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元请朋友吃饭时他的手能不发抖?善于花钱的人一般都是对人生很豁达的人,他们开朗而且大方。
因此,穷人要学会富人像富人那样投资,穷人同样也会富起来。
5.穷人吃掉资本,富人保持资本
穷人在生活中是消费者,富人却是投资者。穷人负责发现,富人负责发扬。穷人缺什么?缺钱!但穷人最缺的不是财富,而是创造财富的能力。
很多穷人之所以一辈子都是穷人,就因为穷人从来不把自己的钱当成资本,穷人不是投资家,穷人只是消费者。穷人只知道消费,一点点的消费自己仅有的一点资本。
一件时装会很快贬值,穿不了多久就只有扔掉。而购置可以赢利的资产,却能让钱源源不断流进你的腰包。
一套房子,你可以自己住在里面,也可以把它给租出去,还可以转手卖掉,不同的处理方法决定了它的性质。同样一个东西,可能是资产,也可能是负债,就看钱是流向你的口袋,还是从你的口袋里流出去。如果你拥有的一套房子是让钱流到你的口袋,那就是资产;如果是为了这个房子,把钱从口袋里流出去,它就变成了你的负债。
富人总是尽量地把一切东西变成资产。穷人却总是把有限的东西变成负债,两者的距离当然会越拉越大了。
仅从售价来看,公共汽车贵还是轿车贵?答案是公共汽车。
那么,坐公共汽车的是穷人还是富人呢?显然是穷人。
为什么穷人反而坐贵的车?不是因为他们有钱,恰恰是因为他们没钱,所以必须合伙消费。
从市场上的一些规律来说,公共汽车是富人出钱买来的,但是他买来不是为了自己消费,而是为了投资。穷人买不起自己的私家轿车,就只有去乘公共汽车,很多人共同乘一辆,每乘一次分担一部分费用,以买票的形式交易。然而就这样你一元的我一元的,很多人的1元钱慢慢地积累起来,富人不仅仅将买公共汽车的钱给分摊掉了,而且最终还是赚了。
富人一定会赚的,不然就没人再愿意买公共汽车,穷人也就无车可坐了。
刘女士和先生也有着一定的积蓄,并且收入也不算低,但是,他们如果动用全部的积蓄一次性的购车买房的话,那么两人很快就会变成“毫无积蓄、一穷二白”的“新贫族”。并且,购车买房以后,车辆的燃油、维修、停车、养路费也是一笔不菲的开支,房子的装修、取暖制冷、家具更新的费用也不会少,两人的工资除了日常生活、交往、接受再教育等开支以外,再负担这些高额的开支,家庭财务恐怕会捉襟见肘;这个时候,便没有了积蓄那么这个家庭就如同没有根基的房子一样,抵御风险的能力也就相对的减弱了,这一切都会影响到家庭的整体生活质量。
那么,有没有一种能使车房都俱备、又可以避免沦为“新贫族”的办法呢?充分利用家庭的信贷资源,借助银行贷款购买住房,再拿出部分积蓄购买私家车的理财消费方式比较适合刘女士。现在的住房贷款利率也比汽车贷款低(如五年以内住房贷款年利率为4。77%,车贷执行普通商业贷款利率,三至五年为5。58%,二者相差0。81个百分点),因此,这种财务组合会不但能减少家庭里贷款利息的负担,而且还会剩余积蓄还可以进行高收益的投资,刘女士的家庭财务结构便会更加的合理。
一、借助银行贷款实现买房
“无债一身轻”这个传统观念也影响着现在的人,有许多人把是否有外债作为家庭财务状况上的一个“晴雨表”。其实,在如今理财品种增多、人们理财方式逐步转变的情况下,负债已经不完全是衡量家庭财务状况的标志:负债并不代表家庭的财务状况不好,“无债一身轻”也不能代表家庭的财务结构很科学,最关键的是看资产和负债能给家庭带来多少收益。因此,刘女士便可以运用这种银行信贷买房的方式,从而替换了用家庭积蓄来进行的高收益的投资方法。
刘女士还可以采用组合贷款的方式,先利用自己和先生的住房公积金资源,办理利率更低的公积金贷款(五年以上公积金贷款年利率为4。05%),然后,不足部分再办理商业按揭贷款。如果刘女士拟购买价值18万元的经济适用住房,首付20%的话,刘女士只需从积蓄中拿出3。6万元,便可以实现家庭的住房梦想。
二、用家庭积蓄科学购车
从刘女士的家庭经济能力和预期收入情况看来,他们比较适合购买经济型的轿车,比如,10万元左右的富康、飞度、赛欧等等。购车前要对拟购车辆的性能、油耗等情况作一些了解,必要时可请专业人士当参谋或咨询已经购车的亲朋好友。选好车型以后,在付款购车的时候要货比三家,同样的车型因进货渠道也是不一样的,各经销商也会有着不同的报价。另外,用现款购车和贷款购车不同,可以和拿着钱去农贸市场买菜一样,与车商讨价还价,避免花冤枉钱。买到车辆以后,首先要落户、挂牌等一些手续的办理,也许会比较繁琐,你可以先和保险公司的业务员取得联系,保险营销人员为了推销保险,多数有免费代办落户、入保险等“一条龙”服务。
按照这个程序购车,你不但会节省购车开支,办理车辆手续还可以少走弯路,节省大量的时间,从而尽快地开着你的爱车,载着你的家人上路。
这位刘女士钟情于储蓄和国债,她属于保守型的投资者,这种投资方式虽然较为稳妥一些,但其年综合收益率仅为2%左右,很难抵御物价上涨带来的一些资产贬值的风险。所以,刘女士购房花费3。6万元,购车支付11。4万(含落户手续费和保险费)之后的10万元现金类资产,可以进行高收益的进取型投资。
5万元便进行被动型的高收益的投资。被动型高收益投资是指把钱委托给信托公司、基金公司或证券公司打理,自己只是被动地接受分红或固定的利息收益。开放式基金会具有“专家理财、风险小、收益高”的这些特点,有的成长型开放式基金净值的已经从发行时的1元涨到了如今的1。32元,也就是说投资收益已经达到了30%以上,所以购买运作稳健、成长性好的开放式基金或具有储蓄性质的保本基金、货币基金会取得较高的收益。还有证券监管部门批准的委托性集合理财也是一种好的投资路,还有正规的信托产品也是良好的被动型高收益投资渠道。
这种5万元便可以进行主动型的高收益投资。这种投资的收益完全依赖于自己的主动型理财操作,收益的多少,与投资大环境和自己的操作水平有关。我国股市日趋规范,国民经济持续稳步增长,在这种投资环境向好的情况下,如果购买一些市赢率较低的通信、金融、能源等垄断和高成长行业的股票,可以分享国民经济增长的成果,取得较高的投资回报。近些年来各银行都争相推出了了“汇市通”、“外汇宝”等炒汇的业务,2003年许多炒汇者的投资收益达到了15%以上,刘女士可以用人民币换取美元等等可以得到一些外汇,然后到银行开立炒汇账户进行炒汇。因为国际汇市和我国存在时差,刘女士和先生可以白天上班,晚上下班后在家里进行网上炒汇,这也算是给自己增加了一项兼职创收的“副业”,从而提高家庭的理财效率。另外,如果刘女士和先生对着炒金、收藏等有研究,也可以适当的介入。
到了第二年,刘女士购买的开放式基金便会净值增长到8%,股票也会增长到20%,则平均收益便达到了14%,也就是10万会带来1。4万元的收入,完全可以应付住房贷款的利息,以及私家车正常的养路、维护等开支。这样,刘女士便住着“不用付利息”的房子,还开着“免交费用”的私家轿车,孩子们接受着“超前谋划”的良好教育,两人的工资还可以继续的投资,成为将来以后更新住房、车辆的储备金和孩子们上大学乃至出国留学的教育基金,家庭的小日子则会蒸蒸日上,小康的梦想也就很轻松很容易便可以实现了。
从这个例子上来看,富人都是来保持自己的资本来致富的。因此,生活对于穷人来说,都是想法设法地让他们怎样吃掉资本,然而那些富人他们聪慧只有保持资本。
穷人:有这样一个小故事,说的是一个富人送给穷人一头牛。穷人满怀希望开始奋斗。可牛要吃草,人要吃饭,日子很难。穷人于是把牛卖了,买了几只羊,吃了一只,剩下的来生小羊。可小羊迟迟没有生下来,日子又艰难了。穷人又把羊卖了,买成鸡。想让鸡生蛋赚钱为生,但是日子并没有改变,最后穷人把鸡也杀了,穷人的理想彻底崩溃了。这便是穷人们的一种习惯。
富人:有一个投资专家说过,富人成功秘诀就在于:他们没有钱时,不管有多困难,也不要动用投资和积蓄,压力会使你找到赚钱的新方法,帮你还清账单。这是个好习惯。性格形成习惯,习惯决定成功。
穷人之所以会一直穷下去。就是因为他们总会吃掉资本,所以,穷人要学会像富人那样保持资本,那么穷人同样也可以成为富人。
6.穷人要学会一步三跳赚大钱
老孙是生活在广东雷州的一个很老实的农民,但是他非常喜欢做生意,总觉得自己是个生意人。但直到40岁,老孙才赚够了自己用来创业的资本金,他用这笔钱买了辆摩托车,在雷州城里做起了生意,他的生意其实就是在街边搭客。在雷州城的搭客仔中,老孙差不多是最老的一个,也是最赚不到钱的一个。
在他42岁的时候,老孙的搭客生意一下子失败了,失败的主要原因就在,用老孙自己的话说就是“生意做得太小”。一心要把生意“做大做强”的老孙卖掉摩托车,又向亲戚借了钱,然后再和两个朋友凑份子,总算凑了4万元,买了辆极其破烂的中巴搞起了营运。
44岁时,老孙的营运生意失败,这时的老孙实际上已经破产,用老孙自己的话说是到了“无法谋生”的地步。走投无路的老孙卖了破中巴又再借了8万元跑到广州第三次创业。
就像那些许多从小本经营中赚到的第一桶金的人,他们在成功之前都会尝试过很多种生意,虽然他们并没有积累起财富,或者比做生意之前更穷,还欠下了债务,但他们却比从没做过生意的人拥有了一笔不同的财富——对市场的感觉和对风险的独特理解。
老孙这个老实人,他在广州没有依靠,他听说新市鞋业城湛江的人很多,便跑到新市鞋业城扎堆取暖,长年泡在鱼市场的人,不吃鱼身上都有股鱼腥味,长年走夜路的人,不用点灯也能看清路面。在鞋城里泡了好几个月的时间,后来老孙想明白了一件事,广州成行成市的专业市场之所以兴旺,是因为相对于一个需求较大的市场,小本经营者数量虽多,但相互之间难以产生恶性竞争,每个人都能在各个细分市场上找到生存空间。
就比如那些经营得法的小本经营者所成功做到的一样,这些小本经营者由于资本金的弱势不但从不主动寻求竞争,而且还尽最大努力去避免恶性竞争,然后才能在能够发挥各自优势的空间生存下来。老孙说:专业市场是避免恶性竞争的最好空间。
后来老孙便在鞋城里租了一间铺面,货都是从广州解放南路的鞋业批发市场批进来的,开始的时候是什么样的鞋好卖卖什么鞋,一双鞋可以赚5元至20元,平常一天可以卖出30双鞋,节假日能卖100多双。一年后,老孙开始根据铺面反馈的市场信息,向批发市场上的厂家定制各种款式、颜色的鞋子,生意越做越活。现在,老孙在广州有了三间店铺,还租了一间鞋库。今年,48岁的老孙准备再开几间鞋店,搞连锁式经营,为此,货仓里已储备了上万双各款鞋子。老孙在广州买了楼,老婆孩子、哥嫂弟妹都跟着来到了广州。老孙还说:现在的生活和4年前相比,真的是有那种“天上人间”的感觉。
一个人开店首先就要知道自己的客户群在哪里。老孙说他自己一家都是穷人,知道穷人买东西的心理,开店时就想着要做的是穷人生意。穷人生意表面上难做,其实最好做,穷人见世面少,对产品质量和款式不太挑剔,而且喜欢赶时髦。买东西无非是一要便宜二要时髦,只要你的货又便宜又时髦,一定好卖,所以老孙一直经营20元至50元的低档鞋和60元至100元的中档鞋。老孙还说:城里人穿的鞋从凉鞋、皮鞋到运动鞋、拖鞋都要备齐,一年最少也要四五双鞋,广州人这么多,鞋市场还是有得做的。
老孙还说,鞋城只需要一个20平方米的铺面就行,月租金加水电杂费要9000元;到鞋业批发市场以批发价进货,每次购鞋量是100双,因此流动资金要准备四五万元,经营成本有个八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