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圣东方朔第2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智圣东方朔第2卷-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皇上,您就说句‘永不再用’,臣就放心了!”
    主父偃心想,公孙弘这回说了实话!
    武帝摇头:“难道就这么饶了他?”
    公孙弘连连磕头:“皇上,臣要奏明皇上,吾师董仲舒虽然妄言灾异,有不赦之罪,可他这几年一直在研究阴阳大师邹衍所著的《五行书》,这是本上通天文地理,下可格物致知的奇书,天下没人能懂,您就网开一面,让他在菜园子里研究吧,俗话说,阴阳通鬼神,说不定他能获得点神仙之道呢!”
    听公孙弘说到“神仙”,武帝心里咯噔一下。李少君说他能通神仙,朕正等着他的神仙功效;如果阴阳五行也通神仙,何不让董仲舒也试一回呢?于是他点点头:“那朕就先依了你。如果董仲舒再敢妖言惑众,不管他是七老还是八十,朕都要张汤依律办事,你公孙丞相也要连坐,还有,朕会让你们儒家彻底被黜!”说完转身就走。
    公孙弘急忙磕头谢恩。
    主父偃朝着公孙弘,皮笑肉不笑地眨了眨眼,然后跟在张汤的背后,悻悻然而去。
    建章宫内,武帝正与卫青商议再击匈奴事宜。原来匈奴虽经卫青重创,主力损失不少,但经一两年的整休,又渐渐成了气候,开始在边境犯事。武帝以为,如不剿灭其有生力量,将来匈奴会卷土重来。可卫青却以为,战事屡起,国家耗费太大。
    卫青说:“皇上,臣这次再击匈奴,颇有疑虑。”
    武帝问:“如今连郭解都愿归顺朝廷,为我所用,军中添此大将,还有何难之有啊?”
    “皇上,臣不为兵将担忧,而为粮草军需担忧。”
    武帝点点头:“如今府库是紧了一些。可再紧,也不能紧了你们边关。”
    “陛下,上一次出击匈奴,就是军饷不继。如不是速战速决,就会误了大事啊。”
    “上次是筹办粮草之人不力。这次,朕让最能干的人,给你筹集粮草。”
    卫青不知是谁:“这……。”
    武帝说:“朕让张汤征粮,主父偃运粮。有这两个能人,为你督办,还不放心么?”
    卫青辩解道:“陛下,张汤是个干才,可他做事太急,手段太酷,老百姓受不了哇。”
    武帝大笑:“哈哈哈哈!你又要军饷快到,又怕老百姓受不了;卫青,你说,你这个仗,是打,还是不打呢?”
    卫青嗫嚅地:“仗要打,匈奴要灭,但老百姓的事……。”
    武帝站起来,拍了拍卫青的肩膀:“老百姓是朕的子民,让朕来管!你就保证战场上万无一失,把匈奴打败,就行了!我的姐夫,你啥时候学得这么仁慈?传张汤、主父偃二人,速来见朕!”
    卫青摇摇头,欲说还休。
    汉武帝看出了这一点,便问:“卫爱卿,你是不是还有话要说?”
    卫青想了想,很干脆地说:“陛下,近来臣听到传言,说皇上的军国大事都出自内廷。宰相等大臣都是虚有其名,不过是教教书,办办学,传传令,宣宣诏而已。而近臣侍卫,比宰相还管用。”
    “噢?他们说的,指哪些人?”
    “臣和东方兄长,当然是众矢之的。还有,主父偃,加上半个张汤。”卫青说着,因为有自己,就更有些不安。
    不料武帝双手击掌:“这就对了!东方爱卿给朕献的强国之策上,就有这么一说,叫做‘外朝内廷’”。
    卫青不解:“什么?外朝内廷?”
    “对!外朝内廷。宰相等人,外边应付一下,做个样子就行了,老百姓种田,用不着他管;工匠制器,他也管不了;军队打仗,他更不行。管了就是添乱,就会滋生弊端,就会鱼肉百姓!未央宫便是外朝,外朝嘛,只是摆摆样子,表明朕听从民意,那就行了!真正给朕出谋划策的,是内廷;不是未央宫,而是建章宫。军机大政出于内廷,外朝只是走走形式,这才能令行禁止,机密不失。卫爱卿,这你明白了吗?”
    卫青点点头,又摇摇头:“这都是东方兄长策简上的话?皇上,能让臣看看吗?”
    武帝说:“那哪儿行!卫青,东方爱卿那是献给朕的,‘三千书简,千古一帝’你明白吗?朕活着要看,死了也要带走,后世的人都看不到,怎么会让你看呢?”
    卫青伏地而拜:“陛下!臣不知此事,臣太唐突,臣罪该万死。”
    武帝笑道:“好啦,好啦,起来吧。朕不怪你。你生性好学,为人谦逊,都是难得的品德。
    东方爱卿的主意,他的活络,你要是能学到一半,那就了不得啦!“
    二人正说着,东方朔带着两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走进来。这两个少年和霍光年纪相仿,个头也差不多高,可长相却与霍光大不相同。其中一个圆圆的脸上两大眼睛一闪一闪,灵气逼人;另一个则是个方脸,一副忠厚老实的样子。
    东方朔说:“皇上,臣将神童桑弘羊带到。”
    武帝看了一眼:“噢?这两个孩子,哪个是啊?”
    “陛下,多了一个,当然是我的大儿子东方蒲柳啦。那天初到长安,您只管拿臣开心,没注意我的儿子。今天请您猜猜看,哪一个是我家的东方蒲柳,哪一个是神童桑弘羊呢?”
    汉武帝看了一下:“哈哈哈哈!这还不容易?这个聪明秀气,应该是你的儿子。……嗯。不对!要这么好猜,你还会让朕猜吗?这个精明的……是桑弘羊,而那个……有点……木讷讷的,才是你家的蒲柳!”
    “陛下,不见得吧。我的儿子,就得是木讷讷的?”
    武帝乐了:“哈哈!你的儿子,就该是精明透顶的?想一想吧,你的老婆是什么样子?哈哈哈哈,脸上木讷讷,(他指了指脑袋)这里可是顶呱呱!”
    “臣谢陛下!陛下不仅对臣知之甚深,对臣的夫人和孩子也是知之甚……。”东方朔下边的话,突然不说了。
    武帝知道他说失了口,便立即接过来:“对,对,我对尊夫人就是知之甚深,知之甚深啊!
    哈哈哈哈!“
    东方朔面部表情严肃,像个兄长的样子:“陛下,这就不太好了吧。”
    当着两个孩子,倒是无所谓,可有卫青在面前,武帝觉得自己有点失身分。于是他说:“得罪,得罪。这不是朝堂之上,朕开个玩笑。他们都是小孩子,不懂,不懂。尊夫人第一次和朕见面,就把朕的两个爱妃给弄走了,朕深知她,厉害,厉害。脸上木讷讷,脑袋顶呱呱!”
    东方朔岔开话题:“陛下,我说,这桑弘羊,您还问不问?”
    “问,怎么会不问!?你就是桑弘羊,对不?”
    桑弘羊跪拜:“小民桑弘羊叩见皇上。”
    武帝走上前来:“起来,起来!告诉朕,听说你很会算账,给朕讲讲,是怎么算的。”
    桑弘羊说:“小民桑弘羊出身洛阳大商之家,长期随父在齐国经商。九岁时,见父亲做买卖忙,就帮他算账。如今六年,父亲经商之账,全由小民来算。”
    “你父亲买卖做得有多大?”
    “今年以来,家父每日售物平均二百七十六项,进二十万铢;每日买入货物平均一百九十八项,出十八万铢。”
    武帝惊讶了:“齐国竟有人做如此大的买卖?全由你一个算账?”
    桑弘羊说:“一开始没这么大的生意。小民算着算着,生意也就大了。小民曾请蒲柳大哥帮助记账,因此认识。”
    武帝点点头:“原来如此。朕正急需理财高手。从今天起,朕就命你们两个为太子太学侍读,到大司农处见识见识。”
    桑弘羊再次跪拜:“臣谢皇上。”
    东方朔推了东方蒲柳一下,“还有你呢,快谢皇上啊!”
    东方蒲柳真的有些木讷讷。“父亲,我听说太子才两岁,让我们当他的侍读,难道让我们呀呀学语?”
    武帝这回乐了。他没想到,东方朔的大儿子果然不如桑弘羊聪明。“哈哈哈哈!桑弘羊,你说呢?”
    桑弘羊从容说道:“臣以为,太子侍读是一个见习官职,给臣等一个身分而已。”
    “哈哈哈哈!东方爱卿,没想到,你的儿子,还真的木讷讷!”武帝一点也不留情面。
    面对这样的儿子,东方朔摇摇头:“咳,臣就是想试试,看他是不是这块料哇!”
    正在此时,张汤、主父偃二人来到庭前。二人老远地就跪下,齐声说:“臣张汤、主父偃参见皇上。”
    武帝道:“好!你们来得正好。卫爱卿刚才还担心军粮之事。朕让你们二人兼领匈奴大军粮草征集和运送之事,不知你们商量好了没有?”
    “臣与主父大人已有了办法,只是……。”张汤向周围看了看,欲言又止。
    武帝说:“哎!这里没有外人。你们快快说来,让朕听听,也让卫爱卿放心!”
    主父偃说:“陛下!臣以为,连年征战,府库将竭。一时弄到如此多的钱粮,要有特殊的办法。臣等拟定了几个方法,可让库府充盈,请皇上选定。”
    武帝很高兴:“几天之内,你们竟想出了好几个方法?能让府库充盈?好!快给朕说说,也让东方爱卿和卫爱卿合计合计。”
    张汤抢着说:“这第一个方法,是让天下有钱的诸侯和郡王,以及豪商大贾,富贵之人,为国分忧。出击匈奴,首先是保护他们的财产不受侵扰。而这些诸侯、郡王和大户,向皇上奉献钱粮,是其份内之事。除了各路诸侯和郡王外,山东河南名商大贾甚多,臣和主父大人以为,让他们献上几百担粮,几十万缗钱或财物,可解一时之需。”
    武帝点点头,又问东方朔:“东方爱卿,你以为此计如何?”
    东方朔说:“好。好计策。只是,如果诸侯和郡王,还有豪商大贾,他们装聋作哑,不愿捐献呢?”
    主父偃说:“问得好!皇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皆为王民。国有征伐,如果诸侯和郡王不能为国分忧,各保自己,那皇上可就有了整治他们的口实。至于处置他们的办法嘛,张汤大人就可以牛刀小试啦。”
    武帝赞同:“对,让他们替朕分忧。不然,削他们的封地!”
    东方朔点头称是。“嗯。诸侯之物,是皇上所赐,他们不响应,可以削地惩治。可是豪商大贾,不为所动,那你们可不能去硬抢吧。”
    主父偃说:“东方大人,难道你不知道,天下之事,既要晓之以义,又要晓之以利?”
    东方朔问道:“怎么个晓之以利法?”
    主父偃说:“对那些率先向朝廷献物纳粮的,可以根据所献多少,特别多的,给他们点官职;少一些的,给个爵位。这些商人,最希罕的不是钱和物,而是名分。如果他们献了钱,能得到官爵,岂不是高兴?皇上,臣敢保证,天下商人会蜂拥而至,朝廷府库马上可以堆积如山!”
    东方朔听了,不以为然:“你这个计策,不是卖官鬻爵吗?”
    张汤抢过话来:“哎!东方大人,不要说得那么难听嘛。这不叫卖官鬻爵,叫赏官赐爵。商人们先献钱物,朝廷后赏给他们官爵,怎么能说是卖呢?”
    东方朔说:“皇上,臣恐怕这样一做,将来当官的,都是能出钱的,那有才能而没钱的人……。”
    主父偃打断了他的话:“东方大人,有钱,就说明他有本事、有才能。何况,我与张大人商量,献钱物百万缗以上的,才能给个带品的官职;百万以下的,只给一个员外郎什么的空位或虚名。这些空位和虚名嘛,不要皇上出一个子儿,也只能管他们自己家的人,何弊之有呢?”
    武帝愈来愈明白他俩的计策,自己所急的,也就是文景之世积攒下来的许多钱粮,将被用尽。
    “好!诸侯分忧,商人献粮,朕予以赏赐,很好,朕准了!不过要是他们还不就范,你们有没有对策呢?”
    主父偃说:“皇上,张大人身为廷尉,对天下有势有钱之人,了若指掌。张大人自然有办法对付。”
    武帝说:“嗯,这个,朕相信。张爱卿,不妨说来,让朕和东方爱卿、卫爱卿听听。”
    张汤振振有词:“皇上!天下之财,不在朝廷,就在民间,谁也不能藏着掖着。献粮赐官,是让这些有钱的人,自动向皇上效忠,皇上赏赐他们官爵,他们接着感激皇上恩德。这是两好的事。如果他们有人胆敢不来献忠,或怀有欺诈,皇上,张汤敢拿自己这颗人头担保,定将他们的家财查得个水落石出,全部用作国用!”
    武帝大悦。他知道,张汤是个干才。“好!朕有你们两个,就不愁讨伐匈奴,没有钱粮了!
    朕加封你二人官加一品,张汤兼为军粮统征使,主父偃为副使,半月之内,将粮草军饷筹齐。
    卫爱卿,你就准备发兵吧!“
    卫青和张汤主父偃一道说:“臣等遵旨。”
    武帝见东方朔不说话,就问:“东方爱卿,你还有什么说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