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之谜-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明飞行物」的某些突出物?文中并未说明。但可以肯定的是,在空中飞行的时间并不很长,而且「不明飞行物」内部的驾驶者对他并无恶意,这点由他最后从高空坠落下来一事可以证明,他绝非是从高空以自然落体的速度坠落地面,否则绝不可能不受伤或甚至死亡的。因此据此推断,他落下时可能是由「不明飞行物」的驾驶者以某种力量或某种方法使他坠落的速度减缓而能安然的由高空降下地面。这点需要推敲原文中的「忽然自高坠下」一句,显然不是「不明飞行物」刻意降到超低空,使他以不致受伤的高度如两、三公尺高以内「抛下」的。此外,初发现时,所谓「有一物,光彩异常,五色鲜艳」而最后又能载著他飞入空中,一飞千里,显然与长久以来传闻中「飞碟」一样,否则也难有更好的解释了。
  11、古罗马的面貌
  公元64年,一场大火烧毁了古罗马大半个城市。这场大火多半是由奴隶纵火引起,但也可能是场意外。众所周知的许多雄伟的帝国标志性建筑物,如哥洛森、帕森等,都建于大火后的几个世纪。古罗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们无从知晓。考古学家也极少发现反映早期罗马帝国的壁画。
  去年三月,考古学家在离哥洛森不远处的一个地下通道中发现了一幅壁画,一些考古学家认为它是火后不久完成的。壁画显露的部分约3。6米长,2。7米高,也许壁画的大部分埋在了地板碎片之下。这幅画展现了一个繁华大城市的整体面貌,描绘了房屋、庙宇、高大的公众纪念碑和一个巨大的中央大厅,环绕在这些建筑周围的是石墙和高塔,远处有一座桥跨越了一条宽阔的河流。考古学家猜测这条河可能就是泰伯河,而这幅壁画描绘的也许就是火灾前的罗马城。然而,画中城市的地形与罗马的地形并不相符,它也可能是一张城市的理想图,或者根本就是另一个城市,也许是亚历山大或迦太基。壁画的真正含义只能期待进一步的发掘了。
  12、古剑之谜
  越王剑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的科技水平
  1994年3月1日,举世闻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二号俑坑正式开始挖掘。这是本世纪以来巨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在二号俑坑内已出土有铜矛、铜弩机、铜镞、残剑等,其中还发现了一批青铜剑,长度为86厘米,剑身上共有八个棱面。考古学家用游标卡尺测量,发现这八个棱面的误差不足一根头发丝,已经出土的19把青铜剑,剑剑如此。这批青铜剑内部组织致密,剑身光亮平滑,刃部磨纹细腻,纹理来去无交错,它们在黄土下沉睡了2000多年,出土时然光亮如新,锋利无比。科研人员测试后发现,剑的表面有一层10微米厚的铬盐化合物。这一发现立刻轰动了世界,因为这种铬盐氧化处理方法,只是近代才出现的先进工艺,德国在1937年,美国在1950年先后发明并申请了专利。
  在清理一号坑的第一过洞时,考古工作者发现一把青铜剑被一尊重达150千克的陶俑压弯了;其弯曲的程度超过45度,当人们移开陶俑之后,令人惊诧的奇迹出现了:那又窄又薄的青铜剑,竟在一瞬间反弹平直,自然恢复。当代冶金学家梦想的“形态记忆合金”,竟然出现在2000多年前的古代墓葬里。
  事实上,关于铬盐氧化处理的方法,绝不是秦始皇时代的发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就掌握了这一先进的工艺。
  春秋五霸时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一举击败了吴王夫差,演出了历史上春秋争霸的最后一幕。岁
  月的流逝,使这场惊心动魄的战争静静沉睡在历史的长卷里,忙忙碌碌的后人几乎把它遗忘了。
  然而,一支考古队在挖掘春秋古墓时,却意外发现了一把沾满泥土的长剑,剑身上一行古篆―――“越王勾践自用剑”跃入人们眼帘。这一重大的考古发现立即轰动了全国,但是,更加轰动的消息却来自对古剑的科学研究报告。最先引起研究人员注意的是:这柄古剑在地下埋藏了两千多年为什么没有生锈呢?为什么依然寒光四射、锋利无比呢?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越王勾践剑”千年不锈的原因在于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大家知道,铬是一种极耐腐蚀的稀有金属,地球岩石中含铬量很低,提取十分不易。再者,铬还是一种耐高温的金属,它的溶点大约在4000℃。
  中华文明中曾有过太多的秘密,谁能想象,本世纪50年代的科学发明,竟然会出现在公元前二百多年以前?又有谁能想象,秦始皇的士兵手里挥舞的长剑,竟然是现代科学尚未发明的杰作?问题是在发现以后,我们用什么态度来解释这种超常规的科技早熟现象?我们真不希望看到有些人用“偶然”来解释,它应该有一个更加具体的说明。假如以上的事实是真实的话(至少铬盐氧化处理不是假的),那么我们就会问:他们的技术源渊是什么呢?
  13、古崖居,一个千古之迷的人类文化遗迹
  它座落在京郊延庆西北部山区一条幽静的峡谷中,它是由一支不见史志记载的古代先民在陡峭的岩壁上开凿的岩居洞穴,计有117个。 这是我国已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岩居遗址。
  在峪古三面直立陡峭的岩壁上,布满了人工刻凿的石室,或长方形,或方形,大的二十多平米,小的仅3…4米;或单间,或2…3室通连;或套间平行,或上下两层,并有典型的〃三居室〃。 其中 ,有一石穴上下两层,并配耳房,廊柱历历,可能是穴居的主人集会或祭祀之地,宏敞雄伟,山民俗称〃官堂子〃。 全部洞穴内,门、窗、炕、灶、马槽、壁橱、烟道等一应俱全,且圆则圆,方则方,均中美学规矩。
  关于古崖居开凿的年代,有认为是元或魏或唐辽。 其目的与用途,草寇山寨? 戍边驻军?应避战乱?少数民族聚居?据不确切考证,此为唐辽间奚族聚居岩寨┄
  但今,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古崖居。
  这里曾有过一个被遗忘的民族,这里曾烟火繁荣,这个民族已经销声匿迹,不知魂系何方。
  14、《诸世纪》预言到戴安娜之死?
  人类的第二个千年即将进入尾声,而世人在这世纪之交的时刻对未来充满了焦虑。人类社会究竟将向何处去,这是目前谁也无法准确预言的大问题。也正因为如此,各种各样的预言才大行其道,这些预言大多缺乏科学上的根据,只能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在众多的世纪末大预言当中,16世纪法国著名的预言家诺斯特拉丹姆斯所写的《诸世纪》一书最近正成为公众关心的话题。
  据诺斯特拉丹姆斯在这本书第10卷第72篇中预言:“到了1999年第7个月,大灾星将会从天降临”。这段文字是诺斯特拉丹姆斯在《诸世纪》一书中唯一写明时间的预言。在这本书里,诺斯特拉丹姆斯认为,到世界末日来临时天空中将会有行星分成上下左右四个方向排列,形成十字形状。行星的这种排列状态将在地球上引发连续不断的瘟疫、战争和饥荒,使人类坠入万劫不复的苦难深渊。
  诺斯特拉丹姆斯的这个预言究竟是真是假?日本东京大学的科学家们曾在1997年对这一预言进行过验证,发现电脑模拟的结果令人大为吃惊。据电脑资料显示,1999年8月18日天空中的行星将排列成十字形状,从而部分证实了诺斯特拉丹姆斯的这个惊人预言。
  从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说,早在数千年前,中国人就已经懂得从观察天象来计算每天的潮汐涨退和日出时间。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包含着不少迷信的成分,常常对当时无法解释成因的天文现象穿凿附会,比如说将日食和月食等现象视为天象示警,认为这些现象是将有大灾难降临的预兆,必须举行祭祀仪式才能平息上苍的怒火。然而如今科学已极为发达,许多在古代无法解释的天象,人类现在不仅可以作出解释,而且能够准确地进行预测。
  对于行星将排成十字形状的天文现象,科学家们普遍显得很平静,认为太阳系九大行星和月球排成十字形状,而地球则正好处于这个十字的交叉点上,其成因是各大行星围绕着太阳公转的周期和速度各不相同。这种现象极为罕见,平均每隔两三千年才会出现一次,而且只会持续一天时间。据天文学家们估计,上次行星出现十字状排列的现象是在公元前110年,而这一罕见的天文现象将在今年8月18日出现。届时,人们从地球上将无法目睹这一奇景,但如果面向月球就有可能看到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并排而列的现象,而地球将位于十字形中心。天文学家们认为,由于地球处在十字形中心,因此各大行星对地球的引力将会相互抵消,并不会引起地球上任何水灾或地震
  等灾难,更不意味着世界末日的来临。
  对未来世界进行预言,是人类永远乐此不疲的一项活动。早在本世纪之初,西方就曾有很多人对本世纪即将发生的大事进行过预测。美国《布鲁克林每日鹰报》还曾在1900年12月30日集中刊登过这些预言家们的预测,当时的预言家们作出过很多预测,比如说认为日本将会变得强大、德国将会吞并波兰、妇女地位将会上升、曲棍球将成为最流行的运动、广告将在人类生活中越来越有影响力等等,这些预言有的应验,但大部分事后都被证明是无稽之谈。
  法国预言家诺斯特拉丹姆斯的《诸世纪》一书,在众多的预言中显得有些神秘莫测。有人认为,诺斯特拉丹姆斯早在400多年前就曾预见到了戴安娜王妃的神秘死亡。在《诸世纪》一书中,诺斯特拉丹姆斯曾经这样写道:“跟先知同一名字的人,其幼子会为戴安娜带来她的安息日”。有人据此认为,戴安娜男友法耶兹的父亲穆罕默德法耶兹,其名字正好与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名字一样,因此诺斯特拉丹姆斯早在400多年前就预见到了戴安娜的死亡。在《诸世纪》一书中,诺斯特拉丹姆斯还留下了一千多首预言诗,其内容涉及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有人就从这些晦涩难懂的预言诗中得出结论,认为法国大革命、人类两次世界大战以及前苏联的解体,都曾被诺斯特拉丹姆斯准确地预见到了。从《诸世纪》这本书的内容来看,诺斯特拉丹姆斯对人类社会的预言一直延续到公元3797年,其中不乏惊人之语。但是诺斯特拉丹姆斯毕竟是400多年前的古人,他的预言究竟有多大的可信度是很值得怀疑的。好在再过几个月,世人就将迎来太阳系十大行星排成十字形状的时刻,人们届时就能对诺斯特拉丹姆斯的预言准确性作出判断。
  15、异儿――古籍中就有“火星人”的记载?
  (引自傅鹤龄先生的一篇文章)
  根据东晋干宝在《搜神记》中说道,在三国末期孙休为东吴第三个皇帝时(水安七年,西元二五九年)四月间,「有一异儿,长四尺余,年可六、七岁,衣青衣,忽来从群儿戏……。」于西元二五九年在今江苏南京,有一个身高不足一米的小儿,年龄以高度看仅六、七岁,著青衣,他加在一般儿童之玩乐群中,但大家均对他十分陌生,问他由何处而来,此小儿 (或说小人) 两眼冒出光芒说道:「其实我与你们不同,我是荧惑星,我来告诉你们,三国政权快要统一在司马手上。」原文是说「三公归于司马」。这里的荧惑星即为火星,一个大胆的假设就是在西元二五九年,距今约一千七百多年前一个来自火星的生物预言了四年后,魏国灭了蜀国,六年后司马氏篡魏建立西晋,二十一年后吴国也被司马氏所灭之此一历史?
  (评:《搜神记》应不足为据,因为它毕竟是小说类,就象《聊斋志异》和《阅微草堂笔记》我认为决不能做证据一样。况且这种谶语文化古往今来多有之。)
  16、重庆出土清道光年间古尸
  地下149年容颜不改
  本报重庆电 日前,一座距今149年的清代古墓在重庆九龙坡区华岩镇石堰村被人发掘出来。令人惊奇的是,这具古尸鹤发童颜,保存完好,皮肤尚有弹性,像人睡着了一样,没有一点腐烂的迹象。  
  从该墓的墓志铭得知,死者生前是清朝总督段正钢,段正钢的墓在石堰村九社一农民大院子后面的土丘上,村民杨祥金17日上午在扩建私房挖地基时发现。据杨祥金讲,他挖沟约至1米多深时发现三块高约1米、宽40厘米的石板。这三块石板是用铁片箍成一块的,打开铁片,中间一块是墓志铭,墓志铭两边刻有段正钢的生卒年月及生平,字迹清晰可辨,杨祥金抬开墓志铭以后发现一个装有棺木的洞穴,立即向村委会及华岩镇政府汇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