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击英雄_2》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闪击英雄_2-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942年一年当中,德军从6月28日到8月底,还是一再地发动新的攻势,在南翼方面,克莱斯特的部队到达了高加索山地,而在北面的第六军团,在鲍卢斯的领导之下,已经深入到了伏尔加河上的斯大林格勒。那些作战计划的基础又是一个荒唐的理想。在1941年到1942年间的冬季苦战之后,德军的实力早已大形减弱,根本就无余力来达成这种狂想的目标。正和1941年的8月一样,希特勒所注意的目标都是经济性质和思想性质的,而忽略了首先应该击败敌人的军事力量。希特勒作战的目的,是想要夺取里海(Caspian)的油田,切断伏尔加河的水运,并且毁灭斯大林格勒的工业中心,可是从纯军事立场上来看,这些行动都毫无道理。

  关于当时的战场情况,我所知道的也只是报纸上和广播中的消息,不过有时偶然会有一两位朋友把更详细的情形描述给我知道。但是这一点残缺不全的信息已经足以使我认清了现在局势的逆转:在1943年1月间斯大林格勒惨败之后,甚至于当西方国家尚未加入战争之前,就已经可以看出来我们已经败定了。而英国人在1942年8月19日所做的迪耶普(Dieppe)突袭,更已经显示出第二战场的威胁已经迫在眉睫。

  1942年11月,盟军在北非登陆,那个战场上的德军已经陷于苦战之中。

  9月25日,希特勒终于把陆军参谋总长哈尔德上将免职了,并且指派蔡兹勒将军继任。同时,参谋本部军官的任免权也不再归参谋总长所控制,而改由陆军人事处主管,这个机关直接又受着希特勒的指挥。这样一来,参谋总长的职权又缩小了一节。蔡兹勒虽然提出抗议,但是却毫无效果。自从哈尔德去职之后,希特勒对于陆军军权的掌握,才算是完全完成了,但此刻他和陆军中的高级将领们之间,已经产生了一种完全不信任的心理。三年以来,陆军中都始终没有建立一种互信的精神。现在蔡兹勒上台之后,这个局面能够发生变化么?希特勒对于他,能否比对勃劳希契和哈尔德更为信任呢?德意志的命运似乎就寄托在这些问题的答案上面。

  无论如何,新人初上台,总还是拼命努力工作。他毫不犹豫地把他的意见表达给希特勒知道,并且不惜为他自己的意见而据理力争。他曾经五度提出辞呈,但都为希特勒所拒绝,最后希特勒实在是不再信任他了,于是才让他走了。蔡兹勒始终还是无法改变希特勒的态度。

  

  装甲兵的发展(1)

  (1942年1月到1943年2月)

  自从1941年12月间希特勒自己兼任了陆军总司令之后,他才开始逐渐注意到兵器的技术发展问题,尤其是装甲兵。以下所引用的数字,都是军需生产部长史贝尔(Albert Speer)的副手绍尔(Saur)所提供的。从这些记录上,就可以看出来希特勒是如何热心于兵器的改进和发展,并且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他的特殊个性。

  上文早已说过,在1941年11月间,有一群由武器设计专家、工业负责人和兵工署人员组成的一个考察团,来到前线访问我的军团,其目的就是研究我们最近和苏式T…34战车交战的实际经验,并且研究应该采取什么方法才能够使我们对于苏联人重新恢复技术上的优势。前线上的军官们都主张干脆将T…34照抄下来,因为这是使德军战车部队重获平衡的最简单和迅速的方法。但是设计专家却并不同意这种见解。这不仅是因为设计者对于自己的发明总会有一种自负的心理,而不愿意去模仿人家;并且因为要想大量生产T…34式战车实际上也不可能,例如那种铝质柴油引擎,就无法迅速加以制造。此外,说到钢质合金方面,德国因为缺乏原料,也较苏联居于劣势的地位。所以,就决定采取下列的解决方式:一方面生产一种虎型(Tiger)战车,这是一种60吨的重型战车;另一方面还设计一种轻型战车,叫作豹型(Panther),重量约在35吨到45吨之间。1942年1月23日,这一计划呈到了希特勒的手里。在这次会议中,希特勒就命令把战车的产量提高到每个月600辆的标准。在1940年的5月间,我们各式的战车产量,都还只有125辆。由此就可以看出来,经过了差不多两年以上的战争,对于这种最重要兵器的生产,其产量的增幅仍十分的有限。由此也可以证明希特勒和德国的参谋本部始终就没有认清战车对于战争的重要性。甚至于1939年到1941年间的许多战车的伟大胜利,也都不足以改变他们的观念。

  在这次会议中希特勒所表示出的意见,都足以证明他对于战车的技术发展和战术战略上的应用,都还是没有明确的认识。他相信,炮兵马上就要使用的中空装药(hollowcharge)炮弹,足以增加对于装甲的透穿能力,所以使战车在将来的功效受到相当的打击。他相信,假使这个新发明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那么最好的答案就是多生产自行火炮,所以他想到利用战车的车身、底盘,去改装自行火炮。在这一次会议中,希特勒要求大家照着他的这个思路去进行工作。

  1942年2月8日,军需生产部长托德博士因为飞机失事而逝世。他的继任人就是史贝尔。

  在3月间,克虏伯(Krupp)公司和波尔舍教授(Prof。Porsche)奉命开始设计一种重达100吨的重型战车。这个工作是在加速进行之中,所以在1943年的春天已经可以制造出来它的模型。为了加速战车的发展,所以就需要更多的设计专家,结果使平日汽车工业的设计工作都停顿了。1942年3月19日,史贝尔报告希特勒说,到了1942年10月,就可以有60辆的波尔舍虎型战车和25辆亨舍尔(Henschel)虎型战车,而到了1943年3月间,还可以再生产135辆,使那个时候的总数达到220辆——假定它们都是可以应用的。

  4月间,希特勒命令为虎型和豹型战车的80mm大炮和75mm大炮,设计战车专用的炮弹。第一辆试验用的虎型战车是由亨舍尔和波尔舍两个公司制造的。

  在这同一个月里面,希特勒突然又高谈到远征马耳他岛的问题,并且又命令设计12辆正面装甲厚达80mm的Ⅳ型战车,以来攻击这个岛上的要塞。不过以后这个非常重要的作战,却又反而毫无下文了。

  1942年5月,希特勒批准了豹型战车的设计,交给MAN公司制造,该公司亦受命制造可运输超重型战车的运输车。这时突击炮的生产量增到了每月100辆,而Ⅲ型战车则增到每月190辆。

  1942年6月间,希特勒又关心到战车的装甲是否已经够厚。他命令把Ⅳ型战车和突击炮的正面装甲增加到80mm,并且他还怀疑虎型战车80mm厚的正面装甲是否足够。所以他又命令把豹型的装甲增加到100mm的厚度。此外,他也命令设法把虎型战车的正面装甲增厚到120mm。

  在1942年6月23日,又举行过一次会议,对于1943年5月的生产数字曾做下列的估计:

  战车类型〖〗战车数量(辆)利用旧式Ⅱ型战车的底盘所改造的装甲搜索车〖〗131豹型战车〖〗250虎型战车〖〗285

  希特勒对于这个计划表示完全满意。他希望能够赶快发明一种气冷式的柴油引擎,以供战车之用,这是鲁兹将军在1932年就早已表示出来的愿望,不过仅仅是过去克虏伯公司建造小型Ⅰ型战车时,曾经实现了这个理想。希特勒又详细审核战车制造的一些基本问题,并且也同意专家们所拟定的设计优先次序,那就是:火力第一,速度第二,装甲第三。但是他却是一个思想矛盾的人,另一方面他又认为厚重的装甲是最重要的条件。他的幻想使他进入了想入非非的境界。他命令设计一种重达100吨的巨型战车,仅腹部装甲就厚到100mm,采用37倍径身的150mm火炮或70倍径身的100mm火炮。波尔舍教授说1943年5月12日可以把第一辆模型交货。1942年7月8日,希特勒命令第一个虎型战车连应赶紧送往斯大林格勒参加作战。到了7月23日,也就是15天之后,他又突然改变心意,要求最迟在9月间,虎型战车应该能在法国境内参加作战。这似乎证明了希特勒已经料想到盟军即将做大规模的登陆。

  装甲兵的发展(2)

  为了改良旧有的Ⅲ型战车,希特勒命令把它们改装上24倍径身的75mm火炮。他一方面十分希望提高战车的生产,但是利用战车底盘改装自行火炮的问题,在会议中又再度有过热烈的讨论,虽然大家都明知这两者是不可兼得的,要多生产自行火炮,就不免要减产战车。

  1942年8月,希特勒又追问要多少时间才能够将88mm的火炮安装在虎型战车上。该炮的威力可以透穿200mm厚的装甲。他又命令将所有的Ⅳ型战车都送到工厂里去,改装长炮身的火炮,这样就可以使战车的威力大增。

  1942年9月又提出了一个新的生产计划。预计在1944年春天的生产数字大致如下:

  类型〖〗数量(辆)轻型搜索战车〖〗150豹型〖〗600虎型〖〗50战车总产量〖〗800突击炮〖〗300轻型自行火炮〖〗150重型自行火炮〖〗130超重型自行火炮〖〗20使用战车底盘的自行火炮总产量〖〗600

  为了不影响战车生产,所以自行火炮的装甲都奉命改用“非硬钢”。不过,很明显现在的生产重心已经是火炮而非战车了,自行火炮是一种守势的武器——事实上它的防御效果并不理想,因为部队对于现在已经在战场上使用的自行火炮,并不感到满意。

  在讨论到虎型战车的时候,希特勒认为这种战车既然是电动的(炮塔)而且又是气冷的(引擎),所以应很适宜非洲战场上的使用,不过它的续航里程却只有30英里,实在过短,应该设法增加到90英里。这个话倒是不错,只可惜说迟了一点。

  这些讨论是在9月间举行的,在斯大林格勒附近的苦战对议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有一点就是突击炮必须要加以改良。它们应改装70倍径身的75mm的长炮,并且前面加上100mm厚的装甲,另外又把重型步兵炮装在突击炮或是Ⅳ型战车的底盘上面。有些波尔舍虎型战车本已在建造之中,现在又把它们改装成突击炮,卸下它的旋转炮塔,而改装上88mm火炮和200mm的正面装甲。在这种战车中装载210mm迫击炮的想法也曾被讨论过。无疑问的,在那个时候我们所有的战车,都不适宜于街市战的用途。反言之,正当的解决办法却不是经常的改变战车的设计,因为这会使战车的类型太多,造成零组件过于繁杂,于是使战场上修理的工作无法进行。

  1942年9月,第一辆虎型战车开始参加作战。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我们获得了一个经验,就是对于新兵器的使用一定要有耐心,不要随便地把它试用了出来,非要等到数量足够了,再做大量的使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法两国对于战车的使用,都是轻于小试,所以没有能够获得期待中的伟大胜利。军事专家都一致持这样的看法,我自己对于这个问题也曾发表过意见。希特勒对于这种事实当然并非不了解,但是他却急于想试验他的新武器。所以,他就命令用虎型战车去参加一次并不太重要的作战,而且地形也完全不适宜。因为在列宁格勒附近的沼泽森林地里面,重型战车只能成单行沿着森林中的小径行动,而毫无疑问的,敌军的战防炮就会在那里伏着等候它们。结果是不仅遭受到了严重的损失,而且还泄露了机密,使其在尔后的作战中丧失了奇袭的作用。

  10月间,突击炮的产量还是占了上风:Ⅳ型战车将改装70倍径身的75mm炮,豹型战车改装71倍径身的88mm炮。另外还有40门到60门的重步兵炮被装在Ⅳ型战车的车身上。希特勒又谈到把迫击炮装在Ⅳ型战车上的问题,这种炮的炮身极短,只能当作掷雷器(Minethrower)使用。虽然新的设计是五花八门颇饶兴趣,但其真正的结果却是使最重要的战斗战车的产量反而降低。Ⅳ型战车还要算是产量最高的,在这个月里也只有100辆。不仅如此,军需生产部又主张再新造一种搜索用豹型战车。幸亏这个设想没有成为事实。

  这是战车生产量方面的大致错误情形。此外,希特勒又坚持虎型战车上面一定要用长炮身且弹道平直的88mm炮;而不用口径更大、初速较低的重炮。这一点希特勒的看法并不错,因为战车炮的主要目的本是为了攻击敌人的战车,其他则是次要的。

  11月间,希特勒已经把虎型战车的产量由每月13辆增加到25辆。而突击炮的产量却已经高达100辆。

  到了12月初,关于战车的正确使用问题,又曾经重新提出来讨论。有人指出希特勒把虎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