  十一,蒲津道:关中北部通往河东地区的大道。以秦国旧都栎阳为起点,经下邦,过洛水,越过少梁山地,再过大河之蒲津桥,抵达河东蒲坂。这是一条战火连绵的古道,是老秦国与老魏国长期拉锯的战场。如今一统,成为除函谷关大道外,关中通向山东的又一条大道。


  十二,武关道:关中经武关通向东南的主道。春秋战国时期,武关是秦国的东南门户,是与楚国抗争的要塞。如今一统图治,武关古道的起点是老秦国大军后援根基所在的蓝田塬,经关中任何道路入蓝田塬,大道经蓝田谷,经武关出东南山地,抵达南阳郡与故楚荆襄地区,成为关中通东南的最大出口。


  凡此十二条大道,均为关中通联天下的出口大道。就实际说,十二条大道没有一条是新拓道路,而是全部在旧道根基上拓宽加固整修,并建立严格的路政法度。此间拓宽、整修、建制之难,虽较整合山东旧道容易,然就其山川艰险而言,却另有一番艰难。因这十二条大道都在老秦本土之内,嬴政皇帝与李斯丞相没觉得如何吃力。皇帝只问了郑国一句:“十二大道有无改道?”郑国说:“有小改,无大改。”皇帝笃定笑道:“那便不怕,统交李信揽了。”李斯立即赞同道:“陇西侯正欲整合临洮长城,左右一肩挑了,正当其人!”


  第三大层级:天下驰道,以四大驰道为交织干线。


  驰者,车马疾行也。驰道者,车马疾行之道也。今日话语,驰道是帝国时代的高速公路。这种驰道,经郑国审慎踏勘,只确定了四条干线:第一条,咸阳至函谷关的出关驰道,东西方向;第二条,函谷关连通燕齐(东穷燕齐)之驰道,可称秦燕齐驰道;第三条,函谷关连通吴越(南极吴楚)之驰道,亦称秦吴越驰道。第四条,函谷关连通南海诸郡(南极海粤)之驰道,可称秦楚粤驰道,五岭之南亦称扬粤(越)新道。


  咸阳至函谷关的出关驰道的路径是:沿渭水南岸的故道拓宽东去,经栎阳、下邦,进入桃林高地,过函谷,出函谷关,与关外两驰道分别接口。这是早已形成的关中东出的中枢干道,除却区段修补,基本不存在工程问题,只是要重新统一整合路政。


  秦燕齐驰道的具体路径是:连接周、韩、魏三国的河外故道,北出安阳,经邯郸,向北抵达蓟城,由蓟城东南折,进入齐地,直达临淄,最后抵达最东部的濒海要塞即墨。这条驰道,虽多有当年各国的骨干官道做根基,但如今这些官道都如同前述郡县道一样,断断续续千疮百孔,即或个别区段路面尚好,亦不合新驰道之坚固宏阔规制。因此,除了不须重新勘察路线,驰道工程几乎是全部重修。


  秦吴越驰道的路径是:北以函谷关驰道为接点,南抵郢寿驰道为转折点,东南经丹徒、吴中,过震泽南岸,进入会稽郡,再南下进入闽越之地。


  秦楚粤驰道的路径是:北以函谷关驰道为起点,经洛阳、新郑、安陵南下,经故楚陈城、汝阴,抵达故楚都城郢寿(寿春),再南下穿越衡山郡、长沙郡,翻越五岭抵达南海郡,再抵达桂林郡。此道自五岭以南,时人称为扬粤新道。帝国末期中原大乱,南海尉赵佗封闭了扬粤新道,才免使南海三郡在楚汉相争的大动荡中脱离华夏。这是后话。


  这条大道的壮观景象,明末诗人邝露有《赤雅》笔记云:“自桂城(桂林)北至全湘七百里,皆长松夹道,秦人置郡时所植。少有摧毁,历代必补益之。龙孥凤踌,四时风云月露,任景任怪。予行十日抵兴安,至今梦魂时时见之!”帝国消逝近两千年后,旅人一过驰道尚魂牵梦萦,足见其壮美绝非虚言也。关山重重兼战乱未及,使扬粤新道得以保留后世,堪称历史奇迹。秦末之项羽集团,是以大焚烧、大劫掠、大坑杀、大破坏著称于中国历史的狂暴邪恶的复辟势力。其铁蹄所及,帝国壮美工程无不化为废墟,其破坏力与匪盗暴行,远远甚于陈胜势力与刘邦势力。更有甚者,项羽集团大开焚毁、掘墓、劫掠等大破坏恶风,成为中国暴乱势力毁灭文明之鼻祖。恶魔之行,莫此为甚!若非赵佗关闭扬粤新道,项羽势力果真南下,岂有帝国大道之壮美遗存哉!


  驰道之壮美,更在其筑路规制与行车路政。


  却说后世西汉文帝时,有个儒家名士贾山上书,专门总结秦政得失以供汉文帝借鉴。此人文章远不如贾谊《过秦论》那般深远宏阔,然却具有另一样长处:纪事翔实,对已经逝去的帝国工程多有具体描述。其中,对帝国驰道的描述是:“(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锥,树以青松。为驰道之丽至于此,使其后世曾不得邪径而托足焉!”略去贾山的种种基于特定出发点而生出的偏颇评判,帝国驰道的筑路规制大体可见,经后世史家考证,亦为实际情形。


  驰道宽五十步:即三百秦尺(六尺为步),合今六十九点三米。


  三丈而树:即道路中央三丈为高速中道(驰道),两边栽植青松隔离。


  厚筑其外,隐以金锥:路基夯实,上以黄土、砂石、石灰夯筑厚厚路面;路肩培土中隐藏一定密度的铁条(贾山有意称为金锥),效用类似后世之钢筋混凝土,既抬升路面,又兼顾平整便于排水。


  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