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度。华西列夫斯基认为,这是由于苏军把主要力量全都放在了柏林方向,此外气
候的急剧变坏也使情况大大地复杂化了。
鉴于此种严重情况,27日晚,华西列夫斯基向刚刚从克里米亚返回莫斯科的斯
大林做了详细汇报。听了报告之后,斯大林提出:“你应迅速地到前线去帮助切尔
尼亚霍夫斯基和他的部队,他肯定需要你的支持。这里的大本营还由我和安东诺夫
来负责好了。”斯大林还强调指出,我们必须尽快地消灭东普鲁士之敌,这样,才
能及早地腾出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和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的部队,一则可以用来
加强柏林方向的进攻,二则也能腾出必要的部队加以训练并使之派赴远东地区参加
未来的对日作战。斯大林还透露给他说,准备将来派他到远东地区领导战事。
华西列夫斯基领受了赴东普鲁士前线的任务后,便直接向斯大林提出了解除自
己苏军总参谋长职务的请求。
斯大林大感惊奇,便问道:“这样的话,不使您感到难堪吗?”他还清楚地记
得,当去年10月间他提出请朱可夫担任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司令的时候,朱可夫回答
说,是的,整个战线缩小了,领导各方面军也容易得多了,因此大本营可以不须前
线代表就直接指挥各方面军了。他当时曾问朱可夫:“您不会是因为赌气才这样说
的吧?”朱可夫说:“有什么可赌气的呢?我想,我和华西列夫斯基是不会失业的。”
他没想到,今天华西列夫斯基竟向他提出了这样的直接要求。问过之后,斯大林陷
入了沉思之中。
华西列夫斯基见状,立即解释说:
“斯大林同志,我刚才还没有把话说完,现在请您允许我接着说吧。因为,我
考虑,”华西列夫斯基瞟了一眼仍在沉思中的最高统帅,继续平静地说道,“从19
43年开始起,我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前线充当大本营代表,只是有时奉召才能抽身
回到莫斯科来。而去年10月前,您又赋予我和朱可夫元帅不仅协调,而且还要指挥
所属各方面军的任务,这样前线的工作就更重更多了。我认为,我也好,朱可夫元
帅也好,都是乐于服从最高统帅的一切安排的。”
华西列夫斯基见斯大林仍不吱声,又继续说道:“您放心,这绝对是我自己的
由衷意见。我建议任命这么长时间以来一直实际履行总参谋长职务的安东诺夫同志
来担任这一职务,而只给我保留副国防人民委员的职务就可以了。”
斯大林听完华西列夫斯基讲的这一切,缓缓地转过头来对在场的安东诺夫问道:
“安东诺夫同志,您对您的顶头上司的这个建议有什么意见呢?”
“不,我完全不同意华西列夫斯基总参谋长的这种建议和请求,如果您是真心
要征求我的正式意见的话。”安东诺夫说道。
华西列夫斯基站起来对安东诺夫说道:“阿列克谢·莫诺肯季耶维奇!我清楚
您的意思,但请不必谦让,这是工作的需要。我相信斯大林同志对此会作出正确决
定的。”
斯大林最后说:“让我再考虑一下吧,这也需要征求政治局和其他有关领导的
意见。”随后,他指示安东诺夫为华西列夫斯基起草了一份训令,即派他去领导白
俄罗斯第3方面军和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作战行动的命令。见他收好了训令,斯
大林又问道:
“您什么时候赴前线呢?”
“明天吧!”
“噢,照我看,您不必这么急。我建议您在家呆两天,也去看看戏,休息休息。
对了,在您离开前,也就是19日晚上,请再到我这儿来一趟。”
“好,我将按您的建议去做。”说完,华西列夫斯基走了。在他的印象中,这
是斯大林第一次没有急急地催他奔赴前线。
然而,到了第二天,情况又发生了变化。当他真的来到莫斯科大剧院看戏时,
正在演出过程中,他的副官说最高统帅要他立即去听电话。在电话中,斯大林告诉
了他一个不幸的消息;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司令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大将在梅尔扎克城
地区因负重伤而牺牲了。听到这个噩耗,华西列夫斯基特别感到震惊。他太了解这
位年轻的优秀统帅了。他知道,切尔尼亚霍夫斯基不仅是一位无限忠诚的共产党员,
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帅才,而且也是一个心肠特别好的人。他们在一起共事这一年多,
彼此已经建立起极为深厚的战斗友谊,俩人从来也没有过任何争吵,甚至都没红过
脸。当战争开始的时候,切尔尼亚霍夫斯基还只是一名师长,后来成为第60集团军
司令。在库尔斯克会战中,他指挥部队一昼夜就拿下了这座城市,这辉煌的战绩在
当时是很了不起的。后来,在白俄罗斯战役开始的时候,经华西列夫斯基的提名推
荐,他第一次出任方面军司令员之职。在战斗中,华西列夫斯基又为他晋升为大将
专门直接请求斯大林给予批准。在华西列夫斯基看来,切尔尼亚霍夫斯基有深邃的
军事理论知识和素养,他善干吸收别人的经验,包括部属们的意见;他总是在战斗
中身先士卒,这种大无畏的精神和勇气十分宝贵;他严格要求部属,但待人却坦率
而朴实,对自己的要求也十分严格……
在电话中,斯大林还说,大本营准备派他去担任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司令,问他
有什么意见。华西列夫斯基当即表示愿意服从大本营的新的安排。
2月19日晚,华西列夫斯基如约来到了斯大林的办公室,最高统帅给他做了一系
列有关新工作的建议和指示。告别时,斯大林祝他和他的部队取得胜利和成就。
出来后,斯大林的秘书波斯克列贝舍夫在接待室里交给他两个文件夹。其中一
个装着任命华西列夫斯基为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司令的新命令,命令要求他必须在2
月21日到任视事。当他打开第二份文件时,顿时感到颇出意料:那是一份重新调整
后的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成员名单。只见上面赫然写着:
经调整,苏联武装力量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当由下列人员
组成:最高统帅兼国防人民委员、苏联大元帅斯大林,副国
防人民委员、苏联元帅朱可夫,副国防人民委员、苏联元帅
华西列夫斯基,副国防人民委员布尔加宁大将,苏军总参谋
长安东诺夫大将,海军总司令库兹涅佐夫元帅。
华西列夫斯基感到困惑得很,他不解地问波斯克列贝舍夫为什么要作出这样的
决定。后者只是笑了笑说,他了解这件事的程度同对方完全一样。
华西列夫斯基非常清楚,自1941年7月10日国防委员会决定成立大本营以来,它
的成员就从来也没有变更过一次。自从自己出任总参谋长、后来又担任副国防人民
委员以来,都没有正式成为过大本营的成员。尽管几乎每次大本营讨论问题都请他
去参加,但那是作为总参谋长而必须列席的。而且,在原来的大本营成员中,除了
朱可夫之外,方面军一级的首长从来也没有过。是为了照顾他和朱可夫在军队中历
来接近于平起平坐的地位呢?还是为了吸收安东诺夫加入?他搞不懂,实在搞不懂,
也许根本没必要搞懂这些。不过,有一点他倒是清楚的,那就是:随着卫国战争的
发展,斯大林和苏联党政机关,甚至包括一些外国的军事权威人士,早都已经把他
看成是苏联红军的第三把手了。
总的看,华西列夫斯基之此次受任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司令与辞去总参谋长一职,
既有偶然的因素也有必然的成分,而且,也不无临危受命的意蕴。
20日,华西列夫斯基来到了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司令部。第二天,他便开始着手
对该方面军的全部领导工作。好在他与方面军军事委员及集团军一级的首长们早就
十分熟悉。很快,他们便建立起良好的新型合作关系。
但是,前线的战事仍是十分地吃紧,更糟糕的情况还在于,在白俄罗斯第3方面
军进攻受挫的稍晚些时候,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在哥尼斯堡地域和泽姆兰德半岛
的局势也大大地出现了危机。原来,该方面军按大本营指示先在哥尼斯堡组织防御
性作战,而把主力集结到了泽姆兰德半岛附近,以便在20—27日期间粉碎敌人该集
团。可是没想到,该两部敌军在得到德国统帅部从海上运来的预备队支援后,竟在
19日先于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发动了反攻。敌人的突击是分别从哥尼斯堡和泽姆
兰德两地相向发起的,经过3天激战之后,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不但没能阻住敌
人的反攻,反倒被敌人把战线逼退了不少,从而使敌人成功地建立起一条连结哥尼
斯堡集团和泽姆兰德集团的走廊地带。
最高统帅部了解到这种情况后,考虑到消灭整个东普鲁士敌军集团的战役行动
需有一个统一的领导,21日决定把所有在这一地区作战的部队都划归华西列夫斯基
的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的建制。据此,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从1945年2月24日24时
便撤销了,其所属部队改称为泽姆兰德集群,原该方面军司令巴格拉米扬大将遂被
任命为该集群司令兼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副司令。这样一来,合编后的白俄罗斯第3
方面军的编成就大大地扩大了。它计包括如下集团军:
近卫第2集团军,司令为昌奇巴泽上将;
第43集团军,司令为别洛博罗多夫上将;
第39集团军,司令为柳德尼科夫中将;
第5集团军,司令为克雷洛夫上将;
第50集团军,司令为奥泽罗夫中将;
第31集团军,司令为沙弗拉诺夫中将;
第28集团军,司令为卢钦斯基中将;
第3集团军,司令为戈尔巴托夫上将;
近卫第11集团军,司令为加利茨基上将;
诸兵种合成第48集团军,司令为古谢夫上将;
空军第1集团军,司令为赫柳金上将;
空军第3集团军,司令为帕皮艾上将;
此外,还有大量的独立坦克军和独立机械军、独立骑兵军部队。
尽管看起来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现在的兵力十分强大,但它的突击力量仍是有限
的。因为,各部队都已大大地减员而又没有得到任何补充——大本营仍把主要力量
放在柏林方向上。该方面军尤感困难的是物资供应和燃料,一则供应有限,二则后
方遥远。只是有限的军用列车在逐段修复和重建的铁路上缓慢地向他们提供一切必
要的物资。
鉴此,华西列夫斯基认为,只有先暂时停止对敌泽姆兰德集团的11个师的主动
战斗,而把主力用在消灭更大的敌19个师组成的海尔斯贝格集团上面。除此,方面
军没有任何其他良策可行。经最高统帅部同意,粉碎敌海尔斯贝格集团的战役准备
必须在20天之内完成。
3月15日,分割聚歼敌海尔斯贝格集团的作战行动开始了。苏军6个集团军分别
从东面和东南两个方向对海林根拜尔总方向实施了分割突击,空军第1集团军在浓雾
弥漫的恶劣气候条件下,克眼种种困难对地面作战部队给予了有力的支援。战斗一
直激烈地进行了两周。各步兵集群硬是踏着没膝深的沼泽地,一公里一公里地向前
推进,许多战士为加速完成合围动作连靴子陷在泥里也不要了。后勤部队为及时把
有限的弹药送上前线,干脆把军大衣铺在泥泞的路面上让运输车队通过。最后,整
个19个师的敌军在哥尼斯堡以南的广大地域被合围成了两个包围圈:海林根拜尔左
边一个,右边一个。此役计歼敌9。3万多人,俘敌4。6万多人,缴获坦克和强击炮60
0多辆、野战火炮3560门、迫击炮1440门及作战飞机128架。
一直在企图向南运动以突击向柏林方向前进的苏军侧翼的敌海尔斯贝格集团终
于被彻底就地解决。这次战役的战果是巨大的,但它打得艰苦和残酷之状,也使华
西列夫斯基永远不能忘怀。事后,他曾写道:“春泛使河水溢岸,把整个地域都变
成了沼泽。苏联军人跨过没膝的泥泞,冲破炮火和烟雾,直指法西斯集团的中心。
敌人企图摆脱我军,慌忙跳上驳船、舢板、轮船,随后就炸毁了堤坝。由于浪涛向
平原倾泻,有上千的希特勒士兵葬身水中。而那些得以逃生的敌人又落入了苏军的
火网,我们的飞行员扫射了载着法西斯分子驶向海里的轮船和驳船……”
在消灭敌海尔斯贝格集团的同时,华西列夫斯基便指示巴格拉米扬展开了强攻
哥尼斯堡敌军的准备工作。
当时,敌哥尼斯堡集团共有4个步兵师及一些独立团的正规部队,此外尚有要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