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言一劫、二劫,时间都是很长,都是行布次第法门。
再看底下这段文,「亦有引此下文,证成此信,乃是舍异生性,成就圣性,出无明地,生如来家,以有则获灌顶而升位等,非是信故」。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钞》里面说,这段文「傍叙异说」,这是在隋唐时代安国法师他有这种说法。大师必须在此地辨别清楚,为什么?怕我们受到影响而对这个经教产生疑惑,疑是菩萨最大的障碍,一定要断疑生信。他说得也不错,而且是引本经的经文。他以为这个信不是十信位里面的信,为什么?「舍异生性,成就圣性」,圣性就是同生性。同生性跟异生性是法相唯识里面的名称、名词。什么叫异生性?跟诸佛用的不是一个心性,这就异。同生性,跟佛是用一个性。你就知道,诸佛用的是什么心?真心。十法界里面的众生用的是什么心?妄心。妄心就是异生性,真心就是同生性,跟诸佛相同,就是此地讲的圣性。
法相唯识的修行,总的纲领是转识成智,转就是舍,识就是异生性,智就是同生性,转八识成四智。诸位要晓得,六道凡夫用的是八识,第六意识是分别,第七识是执著,第八识是含藏业习种子,就像什么?像仓库一样。你这一生从起心动念到言语造作,阿赖耶里面都有档案。这一生如是,过去生生世世的档案统统都在,而且记录得非常详细,一丝毫都没有漏。不是别人给你记的,是你阿赖耶识里面自然有这种功能,我们现在一般人讲落印象。我们自己印象深的,我们就很清楚;印象很薄弱的,我们自己早都忘掉了。但是你忘掉是可以,阿赖耶识里头没有忘掉,这个道理要懂。所以用的是跟诸佛如来用的不同的心。
菩萨,菩萨把这个舍弃掉了,你看不要第六识,第六识分别,不要分别。不要分别,它自然就变成妙观察智;我不执著,不执著是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这两个一转,阿赖耶自然就转了,阿赖耶转成大圆镜智;前五识,就是眼耳鼻舌身,转变成成所作智。这四个都有智,所以叫转八识成四智。四智是什么?四智就是我们讲的大菩提心,真心!这叫圣性。法相宗用功,也就是学习的总纲领,转八识成四智。八识有从因上转的,有果上自然转的,所以你一定要懂得在因上转。前五识跟阿赖耶是果上转的,换句话说,在因地修行用不上力。因地修行只有两个,第六、第七,第六是分别,第七是执著,从这两个下手。这两个转过来,前五识跟第八识自然就转,跟著就转了。
你看看跟世尊在《华严》上讲的,道理是不是一样?跟佛法总的纲领、总的修学目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舍执著就成正觉,正觉则称为阿罗汉;舍执著就是转第七识,转第七识成平等性智就是正觉,就是阿罗汉。转第六识,第六识是分别,转分别为妙观察智就是菩萨,正等正觉。然后阿赖耶转了,阿赖耶转成大圆镜,那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各宗典籍里面讲的不一样,这是世尊当年在世的方便说。因为学生很多,根性不相同,善根、福德都不一样,世尊说法应机而说,总是「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这就是善巧方便。方式不一样,你看用这些名词术语,修行的方法不一样,可是他的原理、原则相同,方向、目标一致,决定没有改变。所以舍异生性,成就圣性。
在我们现前,我们再用方便法来说,因为净宗修行重视「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经.三辈往生》里面讲过,「往生正因」里面讲过,我们要记住,不要到临终时候往生产生障碍,那是你自己误会,经上决定没有说错。要知道「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一向专念没有问题,实在讲没有问题还是有问题。一向专念,大势至菩萨讲得好,怎么叫一向专念?「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叫做一向专念。这句话再浅一点来说,觉明妙行菩萨讲得好,念佛的秘诀是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这就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发菩提心,菩提心是什么?怎么发法?我们把菩提心很具体的、简单的说出来。菩提心,你看《观经》上讲的,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起信论》里面讲的,直心、深心、大悲心。我们把经论合起来看,菩提心的体是至诚心,就是《起信论》讲的直心,直心是至诚,真诚到极处,这是体。深心是作用,深心是自受用,就是你用什么心对待自己。你怎么对待自己?你怎么样对待别人?起作用不外乎这两个,一个是对自己,一个对别人。对自己叫深心,深心不好懂!《无量寿经》的经题上有修学的指导纲领,那就是深心。《无量寿经》经题诸位要记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无量寿庄严」是果报,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果报;「清净平等觉」是修因,清净平等觉就是深心。
所以我们对自己,要学习心地要清净,心要平等,心要觉悟。所以我们就把这个收进来,我讲菩提心,讲「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是菩提心,这是我们天天要学的。在哪里学?在生活当中学,我们起心动念是真诚心、是清净心、是平等心、是正觉心、是慈悲心。生活如此,工作也如此,处事待人接物统统用的是这个心,这叫发菩提心。然后你这一句佛号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没有不往生的道理!《无量寿经》上给你讲的这个原则,你统统做到了,发菩提心,一向专念。
由此可知,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要舍虚伪的心、虚情假意。真诚的反面是虚情假意,虚情假意是异生性,要舍去,要成就真诚心。要舍一切染污,染污里面有善跟不善,统统都要舍弃。那个染污,善是三善道,恶是三恶道,业因!如果你不舍掉,六道出不去。所以善与不善统统要舍,决定不能执著,要放得干净,要放得彻底。平等心怎么学?对任何人没有傲慢心,决定不能有一个念头,「你不如我,我胜过你」,这是不平。要知道佛在大乘教里头,千言万语告诉我们,「生佛平等」。你看他说话多谦虚,他把众生放在前面,佛放在后头,他没有说佛生平等;生佛平等,生佛一如,这就是佛对众生的尊重。我们平常处事待人接物,有没有把别人排在前面,我自己放在后面?这就是学佛!佛就是这样的,佛总是把别人排在前面,自己放在后面。处事待人接物要有智慧,不能用感情,正觉就是不用感情;用感情,觉就没有了,就迷了。清净、平等、正觉对自己,这就是真诚;对别人只有一个慈悲,爱人如己。真正懂得尊敬人,真正懂得爱别人、敬别人,这个要学!这是我们现前的功课。
在日常生活当中学「看破」,看破什么?样样清楚、样样明了;学「放下」,放下学不要执著,不执著、不分别。起心动念我们不要说,那个太难了,只要能够把分别执著放下,就了不起。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要学「自在」、要学「随缘」。自在是什么?现在讲放松,不要紧张;随缘,不攀缘。最后是「念佛」,念佛的目的是求生净土,我们这一生的方向、目标完全正确。这一生当中确实我们也能做到「舍异生性,成就圣性,出无明地,生如来家」。无明地是十法界,不但出六道而且要出十法界;如来家是一真法界,《华严经》上讲的华藏世界,净土经里面所讲的极乐世界,这是如来家。「以有则获灌顶而升位等」,这是在《华严经》上看到的,十住菩萨,第十住叫灌顶住。所以他说「非是信故」,为什么?十信里头没有灌顶位,十住圆满的时候有灌顶位,初住已经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个意思是安国法师他说的。
下面是清凉大师给我们的开示,「若尔,初地岂得灌顶升位等耶」。这就是反问,灌顶是最高了,那初地,现在我们在经上看,初地在灌顶之上。这个灌顶位是十住位,十住菩萨灌顶位,十住上面十行,十行上面十回向,十回向上面才初地。初地叫欢喜地,我们讲「法喜充满」,儒家所说的「不亦说乎」,他到这个境界。这个地方清凉说得好!下面说「若云展转,进入佛地,何以不得始自於信,展转入耶」。这段是假设,对方这样的说法,这个说法能不能成立?也不能成立。如果说展转能够证入佛地,那为什么不能够始於信位?真正入佛地是初住,初住才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脱离十法界。我们知道初信位的菩萨没有出六道,这个我们要知道,七信才出六道轮回,初住出十法界。所以,若是展转进入佛地,那为什么不从初信开始?
说他这是初信位,还没有能够舍异生性,成就圣性,出无明地,生如来家,没有。换句话说,我们说得简单一点,初信位的菩萨没有出十法界,初住出十法界。初信只证一个位不退,三不退里面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他只证得一个位不退。虽然在六道,决定不会堕三途,前面跟诸位报告过。如果不求生净土,他还有隔阴之迷,但是他决定不堕三恶道。如果要求生净土,难得!他不是生凡圣同居土,他生方便有余土,比六道一般的凡夫高明多了!从这个地方来看,你就晓得净土真正不可思议。
再看底下一句,「若许从信展转入者,何以要判此乃舍凡入圣」。如果你说,行!可以从初信就展转入佛地,那为什么这个经上又要判,这是用他自己说,他自己前面讲舍异生性,成就圣性,出无明地,生如来家,这就决定不是十信位。清凉大师引底下文,「下文自有十地之会」,十地才是真正进入佛地,佛的家,登堂入室。初住菩萨已经入了佛的家,到达什么地方?大门进去了。大门进去一定有庭院,里面有堂屋,登堂入室。十住是入门,十行、十回向登堂,十地入室了。所以下文,我们看到往下讲的时候,下面有「十地品」,「十地品」当中,「此中尚隔住行向等」。因为我们现在讲的是十信位,十信位上面有十住、十行、十回向。然后再「判为入地,乃孟浪之谈」,孟浪是开玩笑。
这些问答说明,十信里面的发心跟初住发心,虽然发心不一样,有浅深差别,但是发心的功德是一样的,都是不可思议。为什么?因为这个法是圆融具德法。虽然讲五十五个位次,这是行布,行布是圆融的行布,跟一般大小乘里面讲的行布次第不一样,境界不相同。看破浅深广狭不相同,道理在这个地方。看破浅深广狭不相等,就是智慧不相等,心量不相等。大乘通教、别教,《华严》里面讲终教,始教、终教、别教,那个心量不能跟圆教相比。
清凉大师在这部经的经题,讲经题的时候,讲《华严》的当机,也就是说能够学《华严经》,能够接受《华严经》的对象,要具备些什么条件?十种当机里面最后一种,叫大心凡夫。我们常讲「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虽是凡夫,一般凡夫没有这个心量。因为他的心量跟菩提心相应,所以他有条件来学习,有能力受持。又何况这些大心凡夫决定不会舍弃念佛求生净土,乘著《华严》的大船,航向极乐世界莲池海会,这是肯定的。「下发心品」,就是底下第十七品,「亦判为初地发心,义同此会」。这是经中所判的,这个解答得好!问的人引经,答的人也能够引经。
下面还有一个问答,请看疏文,「问,下云无量亿劫勤修学,得是无上菩提智,斯则非一生也,亦非十千以为无量」,这个问问到此地。这也问得好,实在讲都是帮助我们,我们学这个经还问不出来!有没有这个疑问?有。幸亏古大德代我们问出来,让我们也能够断疑生信。这是经文上说的,「无量亿劫勤修学,得是无上菩提智」,这就不是一生,也不是十千劫,总不能说十千劫就是无量。这个问题怎么解答?下面大师为我们说法解惑,「通斯难者,应有二义」,难就是前面的难题,通是什么?把它贯通,把这个障碍排除掉,应有二义。
第一个是「此约行布展转义故」,经上所讲的是行布展转之义,说的不是假话。圆顿根性的众生跟我们一般众生有没有差别?有!有很大的差别。在中国就有例子,像唐朝时候禅宗六祖惠能,那就是圆顿根性。在中国历史上,五千年的历史,惠能以前没有惠能这样的人,没有这种根性;惠能大师以后,这一千三、四百年也没有这种根性。我们跟他真的是不一样。能大师的根性是不是像这个经上所说的,无量亿劫勤修学?我们听了点头,是!他真的无量亿劫勤修学,成就今天的根性。我们在无量劫当中没有他那么样勤学,所以我们的根性不如他。所有一切众生,各个都是无量劫来在学习,生生世世在学习。学习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