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卷6》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鲁迅卷6-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且介亭杂文
且介亭杂文二集
且介亭杂文末编
  木刻像(曹 白作)

  在全国第二回木刻流动展览会上摄(1936)

上海大陆新村寓所外景
上海大陆新村寓所内景
目  录
且介亭杂文
 序言3…………………………………………………………
一九三四年
 答国际文学社问17…………………………………………
 《草鞋脚》小引19…………………………………………
 论“旧形式采用”21………………………………………
 连环图画琐谈26……………………………………………
 儒术29………………………………………………………
 《看图识字》34……………………………………………
 拿来主义37…………………………………………………
 隔膜41………………………………………………………
 《木刻纪程》小引47………………………………………
 难行和不信50………………………………………………
 买《小学大全》记53………………………………………
 韦素园墓记62………………………………………………
 忆韦素园君63………………………………………………
 忆刘半农君71………………………………………………
 答曹聚仁先生信76…………………………………………
 从孩子的照相说起80………………………………………
 门外文谈84…………………………………………………
 不知肉味和不知水味112……………………………………
 中国语文的新生115…………………………………………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118…………………………………
 “以眼还眼”121……………………………………………
 说“面子”127………………………………………………
 运命131………………………………………………………
 脸谱臆测134…………………………………………………
 随便翻翻137…………………………………………………
 拿破仑与隋那143……………………………………………
 答《戏》周刊编者信145……………………………………
 寄《戏》周刊编者信151……………………………………
 中国文坛上的鬼魅153………………………………………
 关于新文字162………………………………………………
 病后杂谈164…………………………………………………
 病后杂谈之余182……………………………………………
 河南卢氏曹先生教泽碑文200………………………………
   《集外集》序(文略,见第七卷《集外集》)

 阿金202………………………………………………………
 论俗人应避雅人208…………………………………………
 附记213………………………………………………………
且介亭杂文二集
 序言222………………………………………………………
一九三五年
 叶紫作《丰收》序224………………………………………
 隐士228………………………………………………………
 “招贴即扯”232……………………………………………
 书的还魂和赶造235…………………………………………
 漫谈“漫画”238……………………………………………
 漫画而又漫画241……………………………………………
 《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243………………………
 内山完造作《活中国的姿态》序272………………………
 “寻开心”276………………………………………………
 非有复译不可280……………………………………………
 论讽刺283……………………………………………………
 从“别字”说开去286………………………………………
 田军作《八月的乡村》序292………………………………
 徐懋庸作《打杂集》序296…………………………………
 人生识字胡涂始301…………………………………………
 “文人相轻”304……………………………………………
 “京派”和“海派”308……………………………………
 驵田诚一墓记313……………………………………………
 弄堂生意古今谈314…………………………………………
 不应该那么写317……………………………………………
 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319……………………………………
 六朝小说和唐代传奇文有怎样的区别?328………………
 什么是“讽刺”?334………………………………………
 论“人言可畏”337…………………………………………
 再论“文人相轻”341………………………………………
 《全国木刻联合展览会专辑》序344………………………
 文坛三户346…………………………………………………
 从帮忙到扯淡350……………………………………………
 《中国小说史略》日本译本序353…………………………
 “题未定”草(一至三)356………………………………
 名人和名言367………………………………………………
 “靠天吃饭”373……………………………………………
 几乎无事的悲剧376…………………………………………
   “题未定”草(四)(不发表)

 三论“文人相轻”379………………………………………
  A备考B:分明的是非和热烈的好恶(魏金枝)381…………
 四论“文人相轻”383………………………………………
 五论“文人相轻”——明术387……………………………
 “题未定”草(五)392……………………………………
 论毛笔之类399………………………………………………
 逃名402………………………………………………………
 六论“文人相轻”——二卖405……………………………
 七论“文人相轻”——两伤409……………………………
 萧红作《生死场》序414……………………………………
 陀思妥夫斯基的事417………………………………………
 孔另境编《当代文人尺牍钞》序420………………………
 杂谈小品文423………………………………………………
 “题未定”草(六至九)427………………………………
 论新文字449…………………………………………………
 《死魂灵百图》小引452……………………………………
 后记455………………………………………………………
且介亭杂文末编
一九三六年
 记苏联版画展览会488………………………………………
 我要骗人493…………………………………………………
 《译文》复刊词499…………………………………………
 白莽作《孩儿塔》序501……………………………………
 续记503………………………………………………………
 写于深夜里507………………………………………………
 三月的租界521………………………………………………
 《出关》的“关”525………………………………………
 《呐喊》捷克译本序言533…………………………………
 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535……………………
 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554……………………………………
 曹靖华译《苏联作家七人集》序561………………………
 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565……………………………
附  集
 大小奇迹574…………………………………………………
 难答的问题576………………………………………………
 登错的文章578………………………………………………
 《海上述林》上卷序言580…………………………………
 我的第一个师父582…………………………………………
 《海上述林》下卷序言591…………………………………
 答托洛斯基派的信593………………………………………
 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597…………………………………
 《苏联版画集》序600………………………………………
 半夏小集602…………………………………………………
 “这也是生活”606…………………………………………
 “立此存照”(一)611……………………………………
 “立此存照”(二)613……………………………………
 死615…………………………………………………………
 女吊621………………………………………………………
 “立此存照”(三)629……………………………………
 “立此存照”(四)635……………………………………
 “立此存照”(五)638……………………………………
 “立此存照”(六)640……………………………………
 “立此存照”(七)642……………………………………
 后记(许广平)645…………………………………………

                 且介亭杂文
  本书收作者一九三四年所作杂文三十六篇,一九三五年末经作者亲自编定,一九三七年七月由上海三闲书屋初版。
                   序言
  近几年来,所谓“杂文”的产生,比先前多,也比先前更受着攻击。例如自称“诗人”
  邵洵美〔1〕,前“第三种人”〔2〕施蛰存〔3〕和杜衡即苏汶〔4〕,还不到一知半解程度的大学生林希隽〔5〕之流,就都和杂文有切骨之仇,给了种种罪状的。然而没有效,作者多起来,读者也多起来了。
  其实“杂文”也不是现在的新货色,是“古已有之”的,凡有文章,倘若分类,都有类可归,如果编年,那就只按作成的年月,不管文体,各种都夹在一处,于是成了“杂”。分类有益于揣摩文章,编年有利于明白时势,倘要知人论世,是非看编年的文集不可的,现在新作的古人年谱的流行,即证明着已经有许多人省悟了此中的消息。况且现在是多么切迫的时候,作者的任务,是在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潜心于他的鸿篇巨制,为未来的文化设想,固然是很好的,但为现在抗争,却也正是为现在和未来的战斗的作者,因为失掉了现在,也就没有了未来。
  战斗一定有倾向。这就是邵施杜林之流的大敌,其实他们所憎恶的是内容,虽然披了文艺的法衣,里面却包藏着“死之说教者”〔6〕,和生存不能两立。
  这一本集子和《花为文学》,是我在去年一年中,在官民的明明暗暗,软软硬硬的围剿“杂文”的笔和刀下的结集,凡是写下来的,全在这里面。当然不敢说是诗史〔7〕,其中有着时代的眉目,也决不是英雄们的八宝箱,一朝打开,便见光辉灿烂。我只在深夜的街头摆着一个地摊,所有的无非几个小钉,几个瓦碟,但也希望,并且相信有些人会从中寻出合于他的用处的东西。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三十日,记于上海之且介亭〔8〕。
  〔1〕 邵洵美(1906—1968) 浙江余姚人。曾创办金屋书店,主编《金屋月刊》,提倡所谓唯美主义文学。他和章克标是《人言》周刊的“编辑同人”。该刊第一卷
  第三期(一九三四年三月)曾译载鲁迅用日文写的《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一文中谈监狱一
  节,文末的“编者注”中攻击鲁迅的杂文“强辞夺理”,“意气多于议论,捏造多于实证”。参看《准风月谈。后记》。
  〔2〕 “第三种人” 一九三三年十月苏汶(即杜衡)在《现代》月刊第一卷第三期发表《关于〈文新〉与胡秋原的文艺论辩》,文中自称是居于反动文艺和左翼文艺之外的“第三种人”,鼓吹“文艺自由论”,攻击左翼文艺运动。鲁迅一九三四年四月十一日致增田涉的信中指出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