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子比二皇子稍小了几个月,娇憨稚嫩,只似乎性子稍微怯懦了些,总紧紧依偎在蕊嫔身旁。
沈清夕出于好奇打量蕊嫔的时候,感觉蕊嫔的目光也在若有若无的打量她。那目光里有疑惑,有思量,还有一丝隐隐的嫉妒,沈清夕由不得断定蕊嫔应该是个心思深沉的人,至少不像静妃一样的什么都摆在了脸上。
接下来宗室子弟给太后拜寿,先皇的皇子们如今剩下的只有三位。慎亲王、庄亲王及庆亲王,还有几位公主及其余旁支的郡王、郡主们,由慎亲王带头。呼啦啦一群人磕头拜寿,沈清夕趁机打量了一番庆亲王世子,嗯,长得也算一表人才,配赵云冉真是糟蹋了。
还有慎亲王的哪位唯一的侧妃。她也多看了几眼,瓜子脸。细长眉,眉间隐隐有一股愁闷之气,也是,慎亲王常年不在京都,留她一人独守慎亲王府,身边连个孩子没得傍身,能不愁苦吗?
大抵是人年老了,就爱看到这种子孙后代齐聚一堂,和乐融融的画面,太后的心情显然很高兴,脸上的褶皱都笑得深了几分,皇上见太后笑的开怀,也很是高兴,连声宣称今日要君臣同乐,共同庆祝太后万寿无疆。
最后才是各王公大臣们的献礼,因顾思平的腿伤正在康复期,忠郡王府的寿礼是由顾照棠代为献上,卫国公府的寿礼除了应景的贵重物品外,还有几份养生的药膳方子及一套简易的按摩器材,这是沈青扬在沈清夕已经翻译好的书册中找出来的。
沈清夕被困宫中一直无法出去,沈家上下都很是担心,老太爷让大太太严厉约束家中下人行事,大老爷、二老爷对皇家制造司的事情更为用心,他们知道这个时候不能让皇上抓住一点差错用来威胁沈清夕,同时,他们暗中也筹划了一番,打算借太后的寿诞献上贵重的寿礼,希望能打动太后以便接沈清夕出宫,后来顾照棠告知了沈家他们两人与慎亲王的约定后,老太爷更是让沈青扬用心打点献给太后的寿礼。
沈清夕从在宫中当值的沈青翔口中知道了沈家暗中所做的一切,心里觉得暖暖的,就冲着祖父、父母没有丝毫的送女入宫以求取荣华富贵的念头,就让她觉得十分感动,不过这也是沈家人的行事作风,憨厚实在,不贪婪,不冒进,大老爷、二老爷虽然能力一般,但是能尽力护佑家人就十分难能可贵。
沈家的这个简易按摩器自然是引得了太后和皇上的好奇和欣喜,看太后舒心,皇上更是下令让皇家制造司开始制造简易按摩器,并厚赏了卫国公府。
郑国公府的寿礼是由郑国公带着郑逸献的,沈清夕明显的感觉到郑逸飘向自己的眸子里有着真切的担忧,她叹了口气,转了头,看向右边的顾照棠正朝她微笑,她微微翘起嘴角,回了个淡淡的笑容,笑容中微微带了些许担忧。
顾照棠则以眼神安抚她,示意她不用担心,他已经和慎亲王都安排好了,沈清夕才略略安了些心。
虽是设宴,但宫里的庆典一向是下午看戏,欣赏舞蹈节目,晚上才会摆晚宴,沈清夕因惦记着待会殿上要发生的事情,就有些心不在焉,但架不住太后心情高兴,拉着她点评着节目的表演,也难怪,太后这一两年来一直病着,尤其是今年病的越发厉害,之前还有赵云冉陪在身边说话解闷,赵云冉被接回家后,太后跟前就只有她近身服侍,太后也只能拉着她说话了。
今日赵云冉也跟着进宫拜寿,形容憔悴,人也明显的瘦了一圈,拜完寿后就被紧张的勤郡王夫妇拉着回了座位,太后面上也是淡淡的,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叫赵云冉过来陪她说话,她现在心里对赵云冉失望极了。
沈清夕看太后兴头难得的高,少不得打起精神来陪着她说说笑笑,勉强挨到了晚上,君臣同殿,共同饮酒作乐,宴会气氛也达到了高氵朝。
慎亲王站起来,郑重行了一礼,“今儿个是太后寿诞,普天同庆,臣也想趁机沾沾太后的喜气,有事向皇上奏请,请皇上、太后恩准。”
皇上酒兴正酣,闻言,爽快的说:“皇兄,有什么事情尽管说来。”
“臣已年过三十,膝下至今空虚,平日里只有侧妃王氏一人独守慎亲王府,难免寂寞,臣此次回京,有幸收得一义女,养在膝下,此女性情温和,知书达理,聪慧伶俐,让微臣夫妇也尝道了天伦之乐的滋味,今儿个趁太后寿诞,臣也想让小女沾沾太后的福气,特为她请个封号,请太后、皇上恩准。”
知书达理,聪慧伶俐,这些词怎么那么耳熟?皇上忍不住皱了皱眉头,看向太后身边侍立的沈清夕,却见其正低头专注的给太后剥着葡萄,好似没注意周围发生的一切,不由暗笑自己似乎想多了。
太后听慎亲王说起收了一个义女在身旁,不由得笑开了眼,“你也快四十的人了,膝下空虚,常常让哀家担心,觉得将来无颜见到先皇,正想着要和你说此次回京要好好的在京城住着,再不许四处乱跑,怎么也不能让慎亲王到你这一脉断了香火,嗯,收个义女也好,你们王府人丁冷落的,有个义女在身旁,也给王氏做个伴。只是,此女身家是否清白,你们可调查清楚了?改日带过来给哀家看看。”
慎亲王侧妃王氏忙起身行礼,道:“多谢太后惦记,那女孩身家清白,没有问题,且臣妾瞧着那孩子是个孝顺的。”
一旁的皇后一边给大皇子擦拭嘴角,像似漫不经心的对太后说了句:“慎亲王性子是最不喜牵绊的,难得他肯主动开口收个义女在身边,可见这女孩是真入得了他的眼了,不过是个封号罢了,若因此能让慎亲王膝下有依,老来有望,倒也算是美事一桩了。”
“既如此,确实该给个封号,皇上,你看呢。”太后想了想,看向旁边的皇上。
皇上点点头,看向慎亲王,“既是皇兄的义女,当然是要给个封号的,只是不知皇兄中意什么样的封号?”
“臣谢皇上、太后隆恩,封号的事情但凭皇上示下。”慎亲王夫妇拜倒,封号根本不是他的目的,他要的是这个义女要当着王公大臣的面过了明路而已,他抬头看向太后旁边微笑的沈清夕,招手让他过来,“夕丫头,还不快过来随为父谢过太后、皇上。”
此言一出,太后和皇上脸色一变,皇上双眼微眯,眼中快速的闪过一道阴鹫,他紧紧盯着慎亲王的笑脸,试图从他的表情中看出点蛛丝马迹,皇兄是不是故意的?他难道不知道他对沈清夕………。。
第144章 县主
太后则心念急转,既然她无法说服皇上,或许慎亲王收了沈清夕做义女也好,这样沈清夕和皇上就有了叔侄的身份,皇上也无法再乱动心思,她心里盘算着该如何说接下来的话。
静妃、蕊嫔等后宫嫔妃们先是诧异,随后又是惊喜,如果沈清夕成了慎亲王义女,不仅不会对她们构成威胁,还比她们辈分上矮了一截;只有皇后仍安然的照顾大皇子吃着东西,浑不在意这一切。
至于其他在座的王公大臣或勋贵世家,有的羡慕沈家的好运,毕竟慎亲王在皇室中也算是有着超然地位的,有的则不以为然,有的则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沈清夕无视于众人的眼神,走到慎亲王、王氏身边,盈盈下拜:“见过义父、义母。”
皇上暗暗握紧了拳头,盯着下首跪着的沈清夕,他敢打赌,他绝对在这个丫头嘴角看到了一丝笑意,该死的,还是让这个丫头侥幸逃脱了,搞不好,慎亲王还在其中掺和了一脚,想起慎亲王一向放荡不羁的性子,他由来就有了几分憋闷!
可是刚才太后当着群臣的面已经应允要给她封号,他也点头同意了,现在教他如何反悔,况且是慎皇兄亲自开口,他更不能拒绝,慎皇兄当年为了他能顺利登上皇位,付出的代价他是知道的,他登上皇位时曾在群臣面前承诺过要和慎亲王永享富贵,虽然他知道慎皇兄重情重义,喜欢自由自在,不喜欢这重重束缚的宫闱,但还是给了他亲王的封号,允他随自己的性子四处游历,言犹在耳。他如何能不应承这在外人看来只是给慎亲王的义女上个封号的小事。
只是这义女的人选偏偏是他中意的。。。。。。。他有些不甘心,大臣们并不知道此事,他们只会认为给慎亲王义女一个封号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如果他不应允,岂不成了言而无信,薄待功臣的昏君了?
更何况,就算是他不应允,慎皇兄也已经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宣布沈清夕是他的义女,就算是他不给封号,两人之间的叔侄名分已经定下。他一直认为他的威胁是顾照棠,不想担个夺臣子之妻的昏聩名声,其实这在他看来其实并不难操作。他有的是办法让顾、沈两家退婚,另外给顾照棠赐婚以作补偿就是了,只是他希望这一切都是沈清夕心甘情愿的,他并不想强迫她。
上次和沈清夕在寿康宫的谈话刺激到了他,沈清夕那么明白的拒绝了他。这让他有些不悦和愤恨,他是万人景仰的皇上,他要什么样的女人没有,他肯垂询她的意愿已经是格外开恩了,他竟然这样的不识抬举,是以赵云冉求见他。提出打昏沈清夕送到庆阳宫,以破坏她的清誉,逼沈清夕自动退掉和顾家的婚约。他没有过多的考虑就答应了赵云冉的提议。
但是后来当沈清夕看着他,淡淡的说出“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的时候,他总觉得那话中有着淡淡的鄙夷。忽然觉得自己堂堂的皇上在她一个小姑娘面前竟然无所遁形,他有些恼怒,后来又想,是否自己逼的太急了些,她毕竟只有十三岁,就算是进宫,也要等到她及笄了,不妨再缓缓,何况太后也一直不想让他担了不好的名声。
现在他后悔了,正是他的迟疑给了她谋划逃脱的机会,如果当日他再果断一些,再强势一些,也不会有今日的遗憾,他不由握紧了手。
“皇帝可是再想合适的封号?以哀家看,莫若“巧夕”二字为佳,只是这品级嘛,还要皇上定夺才好。”沈清夕跪着,皇上迟迟不发话,底下的群臣已经开始低声的议论,太后不得不发话,提醒皇上。
皇上磨了磨牙,事到如今,他虽然不甘心,却不得不面对眼前的现实,他了解慎亲王的性格,就算今日的事情是他故意为之,他也无法和他算账,他压抑着自己的情绪,沉声说道:“亲王之女品级应该为郡主,既为义女,却不好定为郡主,品级就册为县主吧,就册为“巧夕”县主吧。”
“谢太后、皇上隆恩。”沈清夕磕头谢恩,同时,慎亲王夫妇、沈老太爷带着沈家大老爷、二老爷夫妇都跪下谢恩,心里都松了一口气。
鸿朝的规矩有点类似于明朝,帝女封公主,亲王女封郡主,郡王女封县主,但是也不是所有的亲王或郡王的女儿就一定是郡主或县主,需要有亲王或郡王上表请封,还要看皇帝的意思是否允许,鸿朝的亲王目前只剩下三位,都是皇上的亲兄弟,他们的嫡女一般都是有封号的,庶女则无,而郡王的女儿有品级的就更少了,尤其在之前皇上并不重视勋贵世家的情形下,就是赵云冉,也是仗着太后的宠爱和出于对她婚事的考量,皇上才在今年选秀时封了县主。
而有了品级,还要看封号,一般前头以地名命名的则是代表了有封邑,像赵云冉的福田县主,则代表了她的封邑是福田县,而沈清夕的封号巧夕,意思是说她享有县主的等级待遇,却不会赐封邑。
不过,有没有封邑,沈清夕也不在乎,如果可以,她甚至连这个县主的封号都不想要,她只觉得此刻心情激荡,无法平静,终于有望出宫了。
众人纷纷上前恭喜慎亲王,慎亲王笑呵呵的捋着短须,一副有女万事足的表情,看得皇上更是牙疼上火。
慎亲王侧妃扯了扯慎亲王的衣袖,暗示他见好就收,慎亲王却眯眯眼,拉住沈老太爷,嬉笑道:“卫国公啊,这么一来倒让你占了本王的便宜了。”可不是嘛,硬生生的比沈老太爷埃了一辈,太不划算。
沈老太爷拱手为礼,连称不敢,开玩笑,他哪敢占慎亲王的便宜。
慎亲王却不肯罢休,道:“反正本王是已经吃了这个亏了,你既然不敢占本王的便宜,就要想办法弥补一下本王好了。”
沈老太爷不解,“亲王的意思是?”
“本王的意思很简单,清夕要隔三差五的在慎亲王府小住,本王的侧妃已经给她收拾好了住处,就是将来嫁了人,也要时常回慎亲王府看看,不能只有你卫国公府一个娘家啊。”慎亲王没有任何不好意思的开口。
“这个是自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