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前者“河车”运转和气通八脉以后的情景,一般丹经道书,只用“璇玑停轮,日月合壁”来作身心空灵浑一的代名词,从来都被视为神秘而不肯轻易泄漏天机。致使后来的学者,举世滔滔,统统陷于迷阵而乏程序和条理以资遵循。古人们如此作法,与他以“渡人”为出发点的心志,究竟是否相合,实在难以辩说了。
关于后者,一般道书,大多只用“重入炉鼎,再整乾坤”等等的形容词轻轻带过。其中应当如何若何的再进一步来确定修证。尤其不肯明言,“恐遭天谴”。事实上,天心有好生之德,如果真正与人为善而又曲遭天谴,亦应“当仁不让”而乐于为人,何必太过自私。
但是在一般学习静坐和修道者而言,能够达到真正的“河车”旋转而气通八脉的,已经绝无仅有。何况过此以往,真能了解身心性命的可以分离、可以凝合的境界,实在万难得一。因此纵使要诚心付授,又有谁能一闻而悟地承受得下。并且由此以往,都是超越形而下而进入形而上的境界。即使愿意明明白白的细说端详;又有谁能具备超世的智慧与经验可以领会“通玄峰顶,不是人间”的旨趣呢!好了,这些话,可以到此煞住,再说下去,真有可能被人认为是“走火入魔”的疯言疯语了。
39、静坐与锻炼精神
一般学习静坐的人,归纳其动机与心理意识,大约可分为三类:
(一)具有宗教的情感。
(二)爱好神秘的探讨。
(三)企求长寿与健康。
以静坐的立场而言静坐,所有宗教的意识,神奇的观念,长生不老的希望,统统归之而入于静坐的范畴,也不为过。但无论基于哪种动机与心理,开始学习静坐,总会或多或少,受到道家神仙丹法等观念的影响。所谓道家的神仙丹法,主要理论便是“人身原来有药医”等返老还童的思想。但是这所谓的药。并非专指医药的药。医药的药物在神仙丹法的理论中,叫做“外金丹”。外金丹对某些人,或者修习静坐到达某种情况的时候,是不可缺少的一种辅助。可是以静坐与神仙丹法综合来讲,特别注重于“内丹”的修炼。讲到内外金丹,便会使人联想到中国历史上,许多帝王与名士们,都想“服药求神仙,反被药所误”等自作愚弄而死亡的后果。至于“丹”的正确内容和定义问题,查遍“丹经”道书,均莫衷一是而茫无所从,徒增迷离扑朔而已。我们把这些近乎原则性的理论,也暂时推开不谈,等到将来有时间再加讨论。现在所要讲的,便是讨论明代以后神仙丹法的“三炼”之说,以及它与静坐和气脉的关系。
40、三炼精气神之说
明、清以来,修习静坐或修炼丹道的人,普遍流行着一种观念,那便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以及最后一句的“粉碎虚空”而归到“大罗金仙”的境界。因此大多认为人体内在的“精”便是“金丹”的“丹母”,凑合“持盈保泰”与“保精养气”等理论。使人重视“炼精”的工夫和方法,便是学仙或“长生不老”的基础。尤其如伍冲虚、柳华阳师弟一派(以后简称伍柳派)的丹诀,完全从这个理论出发,作为丹法的基本依据。清末民初,佛家某大师,力辟炼丹修道为旁门左道之术。甚至,视为邪魔外道的魔子魔孙,不屑一顾。这种观念,未免有“矫枉过正”,和“孤陋寡闻”之憾,而违反了“法门无量誓愿学”的谦冲。老实说,无论学道学佛能够从保养精气、“清心寡欲”作为入门的起手工夫,因此而不犯男女性行为的“淫欲”,对于以“持戒”为宗的“律宗”来讲,反该是件非常良好的善行。如果也并此而辟为邪魔外道,未免有伤“佛门广大”包罗万象的容德。况且清代以来的出家佛教徒们,叫漏精(遗精)为“漏丹”。对于长坐不卧而精进修行的人叫“不倒丹”(即是倒褡的变称),岂不是早已承认以不漏精为“持戒”(不犯淫戒)的根基吗?问题只是要了解什么才是“真精”?乃至人体内在的精虫与卵子,它与“炼精化气”的“精”,究竟有些什么关系?必须要弄清楚这些道理,才好正式从事“修道”或“静坐”。如果对这些原理不明,一味盲修瞎炼,虽然也可说无伤大旨,事实上却有“十人九错路”的弊病。
41、修炼的时间和程度之说
同时修炼仙道丹法的人,自明、清以后,从伍柳派的重视和提倡以来,对于修造成仙的过程之说,又非常流行。由此而配合“三炼”的理论,凑泊的如合符节。如说“百日筑基”是“炼精化气”的工夫。“十月怀胎”是“炼气化神”的工夫。“三年哺乳”是“炼神还虚”的工夫。“九年面壁”是“粉碎虚空”的最后一着。而且还有人拿它与密宗的修炼方法相比,证之于木讷祖师(密勒日巴)由修持到成就的经过,在时间上恰又非常相似。因此这种炼养的程序之说,便深植人心,牢不可拔。并且又证以实际的经验,所谓“精满不思淫,气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睡”的传述,确定“炼精化气”等对于修养过程上的实际效果。于是明、清以后的学习静坐或修学仙道丹法的人,十之八、九,大都以搬精弄气为学道的入门方法。甚至,还有较伍柳派的丹法更差一筹的道术,专门以“'手力'”“扣”等类似“点穴”“推拿”的手法,自我玩弄精神,认为便是“斩断淫根”的无上秘诀。千奇百怪,牵强附会而著书立说,却甚为风行。
42、新旧医学养“精”观念的异同
时至现在,医药的发达与医学的昌明,已非过去故步自封的时代可比。对于气血和精神的研究,也已各有专科,不能完全因袭旧说而漠视新知。同时,也不能一律抹煞旧学而盲目地信任新知。所谓科学,它还在“未定之天”的进境中,而正向前迈进,它不象旧的学识,一味妄自尊大地自诩为定论了。
传统道家医学的观念:过去的中国医学和从事炼养“长生不老术”的人们,认为人体内在的“精”子,便是生命最基本的要素。不但道家修炼神仙的丹法,要以“炼精”为主要的修养,所谓医学宗祖典籍的黄帝《内经》,也以养精蓄锐为“祛病延年”、“养生长寿”的基本要务,如说:“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又云:“冬不藏精,春必病瘟。夏不藏精,秋必病痢。”等等,便是说明“精”与养生的重要。后来演变到道家的丹法,尤其重视“还精补脑”为“长生不老”的要务。至于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还精补脑”?真正的“精”又是什么东西?总是含糊不清,众说纷纭不一。
现代医学的见解:现代医学对于泄精和性行为的理论,恰恰与道家的观念相反。它认为一个正常的成年人,在相当时间和正常状况下排泄精液,那是并不妨碍的事。如果勉强压制性行为和忍精,反而别身体有害。而且认为由性腺内分泌的化合而产生精虫和卵子,那是生理上的一种自然现象。如果认为压制精虫可以增加自身的健康和长寿,等于一种性变态心理的幻想和无知的谎言而已。这些观念和理论,往往牵涉到“生理学”、“性心理学”、“神经学”、“荷尔蒙”等等学识,头绪纷繁,尚未有综合的定论。不过,一言以蔽之,绝对不会有一个纯净的独身主义者,毕生毫无性行为的泄精(包括遗精、梦遗、手淫等),而能健康长寿地比一般人活得长久。相反的,这一类人,往往因有性变态心理的长期忧郁,多半死于脑溢血或癌等一类病症。因此,所谓“还精补脑,长生不老。”以及“炼精化气”等理论,在现代医学的观念中,简直视为一派胡言乱语。
旁门左道的理论:但在中国三千年来的正统道家医学之外,又同时存在有不同于“清修派”的说法。他们也认为“还精补脑”和“炼精化气”是不易的原理。但是“还精”和“炼精”的方法,却需要有正当而特别方法的性行为,才能真正做到“返还”与“补脑”的利益。他们的理论也根据《易经·系辞传》“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名言而牵强附会,说得天花乱坠地搞那男女双修的事情。唐、宋以后道教的火居道士(出家而有家室的道士),和唐、宋以后蒙、藏密宗一派的双身法,都有相同类似之处。至于民间秘密流传有关性行为之医学,和性心理学相近的黄帝《素女经》、《玉房秘诀》等《容成》、《素女》之书,也便成为他们的秘诀之一了。此外,还有专传那些“'手力'”、“扣”精关点穴的手法,普遍流行。结果弄得那些学道的人,陷于性无能而称之谓“断欲”。甚至,因此而得胃病、吐血、鼻衄、脑溢血、神经错乱等症,比比皆是。至于搞得气血混浊,面黄肌瘦而生趣萧索的,还算是不幸中之大幸呢!但是,这些丹诀道书上所说一个人的年龄和精力生长的周期性,以及在那种年龄而可作适当性行为的理论,和现代医学的研究非常吻合。古人说:“是小道亦有可观也已”,站在博学慎思的立场而言,旁门亦门,左道亦道,倒也有不可一概抹煞之处。
43、认识真精
那么,“还精补脑”与“炼精化气”等说法,完全是子虚乌有的事吗?这又不然!我们必须了解了以上所提这些新旧道家和医学上的观念,再来讨论此事,才能比较踏实。真正道家所说的元精是什么?一言以蔽之,“生命本有的自然功能而已”。老子引用婴儿“不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的状态,便是很好的说明。例如一个在成长中的婴儿,当他在睡眠的时候,绝对还没有男女性欲的意识,但是他的生殖器却翘起,那便表示生命本有精气(也可称之谓精力)的散布和生长的功能。到了孩童的阶段,一旦有了性的需要和性的知识以后,当性器官发动作用时;便会引发心理的性欲观念;或者因为淫欲的冲动,就促使生殖器翘起,心身互相影响,互为先后,并不一定。这个时候;性腺内分泌与脑下垂体内分泌等一系列的荷尔蒙,都会受到性心理的刺激而发生变化的作用。由于心理和生理(神经、血液、荷尔蒙等)互相交变,内分泌通过睾丸子宫的刺激反应,便迅速的制成精虫和卵子。再进而有性行为的交合作用,便会产生泄精的现象。
了解了这个道理以后,所谓“还精补脑”和“炼精化气”的工夫,是指在心理上没有丝毫欲念的状态,但性器官却本能地发生了作用的时候。那时只要做到绝对地清心绝欲,让它依循生理自然的血液循环而归于平淡,就可自然而然达到不还之还、不补之补的境界了。如果有了欲念配合性器官的作用,已经使性腺荷尔蒙和精虫的活动发生作用以后,再来有意去采补回来,控制它而'手力'令回转,便会使膀胱和血液里增加一大堆的废物。轻则迫入膀胱、影响摄护腺等机能的严重负担。重则会使心脏、肺、肝、脑神经等,发生最坏的严重后果。道书丹经上要人认识清楚,“水源清浊”之说,便是对这两种现象的差别而言。
但在事实上,一般修学静坐和修道的人,每每到了这个阶段,几乎无人能够做到“朘作”而不引起丝毫的欲念的。即使偶然一次可以,再接再厉,由于生理的作用压迫心理,就万难清净自守了。因此以“百日筑基”、“炼精化气”的工夫来说,的确便有“学道者如牛毛,成道者如麟角”的慨叹。倘使年老精力衰竭,或者因病,或者因作那些旁门左道的工夫而使性无能,或者性腺根本失去新生的能力,因此而心理毫无欲念的,那是生机已绝,根本谈不上修养锻炼的工夫。但是,以上所说的,也只是从生理的作用而大概一讲有形的精气而已。如果再进一层而追究能生精气的根源,那便要探索佛家所说的“心精”,才是“无上丹法”的‘真精”之至理哩!
44、静坐与“炼精化气”的剖析
为了要切实认识“炼精化气”的真正意义,首先必须要注意“精神”、“精气”、“精力”、“气力”、“心力”这些名词的连锁关系。本来在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中,精和神这两个名词也同“精”和“气”这两个名词一样;完全是独立分开的。后来虽然把“精神”两字连接起来成为一个专有的名词,究竟“精神”一词的内涵意义是指什么,很难下一确切的定论。
到了汉、魏以后的道家手里,特别提出“精”、“气”、“神”三个名词,作为修成神仙不死之药的主要中心;那是根据黄帝《内经》和道家的《黄庭经》而来的。《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