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我43岁,押回故乡金堂县城拉锯钉箱已有九年,家抄了又抄,人跪了又跪,做不完的天偿劳役,写不尽的有罪自谴,想起昔年农场,好像梦回天堂,落到今日绝境,便是身陷地狱。
6
十年前,我53岁,被召回省文联《星星》编辑部继续做反右派运动前我做过的那个工作已有五年,得了奖,出了国,张了脸,翘了尾,说些捧场话,写些帮腔诗,拼命积极,改革就像是我家的事务,抱病工作,胃疼似乎是他人的溃疡,著文随抛新名词,发言乱骂老棍子,可笑可笑,该挨该挨。
7
今年,我63岁,住在四川省作协宿舍楼,身衰杞柳,诗散云烟,壮志已全消,往事眼前过电影,痴心将半冷,旧交头上起霜花,淡淡的悲伤,深深的惆怅,仿东方朔,著Y先生,提篮去买菜,写字来卖钱,还敢怎样,能说什么。
8
每一个前十年都想不到后十年我会演变成何等模样,可知人生无常,没有什么规律,没有什么必然,或富或贫或贵或贱,或左或右或高或低,无非环境造就,皆是时势促成。
9
所以我要劝人:你可以自得,但不应自傲;你可以自守,但不应自卑;你可以自爱,但不应自恋;你可以自伤,但不应自弃。
����
Number : 8165
Title :人生如品茶
Author :潘向黎
Issue : 总第 161期
Provenance :四海
Date :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几年前,当我写《三毛传》时,相当喜欢三毛的一句话——“阿拉伯人饮茶必饮三道。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爱情,第三道淡如微风。”
我当时觉得这种感悟与禅宗的“见山”、“见水”有相通之处,颇耐回味。我又好茶,就一直记得这个比喻。
在东京,每天打工之后,也总要泡上一杯酽酽的茶,看着袅袅上升的水气,氤氲茶香绕鼻,紧缩的心也会慢慢舒展开来……
后来认识了武井妈妈,喝茶便由一个人变成二人,她常常带些精美的小点心来,我们便一起吃“午茶”。每天,都聊得很多。
一天,她泡了一壶极浓的煎茶,我先吃了一口又香又甜的栗羊羹,啜了一口深绿的茶,哇!好苦。 她见我愁眉苦脸的样子,笑道:“再吃一口栗羊羹。”我忙吃一口,哗!甜得钻到心里去。抬头看武井妈妈,只见她一口口地啜着那苦茶,毫无反应。过了一会儿,她慢慢地说:“尝过甜的,再吃苦的就特别苦,吃过苦的再吃甜的也特别甜。”
“您是不是说,工作时拚命干,然后休息、享受时特别快乐,然后又要忍受工作的苦呢?”我忽然有所悟。她淡淡一笑,却不置可否。
后来,渐渐了解她的身世,我不禁惊讶她能把那么多苦难深藏不露。她小时候是一个富家小姐,初恋因父母反对而不能如愿,后来家园、 产业毁于战火,父母先后卧病,去世。她经历了一次不幸的婚姻,唯一的女儿又夭折了,从此孤身一人至今。
曾经是千娇百宠的千金小姐,为一件和服就要去京都两次,一次订货,一次试穿,价值成百上千万,谁能想象她在那飞机俯冲、轰炸的时候,九死一生跑回家,却发现整条街夷为平地时的心情呢?昔日的荣华只衬出此后的凄凉!而她,在一次次重创后坚强地活了下来,如今自食其力,安命随缘,谁能估量出其中的毅力与信念?
我想起她那深沉的声调。甜的,苦的,苦的,甜的,她都那么从容不迫地品尝,对她而言,人生不就像品茶一样吗?从不奢望远离痛苦、灾难,安之若素,就能迎来别人无法感受到的幸福、甜美。这是不是她真正要告诉我的?
依旧每天午后饮茶,但是只有我一个人(我搬家了,不再天天与武井妈妈见面了)。我也渐渐喝惯了很浓的日本茶,而且习惯于遇上什么难处都不掉一滴泪。
甜的,苦的。人生如品茶。
温馨的阴谋
早听说西方人有个“母亲节”,没想到日本人也过这个节。西风东渐,果不其然。
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五月刚踏着轻盈的脚步来到这钢筋水泥的丛林,“母亲节”的气氛就渐渐浓起来了。街头、报纸、电视、收音机、宣传纸,各种手段的广告紧锣密鼓地渲染,处处是温声细语的提醒——“母亲节的礼物”,“妈妈最喜欢的”、“向妈妈道声:谢谢!”……
虽然自己不能亲手送妈妈一点什么,但看到“母亲节”字样的柜台仍会忍不住驻足片刻,心里揣测哪一件会是妈妈喜欢的。衣饰品、化妆品、家庭用品、食品,似乎都在选择之列,鲜花更是大热门,许多花店都可预约,到“母亲节”当天送货上门。花的品种以康乃馨为主,几乎成为“母亲节”标志之一。隔壁的女孩说:“真想空运一捧花给我妈妈啊。”
星期六逛一家大百货公司,看见一个小男孩在厨房用品部走来走去,身边跟着一个女店员。小家伙八九岁模样,胖胖的脸,圆眼睛,板刷头;女店员弯着身子,不时与他低声说着什么,秀发披泻下来,看不清她的脸,但她的态度仿佛在接待一位国家元首一般。
最后,男孩子大叫一声,手舞足蹈,女店员也又笑又点头,他们终于选定了!拿到柜台上一看,原来是一种把酱油从大瓶吸进小瓶里的用具。这是一种新发明,据称,这样一不用费力搬大酱油瓶,二不怕流到桌面上,又省力又节约(日本诸如此类的发明层出不穷,许多东西不知干什么用的)。女店员用彩带把礼物包扎好,男孩子接过,撒腿便跑。女店员在他身后喊:“小心!小心呀!记着,明天才给妈妈啊!”男孩子一刹车,答一声:“哈依!”又兴冲冲地跑了。
又路过一家糖果店,门口有张布告:凡赠送母亲巧克力者,八折优惠。正巧听见一个头顶微秃的小老头在低声嘀咕:“呀,是吗?可我不是送妈妈,我送太太……”老板闻言,把头从柜台里伸出来,说:“你太太不是你孩子的妈妈吗?也八折啦!”言毕,两人相对大笑。
“母亲节”,在这人情淡薄、物欲升腾的时代,我们需要一个这样的日子,提醒每一个人回忆一下母亲怀抱的甜蜜、母亲双手的温柔,不忘记把我们带到世上的母亲。
近几年,中国圣诞节、情人节渐渐热火,却未见“母亲节”为年轻人所推崇。其实,情人们不需要什么节,恋爱中人天天像过节。倒是“母亲节”或许可以让人重温人类最初、最单纯的感情。
有人说:“母亲节”和其他节日一样,都是商业促销的阴谋。我不以为然,即便是,也是一个多么温馨的阴谋啊。
����
Number : 8166
Title :石头下面的一颗心
Author :维克多·雨果
Issue : 总第 161期
Provenance :悲惨世界
Date :
Nation :法国
Translator :李丹
把宇宙缩减到唯一的一个人,把唯一的一个人扩张到上帝,这才是爱。
爱,便是众天使向群星的膜拜。
上帝在一切的后面,但是一切遮住了上帝。东西是黑的,人是不透明的。爱一个人,便是要使他透明。
某些思想是祈祷。有时候,无论身体的姿势如何,灵魂却总是双膝跪下的。
相爱而不能相见的人有千百种虚幻而真实的东西用来骗走离愁别恨。别人不让他们见面,他们不能互通音信,他们却能找到无数神秘的通信方法。他们互送飞鸟的啼唱、花朵的香味,孩子们的笑声,太阳的光辉、风的叹息、星的闪光、整个宇宙。这有什么办不到呢?上帝的整个事业是为爱服务的。爱有足够的力量可以命令大自然为它传递书信。
呵春天,你便是我写给她的一封信。
未来仍是属于心灵的多,属于精神的少。爱,是唯一能占领和充满永恒的东西。对于无极,必须不竭。
上帝不能增加相爱的人们的幸福,除非给予他们无止境的岁月。在爱的一生之后,有爱的永生,那确是一种增益;但是,如果要从此生开始,便增加爱给予灵魂的那种无可言喻的极乐的强度,那是无法做到的,甚至上帝做不到。上帝是天上的饱和,爱是人间的饱和。
如果你是石头,便应当做磁石;如果你是植物,便应当做含羞草;如果你是人,便应当做意中人。
深邃的心灵们,明智的精灵们,按照上帝的安排来接受生命吧。这是一种长久的考验,一种为未知的命运所做的不可理解的准备工作。这个命运,真正的命运,对人来说,是从他第一步踏出墓穴时开始的。到这时,便会有一种东西出现在他眼前,他也开始能辨认永定的命运。永定,请你仔细想想这个词儿。活着的人只能望见无极,而永定只让死了的人望见它。在死以前,为爱而忍痛,为希望而景仰吧。不幸的是那些只爱躯壳、形体、表相的人,唉!这一切都将由一死而全部化为乌有。应当知道爱灵魂,你日后还能找到它。
����
Number : 8167
Title :商海浮沉8
Author :杰弗里·罗宾逊
Issue : 总第 161期
Provenance :富豪沉浮录
Date :
Nation :英国
Translator :姚忠昌等
市场是一把双刃剑,转瞬之间输赢易位。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类社会特有的这种奇异现象愈演愈烈,影响也越来越大。
发财的机会和天上的彩虹一样多
生财之道早已有之,和天上的彩虹以及森林里的野果一样多,只是要有点想象力才能抓住机会。
1932年大萧条年份最暗淡的岁月里,美国一个名叫查尔斯·达罗的费城失业工程师自以为抓住了发财的机会。他发明了一种掷骰子的游戏,名叫“垄断”(monopoly)。这是一种棋戏。玩棋的双方努力模仿市场大佬吞并对方的产业,以雄厚的财力迫使对手破产。可是派克兄弟公司不欣赏,指出其中存在的毛病达52项之多。如果达罗就此罢手,那么他和派克公司就会在机会面前失之交臂。但达罗不甘心,整整纠缠了两年,说动了公司,终于给达罗和派克兄弟公司带来巨额财源。
机会可能来敲门,可是你老兄恰恰不在家。例如,索思医生写的一本关于儿童健康的书先后遭到23位出版商的回绝,这些人有眼无珠,机会来敲门,他听不见。直到第24位出版商接受下来,一口气竟卖出600万册
!机会到来之际并非人人都看得清。就像草丛中的蚂蚱,它明明在那儿蹦,一扑,却在另一处把它逮着了。有个名叫霍华德·休斯的工程师,原想开采石油。头一仗就碰上硬岩石,坏了好多钻头。他转而发明了一种能钻透硬岩石的钻头。结果石油虽然没打出,却在钻头上发了财。
有一个人寿保险公司的推销员,好容易谈好一笔大生意,却因自来水笔漏水玷污了合同而丢了生意。这位先生下决心制造不漏水的自来水笔,结果造出了名扬天下的派克金笔。
爬得越高,摔得越惨
1923年时,有一批世界上最重要的金融家在芝加哥聚合。这些人当中有美国最大的钢铁公司董事长,美国最大的煤气公司董事长,纽约证券交易所主席,全世界最大的小麦投机商,美国总统的内阁成员,华尔街有史以来最大的独家金融投机商,国际银行董事长以及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垄断企业的老板。
可是不到15年光景,这些富豪中的富豪纷纷落马,如同秋天的叶片一般跌落到阴冷潮湿的泥土中去了。摩根的挚友、美国钢铁大王查尔斯·施瓦布直落得身无分文潦倒而死,煤气大王霍华德·霍普森被关进疯人院,纽约证券交易所主席理查德·怀特尼进了监狱,头号小麦投机商亚瑟·格顿破产之后一命呜呼,总统内阁成员艾伯特·福尔身陷囹圄,华尔街超级明星、金融兼股市投机大户杰西·利弗莫尔在旅馆盥洗室掏出手枪自杀身亡,国际结算银行董事长落得同样下场,全世界最大的垄断资本家伊瓦尔·克罗伊格也走上这条绝路。
1958年,一个名叫雅克·博雷尔的矮个子法国佬在意大利参观庞培废墟时忽发灵感。这一天他走进奴隶餐厅,眼前的景象使他惊愕莫名。他暗自思忖:“好一个自助餐厅!”把效率与金钱结合起来的古代光辉思想,经过多年沉积突然跑到他的脑子里来了。他认定这种快餐厅的设计必定会在法国食客当中引起轰动。
回到巴黎以后,博雷尔一头扎进了他原来并不熟悉的快餐生意。他把自己的快餐店设计得与庞培古城里的奴隶餐厅一样,大大激发起法国食客的思古幽情。只见博雷尔大权独揽,事必躬亲,从房屋设计、菜单、进货、人员、训练,直到自己坐在收款台上收钱,好像久谙此道的样子,其实他连一只鸡蛋也不会煮。
博雷尔的快餐连锁店不久就遍布全国,生意兴旺得很,他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