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忍要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朗忍要义-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法解脱。于是对于一切如母有情,所欲离之苦,皆使之脱离,所欲得之乐,昔使之获得,是为报恩心。修悦意慈心。所谓悦意慈心者,即前之报恩心生起以后而具力量者是,思至此,用自他相换法。对于一切如母有情之苦,不能听其受苦。对于一身悦己之乐,不能听其自乐。因为吾人不能成佛之故,皆由悦意我执而来。因于悦意我执生种种贪嗔,造种种恶业。故一切过患,皆在悦意我执之上。故于我执境上,不可再生悦意。而此悦意,当移之于一切如母有情之上。因为一切有情如母,生我之故然后有我之身。(所依)因有我身,然后戒有所依。依于戒而后能断一切恶、行一切善。故一切有情,是我得戒之根本。又因一切有情,而后有一切衣食受用。故从此身起以至一切受用,皆依一切有情之恩而生。如布施感富饶而得受用,如无一切有情,从何处布施而得此受用。即至成佛,亦皆依赖一切有情之恩。成佛由于菩提心,如将一切有情,取去其一,如何能圆满菩提心耶。故一切有情,是吾人之如意宝。吾人一切安乐皆由一切有情而来。故对于一切有情,当生起悦意。对于他境,生起悦意,是莫大之功德,且是功德之根本。佛之所以成佛,皆由于他境悦意而成。为自境而悦意,则跳入一切苦恼之中。故将自境悦意执着置之,换为他境之悦意。总之不外抛开自己,而对于他境生起悦意。然后于一切有情,种种痛苦、生起悲心。因一切有情,仍在苦中,如不脱离,如何可得。于是思一切有情、愿其脱一切苦。于是愿一切有情之苦,我皆代受。一切有情之苦,如黑光一般,向自身而来,将平日为一己之悦意心,打而破之。于是愿一切有情得乐,而生起慈心。愿一切有情得乐之事,我今当作。观想自己以前所积善业,成种种白光向一切有情身上而去,作一切有情得安乐想。此一门中,尚有广者,限于时间,略说如此。以后见他善知识,尚须请问。于是思一切有情之苦,我皆愿拔,一切有情之乐,我皆愿予。但此不过仅有其愿而已。更进而思维,于实际上拔苦予乐之事,决定以我一人之力,决定去做,是为增上意乐,亦即为增上悲心。但现在我不但于一切有情,即于一个有情,亦无拔苦予乐之力。不但我如此,即帝释亦无解脱一切有情苦痛之力。即小乘阿罗汉,亦无解脱一切有情苦痛之力。有此力者,惟佛一人。于是依前所讲,思维佛身口意种种功德,并思维佛种种事业功德。如能得佛功德,则一切有情之苦,皆可解脱。于是思维脱一切有情一切苦,予一切有情一切乐,置一切有情于佛之地位,我于是乎成佛,是为菩提心。于是思维成佛之事,我今当作。若不如是思维,而泛言菩提心,颇难生起。从此任作何事,见何人,我要作佛之心任运生起。无论献一花,供一香,皆为度脱一切有情。任运而作。是为真实菩提心,是为入于佛子之数。而菩提心之守护,则仍以戒律为归,乃免退失。从此以后,即行六度四摄,是为行菩提。菩萨行无边,总而言之,不外自因成熟,他因成熟二种。自因成熟,摄为六度。他因成熟,摄为四摄。当知菩提心生起,尚不能成佛,必须行菩萨行。菩萨行不外积福积慧二事。福慧自六度而来,故须行六度。六度首布施,布施分三,财施,无畏施,法施。以种种受用布施,是为财施。于种种受用,毫无吝啬之心,是布施心。实行布施,是布施事。但有不宜布施者四。一、境上不宜布施。如于出家人布施酒等是。二、物上不宜布施,如刀枪等是。三、时上不宜布施,如以身布施而非证得空性,或成就大悲者,在时间上,是所不宜。不过应心作如是修习,即须目身等,亦可舍耳。四、所依上不宜布施,如比丘所依为三衣,三衣不宜布施。无畏施者,最低限度,如一微虫,堕于水中,拯而起之,推此以上,是无畏施。法施者,如修法者缺于经典,以经典与之,是法布施。最低限度,为人说一偈,亦是法施。戒分三种,一、别解脱戒,二、摄善法戒,三、饶益有情戒。别解脱者,即吾人曾受所不应作之种种条例是,简言之,遮一切过者,为别解脱戒。行一切善者,为摄善法戒。利益一切众生者,为饶益有情戒。忍度分三,一、苦来乐受之忍,二、有害不作之忍,三、修法不避艰难之忍。三者之中,以有害不作为重。一切罪恶,莫大于嗔,一切难行,莫大于忍。因嗔心能烧过去善业,妨害现在善业故。忍能伏嗔,使善业不毁,故在一切难行之中,最为殊胜。金鸠菜中,言忍甚详。嗔心一起,立以忍力压伏下去。如受有情损害,应作是念,怪不得他,是从前我作损害他人之业,今转来矣。如是思维,嗔心自息。总之,嗔心起时,立即息之。若稍听任便燃善根。金鸠菜中,又说一法,若人詈我如木株,我即自认为木株。又如修法,跏跌而感脚痛,则认为当然要痛过方好。要之遇一切苦,均乐受之,认为从前所积之债,今还偿矣。至于通达法要之忍当看朗忍所说。进度分三,一、心力精进,二、摄善法精进,三,为有情事精进。心力精进者。如一有情,在地狱中,未能获度,我亦须将其度完,是为心力精进。摄善法精进者,为施戒忍等善法精进而作是。为有情事精进者,如布施等有益有情事均以意乐为之是。定度即止,以离沉掉无过,得殊胜轻安为主要点。慧度要点,即是中观。往日所讲,为通空性,属于胜义谛者,尚有通世俗谛者。对于六度,修六加行时,从头至尾,完全具足。即以扫除一项而论,亦具有六度。四摄,一切有情所需,皆布施之,是为一。与一切有情说行善止恶功德,是为二。为一切有情作种种善法是为三。成就一切有情之事是为四。生起菩提心者,凡在上师前受法修法,连合六度四摄而作,成佛甚速也。 

    朗忍要义笔记付印因缘 

  朗忍之学,自勇阿阉梨菩提道次第直讲流行内地,亦既有年,而如法传授,则以乐顶上师,去岁之在雅安为始,今年。广法堪布昂旺大师说中观于雅安,同人复请兼说朗忍要义以资修习。自农历六月二十一日起,至八月十三日止,在溽暑中,三易其地,而后圆满。盖师心之慈,极矣。说时,由郭居士和卿口译,而法隆笔记之,且听且书,裒然成帙,未及印证,而师驾离雅。同学者方谋传抄,适姚仲良居士游康而归,见之,深以未得亲聆为憾,愿捐赀付印,省同人手写之劳,驰书请命,师报曰可。且曰:随缘所说,限于二三子,作自修之助,慎毋流通于世也。谨述其因缘于此。 

    释巴法隆识  成都海会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