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袁宏撰,周天游校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第一版。
前言
凡例
原序
光武帝纪
卷一
更始元年
卷二
更始二年
卷三
建武元年
卷四
建武二年
建武三年
建武四年
卷五
建武五年
建武六年
卷六
建武七年
建武八年
建武九年
建武十年
建武十一年
建武十二年
卷七
建武十三年
建武十四年
建武十五年
建武十六年
建武十七年
建武十八年
建武十九年
建武二十年
建武二十一年
卷八
建武二十二年
建武二十三年
建武二十四年
建武二十五年
建武二十六年
建武二十七年
建武二十八年
建武二十九年
建武三十年
建武三十一年
中元元年
中元二年
明帝纪
卷九
永平元年
永平二年
永平三年
永平四年
永平五年
永平六年
永平七年
卷十
永平八年
永平九年
永平十年
永平十一年
永平十二年
永平十三年
永平十四年
永平十五年
永平十六年
永平十七年
永平十八年
章帝纪
卷十一
建初元年
建初二年
建初三年
建初四年
建初五年
建初六年
建初七年
卷十二
建初八年
元和元年
元和二年
元和三年
章和元年
章和二年
和帝纪
卷十三
永元元年
永元二年
永元三年
永元四年
永元五年
永元六年
永元七年
永元八年
卷十四
永元九年
永元十年
永元十一年
永元十二年
永元十三年
永元十四年
永元十五年
永元十六年
永兴元年
殇帝纪
卷十五
延平元年
安帝纪
卷十六
永初元年
永初二年
永初三年
永初四年
永初五年
永初六年
永初七年
元初元年
元初二年
元初三年
元初四年
元初五年
元初六年
永宁元年
卷十七
建光元年
延光元年
延光二年
延光三年
延光四年
顺帝纪
卷十八
永建元年
永建二年
永建三年
永建四年
永建五年
永建六年
阳嘉元年
阳嘉二年
阳嘉三年
阳嘉四年
永和元年
永和二年
永和三年
卷十九
永和四年
永和五年
永和六年
汉安元年
汉安二年
建康元年
质帝纪
卷二十
元嘉元年
本初元年
桓帝纪
卷二十一
建和元年
建和二年
建和三年
和平元年
元嘉元年
元嘉二年
永兴元年
永兴二年
元寿元年
元寿二年
元寿三年
延熹元年
延熹二年
延熹三年
卷二十二
延熹四年
延熹五年
延熹六年
延熹七年
延熹八年
延熹九年
元康元年
灵帝纪
卷二十三
建宁元年
建宁二年
建宁三年
建宁四年
建宁五年
熹平元年
熹平二年
熹平三年
卷二十四
熹平四年
熹平五年
熹平六年
光和元年
光和二年
光和三年
光和四年
光和五年
光和六年
中平元年
卷二十五
中平二年
中平三年
中平四年
中平五年
中平六年
献帝纪
卷二十六
初平元年
初平二年
卷二十七
初平三年
初平四年
兴平元年
卷二十八
兴平二年
卷二十九
建安元年
建安二年
建安三年
建安四年
建安五年
建安六年
建安七年
建安八年
建安九年
建安十年
建安十一年
卷三十
建安十二年
建安十三年
建安十四年
建安十五年
建安十六年
建安十七年
建安十八年
建安十九年
建安二十年
建安二十一年
建安二十二年
建安二十三年
建安二十四年
建安二十五年
附录
附录一:后汉纪佚文
附录二:袁宏传及其轶事
晋书袁宏传
檀道鸾晋阳春秋
世说新语
附录三:历代著录及杂论
附录四:序跋
(一)宋王铚两汉纪后序
(二)明黄姬水刻两汉纪序
(三)南监本袁纪明冯班跋
(四)清宋荦序
(五)清邵长蘅序
(六)清毛奇龄序
(七)清蒋毓英重刻前后汉纪序
(八)清蒋国祚两汉纪异同考序
(九)清陈璞两汉纪校记叙
(十)清钮永建两汉纪校释后记
(十一)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
引用书目
前 言
一
袁宏字彦伯,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晋成帝咸和三年(公元三二八年)出生于一个世族家庭。他的七世祖袁滂曾任东汉灵帝时的司徒,六世祖袁涣任过曹魏的郎中令,其后“袁氏子孙世有名位”。然而在袁宏年少的时候,其父临汝令袁勖去世,家道因之中衰,他不得不以运租自业。由于一个偶然的机遇,袁宏以他的咏史诗受到谢尚的赏识,故于谢尚任安西将军、豫州刺史时,特聘其参议军事,从此踏上仕途。以后迁任大司马桓温府记室,因桓温重其文笔快捷典雅,遂专综书记。但是袁宏不满意桓温的专横跋扈和图谋篡逆,因而于着文或谈论中,多次冒犯桓温,故“荣任不至”。直到桓温死后,袁宏才由吏部郎出任东阳郡太守。不久,即于晋孝武帝太元元年(
公元三一六年)病死在任所,时年四十九岁。
袁宏一生写下诗赋诔表等计三百余篇,其中脍炙人口的则有东征赋、北征赋和三国名臣序赞。当时,王珣尝发出“当今文章之美,故当共推此生”的感慨。所以袁宏是以“一时文宗”而着称于世的。唐代撰修晋书时,仍将他列入文苑传。但是袁宏的主要成就并不表现在文学方面,而是反映在他的史着中。除了久已散佚的竹林名士传外,后汉纪是他流传至今的唯一精心史作。
后汉纪仿荀悦汉纪而写,是一部出色的编年体断代史。其书共三十卷,约二十一万多字。所载起自王莽末年的农民大起义,迄于曹丕代汉,刘备称帝,记述了东汉二百余年的兴衰史。后汉纪的成书要早于范晔后汉书五十余年,是现存有关东汉史史籍二大部中的一部。正如当年袁宏往往被人视作文章家而不是史学家一样,后汉纪长期以来一直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不能不令人为之惋惜。
二
魏晋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在战乱频仍、政局变幻莫测的形势下,有的人为了给统治者提供历史的镜鉴,探求削平乱世的灵丹妙药;有的人在仕途得意之际,为了显示自己的才华以邀宠信;有的人在仕途失意之后,退而着述以寄托情怀,因而涌现出大量的史书。这些着史者大多出身于魏晋名门,为了昭明世系,炫耀门庭,在追溯士族源流之际,又多以东汉史作为其毕生努力之目标。在袁宏着作后汉纪的前后,有关东汉史的有影向的着作,就有谢承的后汉书、薛莹的后汉记、司马彪的续汉书、华峤的汉后书、谢沈的后汉书、张莹的后汉南记、袁山松的后汉书(以上纪传体)和张У暮蠛杭停ū嗄晏澹U庑┳抛髦饕既〔挠诙菏倍隙闲拮傻亩酆杭牵谌〔牡木琛⑹肥兜母呦隆⑽谋实挠帕印⑻謇拇坎怠⑵姆奔蚋鞲龇矫妫急硐殖雒飨缘牟钜臁T瓴宦馑降闹钪趾蠛菏椋谑欠⒎吲淖柿希丶永宥卑四曛茫沼谧闪撕蠛杭汀F淙〔牟豢晌讲桓唬霾豢晌讲磺冢胫饕巧鞠骱菏槎珊杭偷能髟孟啾冉希龅降睦岩嗟枚啵冻龅呐σ泊蟮枚啵蚨〉玫某删鸵哺缘帽蟆!
在魏晋时撰成的东汉史着中,后汉纪硕果仅存,绝非偶然。
首先,袁宏几乎搜集了当时有关东汉史的所有材料,在吸取诸书精华的基础上,删繁补缺,纠谬释疑,反复修改,不惮其烦,故能取得“比诸家号为精密”的评价。即使在后汉纪初稿流传后,袁宏发现张Ъ退院耗┲拢挠锌刹桑陀旨笆辈钩浣矗购蠛杭凸赜诤耗┑募窃兀唤鲈对冻贝闹罴液蠛菏椋伊沓龅姆蛾屎蠛菏橐膊蝗缙湎枋怠!
其次,袁宏采用左传的史法,以汉纪作范本,完成了又一部便于观览而又详略有体的编年体断代史,在当时纪传体如林的史界中,别开一番洞天,因而也就受到许多学者的重视。
然而清王鸣盛于十七史商榷中言:“宏所采亦云博矣,乃竟少有出范书外者,然则诸书精实之语,范氏摭拾已尽。”这就是说,范书是诸家后汉书的总结性之作,要想弄清东汉历史,只要有范书就足够了,而包括袁宏后汉纪在内的其他诸家后汉书,已没有什么参考价值。这一观点确实代表了不少学者的看法。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范书博大精深,许多成就确非袁宏后汉纪所能企及。但是袁纪一则早成于范书五十多年,不少方面更接近于原始材料,因而史料价值不仅不低于范书,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要高于范书。二则袁纪的精实之语,也并非全被范书所吸取,“其中多有范氏所删取而不尽录者 ”,往往可以订正范书的谬误和补充范书的不足。
如鲁丕举贤良方正对策、尚敏陈广学校疏、张衡和马融的阳嘉二年京师地震对策、朱宠与郑凯论颍川士人,以及明、章二帝的某些诏文,均不见于范书。其他与范书各有详略的情况则更多。如卷二十引朱穆奏记中有一段范书即失载,其文曰:“河内一郡,尝调缣素绮縠才八万余匹,今乃十五万匹。官无见钱,皆出于民。民多流亡,皆虚张户口,户口既少,而无赀者多,当复割剥,公赋重敛。”对了解东汉中期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及其恶果很有帮助。
再如马续补撰班固汉书七表及天文志之事,有关佛与佛学思想在汉时传播的情况,有关朱宠生平和邓禹子邓股的事迹,均赖袁纪而得以保存下来。
此外,袁纪(一)可以订正范书的时间之误,如建武十一年光武帝幸南阳的月份、建宁元年九月朱瑀盗发窦武奏疏的日子,通鉴都舍范书而从袁纪。(二)可以订正范书地名之误,如和帝系葬于顺陵而非慎陵,刘攽即据袁纪以纠正范书及李贤注的错误。(三)可以订正范书谥号之误,如舂陵考侯当是孝侯之误。(四)可以订正范书姓名之误,如寒朗当作專省#ㄎ澹┛梢远┱妒橹俺浦螅缋炙煞侨沃谐J潭鞘讨小#┛梢远┱妒槭肥抵螅缣锟龇前苡诔嗝迹浅嗝颊桨埽坏貌蛔肭嘀荨H绱说鹊龋灰欢恪!
正如王铨所说的那样,“读荀袁之纪,如未尝有班范之书;读班范之书,亦如未尝有荀袁之纪也。各以所存,自达于后也”。范袁二书各有其不可泯灭的史料价值,不可有所偏废。清惠栋后汉书补注之所以能取得较大成就,就与大量利用袁纪的材料以考订范书有关。
不仅如此,袁纪还保存了东观记天文志、五行志及西域传佚文十五条,华峤书之论四条。既让我们能更多地窥知这些佚书的原貌,也推翻四库馆臣关于东观记天文志已全阙的旧说。
无怪刘知几曰:“世言汉中兴史者,唯范、袁二家而已。”这一书一纪,相得益彰,以袁纪配范书,符合事实,绝非溢美之辞。
显而易见,袁宏后汉纪这座有待进一步发掘的史料宝库,是研究秦汉史必不可少的重要典籍。
三
后汉纪在史学上也颇具特色,有所创新。
首先,袁宏在荀悦“通比其事,例系年月”写作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为“言行趣舍;各以类书” 的撰述方法,以达到“观其名迹,想见其人”的目的。
袁宏的“类书”,归纳起来有以下二种形式:
其一,把某人的某一品德,因类举事,末尾概括为“某某皆此类也”的品题式结语。如写王丹,则曰“ 其高抗不屈皆此类也”;写朱晖,则曰“其信义慎终皆此类也”;写乐恢,则曰“其不念旧恶,耻交进趣,皆此类也”;写周举,则曰“其公亮不挠皆此类也”。
其二,把时代相近而德行类似的人放在一起写。如卷五类书严光、周党、王霸、逢萌等所谓隐士;卷十一类书江革、毛义、薛苞等所谓孝子;卷十九类书任峻、苏章、陈琦、吴佑、第五访等所谓良二千石;卷二十二类书徐稚、姜肱、袁阆、韦着、李昙等所谓五处士。
而在卷二十二中,袁宏于叙述郭泰事迹的同时,涉及仇香、袁闳、黄宪、茅容、魏昭、孟敏、左原、黄元艾、贾子序等多人,文末概括以“其弘明善恶皆此类也”,“其善诱皆此类也”,接着又进一步类书与泰齐名的仇香、黄宪、陈寔三名士。于此袁宏合二形式为一,全文长达四千余字,所叙人物一个个活龙活现,颇有传神之笔。
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