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他人的依赖要有个限度,超过了这一限度而自己又意识不到,人们就会疏远你去结交新朋友。不要过多依赖他人。
要求太多
安杰拉也依赖别人,但她还要求别人的观点、情绪和感情都要与她的一致。“你高兴个什么呀?”假若她闷闷不乐而别人却兴致勃勃,她就会这样厉声指责。别人情绪低落而她又兴高采烈时,她会说:“看在上帝的份上振作起来吧。”朋友为她服务她仍要求过分。她会把朋友叫来帮她组织一场晚会,而最后朋友却未被邀请参加。她打电话借那件心爱的皮夹克,当朋友按时给她送到时,她会叫着说忘记带件紧身衣来。谁也不愿别人告诉自己如何思考,如何去感受,又如何去做。人们喜欢自我赏识,不愿听别人发号施令。
太苛刻
假如介绍斯蒂芬妮同一位身高6英尺的古董商约会,第二天她就会说已结束了与这位侏儒的交往。只要她坐在电影院里便可以眼睛根本不看银幕,从头评论到尾。
每时每刻都在挑错的人,朋友们只能离你而去。
太缺乏幽默感
对于詹妮弗来说,笑就像是致命的罪恶,与兽行同类。
当别人听完一个动人的历史故事后默默擦拭眼角泪水时,她会愣愣地说:“我还不太理解。”
詹妮弗太缺乏幽默感,给别人讲述任何事情都像播天气预报。她从来不笑,就像同事们说的,从未看到过她的牙齿。所谓幽默感是指一个人站在一旁超然地观察生活中有趣的事情。
总之,不被人喜爱的原因还有许多,只要你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感情,就不必担心。多为他人考虑,自己的地位也就建立起来了。
����
Number : 6767
Title :静默的薄暮
Author :何叶
Issue : 总第 131期
Provenance :《解放日报》
Date :1991。12。12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我静静地候着,晚点的车。站处飘着细细的雨,轻泛微微的冷意,只是那份缠绵,留存在心之深处的一方角落,很久了。
时间一分钟一分钟过了,车还没来,却没了刚错过钟点的那份烦躁与不安。不知怎么回事,每次出来,归去时,总搭不上准时的车,仿佛是命定的,于是,平静了许多,就如同悟道一样。
虽然,我是多么急切地盼着回去。
我竟然没有长大,无论是远涉千里之外,还是就近走一走,只要出来,就惦惦切切,思思念念放不下回家的念头。葡萄是否生出了藤蔓?白色的蔷薇是否凋零了?可爱的小猫咪是否又胖了一点?尽管一切依旧,甚至连我放在桌上的稿纸还是那个样儿,卷着一个角,而我还是匆匆地来去。
我也不知道,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牵挂,平日的那些潇洒哪去了?是否化成秋叶,一片片,一片片托付给风了?雨了?
想想自己有时一遇到烦恼的事,不舒心时,就希望一个人跑得远远的。找一间屋子,一个人住着,拥有一个怡然真实的自我。就像满山随意而生的小草一样,无论多么的卑微,也有自己的一片天空,一席土地。但我真的能做到这样吗?
车依然没来,但我知道,它在远远的那个地方,正勉力地接近我。它也一定知道,在前面的那个车站,我正等待着它,在经历之后,在浮躁之后,默默地立在站牌下。
尽管雨路泥泞。
站久了,小腿很酸,变换一下姿势,突然感到一种无法解释的从容,一种言语传不出的闲适。我们现在每天都在忙,晨昏,日夜,忙得很疲倦,很乏力,很讨厌,似乎有许多事来不及做,非赶着点不可。
不由想起一个故事。一天,一个能人对一个庸人说:“我很累,什么事都必须自己去做,真不知我死后他们会乱成什么样子?唉!”庸人对这个能人很同情,却分担不了什么 。许多年后,能人死了,庸人去赶丧,却发现,一切都没变,只是能人永远躺着了。
真的,我们中间许多人都太高估了自己,其实,生时就应该以生的立场去享受生的烦恼,生的美妙,人生最可贵的是生的过程,是忙碌与安闲掺和的旅行。现在,我竟然有了这一空隙,可以什么都不必做,什么都不必忙,这又是何等的神怡惬意呢?
望着焦躁的同行者,我多希望能将我所要想说的告诉他们,不要错过这静默的薄暮,珍惜这难有的平和安宁的美丽。然而,一向孤独的我,只能轻轻地摇一下头,再摇一下头。
����
Number : 6768
Title :考验
Author :素素
Issue : 总第 132期
Provenance :《新民晚报》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
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生命的最高点,或是事业上功成名就,或是感情上美满幸福,但你想到没有,每个人都注定要从这一点降落。人们往往难以承受这种心理落差,本能地渴望生命永远绚烂。
由绚烂归于平淡实在是人人必经的考验,也是对人而言最难战胜的考验。
并非服不服输的问题,盛与衰的转换本是自然的更替。
既然如此,就应该泰然处之,并不是消极地承认现实,从此沉沦;而是真正了悟到:绚烂是我,平淡同样是我。事实上,绚烂与平淡都只是外界的一种评判,而做人的意义与乐趣并不会因为外界的评判而变质。
����
Number : 6769
Title :一件婚纱裙
Author :A·卡西莫夫
Issue : 总第 132期
Provenance :《中外妇女文摘》
Date :1992。
Nation :
Translator :万生云
这是战争年代里我所经历的事,每每回想起来都令我激动不已,使我更加热爱周围的人们,珍惜今天的生活。
长时间的战争使越来越多的人陷于贫困,我的家也是一样。终于有一天,一直最大限度抑制和隐瞒着自己的绝望的妈妈,叹着气说:
“孩子,我们再也不能没有面包而仅靠干果生活了。”
每一天,战争都带来许多可怕的不幸和痛苦,许许多多的家庭都失去家庭生活的支柱。我的姐姐斯卡纳和我就是在没有父亲的情况下长大的。自然,所有生活的负担也就完全落到我的妈妈——一个年轻寡妇的身上。
在似乎回想什么的时候,妈妈想出了一个办法。“我那件婚纱裙——我结婚的纪念,生活中最幸福日子的纪念。好了,它能做什么用呢?孩子……”她坚持把长裙给我,让我同姐姐到一个叫诺日斯罕的地方去换粮食。
这时,我感到非常惶然和困惑,不知对她说些什么。起先,我打算紧紧地拥抱和亲吻母亲,但是,母亲的失声恸哭令我震惊。她告诉我,在我出发前不准哭泣。我尽量像一个大人那样,保持着镇静。
妈妈相信,只要她拿一杯水洒在我们走后的路上,就能给我们带来好运。
“祝你们一路顺风。斯卡纳,我恳求你,一定要照顾好你的弟弟。”母亲哽咽道,“把婚纱裙换成你们可以换成的任何东西。”
“换成你们可以换的任何东西”,这意味着如果不能换到粮食,我们就不应该回家。
出了诺日斯罕车站,姐姐和我去了离车站最近的村庄。在那里,我们遇到一个非常善良和蔼的妇女,并去了她的家里。
斯卡纳拿出了包裹,然后说:
“这就是我们带来的东西,也许您会喜欢它,我们必须把它换成粮食。”
“噢,它太精致漂亮了。”房主一边说,一边仔细地翻看着婚纱裙,“如实告诉我,它被穿过吗?它的主人在哪儿?”
她不停地把婚纱裙在两手之间翻来倒去,眼睛一刻也没有离开它,并自语道:
“如果允许的话,我想试穿一下,看它是否合身。”
这位妇女一穿上它,整个屋子看起来顿增光彩,就像一个漂亮的新娘穿着专门为她缝制的结婚礼服走进房间一样。
我努力去想象我妈妈做新娘时的情景,这件婚纱裙穿在我妈妈身上时会这样光彩照人、这样的合身吗?最大的可能是,当我的妈妈试穿它时,也这样站在镜子的前面,满怀幸福地欣赏自己。我还想到,我将像它的原样那样,把它保存下来,让它像原来这样崭新、雅致,在我儿子结婚时,我会向他讲述这件凝结着长辈深情的婚纱裙的经历,然后,按照传统,我将把它交到我的儿媳妇手中……
这时,那位妇人打断了我的思绪。她说:
“孩子,我可以给你一袋大麦、玉米和小米。”
斯卡纳和我同意了。这位妇人从厨房拿出一个厚实的平底盒子递给我。我把盒子中的粮食分成两半,把一半装进了口袋,看到这个情形,斯卡纳笑了。
火车很快就要到了,我们不得不离开。于是,我们扛起我们的东西,与热情的女主人真诚道别。
离开女主人的房子不远,我们听到了女主人颤抖、不安的声音:
“亲爱的,等一等,别走!”
我非常恐慌,担心她是否已经改变了主意。
当她走到我们身边时,焦急地说:
“孩子,说句心里话,请你们拿着这件婚纱裙连同粮食回家吧。告诉你们的妈妈,在诺日斯罕你们也有个妈妈,这是她送的礼物。如果这里能够和平,我的丈夫和儿子能从战场上平安地归来,我宁愿变得穷一点。”
我几乎要放声大哭了,斯卡纳也非常感动。于是,她用带着颤抖的声音说:
“祝你们好运,愿你们所有的期望都变成现实。”
妇人紧紧地拥抱和亲吻了我们……
向她道别后,我们急匆匆向车站赶去,一路上谈论着这个善良的乡村妇人。
����
Number : 6770
Title :把命运转换成使命
Author :邬如昆
Issue : 总第 132期
Provenance :《800字精致小品》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西齐弗的故事。
西齐弗因为在天庭犯了法,被大神惩罚,降到人世间来受苦。对他的惩罚是:要推一块石头上山。每天,西齐弗都费了很大的劲把那块石头推到山顶,然后回家休息,可是,在他休息时,石头又会自动地滚下来,于是,西齐弗又要把那块石头往山上推。这样,西齐弗所面临的是:永无止境的失败。大神要惩罚西齐弗的,也就是要折磨他的心灵,使他在“永无止境的失败”命运中,受苦受难。
可是,西齐弗肯认命。每次,在他推石头上山时,大神都打击他,告诉他不可能成功。西齐弗不肯在成功和失败的圈套中被困住,一心想着:推石头上山是我的责任;只要我把石头推上山顶,我的责任就尽到了;至于石头是否会滚下来,那不是我的事。
再进一步,当西齐弗努力地推石头上山时,他心中显得非常的平静,因为他安慰着自己:明天还有石头可推,明天还不会失业,明天还有希望。
大神因为无法再惩罚西齐弗,就放他回了天庭。
西齐弗的命运可以解释我们一生中所遭遇的许多事情,西齐弗的努力也可以是我们努力工作的写照,但是,西齐弗能把命运转换成使命的方式,是否亦是我们的生活模式?
个人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认同自己的存在,已是一件不简单的事;个人能透视自己的命运,掌握自己的命运,更是件不容易的事。但是,更困难的,则是把命运转换成使命,因为,使命的含义要超过神话中的内涵,它不但要替自己的存在谋求出路,它还要在感受到失败痛苦中,去替人类、替世界创造快乐与幸福。
����
Number : 6771
Title :许世友被囚记
Author :衡学明
Issue : 总第 132期
Provenance :《追求》
Date :1992。
Nation :
Translator :
这是许世友同志逝世后,在他的档案中发现的材料……
1937年1月中旬,许世友所在的红大一队驻在延安城内的原师范学校。3月中旬的一天,传来了西路军失败的消息。许多在抗大学习的红四方面军学员失声痛哭。许世友“心疼得两顿没有吃饭。”西路军的失败,当时被认为是张国焘分裂主义的一大罪行,从而点燃了清算“国焘路线”的导火索。抗大开始有组织地揭批张国焘。
一天,抗大师生坐在城隍庙前的广场上,开会斗争张国焘。毛泽东、张国焘和其他在延安的政治局委员,都坐在队前的一排桌子后面。
会议开到一半,许世友的“师弟”钱钧站起来发言,揭发张国焘的生活问题。钱钧的话还没说完,张国焘一拍桌子,站起来说:“同志们啊,我是搞马列主义的,怎么能搞这个呢?这是对我的污蔑!”
“妈那个×,你还赖帐!”钱钧冲上去,脱下一只鞋子,对准张国焘的脸打了一记,把张的眼镜从中间打断了。
“毛泽东,他竟敢打人,我抗议!”张国焘捂着脸大喊。
毛泽东这才注意到张国焘挨了打。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