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放风筝的风,从地下往上托,所以柳丝有的时候往这样,它是零乱的柳枝,它完全是春天的柳树的感觉。金冬心对这非常有体会,我说平生看见的画六张柳树,都是这棵柳树,而柳丝乱,必要的,每一棵都是画它柳丝乱的感觉,乱法随便的,零乱地在飞舞,然后他就写了一个跋语。“说此于二十年以前游曲江所得”。忘了二十年,忘不掉柳树的乱丝,没忘掉。所有的画都是,春天柳树零乱的摇摆的柳丝,五张构图都不一样,有的宽一点,有的窄一点,但是零乱忘不掉,这就是艺术家的这种感受的特点,他的感动之点。一个速写,他是值得画下来之点,一个记录都是应该充满了这种的感受的记录,乱七八糟的那个无所谓用不着的,那就等于看新闻报纸一样,没用。那就是画家自己就是记录自己感受之点,那么这就是我是最早的感动之点。所以我觉得我们的艺术的情化为艺,最基本的这种感受里头的体会去捕捉、去选择、去酝酿、去咀嚼,然后加以适当的规则把它表现出来,适当的技巧把它表现出来。没有技巧,那是骗人,只用技巧也是骗人。技巧是为服务于情感表达的技巧,来加以运用,来加以投入,来加以不厌其烦地修改,不厌其烦地把它表达出来。我觉得这就是最后的化为艺的条件,那么各个领域都有各个领域的规则。书法有书法的规则;诗有诗的规则;画有画的规则;音乐有音乐的规则。反正多是由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有规则的阶段,有表现的阶段,有基本上反映客观现实,基本技巧的阶段有充分表达主观感情的阶段。任何东西都是两个阶段,这个阶段少一个都不可。上次在天津的时候,开一次素描教学会议,里头有韦啟美先生谈了一个观点,我觉得好得不得了。他说这是四个馒头和一个馒头的问题。有人认为吃一个馒头不饱,吃两个馒头不饱,吃三个馒头有点意思,吃四个馒头就饱了,我只要吃四个馒头就行了,不行。你这第四个馒头是一个、二个、三个吃到那儿才是第四个。光吃第四个不行,所以任何的艺术的过程,必须有第一个馒头吃起。千万不要相信那种一蹴而成的所谓的艺术家,那是靠不住的。只有基本规律掌握,然后进一步地了解,进一步成为情感的体现,然后到情感体现很熟练,成为自己的充满各种各样的表达的经验,然后把它写出来,表达你自己加以改造,加以完善。用你自己的语言表现出来,这样我觉得就是真正的艺术作品。
那么从钱先生给我们讲我们不难看出,艺术的创造过程,就是一个升华情感的创造过程;是一个咀嚼自我灵魂的一个过程。那么钱先生借用鲁迅先生的话呢,也已经说了这个了。好了,我们最后向钱先生的精彩演讲表示感谢。
今天的演讲就到此结束了,谢谢大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