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1401-1600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1401-1600集- 第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会起心动念,它有感应。众生心!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就知道,我们所居住的环境跟我们的意识、念头关系太大了。中峰禅师在「系念」里面开示得好,「我心即是弥陀,弥陀即是我心,此方即是极乐,极乐即是此方」。这几句话提醒了我们,极乐世界跟我们现前居住的娑婆世界是一不是二。如果我们的心纯净纯善,这山河大地,芸芸众生都变成极乐世界;我们一念贪瞋痴慢,自私自利,极乐世界立刻就变成娑婆。一真法界里头原本没有娑婆,也没有极乐,那叫一真。一真是一心所现的,无量无边染净刹土,十法界依正庄严,是唯识所变,这个道理你不能不懂。
  世尊在经教里面教菩萨,也教我们,心性是一,心现识变,心性是一;能现能变是一,所现是一,所变无量无边,无量无边不离法性。像我们前面举古人的比喻,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黄金可以做无量种类的形相。我单单看人家做首饰,我就看到将近二万种不同的样子,我从这里头体会到,以金作器,器器皆金。你要看它的本质,能现的黄金,一个,一千种不同的样子、一万种不同的样子统统是黄金;黄金没变,花样变了,花样是识变;识怎么变,金的本质不变。所以法性不变,法相变,法相就好像金器、首饰,法性是黄金,永远不变!性相是一不是二,这个道理一定要懂,那你就觉悟了,你就不迷惑了。金就是器,器就是金,金离不开器,没有器,金就没有了;器也离不开金,没有金,哪来的器?是一不是二!《华严经》上讲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我们就明白过来了。这一明白,疑惑就没有了,不再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尚且没有,哪来的分别执著?
  所以要懂得佛在经上讲的一道,你看是不是一道,一道就是讲的黄金。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染净世界,十法界依正庄严那是器。森罗万象你说是不是一?从体上讲是一。《般若经》上说得好,法性,法性不是物质,法性没有形相,所以《般若经》里面常常用空来形容它。《心经》大家念得很熟,「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是讲的法性,色是讲的法相。你把性相关系搞清楚,你念这个就有味道了。无量无边世界,染净不同,森罗万象不同,法性相同。
  法性是什么?《般若经》上三句话讲得好极了!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法性!这个才叫事实真相。现在科学技术发达,这个事实真相愈来愈清楚了。科学家也告诉我们,宇宙之间森罗万象,把我们的眼睛搞得眼花撩乱。首先给我们说,时间跟空间不是真的,在某种状况之下,空间会等於零,没有空间,时间也没有,科学家到今天才发现!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在经典里面就给我们讲过这个事情。
  《百法明门》里面给我们说明空间、时间,我们今天讲空间、讲时间,佛经里面讲时分、方分;方是四方,方分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空间,时分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时间。你看它排列的顺序属於哪一类的?哪一种性质的?心法、心所有法、色法、不相应行法,时间、空间都是摆在不相应行法里头。不相应行法总共有二十四类,这是里面的二种。不相应行法就是说它不是心法,它也不是心所法,它也不是色法,色法就是物质,它不是物质。这个东西有没有?有,虽有,不可得,我们今天的话叫做抽象的概念。所以,时间、空间是个抽象的概念,不是事实,事实上没有!三千年前佛就讲得这么清楚,讲得这么明白。
  时间没有了,就没有先后;空间没有,距离就没有了,没有去来。极乐世界在哪里?就在此地;忉利天在哪里?忉利天就在眼前,就是!很不好懂!古人能够体会到,那我们不能不佩服,真的五体投地!现在是科学技术发达,比较容易。你看没有距离,我们今天用电视来看。电视摆在我们面前,美国这两天飓风造成的灾难,我们一打开电视马上就看到。这就说明没有空间,我们是用机械把空间界限打破。佛不是用这个,佛用什么?佛用禅定。就是说这些抽象概念怎么造成的,佛给我们讲这是妄想分别执著,唯识!识就是妄想分别执著,阿赖耶是妄想,末那是执著,第六意识是分别,所以就是妄想分别执著变现出来的,唯识所变。妄想分别执著没有自体,这个经下面贤首菩萨的解答里头会说到,没有自体。所以《般若经》上讲,「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说得太好了!
  我们果然放下妄想分别执著,清净心就现前。佛法里面讲的菩提心,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本有!不是修得的。也就是说,你的真心本来就是这个样子,佛法里面常讲法尔如是。现在有没有失掉?没有,决定没有,本来有的决定不会失掉。现在不起作用是迷失了,因为我们起了妄想分别执著。本有的智慧德能,佛法讲智慧德相(德是德能,相是相好),跟华严世界里面所说的没有两样。可是现在统统都不见了,不是不见,是随著我们妄想分别执著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就好像那杯水一样,本来结晶是非常美好,现在因为我们起了恶念,起了杂念,好的结晶没有了。现在我们看这个结晶是一塌糊涂,丑陋不堪,还是这杯水。从这个实验当中我们能够领悟到,没改变!
  所以界,世界,在诸佛如来、法身菩萨,法身菩萨圆教初住就住实报庄严土,就不是十法界了,真正的净土!因为初住菩萨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法身就是法性土,他见到了。无量无边的世界,因为他心清净,他看世界全是净土,自受用土,哪有不清净的?他来教化众生跟我们在一起,说老实话他住的是净土,我们住的是秽土,我们染,他们净,他不染。就像这杯水里头两种不同的结晶,他看的是最美的结晶,我们看的是最丑陋的结晶。水有没有善恶?没有,它没有分别,它没有执著,但是它随著外面境界起变化,同时可以有不同的变化。这就说明所有一切法没有自性,如果有自性的话,它就不能够随一切缘同时起很多变化,不可能,没有自性!
  同样这杯水,一千个人看,一千个不同的样子,一万个人看,一万个不同的样子。江本博士告诉我,他实验了十年,做了几百万次的实验,从来没有两个结晶是相同的。当然,我们就是同一个人,前念跟后念不一样,怎么可能会有两个结晶相同?道理就在此地。学佛的人、深入经教的人很容易懂,很容易体会,一般人就难了,就相当不容易体会。「世界」我们就说到此地。
  清凉大师在《疏》里头,就是注解里面提到的,他举了例子,娑婆是染,这是很显著的不同,极乐这是净。世界还有大小不同,形状、体性、庄严好多不同的,可多了!都不出我们所讲的这个原理原则。他说小世界,像娑婆世界是小世界,为什么?它只有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他说如《法华》富楼那国,如一恒河沙三千世界量,比我们这儿大太多了,实在讲没法子想像。关於世界这些复杂,实际上前面我们都读过,「世界成就品」,「华藏世界品」,那里面讲得详细。
  第二讲到「居人善恶等异」,「等」,大师注解里头说,「等取或唯地上,或有地前,或通此二,或三乘一乘等也」,所以等里面含义就很多。我们现在只著重在住众,我们这个世界,以我们现前的地球来说,居住在地球上的人要知道爱地球!爱地球,你就不能不重视现在所讲的环保,环境保护。在过去没这个名词,为什么现在会出现这个名词?科技发达之后,大家只相信科技,对於古圣先贤传统的教诲疏忽了。用科技的方法求眼前的利益,随意破坏了地球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一破坏,地球上的生态就失了平衡,问题就出来了。
  我们的思想错了,想法错了,看法错了,我们做错了,错了就是恶。古圣先贤教导我们,随顺自然是最健康的,现在人不懂,中国古大德对这个是非常讲究。譬如饮食,中国古人所讲的,你所吃的五谷杂粮、蔬菜,一定要此地所生所长的,它养这个地方的人。你不能到别的地方去找,别的地方水土不一样。那我们现在生活所需的都讲求进口,吃外国的,愈远愈好,吃新鲜的,不养人。我们吃了养分百分之百的吸收,是当地的,这个道理现在懂得的人不多。而且中国古人要求的很严格,三十里,中国里跟外国里不同,中国人所讲的三十里大概是现在我们一般讲的十五公里,顶多是二十公里,这个范围。二十公里之外的,我们吃那个地方生产的东西,吸收的养分就要打折扣,不过折扣还不大,愈远折扣就愈大;百分之百的养分一定是本地的,土产,最养人!
  我们看到乡下这些种田的农夫健康长寿,现在人感到很惊讶,感到很希奇,他到底吃什么?他吃的东西太简单了。穷,外面来的东西他买不起,他就吃土生土长的,最健康,长寿;现在富贵人家吃的都是进口的,吃出一身毛病。有没有认真去想过这个问题?而且居住在这个环境,最重要的是人心要善,你看《十善业道经》上佛教导我们的,不能不知道。
  世尊对龙王说,龙王是我们大家的代表,为什么请龙王做代表?这里面有个道理,龙、蛇善变!佛用它来代表变化无常,表这个意思,代表善变。代表我们的社会,社会人心千变万化,自己不能作主,所以用龙王来代表。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自己做不了主,千变万化,就像龙蛇一样。他讲,「龙王,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世间苦」,这句话太重要了。一切世间,三途、六道、十法界,都苦!哪个人不希望离苦得乐?现在佛告诉我们说,「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世间苦」,这太重要了!这一法是什么?就是十善。
  佛教导我们「常念善法」,心善;「思惟善法」,思想善;「观察善法」,行为善,人在世间,非常重要是要做好人,要做善人。我在年轻的时候,方老师把佛法介绍给我,告诉我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人生最高的享受是什么?就是世尊在《十善业道经》告诉龙王这句话,你果然能信、能解、能行,你一生就过最高的享受。一生当中,仰不愧於天,俯不愧於人,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没有伤害任何一个众生,你说多快乐!古大德的教诲不是某个人的,就是跟法性相合,随顺大自然的原理原则,这是至善,止於至善,这就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人在世间一定要知道做善人,一定要知道做好人,快乐无比,身心安稳。所以我常讲,害人之心不能有,防人之心也没有必要,防什么!人人都是好人,事事都是好事。佛经里头有两句话,「时时是好时,日日是好日」,我续了两句,「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防人的念头没有了,这才自在,才快乐!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四二九卷)  2005/9/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429
  诸位同学,请坐。请看「菩萨问明品」,第九「一道甚深」。
  我们接著看长行里面的这个别列十种,文殊菩萨所问的,第一个是「世界」,第二个「众生界」。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说「界有染净」,第二,「居人善恶等异」,这二条我们前面说过了。现在看第三,第三是「说法」。清凉大师注解里面讲,「三诸乘等别,广略等殊」,这就是说法。大师在《钞》里面跟我们说得很好,说诸佛刹土众生根性不相同,所以「或有国土说一乘」,或是说二乘,或者说三乘,或者说四乘,或者说五乘,「如是乃至无有量」;这个无有量就是讲的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由此可知,大乘教里面说得好,佛不但没有定法可说,佛也没有一定的形相,所以《般若经》上教导我们的我们要记住,要常常用这个来观照。
  佛、菩萨、法身菩萨都没有相,怎么知道没有相?《金刚经》上说得很好,「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是菩萨。后半部说得更好,不但没有相,「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这个见是什么?念头。他哪有相?有相就变成凡夫了。十法界里面有相,所以通称凡夫,六道称为内凡,四圣法界称为外凡。凡圣用什么来区别?用见性,明心见性这才叫圣,没有见到性都是凡夫位,用这个来做界别的。
  十法界里面的佛、菩萨都没有见性,天台六即佛里面讲相似位,不是真的,是相似的,什么时候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他出离十法界了,就是此地讲的一道出离。明心见性需要般若智慧,定功再深,要不发智慧,不能见性。阿罗汉九次第定,辟支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