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影帝李小龙 作者:祝春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功夫影帝李小龙 作者:祝春亭-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经他一提我也觉得,自己不明不白默默度过10年!本来平凡的一件事,导致不平凡,当初个人的原则是:“我不愿将我一生来最尊重的朋友出卖,出卖有很多种,在我当时来说,但凡提及李小龙,就是出卖他、利用他,大多人因他之死而得到利益。”

  直到目前,我还是觉得能找到一位足以和自己分享一个美好秘密的志同道合者不是易事。

  人,要讲缘份,而我和他,是有缘相会。

  小龙尊重我,照顾我,也对我好,令我站在他面前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平稳与安宁。未认识他之前,我很疯,很爱玩,任性,更加上我外形很野,以致大家都对我误解了,只有他,真正视我为“肝胆相照”的朋友,这就是人常说的他视我为“红颜知己”。

  人家都爱将男女之间以“情欲”作为中间维系个体,如果你问,我和小龙之间那份感情达到哪段程度?我肯定说:“尊重对方,思想沟通,在我和小龙之间,是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你又问我,我是否爱他?这些年来,我习惯以“回忆”、“作梦”来满足我对他的思念。

  我常会流泪,也常作那作不完的梦,在梦里,我努力寻求,去追踪那永无结果的无奈。

  我也会恨,恨时间来得快,也去得快,对他,对我。

  在那短暂的日子中,我们没有发生过争吵。爱是什么?我爱他,他也同样爱我,我们都没有用话说,用行动去揭发出来,我们只是互相感染到双方内心那份深情,也许叫做“境界”。

  红尘十丈,茫茫人海,我想“退出江湖”,还我本来,只是回心一想,当我穿上袈裟,面对大家说佛学哲理,又是否等于说:我可以跳出往事红尘。

  男、女、床,不等于风流。

  多少年来,度过无数那“明月天涯”一刹那间的感触和疼痛,最初,我不会哭,只会抖,见到床就怕,还记得。有一天,我终于有泪了,那时我对自己说:

  “我并不是行尸走肉,妈妈在那段日子,陪我躲在太子道居住,我有好大段日子不能出门,也不敢出门,那时候,我不会有勇气和大家面对面看一眼。”

  我觉得小龙是公平的,像他将“财富”给了莲达——他的妻子,却将名誉给了我。

  我满足,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只要有影迷的地方,大家接受他之余也接受我。

  我们分开过,后来,大家却更以“理智心态”互望,不禁仰面大笑,笑世间将男女间定义局限了,在此之后,大家也就“光明正大”地交往。

  你问我,假如李小龙不死,我们的感情又是否会发展到谈婚论嫁的地步?

  我不能否定,他对我好,只是来去匆匆,连刹那间像电光闪烁似的机会也没有,他又不在了。

  生命对我是否还有意义?

  这不是个“十全十美的世界”,我个人原则,日日好,今天能做就要做得最好,明天就由明天再去努力。

  我吃长斋,身体好了,精神好了,我结婚又离婚,并不等于我失败。

  和向华强(前夫)保持做好朋友,这又是简单的“情缘”!

  能说的能写的还有什么?今后,我不会再“公开”提及李小龙,今次是我的第一次也将会是最末的一次!

  丁佩,一位敢作敢为敢爱敢恨的女人。

  丁佩这篇自述性的文章公之于众,使众多的读者感动得落泪。人们原谅了丁佩。其实,原本丁佩又有什么过错?

  这篇文章充满哲理和真情。丁佩,已不再是过去那位天真活泼而又浅薄的少女。

  ——这,皆是后话。



  






功夫影帝李小龙第十七章 自编自导 不是猛龙不过江






第十七章 自编自导 不是猛龙不过江

  他是一条猛龙,不甘在江河漫游,而要到大海里翻腾。他不满只做个明星演员,还要自编自导创建自己的制片公司。第一部属自己的影片叫《猛龙过江》。远步重洋来到罗马,见一坦胸露体的意大利女印吓得心惊肉跳,落荒而逃。然而,就是这个连西洋女郎都害怕的他,勇气冲天,打败了武功高超、无比强大的西洋斗士!

  李小龙的性格和哲学观,决定了他不会满足做一个受雇于他人的红星,而是要在影坛独立门户。

  李小龙的野心,在他拍第一部影片《唐山大兄》时就表露出来。李小龙当着邹文怀的面,赞赏他脱离赫赫有名的大公司邵氏,而另立门户办起嘉禾公司。“嘉禾虽小,却是自己的,自己说了算。”李小龙说道:“总有一天,我也要办自己的制片公司:”

  邹文怀对李小龙的志向大为赞赏,并十分恳切地说,他要尽心尽力成全李小龙的鸿志。在拍摄《精武门》时,邹文怀仍是这个态度,令李小龙十分感动,觉得邹老板够朋友,也就十分为邹文怀卖力,也比较听话。

  李小龙野心虽大,但并非经营之才,对如何筹建、运作,心中无底。邹文怀语重心长地说:此事要慎之又慎,我是在影坛混到这把年纪,做过好些部电影的制片,有了十二分把握才离开邵逸夫走这步的。现在好些人年少志高,草率行事,创办制片公司不待制片就砸牌了。

  邹文怀言之有理,李小龙末敢造次。

  其实,邹文怀心底十分害怕李小龙跳槽。当时一位行家对“邵邹争李”作评价,指责邵氏目光短浅,自尊自大,把李小龙拒之门外,结果李小龙加入“敌营”嘉禾,使嘉禾起死回生。这就像一个傻瓜抓一样东西击打落水的敌人,结果扔出去的是一个救生圈。

  邹文怀很清楚,李小龙对已经“起死回生”、日益强大的嘉禾来说,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李小龙自立门户,对嘉禾很不利。但邹文怀熟悉李小龙的牛脾气,不可强行阻止,只能委婉劝说。邹文怀的劝说已是相当艺术,不露丝毫痕迹。并且,邹文怀待其不菲,除片酬外,李小龙还可从邹老板那儿得到可观的花红(红利)。

  因此,在李小龙与嘉禾片约满期,《精武门》封镜之后,李小龙仍有为嘉禾拍第三部电影的意愿。

  1972年大年初三,李小龙上九龙太子道罗公馆,向嘉禾“台柱”导演罗维拜年;那时俩人虽有芥蒂,但面子上还过得去。

  俩人坐在一起喝早茶,闲聊中,李小龙说了一些对现状不满的话,当演员终究不会有太大的出息。罗维笑道:“那还不容易,你随时可以当上导演,只要你向邹文怀提出要求的话,但你必须有充分的准备,导出的影片才可以像个样子。”

  李小龙若有所思,心有些活动。

  按照邹文怀与他俩商定的计划,上马新片《冷面虎》,罗维导演,李小龙主演。春节过后筹备开机。没多天功夫,罗维弄出了剧本,交李小龙过目。李小龙说他马上就看,若无意见,即可投入开拍。

  李小龙对《冷面虎》的剧本大为不满。在好莱坞,李小龙就有构思自己未来影片的习惯。于是,他把《冷面虎》弃之一边,另起炉灶结构故事。李小龙结构故事都是将自己摆进去,他如醉如痴,在遐想的故事世界里漫游。

  殊不知,罗维在家苦等,一等就是三星期,弄不清李小龙究竟为何杏无音讯。这不是李小龙的作风,李小龙干事总是雷厉风行的。罗维把这怪事报告公司总裁,邹文怀打电话询问李小龙。

  李小龙对他结构出的故事还不满意。他是个很顾面子的人,总希望一样东西弄得十全十美,拿出去叫人赞不绝口。所以,李小龙在电话里说:他现在私事缠身,实在太忙,无暇阅读剧本,过几天再说。

  李小龙如此轻慢他的劳动,罗维心中老大地不快。

  又是苦等死等。罗维沉不住气,约李小龙面谈一次,敬请李小龙不要拐弯抹角,行就行,不行就不行。这次,李小龙异常地坦白,开口第一句话就是:“《冷面虎》的剧本根本不妥。”

  罗维急忙问道:“什么地方不妥?只要你指出来,改写是很容易的。”李小龙从容不迫笑道:“我也说不上什么地方不妥。这么办吧,让我亲自动笔,改好后再还给你。”

  罗维当时气炸了肺,但还是忍着,强做笑容希望李小龙快点。李小龙微笑道:不用你催,我李小龙办事从来就是急性子。

  结果又是拖,不管罗维如何催促,李小龙就是不给个明确的答复。说:“快了,快了。”或说:“还有一处没妥。”又说:“我得从头推敲一遍。”

  罗维再傻,也看得出李小龙在敷衍,甚至是在有意捉弄他。现在已经拖了三个月,罗维等不及,决定另请他人来担任男主角。

  李小龙没有参加《冷面虎》的演出,《冷面虎》的主角由台湾著名武星王羽担任。这期间,李小龙经过数个月的准备,正式跟嘉禾摊牌。

  这一天迟早会发生的,但邹文怀没想到会这么快。然而,事情一旦发生,聪明的邹文怀又会以最圆满的方式予以解决。

  邹文怀已有预感,李小龙不满意《冷面虎》的剧本,他要自己动笔改写。但实际上李小龙写的是另一个剧本(就是后来的《猛龙过江》)。李小龙向邹文怀透露过此事,并抱怨香港的剧本不成为剧本,仅有一个隐隐约约的故事梗概,拍到哪里写到哪里,场景、动作、对白等等,一切都是临时凑合的,这样拍出的片子,非糟不可。

  邹文怀附和了李小龙的意见,并鼓励李小龙把剧本写出来。邹文怀在任何场合都附和李小龙,但实际上,他很有主张,并总能在不把李小龙惹火的情况下实施他的主张。

  邹文怀相信李小龙的功夫和演技,但不敢轻信李小龙驾驭剧本的能力。他认为,李小龙是想争取更多的权利——与嘉禾合作拍自己写的电影。

  李小龙的合作,却是另一种形式——他要跟嘉禾合股拍电影,他要成立自己的电影制片公司——“协和”。

  邹文怀以积极的态度促成李小龙的愿望。他知道,事情既不可逆转,就应该顺着它。李小龙是个敢说敢做的人,但他还不具备独立制片的能力。于是,邹文怀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协和的合伙人之一。

  李小龙需要邹文怀,在香港的所有片商中,唯有邹文杯与他有最多的利害关系,也是最热心、最值得信赖的。

  邹文怀也需要李小龙,在港台,还找不到第二个象李小龙这样卖座的明星。李小龙虽不再是嘉禾门下的签约演员,利益仍与嘉禾息息相关。

  协和的厂标是两种象征的重合:一是电影,那个圆圈内的螺旋形,是从活动电影的菲林盒里抽象出来的;二是太极,李小龙采用的就是中国古代道家的太极图。两种图样惊人地巧合,电影是无休无止的动态活动,代表宇宙规律的太极也是处在无穷无尽的运动之中。这个厂标,代表了李小龙的追求。

  协和制片公司当时只是个空架子,没有制片厂和写字楼,一切都依赖嘉禾,实际上是嘉禾的附庸。用80年代大陆人的戏称,协和还只是一家“皮包”公司。

  然而,轰动一时的李小龙的第三部影片《猛龙过江》,正是由这家皮包公司出品的。

  《猛龙过江》的故事情节很简单,一个来自香港的小伙子,因缘去美国闯世界。

  李小龙最初把故事梗概讲给邹文怀听,邹文怀末反复斟酌就表示赞同。李小龙是当红明星,他的名气本身已具备足够的票房价值。

  李小龙不是个靠名气吃饭的人,他力求第三部影片比前两部都好,而不是靠前两部的光彩荫及第三部影片。李小龙整个身心都投入开镜前的准备工作中,他突然冒出一个奇想,这个奇想就是后来影片的高潮,在古罗马竞技场搏斗的场面。

  这个奇想自然会使观众惊奇不已,中国功夫在罗马展示,那古老巨大的圆形竞技场,本身就会令观众叹为观止,奇想翩翩。

  省时省钱,是香港制片的一惯做法,也是香港影片多小家子气的主要原因。出国拍外景在众多人眼里是异想天开。可在古罗马竞技场拍戏是这么诱人,李小龙同合作者们,就这场戏的可行性,以及所需变动的情节讨论了两个星期。

  最后是邹文怀促成这一奇想的,他说由他跟罗马联系,可以安排设备、外景地及制片等事宜。李小龙决定选定罗马,还去实地勘察了外景。

  李小龙拒绝与罗维第三次合作,由他亲自导演这部影片。事实上,罗维也无意与李小龙合作,他们的关系已相当僵。当初,促使李小龙创办协和公司的直接原因就是自编自导自演,现在,他可以自由地在影片中贯彻他的创作意图了。

  据嘉禾的一位职员说,当其他人还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